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亚军  欧阳红  杨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96-11900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资料、雷达资料,对2013年6月5~7日岳阳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卫星雷达资料、物理量场等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层低涡切变及地面冷空气是这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低涡东移过程中,低涡与低槽、中低层切变结合,是此次暴雨过程的有利条件之一;K指数和位势涡度的演变与暴雨的发生发展一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暴雨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吉廷艳  胡跃文  夏晓玲  秦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415-11419
利用贵州最新加密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高空天气图、红外云图等资料,分析了贵州境内乌江流域强降雨天气特征。结果表明,乌江流域降雨云团的生成发展绝大多数均是在下午至夜间出现的;最强降雨出现在夜间的机率最大,达89%,尤其是后半夜更易出现强降雨;乌江上游的三岔河流域及下游的沿河县附近乡镇是暴雨多发的区域,年暴雨日达4~6 d;流域有2个大雨中心,分别位于上游的三岔河流域和下游的思林到沙沱流域,年大雨日数达9~13 d;造成乌江流域强降雨天气的影响系统主要是西南低涡东移、川东或川南切变系统东南移、台风倒槽、中低空气流辐合系统、副高南侧的东风波系统,其中,西南低涡是最主要的影响系统,所占比例达61%,其次是川东或川南切变系统,占25%。  相似文献   

3.
近50年独山县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独山县气象局1970—2010年提供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其暴雨发生特征,指出独山县每年约出现4次暴雨,主要集中在5、6、7月,占暴雨总数的70%,而造成独山县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冷锋低槽和低涡切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1961-2012年共52a台风资料,归纳莆田市台风尾流暴雨的气候统计特征及路径特点,深入分析台风尾流暴雨的成因和天气形势特点,探讨尾流暴雨的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莆田台风出现尾流暴雨的比例为11%;尾流暴雨主要出现在7月6候-8月2候,8月5候-9月1候;21世纪以来,尾流暴雨台风频数明显多于前40a。莆田市台风尾流暴雨的路径主要有闽中北登陆深入江西(第1型)、闽南二次登陆(第2型)和登闽入粤(第3型)3种型式,其天气形势主要表现为莆田上空200h Pa辐散、500h Pa前倾槽或负变温、850h Pa强西南风急流或有暖式切变维持在莆田至宁德之间.闽南二次登陆型气旋中心垂直结构南倾,登闽入粤型长江口至莆田大的比湿梯度、500百帕以下干线以及冷空气从海上渗入莆田可作为短期预报的主要着眼点。  相似文献   

5.
利用1958—2011年桐梓县逐日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桐梓县近54年中暴雨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并探讨了影响桐梓县暴雨的天气系统。结果表明:近54年桐梓县年平均暴雨日为2.1 d,集中出现在5—9月,占全年暴雨总日数的92%;其中以7月暴雨日数最多,占全年总暴雨日数的33%,共出现6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发生频率相对较低,为5.3%,大暴雨日数最早出现在5月,最晚出现在10月;暴雨日数的年际变化差异较大,暴雨日数变化波动性较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019 d/10年;共出现持续性暴雨6 d,其中4 d连续性暴雨均出现在21世纪前11年期间。低涡切变、冷锋低槽、高原小槽东移天气系统是导致桐梓县出现大到暴雨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南支低槽以及桐梓县地形地势作用形成的局地小气候等因素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及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等观测资料,分析了2020年8月24日在盘锦地区出现的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过程。此次过程为高空槽与华北气旋冷暖空气交汇产生的暴雨天气,西南急流和台风北侧的东南气流为盘锦地区输送了大量暖湿气流,为本次降水提供充足水汽条件。500 hPa高空槽与台风西北部之前强位势梯度使得低空急流稳定维持,槽前正涡度平流的辐散作用使得低层减压。地面低压发展,低空急流中的切变涡度扰动是低空低涡形成的重要机制。卫星红外云图显示在急流轴附近有MCS生成并沿着槽前西南气流向东北方向移动,起到"列车效应"作用。低空和超低空急流在辽宁中部建立并加强,使得盘锦出现暴雨到大暴雨。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象探测资料、葵花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祥雨D型双极化天气雷达,对2019年7月中旬发生在陕西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西风槽加深东移,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和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合并,低槽携带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在暴雨区交汇,为暴雨形成提供了基础环流条件;低涡切变与低空急流是暴雨产生的重要天气系统;卫星云图显示,低槽云系中有不断生成的中小尺度系统,雷达反射率因子回波大值区总是与大降水相对应,降水量级偏大主要与降水云系持续时间长有关系;祥雨D型双极化天气雷达反射率垂直切割(RCS)产品对降水预测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MICAPS常规资料、贵州省七要素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对2017年6月22—24日铜仁市中北部出现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期望加深对低空急流与低涡切变共同导致贵州省暴雨的认识,丰富此类天气系统配合下的贵州省暴雨天气分析个例,为建立低空急流与低涡切变配合型贵州省暴雨天气模型积累个例档案,为今后此类暴雨预报与服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西南低空急流、低层切变辐合是形成此次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低空急流向暴雨区提供了大量的水汽、能量和垂直上升运动条件,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产生起主导作用;暴雨落区位于六盘水市东部、黔西南州东部及南部、安顺地区南部、黔南州中部及南部和黔东南州大部,此天气系统配置对贵州省暴雨落区预报具有指导性;此次区域性暴雨具有明显的MCC特征。  相似文献   

9.
庞丽英  李娇  王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04-10608
采用常规资料、卫星云图资料、自动站资料等,对2013年7月1~2日铁岭地区出现的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700和850 hPa低涡、切变线使中低层辐合加强,形成较强的动力和水汽辐合;副热带高压稳定加强与不断加深的高空槽共同作用,导致副热带高压后部深厚的暖湿气流与西风槽前冷空气在本交绥,加强了垂直切变,对铁岭地区暴雨、大暴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华北气旋是产生暴雨的主要天气类型,低空急流、切变线、深厚的湿区、强而深厚的上升运动为此次暴雨提供了有利的水汽、热量和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资料和建阳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13年5月16日闽北大暴雨过程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强降水过程是发生在高层有低槽东移和低层为低涡切变东移南压(并有西南风急流配合)、切变南侧的风速辐合的有利天气形势下.从物理场看,该次强降水过程暴雨区有充足的水汽供应,暴雨区上空有强的上升运动(涡度场上为低层正涡度、高层负涡度的配置;散度场上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从雷达资料看,上游地区不断有对流单体补充并入主体回波,回波移向与强核回波带走向一致,产生明显的“列车效应”,是导致该次强降水持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苟阿宁  李武阶  黄延刚  吴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43-11346
[目的]分析2011年6月9日湖北入梅后首场暴雨过程。[方法]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以及每6 h一次的NCEP 0.5°×0.5°再分析资料、卫星资料和地面加密雨量站资料等,对2011年6月9日湖北入梅后首场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和中尺度分析,寻找湖北省梅雨期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结构特征、系统移动演变规律以及触发机制等。[结果]这次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产生的,此次暴雨过程是单阻型梅雨形势,500 hPa中高纬维持"两槽一脊"形势,无明显阻高,副高位置偏东偏弱,以高原冷空气为主;川东低涡东移、中低层切变线、干线和低空急流为降水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和动力条件;造成强降水的雨团有明显的中尺度系统特征,3个中β对流云团分别来自西南暖湿气流、700 hPa冷式切变尾部和850 hPa暖式切变顶部,经过在鄂东南合并加强,生成具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结构特征、维持少动的中β尺度对流系统(Mβcss),该云团是此次降水的直接制造者,通城强降水出现在云团合并发展最旺盛的地方。[结论]该研究为梅雨期暴雨的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80 ~ 2010年广西日雨量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新一代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对广西非台风类大范围持续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进行统计和分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合成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暴雨发生演变环境条件和物理量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1年间广西非台风类大范围持续暴雨出现在1~9月,其中5~7月占81%;根据影响系统可分为高原槽、南支槽、切变线(低涡)3种主要的环流型;5~7月以高原槽类为主;南支槽是冬春到夏初期间持续性暴雨的主要系统,尤其以5月份占优势;切变线类则仅发生在4~9月;合成分析表明3类持续暴雨发生的高低空环流系统的“锁相”配置有明显区别,合成分析模型可供实际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宋堃 《农业与技术》2014,(7):193-193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等资料对此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等进行分析,得出高空槽、中低层低涡及切变线和地面倒槽锋是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天气影响系统;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与暴雨天气匹配较好。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地面、高空等常规观测资料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4年6月6-8日赤峰出现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欧亚大陆的中高纬地区为西高东低的环流形势,乌拉尔山高压脊和西西伯利亚高空冷涡稳定维持,冷空气沿着脊前涡后的西北气流东南下,伴随冷空气东南下的短波槽受到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阻挡,槽在华北北部加深闭合,生成切断低涡,其稳定少动,造成京津冀、内蒙古东部地区大-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15.
选取1998年7月20 ~ 22日武汉短历时暴雨个例进行天气和诊断分析,揭示出四川盆地低涡分裂出小低涡沿暖切变东移至湖北长江沿线,在低涡东部生成中尺度对流云团,受低涡切变中强的上升气流影响,加之西南急流中携带的丰富水汽输入,导致中尺度对流云团一次次发生和发展,在武汉上空产生一次次短历时暴雨的主要成因.诊断分析还显示四川盆地至湖北东部有湿舌生成且稳定维持,武汉位于湿舌的东端;发生短历时暴雨时武汉上空比湿会突然增加;低涡消失或南压,925和500 hPa比湿显著降低;湖北东北部至安徽一带有对流有效位能高值中心,这一高值中心(中心值2 700 J/kg以上)在低层对应着暖切变东部,武汉位于对流有效位能高值中心向西南方向伸展的梯度大值区.  相似文献   

16.
为藏北强降雪天气的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88-2018年西藏藏北11个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分析和 M-K 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其强降雪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8-2018年藏北强降雪天气次数整体呈减少趋势,1997年强降雪天气次数最多,出现27次,2011年出现次数最少,仅5次;强降雪天气主要出现在每年10月至翌年5月;藏北的强降雪天气主要以大雪和暴雪天气为主,其中大雪天气占62%,暴雪天气>30%;中东部各站强降雪天气初日最早出现在9月上旬,偏西的各站较东部各站偏晚20 d;强降雪终日主要集中在5月和6月下旬;藏北强降雪天气的雪量和空间分布区域性差异很明显,呈西部少东部多的变化趋势;强降雪天气的次数存在准3 a、6a、和20 a的周期变化,准6 a的周期变化一直存在;藏北强降雪天气环流主要分为南部印度低压型、西风槽型、低涡-切变型和伊朗高压型。  相似文献   

17.
陈淑红  王爱玲  赵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86-9089,9120
利用天气图资料、物理量场、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气象资料,对2010年7月19日河南省安阳区域一次典型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进而对该市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的特征进行总结。结果表明,造成此次区域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其西北侧的西风带低槽和西南低涡,属于典型的北槽南涡型暴雨天气类型。低槽引导西南低涡东北上,槽后明显的冷空气与西南低涡东北上、副高外围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交汇,共同影响造成了安阳这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较强降水并不是产生在亮温(Tbb)低值中心处,而是产生在其附近的等值线密集带内,这是由于Tbb最低时,云顶最高,此时往往是云体发展最旺盛的阶段,并不是降水最强的时候,只有在云顶逐渐下降时,降水才能达到最强。从雷达回波上看,降水回波大体上是从西南往东北移动的,回波强度最大为48 dBz。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观测数据、卫星资料、雷达回波等资料,分析了2014年9月27日下午至28日白天发生在河南省的一次秋季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天气过程主要是由高空槽、中低层低涡切变、地面弱冷空气以及地面倒槽共同影响下产生的。丰富的水汽输送和持续的水汽积聚有利于降水的持续;垂直速度场为持续存在且不断增强的上升运动;涡度场上中低层呈气旋性旋转,高层反气旋性旋转;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抽吸耦合作用,为暴雨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卫星云图和雷达产品资料显示,云系的发展和移动与低槽和切变线配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80~2010年广西日雨量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新一代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对广西非台风类大范围持续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进行统计和分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合成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暴雨发生演变环境条件和物理量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1年间广西非台风类大范围持续暴雨出现在1~9月,其中5~7月占81%;根据影响系统可分为高原槽、南支槽、切变线(低涡)3种主要的环流型;5~7月以高原槽类为主;南支槽是冬春到夏初期间持续性暴雨的主要系统,尤其以5月份占优势;切变线类则仅发生在4~9月;合成分析表明3类持续暴雨发生的高低空环流系统的"锁相"配置有明显区别,合成分析模型可供实际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胡启元  乐镜子 《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373-9376,9387
使用地面自动站资料、常规观测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卫星TBB云图资料等,通过天气学分析及动力能量诊断分析对2011年8月3~5日汉中、安康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东亚中高纬度维持大槽大脊环流形势,高原上东移的低涡直接影响陕西省,陕南大部处在低涡东侧,副高584 dagpm线在河南一带呈“凸”型,陕南位于“凸”型结构西侧,有利于低涡输送的水汽和能量在此地汇集;前期水汽条件输送和堆积条件不是特别良好,后期水汽逐渐上来,低层700 hPa切变线和850 hPa陕南偏南风急流在过程中对水汽输送和堆积贡献很大;动力因子方面高层强辐散、低层弱辐合产生的上升运动十分强盛,但K指数和θse分布表明暴雨区附近不稳定形势比较弱,且暴雨发生时并没有明显的强对流机制迹象,说明暴雨触发机制中不稳定能量的大小比有利的上升运动意义更大;云图分布上,对流发展与强对流过程相比要弱,云团没有达到MCC级别,预报员易忽略雷暴天气的发生;云因发展最旺盛时刻同时也是暴雨最大时段,TBB中心与暴雨中心对应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