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浇灌浆水小麦抽穗灌浆期,需水强度是其一生中的高峰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30%~40%,若此期供水不足,则功能叶片寿命缩,根系衰老加快,叶片光合强度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运输受阻,导致减产。因此,灌浆水对延缓小麦后期衰老,提高粒重有重要作用。一般应在小麦开花后10天左右,浇灌浆水.以后视天气状况再浇水。  相似文献   

2.
所谓小麦生育后期,是指小麦从开花、授粉、灌浆到成熟最后一个多月的生育过程,此过程对小麦的品质和产量非常关键,主要应抓好以下措施:适时浇水小麦在生育后期需要大量的水分,要根据土壤墒情、苗情适时浇好抽穗、扬花、灌浆和麦黄水,以满足小麦对水分的需要。特别是灌浆水,不仅  相似文献   

3.
所谓小麦生育后期,是指小麦从开花、授粉、灌浆到成熟最后1个多月的生育过程,此过程对小麦的品质和产量非常关键,主要应抓好以下措施:1适时浇水小麦在生育后期需要大量的水分,要根据土壤墒情、苗情适时浇好抽穗、扬花、灌浆和落黄水,以满足小麦对水分的需要。特别是灌浆水,不仅  相似文献   

4.
小麦生长发育后期,是指小麦从开花、授粉、灌浆到成熟最后一个多月的生长发育过程,此过程是小麦品质和产量形成的非常关键期,主要应抓好以下措施。一、科学浇水小麦生育后期需要大量的水分,这时的气温高、蒸腾量大,要根据土壤墒情、苗情适时浇好抽穗、扬花、灌浆和麦黄水,以满足小麦对水分的需要。特别是灌浆水,不仅满足了小麦灌浆对水分的需要,而且能稳定地温,防治根系早衰,从而起到以水养根、以根保叶、以叶保粒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旱地小麦磷肥施用技术,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磷量条件下不同施磷深度对旱地小麦群体动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磷量,各生育时期群体分蘖数增加,成熟期穗数显著提高,花后0~10d、15~25d籽粒灌浆速率增加,千粒重提高,且40cm深度施磷较20cm深度的对冬前分蘖有较大的调节效应,提高了灌浆前期(花后10~15d)籽粒千粒重积累速率,显著提高了穗数和穗粒数。增加施磷量,各生育时期植株干物质量增加,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且40cm深度施高磷明显促进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总之,旱地小麦40cm深度配施150kg·hm~(-2)磷肥有利于构建合理群体,且主要通过穗数和穗粒数的提高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6.
水肥运筹对小麦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试验结果表明,水肥运筹对小麦品质形成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在相同的条件下,推迟追氮时期、灌浆期喷氮和浇灌浆水等措施均可增强小麦生育后期的氮代谢转化能力,有利于改善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7.
郭盈温  赵花周  袁华京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173-6174,6177
南阳是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夏粮产量对全年粮食生产至关重要。虽然在小麦生育前期,基本苗和苗情都和黄淮高产麦田没有很大差别,但由于后期外界因素的差别和影响,主要是倒春寒、干热风和连阴雨,易形成冻害、冷害、赤霉病、植株早衰、穗发芽等,导致穗粒数减少,粒重降低,品质下降,产量受到很大影响。通过小麦灌浆期、灌浆阶段影响南阳小麦灌浆的外界因素的分析,提出如何应对南阳小麦灌浆期的各种不利因素,认为提高小麦灌浆速度和缩短灌浆时间,着重增加小麦粒重,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优质专用小麦肥水管理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氮肥一次和分次追施的时期、追施量及灌浆水对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前氮后移是小麦优质高产的一项行之有效的管理技术。分次追施比一次追施更利于小麦优质高产。拔节中期追氮对亩穗数影响较大 ,孕穗后期追氮对提高穗粒重作用明显。分次追氮 ,拔节中期 (3月 2 2日 ) 6kg、灌浆初期 2kg与孕穗后期 6kg、灌浆初期 2kg相比 ,前者产量较高 ,但差异不显著 ;后者品质明显提高。灌浆水对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扬麦16和宁麦1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 g/L、4 g/L、8 g/L、12 g/L)腐植酸叶面处理对扬花期小麦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灌浆进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 g/L腐植酸叶面处理后,扬麦16的气孔限制值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了18.75%和14.9%,宁麦13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和表观叶肉导度分别增加了20.83%、15.07%、15.94%和20.37%,且都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同时,腐植酸叶面处理显著增加了两种小麦的穗质量增加速率,促进了灌浆进程。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腐植酸浓度的增加,小麦千粒质量、穗粒数和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8 g/L腐植酸叶面处理后,扬麦16和宁麦13的千粒质量分别增加3.9%和16.29%,穗粒数分别增加4.4%和12.68%,产量分别显著增加17.34%和28.18%。说明腐植酸叶面处理能有效提高小麦的千粒质量和穗粒数,增加产量。因此,腐植酸叶面处理可以作为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促进灌浆进程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种衣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农哈哈)拌种对旱地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旱地小麦品种晋麦79号为材料,采用大田对比试验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提高了旱地小麦的总茎数、单株分蘖以及生物量的水分利用效率,对拔节期和孕穗期株高影响较大,而对产量三因素影响较小;植物生长调节剂(农哈哈)处理提高了旱地小麦成穗数和产量以及旱地小麦生物量和籽粒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小麦灌浆期穗部干物质质量。建议扩大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旱地小麦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小麦后期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麦后期管理,是指小麦开花到成熟期间的田间管理。这个时期包括开花、授粉受精、籽粒形成、灌浆和成熟等生育过程。小麦开花后即进入后期生长阶段,植株生长以生殖生长为主,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小麦需要有较强的光照和足够的水分以保持较强的光合能力。因此,抓好小麦开花后的田间管理,对于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保根保叶,提高粒重,增加产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技术措施上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正>适期播种是小麦高产的基础,加强田间土肥水管理是小麦丰产的重要环节,抓好冬小麦后期管理对夺取小麦丰产非常关键。小麦生长后期管理主要包括防虫、防病、壮秆、防倒伏、增粒重。1土壤水分管理挑旗至灌浆期是小麦一生中需水强度最大的时期(此期称水分需求临界期)。这一时期若水分供应不足,小麦穗粒数减少,灌浆速度减慢,籽粒空秕,千粒重降低,影响产量。因此,这个时期保持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农业气象指标,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2014年驿城区冬小麦高产的有利气象条件。播种-出苗阶段,底墒水充足,小麦出苗率高,生长整齐;返青提前,使返青期长,穗分化时间加长,可能造成小麦小穗数增加,穗粒教增多;拔节-抽穗期,虽然降水比常年偏少,但能够基本满足小麦开花灌浆对水分的需求;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降水和日照条件,对小麦的抽穗、灌浆非常有利,也是小麦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河南省柘城县是农业大县,也是产粮大县,年种植小麦6.47万hm2,年产优质小麦54万吨,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搞好小麦后期的田间管理,对增加穗粒数,提高粒重,增加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麦生育后期,是指小麦从抽穗开花,历经灌浆到小麦成熟收获这一段时间,约45天左右,时间虽短,却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一、当前小麦生产形势从当前小麦田间生长情况来看,全  相似文献   

15.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对小麦单株次生根数和穗粒数影响最大的时期发生在拔节孕穗期 ;对千粒重影响的最敏感时期是灌浆成熟期 ;而对有效穗数的影响是灌浆成熟期最小 ,分蘖期最大 ;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 ,根系干重下降 ,株高和穗长降低 ,穗粒数的减少量增大 ,根冠比增大 ,各处理根冠比均随生育期的推进而下降。生育后期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响较为显著 ,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T3处理减产率分别达 41.2 %和 3 1.0 %。  相似文献   

16.
《农技服务》2016,(7):28-29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后期喷施金太阳水稻(小麦)灌浆营养液可延长水稻叶片功能期,延长灌浆时间,延长生育期;可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可显著增加纯收入,喷施2次的新增纯收入多于喷1次的。  相似文献   

17.
结合田间试验与文献资料,分析了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小麦收获指数降低的原因。结果表明,虽然大多数资料显示秸秆覆盖能够增加小麦产量,但是覆盖较常规耕作小麦收获指数下降最高达20%,这个现象不容忽视。其原因可能是:(1)小麦生育前期旺长消耗大量土壤水分,造成小麦后期严重的水分胁迫,影响籽粒灌浆。(2)小麦后期水分 胁迫可能引起冠层温度升高,导致热胁迫对籽粒灌浆不利;(3)旱地小麦氮肥播前一次施用方式有可能引起小麦后期氮营养不足,加速叶片衰老,影响花后光合产物形成,也不利于籽粒灌浆。  相似文献   

18.
节水栽培对小麦产量构成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节水栽培对小麦产量构成和品质影响的试验表明,节水栽培对有效穗数的影响是灌浆成熟期最小,分蘖期最大;水分胁迫对穗粒数影响是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而增大,影响穗粒数最为敏感的时期是拔节孕穗期;对千粒重的影响最为敏感的时期是灌浆成熟期;水分胁迫不利于产量的形成,而有利于冬小麦的蛋白质含量的提高,轻度、中度和重度胁迫条件下,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0.6%、12.9%和13.6%;同时水分胁迫使得湿面筋含量升高,粗淀粉的变化趋势相反。根据综合评判,小麦节水栽培以轻度水分胁迫(60%~65%)最优,重度水分胁迫(40%~45%)最差。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小麦水分利用特征,提高对水资源利用的重视,以高产小麦品种周麦18为供试材料,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拔节期1水、拔节期+开花期2水、返青期+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4水4个处理,研究了灌水次数对小麦水分利用、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总耗水量与灌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水消耗量与灌水量呈显著负相关,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增加而增加灌水过量而降低、水分边际效应随灌水增加而降低;减少灌水增加了对下层土壤水利用,过量灌水不利用对上层土壤水利用。适当增加灌水提高灌浆后期SPAD值和光合速率,产量随灌水的增加而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灌拔节+开花2水处理实现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小麦生长后期,由于根系老化,对水分、养分的吸收能力变弱,不能满足后期生长需要,应进行叶面喷肥,叶面喷肥不仅可以弥补根系吸收作用的不足,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而且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干热风的危害,增强叶片功能,延缓衰老,提高灌浆速率,增加粒重,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