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就业面l临严峻的挑战,毕业生自主创业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和自主创业现状,自主创业的类型、特点和发展趋势,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探索构建多层次、多模式、全方位的创业教育模式,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走自主创业道路;政府要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和贷款制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效的服务、资金和政策支持;企业要加强与高校合作,转变用人机制,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家庭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投身创业道路,实现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2.
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已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其中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十分重要,而深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全都依附于校企共建,因此"基于校企共建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尤为重要。本课题从"校企共建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探讨建设"校企共建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意义,进而总结出"校企共建模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作为减缓就业压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共赢育人模式,在将高校人才培育与企业需求对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目前高校校企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3521"校企合作育人体系充分认识学校、学生、企业三主体的利益诉求,打造多样的校企合作平台,通过"三上三下"的合作机制,五种校企合作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就业核心竞争力以及社会适应、创新创业两方面能力,真正培养出"懂管理、勤思考、善沟通、懂应变"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现行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学校"所供"与企业"所需"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等现象,本文在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的误区分析与反思的基础上,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机遇下,提出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类专业订单式"未来场长(经理)"创业班为例,针对农林类高职院校校企一体化培养"未来场长(经理)"的要求,结合"创业导向—岗位轮动"的基本思路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主旨导向,探究了校企合作一体化的教学运作模式在高职创业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从而为高职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和提升人才培养品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校企协同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在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校企合作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邀请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构建并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激励机制,鼓励校企合作,共同培育创新创业型旅游管理人才;打破壁垒,校企携手共建创新创业平台等。  相似文献   

7.
美国创新创业型本科人才培养呈现四大亮点:政府对教育高度重视,学校的教育模式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开展紧密,科学技术应用广泛。其典型模式有:辛辛那提大学"产学结合"模式、百森商学院的"创业实践"模式、仁斯里尔理工学院"创业孵化器"模式、哈佛大学"校企合作"模式、"互联网+"背景下MOOC教学模式。我国高等院校应借鉴美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经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校企结合"模式与"创业孵化器"模式的混合推广,"产学结合"模式的推广,"互联网+"背景下MOOC等模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是社会极为关注的民生问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域下,聚焦农科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探索培育农科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分析农科大学生创业就业现状出发,针对目前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不紧密的情况,提出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教育模式,并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教师项目培育和全真企业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大学生人数日益增长,大学生就业成为我国千家万户关心的热点。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连年增多,就业形式变得越来越严峻。在信息化的新时代下,"互联网+"社会新模式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创业教育是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 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创业教育是高校承担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 破解就业难题的有效办法, 促进大学生自身个性发展的现实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业教育平台、提供制度保障等, 是高校创业教育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农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已成为一种国际教育理念,受到教育界普遍的关注和重视。目前,我国农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模式不系统、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因此,必须结合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对农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加深认识,更新就业与创业教育理念;加强改革,创新就业与创业教育模式;加大力度,拓展就业与创业教育渠道,推动农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以达到不断提高就业与创业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众创空间是面向大众化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具有功能齐全、行业多样、低成本等特点,适合不同能力、不同专业、不同层次高职学生的参与,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提供了有效平台。以大学生创业能力递进性培养为目标,通过"知识获取、技能储备、创客互动、创业实现"四个阶段,提出了"知识获取式、校企合作式、创客交流式、创业孵化式"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系,指出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创业素质提出新要求,即必须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强烈的创业意识、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应采取的对策,包括要转变观念,培育师资,完善课程,校企合作,政府、企业、高校角色合理定位等,努力探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当前创新创业热潮持续升温,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本文重点从建立系统科学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搭建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创业实践等角度,以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为例,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当前的创新创业环境,我国制定了诸多促创业、保就业的政策,通过各种渠道来保障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许多院校也相继迎来了创新创业教育热潮。然而,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及思想等因素的干扰,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一直较低。本文从传统大学生就业培养模式着手,对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以期为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月秀 《宁夏农林科技》2012,(6):147-149,156
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系,指出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创业素质提出新要求,即必须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强烈的创业意识、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应采取的对策,包括要转变观念,培育师资,完善课程,校企合作,政府、企业、高校角色合理定位等,努力探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探索并构建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当务之急。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依据,就高等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北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认识较为积极;创业动机以成就、独立导向型为主导;对创业行为的认同感较高,但理性思维下实施创业行为较为审慎;创业需要较高的综合素养;缺资金、无人脉、无经验依然是大学生创业最大的障碍;对创业教育和实践锻炼的需求较为突出。基于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大学生要更新就业创业观念;高校应强化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前移创业技能训练,打造开放型的就业创业实践平台;政府要规范落实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强化系统集成,制定大学生创业路线图,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在农村创业的机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国内逐渐蔓延,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创业是大学生新的就业之路,而农村是大学生创业的广阔天地。大学生应该抓住这个绝佳的时机,在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帮助下,为新农村建设创出佳绩。该文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可行性及意义、农村创业中应注意的事项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从学校、学生、政府和社会等方面提出如何实现大学生创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潜在影响,使目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型培养模式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结合不紧、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校企立体合作,建立和健全产学研一体化为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其将来就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