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蜂是养蜂人为增加蜂群数量、控制分蜂热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可是分蜂如选择在蜜源将结束时 ,蜂群时常发生盗蜂。1 996年 6月 ,正值山丁花末期 ,又无其它辅助蜜源 ,我进行全场分蜂 ,方法是将要分群的老蛹脾提入交尾群 ,一个交尾群放 1块蛹脾 ,再抖入 1脾蜂 ,加 1块蜜粉脾 ,每个交尾箱放两个群 ,巢门开在前面的两边 ,直接搬到预定的交尾场地 ,到傍晚介绍王台时 ,交尾群全部被盗 ,发现盗群全是被分蜂的原群。为了制止盗蜂 ,我想了很多方法 ,最后还是采用迁移交尾群的方法 ,就是把交尾群搬到 1 0 0 0米外的场地摆放。经过 2~ 3天 ,盗蜂全部…  相似文献   

2.
正新分群因群势较弱,在蜜粉源短缺时易被盗,现介绍防止新分群和交尾群被盗需注意的事项及措施。1.分蜂方法按1∶1分群,即原群对半分。对半分是最好的分群方法,将新分群带老王分出,卵虫脾、老子脾、粉蜜脾让新分群带走。原群留成熟王台、处女王或新产卵王,群内保留大幼虫脾、新蛹脾,蜜脾不留或少留粉脾。因原群采集蜂多,采集能力强,饲料不足可补喂,不会起盗,而新分群相反,必须保证新分群1周内饲料充足。  相似文献   

3.
自然分蜂时 ,带领工蜂飞出的多数是老王 (但也有处女王 ) ,老蜂王飞出时 ,能带走本群 1 2工蜂甚至还多 ,留下 1 2的幼蜂和成熟王台 (或处女王 ) ,等处女王交尾产卵 ,工蜂出勤非常积极。老王分出群 ,收回后 ,老蜂王会马上放肚产卵 ,工蜂出勤也特别积极。如刺槐花期自然分出群有 5框蜂 ,加 5张空脾 ,2 4小时后 ,这 5张空脾就成了 5张蜜脾。从自然分蜂蜂群采蜜特别积极的现象 ,我得到启示 ,改提王台分群为提老王分群。具体做法 :在蜂群发展到高峰前 12天左右 ,着手培育王台 ,在处女王出房前 5天 ,将群势强大并有分蜂情绪的蜂群中的老蜂王带 5框…  相似文献   

4.
李怀军 《中国蜂业》2002,53(5):24-24
分蜂是养蜂人为增加蜂群数量 ,控制分蜂热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因分蜂多选择在蜜源贫乏时期 ,交尾群时常被盗。就如何防止盗蜂 ,谈一些我的经验和做法。1 996年 6月 ,正值山丁花末期 ,无其它辅助蜜源 ,进行全场分蜂 ,方法是将要分群的老蛹脾提入交尾群 ,一个交尾群放 1张蛹脾 ,再抖入一脾蜂 ,加 1张蜜粉脾 ,每个交尾箱放两个群 ,巢门开在前面的两边 ,直接搬到预定的交尾场地 ,到傍晚介绍王台 ,交尾群全部被盗 ,发现盗蜂均来自被分蜂的原群。为了制止盗蜂 ,我想了很多方法 ,最后还是采用迁移交尾群位置的方法 ,就是把交尾群搬到 1 0 0米外的…  相似文献   

5.
高温的警示     
高温天气是自然现象。南方有警句“适时度夏” ,北方则常被忽视。2 0 0 0年的夏秋是多年来少有的高温干旱天气 ,比正常年份的气温高 2~ 3℃ ,且持续时间长。我地历年都流蜜的枸葡萄也停止了泌蜜。我一个 80 0多脾蜂的定地蜂场 ,因无蜜可采而发愁。到 7月下旬房后备用的 3脾交尾群开始爬行时 ,误认为又是“爬蜂病”。几天后 ,16个小群仅剩东面的几群 ,单箱群满的也爬得一塌糊涂。树阴下的双王群 ,死了4只新王 ,但蜂还健在 ?老王垮群王能尚存 ?继箱群隔王板与继箱之间垫有 1cm厚的木块并大开巢门 ,箱内蛹脾上的蛹仍死了大部分 ,整个蜂场爬…  相似文献   

6.
王殿军 《中国蜂业》2003,54(4):26-26
组织交尾群对老养蜂者已是“老生常谈” ,而对我来说 ,为了学会它 ,却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我学习组织交尾群从形式上可分为 4种方法。一、用急造王台组织交尾群这一方法同自动养王联系着 ,我叫它“清子育王法”。种群确定后 ,在蜂群中央加 1张质优巢脾。蜂王在此脾产一定数量的卵以后 ,就将巢内所有未封盖的卵虫脾带蜂带王提出 ,另组成一群繁殖。原群蜂则在后加的卵脾上造出许多急造王台。十四、五天后注意检查蜂群 ,如发现第一只处女王羽化出台 ,就把她留给原群交尾 ;提出王台脾 ,扫净脾上的蜜蜂 ,加入事先组织好的第 1个交尾群中。第 2…  相似文献   

7.
单脾分蜂法     
人工分蜂是为了扩大蜂群饲养量 ,但分蜂应以不削弱原群实力为原则 ,应计算好繁蜂时间和分蜂群势。分蜂必先育雄蜂 ,雄蜂由卵到性成熟需 34~38天 ,蜂王性成熟需 19~ 2 2天 ,两者相差 2 0天左右 ,因此要在移虫育王前 2 0天培育雄蜂。1997年 2月 12日紧脾开繁时 ,种用雄蜂我用“分区法”单脾开繁 :产卵区放 1张雄蜂房较多的脾 ,4月 5日可见部分雄蜂认巢飞翔 ;随即移虫育王 ,4月 17日将成熟王台装入铁纱王笼 ,挂在边二脾蜂路间 ;4月 18日组织交尾群 ,每群只放 1张半蛹半蜜的子脾 ,组织 10个 1脾蜂的交尾群 ;4月 2 5日种用雄蜂正处于青春期 ,10…  相似文献   

8.
<正>湘南油菜花期也是中蜂的分蜂期。中蜂的人工分蜂大多采用平均分蜂法、混合分蜂法、强弱分蜂法。我地蜂友多采用平均分蜂法。平均分蜂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蜂群数量成倍增加,缺点是所有分群都成弱群,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力有限。我采用强弱分蜂法:有6脾蜂或以上的蜂群,把3~4脾正在出蜂的子脾或老熟子脾带老王一并提出,放在与原群隔1个障碍物的蜂箱中,组建新群。障碍物如房子,如果原群在屋前,新分群可放屋后。第二  相似文献   

9.
浙西周边地区柑橘流蜜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花期半个月左右,流蜜盛期大约10天。橘区栽培品种主要有橘、柑、柚三种。柑柚类花朵较大,花瓣厚实,流蜜较好,花期略长,开花时间早于橘类,蜂友们都喜欢寻找柚柑类面积大的地域放蜂。然而放蜂密度过大产量就低,下面说说柑橘花期的蜂群管理:一、培育好适龄采集蜂柑橘适龄采集蜂是指3月中旬至4月10日前蜂王产卵所培育出的工蜂。3月20日前后的新产王及这段时间自然分蜂的老王群都是采集柑橘的主力军。4月10日后所产的卵,新蜂在4月30日至5月2日出房,加上几天的新蜂期,无野外采集的机会。为了能多培养4~5框达标的采蜜群,应注意培养这两类蜂群,3月中旬新王开产群和老王分蜂群,最好有2框足蜂,2张带蛹、割去雄蜂房的子脾或1张蛹脾加1张巢础框。在4月10日前的20天时间里,培育成2张子脾,此时共有4脾4子,4月10日后不再加巢础或空脾,减少产卵,加强采集力。  相似文献   

10.
中蜂群中经常出现交替王 ,常在不知不觉中蜂群就有了2只王。我近几十年就利用中蜂这一特性培育蜂王非常成功。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在没有分蜂热的蜂群中 ,先将老王剪翅 ,为的是新王出来以后好辨认 ,然后将1只一两天内即将出的成熟王台插在脾上 (插脾处的脾必须平整 ) ,插牢后 ,用自制或购得的王罩把王台罩住 ,注意 :王台出口不要被罩壁堵住。待新王出来几个小时后 ,将王罩取下 ,放出新王。待新王交尾产卵后 ,培育就基本成功。用此法换王分群都十分方便 ,即使成功率非常高 ,就是在新王刚开始产卵的蜂群中也能成功。蜂友不妨一试中蜂育王的小…  相似文献   

11.
(十)王台措施 (1)意蜂。当群内王台封盖后,提出老王及带蜂的成熟封盖子脾和蜜脾各1框,组成新群另置,再加入空脾1框供王产卵。原群选留一个大型、端正、成熟的王台。其余全部毁除。待新王交尾产卵,培养成为采蜜群。(2)中蜂。当群内王台封盖,强烈分蜂热已形成,毁台压制无益。原群可留下老王和卵虫脾,尽毁所附王台,酌加空脾或巢础。其余带蜂巢脾,选留1个王台组成新群另置。这样,原群失去大部分封盖子和幼蜂,消除了分蜂热;新群因外勤蜂飞返,也解除了分蜂热。新王交尾后,可利用组成采蜜群。③分群。当强群中出现自然王台时,可准备  相似文献   

12.
1解除分蜂热现在饲养中蜂的蜂场大都利用自然王台培育新蜂王,蜂群越冬后经过2个多月的春繁,群势壮大,蜂群内拥挤,工蜂在巢脾下部边角造出大片雄蜂房和数个王台,蜂王产子减少,工蜂采集力下降,促成分蜂热。此时正是产蜜和蜂群繁殖的黄金季节,如果让蜂群顺其自然地发展下去,就会造成蜂蜜减产,蜂群增殖停滞不前。笔者近年来采取以下措施:在分蜂季节首先选一两群有分蜂热的强群,把群内的老王带2脾蜂提出另放1只空箱内饲养,接着把全场有分蜂热的蜂群中造有王台的巢脾带蜂提入准备好的无王群内,待新王出房再提出组织交尾群。这样处理可立即解除分蜂…  相似文献   

13.
赵正虎 《中国蜂业》2007,58(10):22-22
2006年春繁较早,经过1个多月的春繁,我的60群蜂达到6脾蜂群势,蜂数密集。春繁时一直喂天然花粉和糖浆,子脾成片,发育正常。从3月2日发现有几群蜂患白垩病;3月4日外界有粉源(柏树),停止饲喂花粉,蜂群出现爬蜂现象(主要是成  相似文献   

14.
每年洋槐花期过后都容易出现爬蜂,采用换王法可解决这个问题,做法是:把老王囚禁半个月左右,将交尾成功的新王直接换入蜂群内,不必保护诱入,5天内不要开箱检查,百分之百成功。因蜂群急需蜂王,不会咬杀新王。注意,新王产卵一个月后方可介绍,换王成功后,把原群蜂王带两张老子脾提出即成新分群,之后再育一批王台更换小群中的老王。  相似文献   

15.
<正>提交尾群时,为了不影响原群发展,一般养蜂者只提出2脾蜂。蜂王交尾成功后,原蛹已出房,可加入脱蜂出房子脾一张。当新王产卵变成蛹时,再加入一张带蜂老蛹脾。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新王产卵积极性,又补强了交尾群,使新王群发展成越冬蜂群。  相似文献   

16.
作为寒地只有一个主要蜜源的定地养蜂者来说,无疑是蜂多、群壮蜜就多,生产效益就好。为达此目的,我采取连续换位补弱群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利用早春出窖调群的机会,根据蜂场群数有意调强1至若干群蜂。这些蜂群经过精心饲养,到5月中旬即可达到7~8张子脾,有些群甚至过早出现“分蜂热”。这时距离大流蜜期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然后,利用这段时间抓紧分群与补群:第一,把强群移走,原址放一巢箱内置1~2张虫蛹脾组成新分群育王。这时大批外勤蜂涌入新分群,造成外勤蜂严重过剩;第二,过1~2天再把新分群移走,放在方便交尾的地方,搬一弱…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个定点养蜂户.每年入夏后,蜂群因采不洁净水而发生"爬蜂病",伤蜂严重. 今年入夏,旧病重发.听说大蒜汁防治"爬蜂病"效果好,我立即试验.将大蒜瓣捣成蒜泥加清水30mL,滤去渣,然后将汁倒入按1∶5的白糖和水稀释的溶液中,喂进一箱有11脾蜂的大群中,连喂3日,爬蜂大为减少.我再如法炮制,喂其它5群.1周后"爬蜂病"基本治愈.  相似文献   

18.
中蜂失王是常见的事,但若处理不当,则会使群势削弱、工蜂产卵,给蜂群饲养管理带来许多麻烦。我总结了一下,认为中蜂失王的原因如下:a. 与群势有关人们的主观愿望是强群分蜂,加速蜂群壮大,但中蜂则有所不同,有时新分群越强,蜂数越多,介入的王台越好或新王越大,则会适得其反。按广东蜂友的经验,分蜂群2~3框最为恰当,新王也容易交尾,交尾成功率高,产卵快;最好的做法是在新王产卵时不断抽调老熟蛹脾补入新群。b. 与子脾有关给中蜂分蜂,必须带子脾,因为无子必逃。分蜂时巢内只有蛹,没有幼虫和卵,显示着蜂群分蜂意念很强,雄蜂多,这种情况是新王易…  相似文献   

19.
郭清仲 《中国蜂业》2003,54(5):22-22
预防白垩病的发生 ,一是养壮群 ;二是把蜂群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三是药物防治 ,用山楂预防白垩病。方法如下 :春季一开繁 ,用 5 0克山楂干放水熬煮 ,煮好后兑 1 0公斤糖浆饲喂蜂群 ,直至外界花开上蜜为止。不但防治了白垩病 ,还可防爬蜂病的发生。如蜂群已患白垩病 ,用山西绛县蜂药厂出品的“百菌杀”来治疗。方法如下 :1 .把蜂群中多余的空脾提出来 ,使蜂多于脾。2 .用 1毫升“百菌杀”兑 1公斤糖浆 ,一个中等群隔1天喂 1公斤 ;并且用 2毫升“百菌杀”兑 1公斤糖浆的比例 ,隔一天带蜂喷脾 1次 ;3次可好 ,最多 5次就可痊愈。用山楂和百菌…  相似文献   

20.
《中国蜂业》2015,(4):23-25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春繁的蜂群,由于气候和饲养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蜂群在早春繁殖期间,不但群势增长缓慢,而且普遍出现爬蜂或发生白垩病,严重影响春季油菜花期及全年蜂产品的生产。笔者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探索,反复试验,总结出一整套包括改单脾开繁为多脾开繁;在开繁初期,改饲喂糖浆为饲喂蜂蜜;改单一采用灌脾法或框梁喂粉法为保险喂粉法;改蜂群开繁后每7天提脾检查或加脾1次,为放王开繁后25天以内不提脾检查蜂群;改春繁期巢箱盖副盖后再盖报纸、棉垫为用塑料膜直接盖在框梁上面,不留上蜂路;改用抗生素预防蜂病为用微生态活菌制剂预防蜂病;改用割蜜刀割除封盖蜜盖,为采取拉锯式破坏蜜盖;改用天然花粉加脱脂大豆粉混合喂蜂为用天然花粉加"龙粉"混合喂蜂、在连续低温阴雨天气用鸡蛋白喂蜂等技术措施,蜂群早春快速繁殖成健康强群,采用该技术进行早春繁殖的蜂群比采用单脾开繁系列技术进行早春繁殖的蜂群提早1~15天加继箱,蜜蜂发育良好、健康,没有或很少发生爬蜂及白垩病,为夺取油菜花期和全年蜂产品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