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浆蜂”的问世,是蜜蜂育种史上的一次飞跃。在此之前,任何蜂种的王浆产量都很低,养蜂者求王浆高产,都在生产技术上探索,但增产有限。有了“浆蜂”以后,在同样的条件和方法之下,王浆生产的接受率及产量,都有大幅度地提高。国外也有向我国引种“浆蜂”的。“浆蜂”不是单纯从西方蜜蜂某个亚种中选出来的,而是从我国饲养的一些混杂的西方蜜蜂群中选育的,这些蜂群体色混杂,以黄色为主,还有部分红色、灰黑色工蜂,也有一些中间体色的,性能差异、优劣区别较大。经群众性长期定向选育,选出了一些王浆产量较高的蜂群,为“浆蜂”的选…  相似文献   

2.
黄坚 《蜜蜂杂志》1995,(11):14-15
促成王浆高产的因素浙江省嵊县甘霖镇西市场二号楼(4)邮编:312462黄坚蜂王浆是当前蜂业生产中的主要生产项目,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蜂场收入的多少,这对定地饲养以产王浆为主的蜂场尤为重要。据笔者调查,凡王浆产量群均年产在4千克以上的蜂场,收入丰厚,...  相似文献   

3.
一、萧山浆蜂选育地的生态环境 1.萧山浆蜂中心产区与分布 萧山浆蜂是王浆高产的一个蜜蜂遗传资源,2009年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归属浙江浆蜂。据萧山区农业部门统计,萧山现有萧山浆蜂2.5万群,养蜂大户130多户。饲养模式是定地取浆、定地结合小转地、大转地。萧山浆蜂发源地和中心产区为萧山区靖江街道(原靖江镇),主要分布在河庄、新湾、党湾、瓜沥、义蓬、南阳、临浦、浦阳、所前等镇街。  相似文献   

4.
提倡群众性选育良种1988年浙江推广蜂农自己选育的王浆高产品种,随后各地就不断涌现出高产品系,而且产量每年都上一个新台阶,群产量不断超过种王场。1994年蜂友严德全师傅的110群蜂,平均产浆7千克。多年来的事实说明,群众性地选育良种成绩是显著的。因此...  相似文献   

5.
黄坚 《中国蜂业》1994,(2):15-17
吴圣梅谈王浆高产四要素浙江省嵊县养蜂协会(312462)黄坚浙江省嵊县养蜂协会副理事长吴圣梅,养蜂27年来,默默无闻地与蜂相伴,把全部精力投在养蜂事业上。不断探索、试验、研究、总结养蜂技术,掌握蜂群生活规律。从而,使王浆产量不断提高。成为全县闻名的王...  相似文献   

6.
沈育初 《蜜蜂杂志》2003,(12):20-20
198 8年 ,浙江省农业厅开始在省内重点养蜂县推广王浆高产蜂种。 1 5年来 ,对我国养蜂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一些种蜂场与广大蜂友一般只注重王浆产量这一项指标 ,而忽视了抗病性、王浆酸含量、防盗性等综合指标 ,以致目前浆蜂的抗病性、王浆酸含量都有下降 ,盗性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我场已经在浆蜂防盗品系的选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把选育思路与方法介绍如下。大家只有群策群力 ,从自身做起 ,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浆蜂盗性较强的被动局面。1 选育思路的产生“老养蜂怕盗蜂” ,当盗蜂发生时 ,大家…  相似文献   

7.
黄坚 《中国蜂业》1995,(3):10-12
嵊县地区王浆高产经验浙江省嵊县甘霖镇西市场二号楼(312462)黄坚浙江省嵊县共有养蜂专业户300多个,共饲养蜜蜂13,000余群。该县原先王浆产量较低,80年代中前期,年群产王浆一般仅1公斤左右,低的只有几百克。当时的情况是:蜂王-老品种,管理-老...  相似文献   

8.
秋繁期生产王浆对其群势及来年生产效果影响的探讨张大隆,薛承坤,仇兴光近几年,江浙两省一些养蜂户,为提高峰王浆的产量及养蜂的经济效益,在秋后越冬蜂培育期(9~10月份),既进行秋繁,又继续生产蜂王浆。这样做虽然当年蜂王浆产量要高一些,似有利可图。但对其...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区提高王浆产量的措施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132108)王喜斌在长白山区的气候和蜜源条件下,生产王浆是从5月末开始,到8月下旬为止,这阶段气温稳定,蜜粉源丰富,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随着两期主要蜜源的出现和辅助蜜源的持续,王浆生产也明显的出现两次...  相似文献   

10.
生产王浆时,蜂群内若有大量的幼虫待哺,则会降低王浆产量。与不哺育幼虫的蜂群相比,产浆量差异显著,但王浆质量彼此差异不明显。流蜜期让蜂群泌蜡造脾,对王浆的产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安徽本地意蜂为育种素材,通过系统选育与定向选育,采用闭锁集团繁育与蜜蜂人工授精技术,选育出九州意蜂品种配套系,该品种配套系蜂王日有效产卵量高,春繁速度快,群势强,越夏越冬效果好,适应安徽地区生态环境和蜜粉源条件,具有蜂蜜高产、蜂王浆高产、蜂蜜和蜂王浆双高产的生产性能。其“中九州1号”(Eg1)属于蜂蜜高产型优良蜂种,同一花期蜂蜜产量明显高于本地意蜂(E(a)P﹤0.01),“九州2号”(Eg2)属于王浆高产型优良蜂种,同一花期王浆产量明显高于本地意蜂(E(a)P﹤0.01),10-HDA含量最高达2.14;水分、蛋白质、酸度基本接近,“九州3号”(Eg3)属于蜂蜜、王浆双高产型优良蜂种,同一花期蜂蜜、王浆产量均明显高于本地意蜂(E(a)P﹤0.01),适应于现代养蜂生产。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王浆生产工效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昆明市东郊小哨650212龚薇提高王浆生产工效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引用和培育王浆高产品种引用王浆高产品种是提高王浆产量的关键之一。蜂种不同,产浆量有别。近年来,平湖浆蜂的高产性能已得到公认,以生产王浆为主的...  相似文献   

13.
蜂王浆,为乳白或淡黄色的胶状液,是工蜂咽腺的分泌物,是蜂王和幼虫的饲料和蜜蜂特有的高级营养物质,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矿物质、人体必需的对多种氨基酸、丰富的维生素、酶等营养,早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化工等工业上,能治人体多种疾病。通过生产王浆能稳定收入,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达¥撤年有收入,丰年更高产。怎样生产王浆呢?笔者从总结经验入手,简述技术要点如下:(1)创条件。实践说明,生产王浆不影响繁殖和采蜜。王浆产量高,蜂群繁殖情况好,蜂密产量也较高。因此,蜂群进入增殖期或强群期,有过剩的青年…  相似文献   

14.
对孟凡拯先生的文章我有不同看法。 2 0世纪 90年代初 ,我地多养本地意蜂 ,王浆产量低 ,育王移虫全是复移 ,没有出现台内浆多育出的处女王小的现象。 1 995年 ,我地引进浆蜂后 ,情况有了变化 ,复移育王的蜂王个体不如以前所育的蜂王大 ,再后来王浆产量不断提高 ,育出的处女王却经常个体姣小。1 999年我向养蜂老师傅请教 ,师傅说 :“是王浆产量高的原因。要选择王浆产量低的蜂群育王。”后来情况略好。 2 0 0 0年我去沈育初师傅处引种 ,又向他请教 ,沈师傅让我选育王群应选王浆台上不做蜂蜡的群 ,把蜜蜂清理过的王台用王浆蘸一下 ,采用一次移…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在哈尔滨地区引种的28份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试验对28份籽粒苋的22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了多样性指数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批籽粒苋种质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3个质量性状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花序颜色(1.569) > 茎颜色(1.525) > 茎条纹颜色(1.294) > 花序一级侧枝姿态(1.061) > 叶脉明显程度(1.000) > 叶正面颜色(0.956) > 叶背面颜色(0.906) > 团伞状花簇的密度(0.856) > 叶片先端形状(0.822) > 种子颜色(0.658) > 花序姿态(0.656) > 叶柄花青甙显色(0.628) > 花序花簇类型(0.257);9个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均以单株干重最大,分别为1.612和34.59%。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干重与株高、叶长、叶宽、茎粗、叶柄长、主序花序长和单株有效分枝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聚类分析将28份资源分为4类,第Ⅰ类群各性状中等;第Ⅱ类群综合性状均较好,属于高秆、高产籽粒苋优异材料;第Ⅲ类群茎秆最粗、主花序最长、千粒重最大,可作为选育种子高产的优异材料;第Ⅳ类群为矮秆、观赏型籽粒苋特异材料。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8.048%,其中第1主成分与籽粒苋的干草产量有关,第2主成分与种子产量有关,第3主成分与形态性状有关。本研究对28份籽粒苋的多个形态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可为我国籽粒苋种质资源高效利用、亲本选择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试验目的平湖县养蜂专业户周良观、王进等人,经过20多年的定地饲养、定向选育,现已培育出产浆特别高的王浆高产蜂王。这种蜂王经各地引种后,王浆产量显著提高,在养蜂界已有一定影响。为了证实王浆高产蜂王的优良产浆性能,以便进一步提纯复壮,开发利用和推广这种蜂王提供一定依据,我们特将王浆高产蜂群与平湖县未改良的原意蜂群的产浆情况作对比试验。二、试验设计1.第一试验区(称一区):周良观的王浆高产蜂种为试验组,以养蜂专业户朱林甫的未改良的原意蜂为对照组,每组六群作配对试验。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起,由于浆蜂的问世和推广,蜂王浆产量不断提高,王浆收入在整个蜂产品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王浆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蜂场的巩固与发展。从嵊州市的凋查情况看,王浆年均群产在5kg上下的蜂场,收入丰厚,养蜂积极性高,蜂场巩固发展。反之,王浆年均群产在2~3kg的蜂场收入甚少,……  相似文献   

18.
黄坚 《蜜蜂杂志》1997,(6):11-12
生产蜂王浆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黄坚要实现蜂王浆高产,不但要把握好技术上的重要环节,在细节问题上,同样要环环扣紧,根据笔者的体会,在生产蜂王浆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台基问题台基是生产王浆的主要工具,台基的选择和使用,关系到王浆产量的高低。选择何种为好...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奶牛育种工作中,一直把产奶量作为奶牛改良最重要的指标。这种片面性的选育,导致奶牛疾病的大量发生,乳房炎就是其中危害最大的常见病之一。乳房炎不仅影响奶牛健康,降低产奶量,还会使奶产品的质量下降。因此,减少乳房炎的发病率是目前奶牛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从遗传选育角度来看,应该把抗病选育作为未来奶牛育种工作中的重点。牛乳中的体细胞(Somatic Cell Count,SCC)数量反映了牛奶产量、质量及牛只的健康状况,SCC在奶牛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通过奶牛群体改良(DHI)测定,得到大量可靠的奶牛个体生产性能数据(包括SCC),结合育种学理论进行奶牛选育,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奶牛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对蜜蜂工蜂蛹的自然羽化和人工羽化的结果做了对比;人工羽化组(试验)群均增加蜂数2.57万只,自然羽化组(对照)群均增加蜂数1.77万只,人工羽化比自然羽化多0.8万只,提高了45%,由于有计划地人工羽化,与刺槐蜜期相吻合,使刺槐蜜产量提高了43.5%,荆条蜜产量提高了30%,王浆产量提高了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