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业》2006,(9):34-34
近日,两头转有人乳铁蛋白基因的牛犊,在山东科龙畜牧产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立的转基因动物基地顺利降生。1月3日6时42分,689号受体鲁西黄牛顺利分娩1头转基因克隆奶牛,出生体重38公斤、体高74厘米、体长69厘米、胸围72厘米。5日23时,508号受体鲁西黄牛同样生产1头健壮的转基因克隆奶牛,出生体重41.5公斤、体高90厘米、体长80厘米、  相似文献   

2.
2006年4月25日17时17分.莱阳农学院高青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淄博小黑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降生了一头特殊的体细胞克隆牛犊。这头通体黑亮的小牛犊是采用了转基因克隆技术.体内带有了抗疯牛病基因,将提高牛对疯牛病的抗病力,从此免受疯牛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北京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倪和民主持并执行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优质高效转基因肉牛新品种培育,经过3年努力,首批两头含有脂肪性脂肪酸连接蛋白基因的秦川牛犊牛不久前在北京农学院综合实验基地诞生。这是我国首批转入大理石花纹状肉质基因的克隆肉牛,标志着我国优质肉牛新品种培育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4.
近日,辉南县第一例由黄牛直接生产的纯种奶牛犊顺利降生,这是辉南县采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获得的首例犊牛。该牛犊身高80厘米,体斜长100厘米,体重36.5公斤。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业》2013,(1):33-33
北京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倪和民主持并执行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优质高效转基因肉牛新品种培育,经过3年努力,首批两头含有脂肪性脂肪酸连接蛋白基因的秦川牛犊牛在北京农学院综合实验基地诞生。这是我国首批转入大理石花纹状肉质基因的克隆肉牛,标志着我国优质肉牛新品种培育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6.
资讯     
我国水牛胚胎克隆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世界首例亚种间克隆奶水牛诞生日前,世界首例亚种间克隆奶水牛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顺利降生。这是我国水牛胚胎克隆技术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据悉,这是由一头受体母水牛产下的1头雌性亚种间克隆水牛犊,取名元圆。元圆初生体重39kg,全身毛色乌黑,体型、外貌特征与印度摩拉水牛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
《中国畜禽种业》2008,4(5):88-88
日前,世界首例亚种间克隆奶水牛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顺利降生。这是我国水牛胚胎克隆技术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据悉,这是由一头受体坶水牛产下的1头雌性亚种间克隆水牛犊,取名“元圆”。“元网”初生体重39kg,全身毛色乌黑,体型、外貌特征与印度摩拉水牛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中国畜禽种业》2006,2(12):57-57
近日,第一批应用性控冻精技术繁育的良种母牛犊,在唐山市丰南区黑沿子镇彝鑫奶牛乳业有限公司陆续降生,该项目技术填补了唐山奶牛繁育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羊奶育牛犊     
我村一养牛户,养了两头奶山羊,当羊产下羊羔后,又从附近的奶牛场买回一头小牛犊,挤羊奶喂养,只需一个月,牛犊便可改为精料饲养,又可购进第二头牛犊.如此反复,他家的两头奶山羊每年可育活牛犊 4~ 5头,既提高了小牛的成活率,又提高了羊奶的利用率,一举多得 .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信息     
我国优质肉牛新品种培育取得进展北京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倪和民主持并执行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优质高效转基因肉牛新品种培育,经过3年努力,首批两头含有脂肪性脂肪酸连接蛋白基因的秦川牛犊牛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石家庄市鹿泉区天泉良种奶牛有限公司喜事不断:牧场的奶牛接连不断"生娃",泌乳牛一天天增多,产奶量不断的上涨。而最让牧场技术总监蔺惠良高兴的是,每一头牛犊的降生,都意味着一头高产奶牛的诞生。在专门开辟的犊牛养殖区域,蔺惠良指着刚刚出生两个月的牛犊说,之所以敢断定牛犊会高产,还是因为它们特殊的"身份"。这些由我省奶牛产业创新团队的专家们  相似文献   

12.
2008年2月,广西水牛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克隆胚胎冷冻技术,使一头杂交母水牛顺利产下一头冷冻胚胎移植的体细胞克隆雌性水牛犊,取名“盼盼”,其血统源自世界水牛“贵族”——印度摩拉水牛。冷冻胚胎克隆水牛犊在世界尚属首例,这是继广西水牛研究所利用国外优质种牛和本地水牛成功克隆出世界首例亚种间水牛之后的又一重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家使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成功地使一头母牛生下了两头不同品种的牛犊。 在自然条件下,水牛只有十万分之二的双胎率。这项技术的成功,使人们获得双胞胎水牛的可能性大增,有利于优质种牛的快速扩繁。 据广西水牛研究所研究员黄右军介绍,一头先后接受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的母水牛,在经过300天的正常孕期后,于22日晚在研究所顺利生下了双胞胎,出生的两头牛犊分别是尼里拉菲纯种牛和杂交摩拉水牛。 其中,尼里拉菲牛的体重是35千克,杂  相似文献   

14.
平译 《世界农业》2003,(6):58-58
美国德克萨斯农牧业育种研究中心遗传研究所,利用在体外长期培育以后的公牛耳皮细胞批量克隆出16头牛犊。这表明,大量成批克隆牛的技术可引性已完全成熟。这项成果在克隆系列操作技术上有两项重大的突破:一是被克隆的体细胞可以长期在体外培养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已解决;二是利用体外长期多代培养细胞可以方便地改变供体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以上两项系列技术为克隆方法的规模化、批量化生产提供了基础。体外培育耳皮细胞大量成批克隆牛犊@平译  相似文献   

15.
科技向导     
《农家致富》2006,(2):17-17
禽流感新疫苗研制成功我国近日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这种疫苗一苗可防两病,国际领先。该疫苗已于去年12月23日正式批准生产储备。我国首批再克隆牛成功降生中国农业大学我国首批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的再克隆体,日前成功降生。这是经过细胞培养、克隆、胚胎培养和移植等克隆牛繁育配套技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主要是针对体细胞克隆犊牛产后腹泻(案例一)和前肢畸形(案例二)两例疾病,在诊断与治疗进行摸索,同时也做了大量细致的护理工作,使得体细胞克隆牛犊牛出生后存活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柳絮 《广西农学报》2008,23(1):73-73
2008年2月26日13时40分,世界首例冷冻胚胎克隆水牛诞生。广西水牛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克隆胚胎冷冻技术,使一头杂交母水牛顺利产下一头冷冻胚胎移植的体细胞克隆雌性水牛犊,取名“盼盼”。是广西水牛研究所继利用国外优质种牛和本地水牛成功克隆出世界首例亚种间水牛之后的又一重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柳絮 《广西农学报》2011,26(4):105-105
2011年8月6日晚7点48分,吉林大学农学部奶牛繁育基地成功培育出一头携带转入赖氨酸基因的克隆奶牛,这头克隆牛犊毛色黑白相间,出生时体重31.5公斤,健康活泼。经初步检测发现,它的体内携带转入赖氨酸基因。  相似文献   

19.
正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近日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成果:成功培育全球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学家们在2000年成功克隆灵长类动物。当时,美国俄勒冈地区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将107个猴胚胎分裂成368个猴胚胎,名为"Tetra"的克隆猴在胚胎分裂157天后幸运降生。不过,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强率领的团队攻克的是体细胞克隆  相似文献   

20.
别人家的黄牛生下的牛犊最多能卖几百元,而马万兴的黄牛产下的牛犊一落地就值1万元。原因何在?原来,采用了胚胎移植技术。通过“借腹怀胎”,本地黄牛生出的却是纯种荷斯坦牛犊,不值钱才怪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