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迄今为止,畜禽绝大部分经济数量性状的遗传进展都是利用表型和系谱信息通过传统的数量遗传学方法取得的。控制数量性状的多基因一直被作为一个遗传整体用统计学方法加以研究和分析,在遗传评定中没有利用任何影响数量性状的遗传位点信息,从而造成评定结果准确性不高、遗传进展缓  相似文献   

2.
谢丽韫  徐波 《猪业科学》2004,21(11):34-36
动物育种从理论上讲,包括选种、选配、品系繁育和杂交改良;在实际应用中,则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及所选性状的不同,侧重于不同的育种策略和育种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改良效果。1动物育种方法的历史回顾1.1遗传学理论基础动物育种方法的发展离不开遗传学理论的发展,遗传学理论决定着动物育种方法的变迁。遗传学的发展经历了4个时期:孟德尔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和分子数量遗传学[8]。期间,数学、统计学和遗传学进行了充分的结合,发展到数量遗传学时,已成为一门研究群体数量性状遗传与变异规律的学科。数量遗传学以微效多基因假说为前提,认…  相似文献   

3.
蚕业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丝绸及相关产业使用的原料为茧丝,茧丝性状可谓被直接利用的家蚕最重要的经济性状,主要由蚕品种遗传基础决定.因此,茧丝性状的遗传学研究一直是蚕业科技的重要领域,备受家蚕育种学家关注.然而,茧丝性状为数量性状,其遗传基础的解析是蚕学研究的难点之一.鉴于对茧丝性状遗传控制机制的认识对于家蚕育种的重要意义,从经典遗传到分子层面均具有众多研究,但至今尚无任一控制家蚕茧丝性状的QTL位点获得功能上的实验验证.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指DNA序列没有变化,而基因表达或表型却发生了可遗传并潜在可逆的改变,对动物的生长发育、疾病抗性、繁殖等性状的表达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由于表观遗传学起到了解释传统遗传学对性状变异无法解释的作用,因此,近20年来,其在家养动物育种领域的研究速度极为迅速。文中综述和分析了表观遗传学在猪、牛、羊和鸡等传统家养动物育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对全面了解家养动物经济性状及优异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拓展改善经济性状的育种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蛋鸡育种公司运用定量遗传学方法在提高产蛋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对蛋鸡的选育,30多个重要性状得以改良,包括性成熟年龄、产蛋率、存活率、蛋重、体重、饲料转化率、蛋壳颜色、蛋壳强度、蛋白高度、蛋内杂质(血斑和肉斑)等.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定位了影响不同经济性状的QTL,并确定了引起性状变化的候选基因.本文综述了蛋鸡部分经济性状育种工作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最新分子遗传学技术在这些经济性状上的应用.这些研究结果将对蛋鸡的无副作用遗传改良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数量遗传学是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适宜的遗传模型分析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的理论学科,是遗传学与生物统计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在动物育种改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对畜禽进行选种、选配的育种实践中,数量遗传学的原理是在选择时通过提高群体中有利基因的频率,降低不良基因的频率,从而达到从遗传上改良畜禽经济性状的目的,进而使群体的生产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向着人类需求的方向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数量遗传学理论的指导下,家禽的肉、蛋的生产性能均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数量遗传学在家蚕育种上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萍 《蚕学通讯》2005,25(3):17-22
通过查阅家蚕经济性状遗传研究文献,概括叙述了数量遗传学在家蚕数量性状常规研究、品种稳定性分析、抗性遗传研究、饲料效率遗传研究及QTLs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及部分成果.  相似文献   

8.
遗传标记是指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同该性状共同分离且易于识别的可遗传的等位基因变异.遗传标记在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遗传育种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分子克隆重组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分子标记、动物分子遗传学、抗病育种等。这些方法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①畜禽基因组及重要经济性状(肉蛋奶)的基因(QTL)定位。研究内容包括基因组及基因图谱;产量和质量主基因分析;基因(QTL)定位;单位性状基因的分离、克隆和测序;转基因动物。②畜禽超高产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内容包括肉蛋奶超高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畜禽杂种优势的机理及预测,分子遗传鳖记辅助选择。③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10.
宋敏艳  俞英 《中国畜牧兽医》2016,43(10):2701-2709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指DNA序列未发生变化,而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近年来,表观遗传学在家养动物研究领域发展极为迅速,主要畜种涉及鸡、猪、牛、羊等,并形成一门新兴学科--畜禽表观遗传学(livestock epigenetics)。畜禽表观遗传学主要针对各种表观遗传修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等,研究家养动物的生长发育、疾病抗性、繁殖、经济等性状的表达调控基础。作者综述和分析了畜禽表观遗传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及现状,进一步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有助于全面了解畜禽复杂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这也极大开拓了研究和改善畜禽各类经济性状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人们低估了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遗传学对动物健康和生长性能的影响。饲料和抗生素仅是少数能改变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物质。遗传学在动物生长和存活性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并不是什么新的观点;但是,肠道微生物菌群的遗传组成及其对上述性状的影响却很少能成为人们的理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奶牛体型线性评定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体型线性评定是依据生物学特性进行客观、具体、分性状的功能型外貌评分方法,将那些在经济和生产性能方面有重要作用,并可以通过遗传改进的外貌性状,从生物学角度的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用直线度量,进行评分,充分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奶牛体型线性评定能够识别具有重要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滨白鸡Ⅱ系主要经济性状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宜合并指数选择方法,并将理论推测的选择效果与一般合并选择及约束合并选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蛋重与产蛋量间由于负的遗传相关所造成的此起彼伏现象,并可在人们不知道或确定性状的相对经济重要性很困难的情况下应用。 遗传参数特别是选择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是影响选择效果的重要因素。 遗传参数的估测结果及最宜合并选择反应表明,滨白Ⅱ系蛋壳强度与主要经济性状间并没有表现出遗传学方面的对抗现象。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是世界上奶业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对奶牛的遗传评定有自己的方法。1989年加拿大就已利用动物模型法对其奶牛群进行遗传评定,评定的主要性状是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而后动物模型法又应用于乳流速度、难产性、在群寿命和体细胞评分。到1999年,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统计与计算方法的不断完善,基于动物模型的BLUP(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已被广泛应用于畜禽的遗传评定中[1]。畜禽评定的准确性取决与对这些性状遗传规律——性状遗传参数的了解。目前,建立动物模型进行约束最大似然法(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相似文献   

16.
羊毛长度是重要的经济性状,它不仅直接影响剪毛量,而且是决定羊毛加工类型和用途的主要因素,也是评定羊毛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细毛羊、半细毛羊育种工作中,根据性状的遗传力和性状间遗传相关的理论,把毛长作为重点选择性状,可以达到不断提高绵羊生产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表型信息和谱系信息估计基因加性效应值的种畜遗传评定方法在家畜遗传改良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因其无法真正了解控制经济性状的遗传本质,影响了家畜遗传改良的进一步进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种畜遗传评定准确性,但在目前不能精确定位QTL或基因时,其效率受到很大影响。提高种畜遗传评定准确性的最有效途径应是直接利用控制经济性状的基因,后基因组时代的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快速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契机。同时,多个家畜品种基因组测序完成和大量SNP多态性的发现,使得利用覆盖全基因组多态性标记信息的基因组选择方法为家畜遗传评定开拓了又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8.
鸭基因组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作为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的自然贮存库和重要的农业经济动物,鸭在分子生物学(如宿主与病原物互作机制)和分子遗传学(如生长和屠体性状主效基因的克隆)领域的重要地位逐渐为人们所认可.近年来,鸭的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①构建了鸭的遗传和细胞遗传图谱,并在此基础上定位了鸭生长、屠体和肉质性状的QTLs;②开展了鸡和鸭的比较基因定位研究;③建立了鸭的全基因组BAC文库;④克隆了约3 000条鸭的ESTs序列;⑤利用微卫星标记估计了鸭的遗传多样性.但与其它模式生物(如鸡、猪)相比较,鸭的基因组学研究仍处于起始阶段.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特别是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技术的发展,高密度的鸭遗传图谱、高分辨率的鸭和鸡以及其它脊椎动物的比较遗传图谱将会被构建,甚至是鸭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这些基因组信息的获得将为大规模的鸭品种资源评定、重要经济性状分子机理的剖析进而改良其生产性能(如提高产蛋量和内质性能、增加对禽流感等疾病的抗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繁殖性状是绵羊的主要经济性状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关于提高绵羊繁殖力的研究报道已有很多。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兴起与迅速发展,结合繁殖技术,使得提高绵羊繁殖性能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并取得一定成绩。从数量遗传学角度来讲,绵羊繁殖性状遗传力为0.125,属于低遗传力性状,通过传统选择方法获得遗传进展的  相似文献   

20.
数量性状座位及在动物群体中的定位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量性状在动物群体中与生产性能的经济价值相联系,因而倍受关注。作为研究数量性状的数量遗传学,虽然随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的进步得到很大发展,但复杂的数学方法和手段终究不能使抽象的数量基因具体化。对数量性状遗传机制的理解只建立在抽象的微效多基因假设基础上。分子生物技术的渗入和推动,使数量遗传学有了飞跃发展,促使研究数量性状遗传机制的策略发生改变。人们认识到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功能相关基因成簇聚集。据此,Geldermann[1]提出了控制数量性状的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