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查了广西沿海地区不同干扰方式岗松(Baeckea frutescens)群落主要物种组成、群落多样性以及岗松、乔木树种的生长情况,为实现岗松产业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7个岗松群落中共有32种植物,隶属23科32属。乔木层树种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桉(Eucalyptus robusta),灌草层优势树种主要有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和铁芒萁(Dicranopteris linearis)等,是岗松主要的竞争树种。以岗松为经营目的的群落由于施肥和复壮,岗松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明显提高,但群落结构单一,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指数下降。以桉树为经营目的的群落由于立地条件不佳,桉树长势较差,且随着桉树郁闭,岗松盖度、高度和生物量降低。火烧后的群落岗松萌芽迅速,在高度和生物量上有一定的优势,但盖度较低。  相似文献   

2.
正长在荒山野岭间的"扫把枝"(学名岗松),往往会被路人忽视。如今,却成了农民手里的"致富宝"。岗松究竟有何价值?全区种植利用取得哪些进展?下一步将如何促进岗松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所长李开祥教授。记者:李教授,岗松有哪些价值和用途?李开祥:岗松,属桃金娘科岗松属植物,俗称扫把枝、扫帚子。它喜热、耐高温,主要分布于广西、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岗松(Baeckea frutescens)根系在养分受限时的适应对策,以1年生岗松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养分梯度的沙土混合基质,研究岗松幼苗的根系形态、功能、不同径级根系变化规律以及养分吸收特征.结果表明,养分受限严重时岗松幼苗整体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但根冠比显著上升,幼苗选择将生长资源向地下部分转移,增...  相似文献   

4.
为了岗松(Baeckea frutescens)产业的开发利用,对西南沿海地区人工促进更新的岗松林进行抽样调查,利用岗松叶提取岗松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普联用(GC-MS)技术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岗松精油进行分析,测得岗松叶含水率32.23%,出油率0.653%。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岗松油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共鉴定53个组分,占挥发物总量的91.58%,主要成分为α-蒎烯(6.480%)、α-侧柏烯(6.330%)、1,8-桉叶素(10.088%)、对伞花烃(8.009%)、芳樟醇(11.652%)、4-松油醇(11.774%)、α-松油醇(6.277%)、石竹烯(3.160%)、葎草烯(3.490%)。  相似文献   

5.
岗松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岗松种子进行发芽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以黄心土 细沙为基质,在25~30 ℃温度范围内,基质湿润到渍水状态下,岗松种子均能正常发芽和生长.植物激素对岗松种子发芽影响不大,播种育苗可不用激素处理.  相似文献   

6.
岗松(Baeckea frutescen)属桃金娘科岗松属植物,是传统的药用、香料植物,对岗松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资源培育、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蒸汽蒸馏通过对广西不同产地和季节的岗松进行得油率测定及主要成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桂南地区的岗松秋季含油率高,单萜醇含量高。  相似文献   

8.
资源分配对落叶松抗虫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对虫害的抗性可分为组成抗性和诱导抗性。文章综述落叶松结实期资源分配与组成抗虫性的关系及其对抗虫性的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其为落叶松的结实期防虫管理、营林措施等日常管护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地带性顶级植物,需求量逐年升高,通过对红松球果结实规律的掌握,可解决红松优质种源、实现红松良种化。通过从生产实践中获取红松结实期和红松结实间隔期,为获得红松优质良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水曲柳种子园结实晚、结实量低的问题,我们于1978~1985年,在水曲柳无性(嫁接)系种子园内进行了促进结实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历年的5月上旬至8月中旬进行多次除草、培根、割草抚育和树势管理等方法,可使无性系分枝提早4年(比对照)进入结实期,结实系数提高77~91%,结实率提高18~37%,平均结实量提高30%。一、试验地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