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分析河北省土地生态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子的影响程度,从生态本底、生态结构、生态胁迫、生态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河北省土地生态质量评价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河北省2001-2020年土地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及变化分析,运用通径分析法分析自变量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1)2001-2020年河北省土地生态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从空间分布看,2001-2020年,除秦皇岛、承德等级未发生变化,其他地区均呈现好转趋势;(3)通经分析结果显示,生态服务价值、人均绿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和林地比例是土地生态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2001年、2008年、2020年虽然河北省土地生态质量呈上升趋势但仍较差,可优先考虑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地生态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阜平县生态风险,以2010年、2015年、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生态系统服务模型、景观生态风险模型,对二者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Z-score标准化划分了4类生态分区,揭示了阜平县生态环境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6种地类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耕地增加最多,草地减少最多。高价值区主要分布于夏庄乡、龙泉关镇西部等林地、草地植被覆盖度高、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阜平县以调节服务为主,且林地提供价值最高。(2)阜平县以较低生态风险区为主,占总面积的50%以上。在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高生态风险区分布于北果园乡、王林口镇等区域,此区域人口数量多、景观类型细碎、零散分布。(3)4类生态分区变化程度较小,表明阜平县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低生态风险区(Ⅳ)占比最高,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低生态风险区(Ⅲ)占比最低。通过生态分区研究,可为防范和降低区域生态风险与协调人地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湖北省利川苏马荡和英山桃花冲2个风景区的森林资源特点与实地调查数据,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定量评估2019年湖北省森林风景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苏马荡风景区的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为3.94亿元/年,以涵养水源价值和固碳释氧价值主(共占79.56%);生态服务贡献最大的是针阔混交林,其次为马尾松林、柳杉林、日本落叶松林和杉木林。桃花冲风景区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为5.47亿元/年,涵养水源价值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森林游憩价值、固碳释氧价值、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保育土壤价值、林木积累营养物质价值和净化大气环境价值;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中针叶林贡献最高,其次是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研究结果客观反映这2个典型区域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果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同时可为湖北省相关部门“两山”转化和“双碳战略”实施提供依据,对区域森林经营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承载力是决定区域生态环境政策的基础信息之一,亦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完善空间治理的重要依据。以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较突出的省会城市兰州为例,选取地表覆盖类型、坡向、坡度、植被覆盖等7个敏感性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使用GIS对兰州市域内的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和可视化;同时,对区域内2020年的食物生产价值、水资源供给价值、气候调节价值等4大项11小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因子进行可视化分析;综合上述生态敏感性和服务功能价值2个影响因素,确定兰州市域生态承载力情况及其空间分布。研究表明:(1)兰州市域整体生态承载力中等偏低,生态承载力中等以上的区域仅占总面积的44.98%;(2)生态承载力高的区域面积占比较小,大致位于山地平原地区,承载力较低的区域面积占比较大,大致分布在河流水网周围;(3)各等级承载力区域空间分布较为均匀,且与同等级敏感性区域空间分布一致性较高,可推断兰州市生态承载力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最后,在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的基础上,从斑块尺度和区县单元2个层面因地制宜提出兰州市国土空间开发策略,以期为类似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矛盾突出地区的空间规划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结合上海市森林资源监测成果数据,构建了上海东平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对上海东平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上海东平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7703.84万元,每1hm2森林提供的价值量为21.40万元。7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森林康养(50.32%)净化大气环境(28.93%)固碳释氧(12.23%)涵养水源(3.01%)生物多样性保护(3.00%)保育土壤(1.46%)林木积累营养物质(1.05%),森林康养和净化大气环境是上海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的主体功能。与同类研究相比,上海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不高,但是单位面积森林提供的价值量超过同类研究的3倍多。  相似文献   

6.
为了将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纳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体系,推动落实白洋淀湿地报表编制工作。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视角,以会计学和管理学理论为基础,采用生态资产评估方法,根据《河北农村统计年鉴》《保定经济统计年鉴》及实地调查数据,对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价值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为321.86×10^8元,其中使用价值为207.32×10^8元(直接使用价值为43.74×10^8元;间接使用价值为163.58×10^8元),占总价值的64.41%;非使用价值为114.54×10^8元,占总价值的35.59%。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视角评价白洋淀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是对推进白洋淀湿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有益探索,亦是推进白洋淀湿地生态资产价值量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尝试。  相似文献   

7.
以内蒙古自治区温带草原为研究区域,以地级市为空间尺度,利用遥感数据估算的生物量和空间插值的年降水量数据对四大类、十一小类的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进行了校正,进而综合定量评估了内蒙古自治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6万亿元,与当年全区的GDP总量基本持平,间接的调节服务价值远远大于其它服务价值,而代表直接经济价值的供给服务不足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1/10;2)内蒙古自治区温带草原单位面积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平均为29 780.3元·hm-2,单位面积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地级市是兴安盟,为87 616.86元·hm-2;最低的是阿拉善盟,为1 063.99元·hm-2,总体上呈现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的空间格局;3)内蒙古自治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主要分布于呼伦贝尔盟、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兴安盟和通辽市,分别占总服务价值的35.64%、25.62%、11.68%、10.91%和7.39%。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研究以银川植物园为研究对象,调查统计银川植物园不同植被类型的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积累营养物质、森林游憩等生态功能,并以货币的形式直观地展现森林服务功能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银川植物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5524329.89元/年,各功能指标表现为森林游憩(33.66%)生物多样性保护(17.56%)固碳释氧(17.18%)保育土壤(13.46%)净化空气(13.20%)涵养水源(3.09%)积累营养物质(1.85%)。不同植被类型的平均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排序差异明显。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多功能评价可以为银川植物园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对森林生态效益和林业生态建设的认识,对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杭嘉湖平原作为浙江北部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欲在城镇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究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状况,定量分析该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状况,现通过对下载自美国地质勘探局的1974、1983、1995、2002、2015年5个时期遥感影像,对41年的影像进行分类,分析杭嘉湖平原地区的土地覆被的变化(LUCC)。结果表明:1974—2015年湿地面积减少113.2km~2,农业用地面积减少941.2km~2,空地面积减少269.4km~2,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分别增加1 298.9、24.9km~2。相应的生态资产总量变化分别为-11.6、-10.6、-0.18、0.89、0.89亿元,杭嘉湖平原区生态服务资产总额总体减少了20.6亿元。因此生态用地的大量被侵占对地区生态服务价值的提升极为不利,主要是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为的开发程度提高导致区域内的生态服务价值不断递减,其中研究区内湿地与农业生态用地大量减少是主要原因,今后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对区内生态用地进行科学适当合理的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利用综合指数法、价值当量法等方法测算2010、2015、2018年张承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城镇化水平,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排序分析法、弹性系数等研究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相关性特征、相关性强弱和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张承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降低趋势,减少7.47×108元。(2)研究期间张承地区城镇化水平总体不高,城镇化综合指数的平均值由0.14上升至0.25。(3)县域协调关系最为显著的是极不协调发展,极不协调发展的县区占50%;尚义县处于协调发展状态;桥东区、桥西区等区域处于冲突状态,其余县区处于潜在威胁状态。(4)张承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空间负相关关系,不同县区的城镇化水平多度值位序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多度值排序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相互作用理论。  相似文献   

11.
蒋忠璇 《现代园艺》2023,(11):79-80+83
为更好地开展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生态修复,分析了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的植被特征、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其植被面积在逐年增加。通过实施国土绿化倍增行动,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各类乔木、灌木面积超过6140.52km2,占比19.01%;草地面积达到9673.18km2,占比42.99%。通过推进科学防沙治沙,坚持义务压沙造林制度,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参加义务压沙造林,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恢复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植被,首先应加强对林业保护区的管护,大力发展人工植被,选用耐干旱、抗风沙、防风固沙性能好树种,科学开展防沙治沙,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人类对土地功能的认识单一,造成乡村地区土地利用不充分,导致土地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而土地单一功能利用模式转变的关键是探究土地多功能的利用。以北流河流域林地为研究区对象,从气候、土壤、地质、地形、植被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对林地土地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材料功能进行空间定量化,运用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器评价北流河流域林地多功能性及影响因素;并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划分林地土地多功能利用类型区。结果表明:(1)流域内林地多功能热点区域呈集聚分布,冷点区域呈带状分布在北流河流域的山麓。(2)北流河流域林地多功能空间分异的驱动力主要以植被因素为主,其中郁闭度、蓄积量、碳汇为主导因子,植被盖度对林地土地多功能空间分异的影响较小,应加强北流河流域内的植被保护和严禁过度开发林地;交互作用明显,交互作用均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地质条件共同制约着北流河流域林地多功能水平。(3)通过伪F统计将北流河流域林地划分为3个主导区和1个提升区,分别为生产功能主导区、生态功能主导区、景观功能主导区以及综合功能提升区,其中生态功能主导区面积最大;并针对主导功能提出相应的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3.
酸枣属于鼠李科枣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株高1~3 m,多生于山坡、山谷、沟边、路旁,广泛分布于河北省太行山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河北省邢台市有野生酸枣4万余hm2,750万余株,因其分蘖繁殖特性,形成了一簇一簇的灌木形态,将其清棵利用可形成4万余hm2的规范酸枣园,667 m2留酸枣100株左右,年产完熟酸枣2亿kg,产值可达11亿元,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玛曲草地为例,根据牧民收支状况,对玛曲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补偿价值做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在不降低当地居民福利水平的情况下,每个牧民每年需补偿5 500元。玛曲约有4万牧民,总的补充资金每年约为2.2亿元。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关系,实现区域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InVEST模型,量化太行山区保定段8个县域2005-2020年粮食供给和碳固定服务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对供需关系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并为保定太行山区的生态系统服务管理提出合理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2005-2020年保定太行山区的粮食供给服务供给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需求量和供需比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产水服务供给量和需求量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而供需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碳固定服务供给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需求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供需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2005-2020年保定太行山区的粮食供给-产水-碳固定服务和3种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比均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3)2005-2020年保定太行山区的3种生态系统服务均以高供给低需求的供需特征为主,粮食供给-产水-碳固定服务的供需以供给大于需求为主。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保定太行山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均衡匹配状况,并指导生态系统的管理和规划。  相似文献   

16.
渭河具有重要的自然和人文价值,但由于人们不加节制地开发利用,导致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2011年渭河陕西段综合治理项目启动,截至目前,渭河流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生态系统文化服务(CES)为指标建立评价框架,收集项目前后当地居民的感知数据,从CES角度评估项目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影响,探寻能优化渭河流域CES传递的景观设计手法,希望能促进陕西渭河流域的建设,并对以后的流域生态修复项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对保护湿地主要功能、全面提升湿地服务价值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简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重要进展与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发展,介绍当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内涵研究概况,讨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制及评估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文献总结,分析现有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重点、数据来源、方法与尺度的规律等,最后...  相似文献   

18.
郭建民 《花卉》2017,(16):179-180
森林生态是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综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自调控的自然系统。森林采运作业的主要目的是有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森林发挥多种效益,提高林地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要。森林采运作业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输有着直接影响,不良的采运作业会给森林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严重时还会导致各种自然灾害发生,严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本文主要采运作业对森林生态环境带来的一些影响,结合闽北地区森林生态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陕西留坝县为全国三大西洋参产区及良种繁育基地之一,目前全县西洋参留存达到3 000亩,年采挖400亩左右,年产鲜参200 t,年综合产值5 000万元。近年来,留坝立足生态资源丰饶、生态价值显著的区域优势,大力推广林下西洋参种植。为进一步规范提升林下西洋参种植技术,根据不同海拔、坡度、透光性、土壤和种植模式,在留坝选取4块示范林地,以每年各林地西洋参的出苗率和保苗率为标准,分析不同林地西洋参种植效果,提出了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森林面积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运行,且森林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较大。近年来,我国通过完善生态文明政策、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扩张了人造林面积及森林覆盖率,进而为森林可持续经营奠定了良好基础。人造林中生态公益林建设效果尤为明显,既可优化森林周边环境,又可改善生态系统循环、恢复自然秩序。本文基于生态公益林建设目的、意义,探究了生态公益林建设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影响,同时分析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现存问题、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