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灌用沉沙池泥沙沉降计算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沉沙池设计中最常用的准静水沉降法和一维流超饱和输沙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了该两种方法用于微灌沉沙池设计中的参数变化范围,并对其中的紊动修正系数K和恢复饱和系数a进行了专门试验研究,得出了K和a的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准静水沉降法的计算误差较大,但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用来估算沉沙池池长;一维流超饱和输沙法计算简单并且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可以用于微灌用沉沙池的工程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方法 ,将内燃机现场环境状况下饱和蒸汽压表示为多项式形式 ,为计算功率和燃油消耗率校正系数 ,并为此而编制计算机程序提供方便。通过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太湖地区主要水稻土的饱和导水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主要研究了太湖地区3种主要水稻土(白土、黄泥土和乌栅土)的原状土和扰动土的饱和导水率,并分析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土壤团聚度、土壤结构系数等土壤基本性质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状土的饱和导水率变化于5.16×10-4~11.62×10-4cm/s之间,扰动土饱和导水率变化于0.76×10-4~3.31×10-4cm/s之间;同一水稻土的剖面上的饱和导水率基本呈现由上向下逐渐减小的趋势,且原状土的饱和导水率普遍大于扰动土的饱和导水率。原状土和扰动土的饱和导水率均与土壤的各项主要物理性质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影响原状土饱和导水率的因素主要是土壤容重、团聚度、结构系数和有机质等,而不同类型的土壤饱和导水率之间相差较大。影响扰动土饱和导水率的因素除了容重、团聚度、结构系数和有机质外,还有土壤的质地(即粘粒含量)。为进一步探讨太湖地区土壤水分的合理利用与管理、环境的治理和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读者信箱     
《农村电气化》2007,(10):62-63
ballball问:如何判断TA饱和?OEMCMS答:在差动保护中,为了避免在外部穿越性短路时,由于TA饱和而可能造成的误动作,现在的微机式保护大都采用了TA饱和检测技术。如何判断TA饱和,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现在TA饱和检测技术很多,相关的论文也很多,在这些TA饱和检测技术中,有时差法、谐波法、加权法、虚拟法、导数法等等,其中时差法比较适用,它不是直接研究TA的磁特性以决定TA的工作状态,而是  相似文献   

5.
红壤地区典型农田土壤饱和导水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湖南祁阳红壤地区旱地、水田的原状土和扰动土的饱和导水率,并分析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土壤容重等土壤基本性质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状况。结果表明:原状土的饱和导水率变化于44.8×10-4~1.94×10-4cm/s之间,扰动土的饱和导水率变化于2.59×10-4~1.09×10-4cm/s之间;同一水稻土剖面上的饱和导水率基本呈现由上向下逐渐减小的趋势,且原状土的饱和导水率普遍大于扰动土的饱和导水率。原状土和扰动土的饱和导水率与土壤的主要物理性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通过SPSS统计软件分析显示,土壤容重是影响饱和导水率的最主要因素,而其它如有机质含量和粘粒含量等因素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饱和导水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典型土壤的饱和导水率的分析,研究了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退化类型下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退化类型下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原状土表层饱和导水率在27.2×10-4~50.8×10-4cm/s之间,一般未经人为干扰的原始森林土壤饱和导水率>人为干扰形成的灌丛土壤>农业用地;在土壤剖面中自上而下饱和导水率明显降低;扰动土壤表层饱和导水率在0.27×10-4~1.53×10-4cm/s之间,明显低于原状土壤,仅为原状土壤的0.9%~3.0%。喀斯特地区影响土壤饱和导水率的主要因素有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等。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原状土饱和导水率的主要因素为土壤质地和土壤孔性,而土壤孔性是影响扰动土壤导水率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根据室内水平土柱吸渗法和易混合置换试验,对石河子垦区灌耕灰漠土饱和-非饱和土壤水动力弥散进行试验,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得到了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率和水动力弥散系数及饱和条件下的溶质弥散度,结果表明,规律性较好,且有较好的重现性,说明方法是可行的,测定数据有较好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电磁阀减振器的1/4车辆半主动悬架非线性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磁阀减振器力-速度特性试验基础上,针对电磁阀减振器1/4车辆半主动悬架非线性特性和电磁阀减振器可调阻尼力输出饱和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输入饱和的滑模控制策略。建立半主动悬架1/4车辆非线性模型和输入简化的悬架参考模型。设计半主动悬架1/4车辆非线性模型滑模控制器,同时考虑电磁阀减振器阻尼力存在的输出饱和特性,设计辅助分析系统,以控制补偿信号对滑模控制器进行饱和补偿。Matlab/Simulink仿真与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输入饱和滑模控制器能有效消除电磁阀减振器输出饱和特性影响,使电磁阀减振器半主动悬架车身垂向加速度、悬架动挠度等性能指标很好地跟踪或接近悬架参考模型理想输出,优化电磁阀减振器半主动悬架非线性控制与设计,有效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单环入渗理论,推导出了多水头稳态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入渗参数的求算方法,分析比较了双水头与多水头方法测量的入渗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多水头方法比双水头条件下获取的饱和导水率稳定性强、变异性弱,与多个双水头求算结果的均值十分接近;多水头下的测量结果与多个双水头均值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双水头入渗中,积水深度相差10和15 ...  相似文献   

10.
马福才 《灌溉排水》1998,17(4):50-52
阐述了计算土壤水入渗情况下θ方程和h方程的适用条件及其优缺点,讨论了用h方程计算饱和-非饱和土壤水入渗时的收敛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当h〈h-hp时,可令h=0,即认为土壤已经饱和。这种处理处理,即满足计算精度,又加快了收敛速度。论文还通过一个实例说明hp如何确定。  相似文献   

11.
土壤渗透特性的圆盘张力入渗法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川中丘陵区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圆盘张力入渗法,测定坡耕地和林地土壤在5个水头下(0、-1、-3、-6、-9cm)的导水率曲线,并对比分析野外圆盘张力入渗法和环刀土样室内降水头法测得的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土壤稳定入渗率和非饱和导水率随负压绝对值的增大而降低,且坡耕地的变化幅度大于林地。野外圆盘张力入渗法测得的饱和导水率明显高于环刀土样降水头法的测定值。基于研究结果,推荐使用圆盘张力入渗法测定导水率曲线和饱和导水率。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种可控电抗器的输出特性,得出了输出电流及其波形畸变率与控制量,即控制绕组所联结晶闸管触发角的非线性函数关系。通过对一小容量工业样机进行详细的仿真研究,得出了更为具体的反映该种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输出电流随饱和度变化的响应特性和谐波特性。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与精确性,并由此表明了该种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具有控制性能良好,输出电流谐波分量很低的优点。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该类磁饱和式可控电抗器的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Biot两相介质理论和准饱和土理论,研究了饱和度对地基上刚性基础的竖向振动的影响,运用Hankel变换求解动力控制方程,结合混合边值条件建立了对偶积分方程进行求解,同时给出了地基表面动力柔度系数和无量纲基础振幅。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饱和度对地基上刚性基础的竖向振动有较大的影响,无量纲位移响应幅值仅在某一频率附近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4.
TA饱和影响供电可靠性,严重威胁运行设备的安全。通过介绍农网变电所中10kV线路TA饱和的二次电流特性,以及TA饱和对感应型、电磁型和数字式电流继电器的影响,提出增大保护级TA的变比、减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载以避免TA饱和的方法。同时,分析了,励磁涌流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阐明保护用互感器饱和时的特性,当互感器一次侧电流很大时,二次侧电流未能按线性变化,造成互感器复合误差。提出按保护最大值确定保护用的TA准确限值系数,解决短路电流大选择电流互感器参数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配沙量对粘质盐土重量分布分形维数和饱和导水率的影响,明确分形维数与饱和导水率之间的关系.以黄河三角洲引黄渠道内亟须处理的淤积泥沙为改良剂,对粘质盐土进行室内和田间配沙改良.试验采用湿筛-吸管法测定土壤颗粒级配,变水头法测定饱和导水率,分析建立配沙量、分形维数和饱和导水率之间的关系方程,同时通过田间试验对室内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引黄泥沙与粘质盐土颗粒级配明显不同,随着配沙量的增加,土壤的颗粒级配明显改变.②配沙量增加,分形维数显著降低,分形维数D与配沙量x的拟合方程为D=-0.05051 e0.01851 x+2.891;配沙量增加,饱和导水率呈指数式上升,饱和导水率Ks与配沙量x的拟合方程为Ks=0.02561 e0.04931 x.③土壤饱和导水率Ks随分形维数D增加而降低,D与Ks的拟合方程为Ks=4.94×108 e-7.246 D-0.5411.④田间试验从S0到S7处理,土壤饱和导水率显著增加,饱和导水率的估算值与田间试验实测值误差较小.因此,配沙可有效提高粘质盐土的饱和导水率,使用D与Ks拟合方程估算的土壤饱和导水率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TA饱和影响供电可靠性,严重威胁运行设备的安全。通过介绍农网变电所中10kV线路TA饱和的二次电流特性,以及TA饱和对感应型、电磁型和数字式电流继电器的影响,提出增大保护级TA的变比、减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载以避免TA饱和的方法。同时,分析了励磁涌流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利用单环入渗概化解法对泰安棕壤土草地、麦地、果树行间裸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饱和导水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地、麦地、果树行间裸地的饱和导水率、入渗速率以及累计入渗量呈现依次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时间的增加,累计入渗量不断增加,试验时间120 min内,草地累计入渗量最大,数值为78.564 cm;麦地入渗量次之,数值为67.609 cm;果树行间裸地入渗量最小,数值为30.082 cm.利用实测累计入渗量与观测时间的拟合关系,得到3种土地利用类型累计入渗量的表达式,对累计入渗量进行估算,草地、麦地、果树行间裸地累计入渗量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分别在6,8,7 min后波动在5%以内,在15,52,56 min后波动在1%以内,同时推求了草地、麦地和果树行间裸地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饱和导水率Ks分别为0.073 1,0.032 9,0.015 8,以期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原状土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南北方粘质土壤的水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南北方粘质土壤的水分特征,选择北方塿土和南方红壤典型粘土,测定其持水特征和饱和导水率,采用双环入渗仪进行入渗试验。结果表明:耕作对红壤有较强的压实作用;从持水特征分析,同一吸力下红壤的含水量较高,田间持水量和凋萎系数也高于塿土,而有效水含量略低于塿土,饱和导水率却低于塿土1个数量级;从入渗特征分析,红壤的侧渗能力很强,入渗率比塿土高1个数量级,容易发生大孔隙流。该结果对南北方土壤水分运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液体黏滞系数测量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了转筒法测量液体黏滞系数的实验,通过设计内外转筒动静结合结构将黏滞力转化为转筒的扭矩,利用三线摆把转筒扭矩转化为转筒的微小转动,并利用光杠杆法测量转筒的微小转动,将难以直观观察的黏滞力转化为常见易测的物理量,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本实验巧妙地将相对运动的测量端固定起来,大大降低了测量的难度。此外,通过增加恒温装置和测温装置,实现了液体黏滞系数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的测量,能够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