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据联合国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五十多个国家规定了植树节,借以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的绿化和美化。我国规定植树节始于1915年,当时由南京政府农商部总长呈报大总统,建议每年农历清明节为植树节,于当年7月21日批准并通令全国。届时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举行植树节典礼,指定地点,选择树种,从事植树。 1928年4月7日,当时的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即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1929年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植树节是我国第19届植树节.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共6章32条;1915年6月制定并公布了《森林法实施细则》和造林奖励条例.1915年7月,政府又规定将每年“清明”定为植树节.中山先生还在一次讲演中指出.“我们研究防止水灾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都知道植树节.但知道中国植树节是怎么来的人不多.要说中国的植树节,最初是由凌道扬、韩安和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时间初定于每年的清明节4月5日.1928年,民国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1979年,经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我国的植...  相似文献   

4.
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正式设立了植树节,植树之风逐渐在世界各国形成。 近代史上第一个正式设立植树节的国家是美国。1885年,内布拉斯加州确定每年4月22日为该州的植树节。后美国政府也把每年4月的最后—个星期五规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即将到来,随着气候的回暖,我国的植树造林活动将由南而北逐步展开。我国的植树节定在三月十二日,是适合黄河以南及长江流域各省情况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适宜的植树时间很不一致。我区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北纬40°以北,每年春季植树主要集中在四月下、中旬,也就是“清明”前后才进行。春季植树具有许多优点。第一,早春气温比较低,蒸发量小,有利于保持土壤和苗木本身的水分。第二,春季植树后,随着地温的逐步提高,苗木容易先扎根、后发芽,等到苗木萌发出嫩叶时,苗根已经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  相似文献   

6.
森林危机的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森林在人类的生活、经济活动和生态平衡中所起的作用。世界各国大力植树造林,并纷纷确立植树节,借以宣传倡导。各国植树节前后的造林活动在具体做法上各具特色,其中日本、美国的做法尤其值得我们借鉴。日本自1951年规定每年4月3日为全国植树节以来,历届植树节主题明确,根据林业实际确定主题,使植树节与当时的林业实际紧密联系。如五十年代重点在于荒山荒地的全面绿化和低劣林地改造;六十年代强调提高森林生产力,推广良种;七十年代转向多种功能的发  相似文献   

7.
1915年,我国曾规定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1929年,为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又把植树节改在孙中山先生逝世的那一天,即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据联合国统计,...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一年中每月都有植树节。 1月15日为约旦植树节 2月1日为西班牙马德里市植树节; 3月1日为日本植树节; 4月24日为肯尼亚植树节; 5月23日为委内瑞拉植树节;  相似文献   

9.
自1979年我国设立第一个植树节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形成了每年植树节参加全民义务植树的优良而宝贵的传统。每年4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从天坛到景山,从亚运村到玉渊潭,到处都留下了他们挥锹植树的影子。他们的行动不仅是履行每个公民必须每年植树3-5棵的义务,...  相似文献   

10.
春风化雨润大地,万紫千红满神州。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绿色的节日———植树节设立20周年。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规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植树节。植树节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事业的高度关...  相似文献   

11.
利用“植树节”开展群众性的绿化活动,在我国已有近七十年的历史。一九一五年,当时的政府以每年清明节为全国植树节。云南地方政府也令全省实行,进而公布了《云南种树章程》,规定每人每年植树三株。在经济文化落后,民不聊  相似文献   

12.
“所有的节日都是缅怀过去的,唯有植树节却是憧憬着未来”——斯特林·莫顿(美国植树节的倡议者)植树节创始于美国曾当过美国农业部长和林学会理事长的斯特林·莫顿,从纽约州移居到内布拉斯加州草原从事农业时,因看到农地中大量沃土被风刮走,而大力营造森林后其成效非常显著。这一成效,促进了深受风害的全州人民的植树造林活动。此事使莫顿受到启示,他建议在每年中确定一天为植树节,开展植树节活动,以推动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莫顿的建议得到了广泛的响应,1872年4月10日,内布拉斯加州开展了世界上的第一次植树节活动。这天,全州植树超过百万株,成绩辉煌,震动很大。此后,这一形式很快在美国推广开来,各州相继确定了自己的植树节。如今,美国24个州将4月最末的一个星期五定为植树节,历届总统也大加支持。内布拉斯加州为纪念莫顿,把他的生日(4月22日)定为植树节。  相似文献   

13.
这一时期江苏人工造林树种,也比历代有所增加,根据各地自然条件,主要有竹类、马尾松、黑松、赤松、杨、栎、栗、刺槐、泡桐、油茶、银杏、乌柏、榆、槐、香椿、楸树、杉木、柏类、槭类、枫香等。行道树有加拿大白杨、柳、椿、毛白杨等。为增加造林树种,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还从云南、河北、山西、山东、察哈尔、湖南、湖北、浙江、安徽、江西、四川等13个省、36个县引进树种。 造林实绩,据1923年《中国年鉴》资料,江苏森林面积1914年为15万亩,1918年增加到30万亩。又据民国政府中央统计处材料,江苏省从民国十八年(1929年)至二十一年(1932年),全省造林共79801亩。其中1929年为13167亩,1930年为7692亩,1931年为31346亩,1932年为27596亩。 三、规定植树节,开展植树运动 民国四年(1915年),农商部呈请大总统申令规定清明为植树节,并于是日举行植树典礼。民国十七年(1928年),把植树节改至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为植树节。规定各省、市、县每年举行植树式,每处至少植树500株或造林10亩。各机关长官、职员、各学校师生及地方团体民众均须参加。并颁布植树条例  相似文献   

14.
植树     
植树节要到了,S局的职工个个欣喜若狂,因为每年的植树节,S局都要到距县城数十公里外的荒山承包点植树,名为植树实为郊游。局里  相似文献   

15.
197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这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以法律形式确定的一个重要节日,今年是植树节十周年。1981年12月,全国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的决议》,我省人民积极贯彻执行全  相似文献   

16.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绿化建设。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就曾号召"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1956年,中国开始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根据国务院提议,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相似文献   

17.
年2月,全国人大五届六次会议将每年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这是我国各族人民绿化祖国的节日.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的第十九个植树节.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绿化意识、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推动自治区首府造林绿化工作  相似文献   

18.
《湖北林业科技》2005,(3):17-17
19世纪之前的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树木稀少、荒沙漫天。1872年,著名农学家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向州政府提议设立植树节,以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州政府采纳了他的意见,并由州长发布命令,将每年4月份的第3个星期日定为植树节。当年内布拉斯加州植树就达上百万株。在此后的16a里,这个州共植树6亿株,使6 700hm2荒原披上了绿装,变为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他的生日4月22日为世界上第1个植树节。今天,美国1/3国土为森林所覆盖,这与莫尔顿的功绩是分不开的。(摘自《黑龙江林业》)世界上第1个植树节的由来…  相似文献   

19.
2014年3月12日是我国第36个植树节,每年植树节前后,全国各地就会掀起植树造林的热潮。植树活动,能够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三月十二日,是我国第十个植树节。回顾过去九年,全区各族人民都趁每年植树节的到来,不违农时地坚持开展植树造林群众运动,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当前,正值全面贯彻党的十三大路线的重要时刻,迎来第十个植树节,可以预期我区的造林群众运动,将会沿着改革的方向,迈出新的步伐。党的十三大报告,讲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时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定增长的战略。这个战略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