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冬闲田稻草生料种植大球盖菇技术,包括栽培场地选择、栽培季节、铺料播种、发菌及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内容,以充分发挥其转化稻草、保护环境、改良土壤效果,从而为农民增加收益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单介绍了草绳机的用途,阐述了稻草扭绳机的设计思路与技术难点、整机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工作原理、关键部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稻草资源化利用状况,提出了稻草高效综合循环利用技术模式,总结并分析了稻草循环利用的6种基本模式特点,展望了稻草综合循环利用的必要性和广阔前景,探讨性地提出了实现稻草高效综合循环利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研究适于“大棚作物——水稻”种植制下稻田土快速转性技术为目标,进行了不同肥料种类对水稻土的土壤性状及其大棚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施猪粪、鸡粪及其分别与稻草混合的4个处理中,均能较好改善土壤结构,具体表现为容重降低和有机质提高,化肥与稻草混合的处理也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对芹菜及毛豆的产量影响方面,以化肥+稻草的产量最低。虽然猪粪+稻草的产量最高,但与鸡粪+稻草、单施鸡粪、单施猪粪相互间的差异不大。在施同一有机肥的情况下,有稻草比无稻草的处理,改土效果好,作物产量高。  相似文献   

5.
一、原理与工艺流程 稻草人造板产品以中密度稻草板为主,中密度稻草板是以稻草为主要原料,用特殊的设备将稻草加工成有足够长度、理想厚度和合理长细比的纤维状和半纤维状的原料单元,再经过干燥、分选、拌胶、铺装和热压而制成的一种新型板料。这种新型板材可分别达到木质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的要求。产品在建筑装饰、家具制造和包装等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项目产品的定位是市场上紧缺的无游离甲醛释放(也称E0级)的环保型人造板品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徐子伟  卢伟 《饲料博览》1999,11(9):10-12
稻草是我国的一项大宗农副产物资源,但因其营养价值低,粗纤维含量高而不宜直接用于喂猪。曾有人发明了一种“仿生稻草饲料”(下称“仿生稻草”),据称可代替50%糖料喂猪,一度引起多方关注,我国许多地区相继作了推广,但同时产生了广泛的争议。我们受省政府委托,于1990年3月至8月在浙江省农科院畜牧试验场进行了“仿生稻草”饲喂肥育猪效果验证试验,以期对这项技术的应用效果作出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1材料与方法1.1“仿生稻草”制作“仿生稻草”制作完全按发明者所著《稻草秸秆饲料技术资料)中提供的方法进行,并先由发明者…  相似文献   

7.
连日来,在山东省莒县招贤镇三村的一处稻草编织加工点,进出车辆川流不息,一辆辆满载着稻草的农用车源源不断地汇集到这里。在编织机的轰鸣中,村民们紧张地忙碌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稻草替代部分玉米青贮后对奶牛的血浆代谢物的影响,本文利用LC-MS/MS物质分离鉴定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对稻草替代部分玉米青贮前后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稻草替代部分玉米青贮后,两组奶牛血浆中共检测到41种差异代谢物。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血浆中肾上腺素、β-羟丁酸、烟酰胺、胆酸等22个代谢物上调,谷胱甘肽、皮质醇、皮质酮等19个代谢物下调。由此可见:稻草替代部分玉米青贮后,奶牛脂肪动员增强,抗应激能力下降。研究结果为稻草替代玉米青贮在奶牛日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为稻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广大农民对稻草回田利用认识不够,通常把稻草就地抛掉或焚烧,这样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肥源。但由于稻草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若不经处理直接回田,其不易腐烂,也不利于耕作层的操作,甚至延误农时。据测定,稻草中氮、矽酸、氧化钾、硅酸及有机质的含量分别为0.57%,0.23%,1.09%,11%~17%和64%~71%。稻草回田如采取配施腐杆灵、尿素稻草回田或配施生石灰稻草回田的做法,将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土壤的肥力。现将我们几年来的稻草回田技术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绿色木霉TR-8发酵工艺条件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麸皮、稻草、玉米粉等农副产品为原料,摸索木霉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基配比为,麸皮:稻壳:稻草:玉米粉=6:1:3:1.2,含水量为同体原料的1.5倍。并对比了固液两种发酵方式的产孢效果。  相似文献   

11.
SGTN-180型旋耕埋草施肥联合作业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现有秸秆还田机械存在的正转秸秆还田机械覆盖性较差、功能单一,需多次作业才能满足农艺要求;而反转秸秆还田机械刀辊前方壅土严重,功耗较大等问题,设计了SGTN-180型旋耕埋草施肥联合作业机。该联合作业机采用双辊配置:前辊正转,进行秸秆粉碎;后辊反转旋耕,完成秸秆翻埋和碎土作业的独特作业模式,有效提高覆盖性能和降低功耗;并设计有施肥装置,完成播种前土壤整备的联合作业。鉴定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旋耕埋草施肥联合作业机可一次性实现秸秆粉碎还田、旋耕碎土、施肥等多项作业,具有较好的耕作质量:作业后,植被覆盖率94.8%、碎土率93.1%、耕后平整度0.4 cm、耕深稳定性97.2%,肥料在2~11 cm耕层内与土壤混合,呈条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12.
Y型甩刀式秸秆粉碎还田机关键部件的设计与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我国的棉花主产区,棉花秸秆是棉花收获后的作物残体。为避免秸秆焚烧造成环境污染,棉花收获后必须把秸秆及时粉碎还田,否则直接影响来年复耕播种。本文针对目前水平旋转式秸秆还田机秸秆粉碎长度不均匀、留茬高度过高的问题,研制了一种Y型甩刀式秸秆粉碎还田机。通过对整机的结构配置、Y型甩刀的加工工艺、排列形式、刀轴转速及动平衡校核等关键技术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其最佳结构及排列形式。通过对影响机具作业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出了工作参数的较优组合。经田间测试,当机具前进速度为9 km/h,滚刀转速为2 400 r/min,刀片离地间隙为10 cm时,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为87.5%,留茬平均高度为9.5 cm,完全满足设计需求。该机型对促进棉花秸秆合理有效利用,以及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稻草水洗撕裂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作了介绍,对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作了说明,使利用稻草作为原料生产食用菌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对稻草菌基成型接种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作了介绍,并对主要技术参数作了说明。该接种机可作为利用稻草作为原料生产食用菌的菌基制造设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棉花秸秆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研制回收率高,一次作业就可以完成棉秸秆收获及打捆机具.[方法]研究借鉴目前所采用的牧草打捆机理,对机具关键工作部件的结构及参数设计进行理论分析计算,通过正交试验初步确定牵引式棉秸秆收获打捆机的结构及其关键部件的形状和尺寸参数.[结果]机具工作速度≥2 km/h,秸秆回收率≥95;,工作幅宽1400~1 800 mm;生产率8~10捆/h;作业可靠性≥90;.[结论]该种机型的研制有效解决了棉秆收获打捆的技术难题,直接提升棉秆资源利用水平,降低棉秸秆的回收成本,减少农田作业次数,能合理有效地将棉花秸秆开发利用成可再生能源,有利于棉秸秆打捆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的秸秆粉碎还田机工作幅宽小及作业质量不高的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宽幅秸秆粉碎还田机,对影响秸秆切碎长度和留茬高度的各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对秸秆切碎长度影响极显著,甩刀轴转速和离地间隙对秸秆切碎长度影响显著;机具前进速度、甩刀轴转速和离地间隙对留茬高度影响都极显著,其中甩刀轴转速对留茬高度影响最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机具的作业速度为6.9 km/h,棉秆粉碎长度126.8 mm,残茬高度76.3 mm,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北方藏区传统青稞收获作业中秸秆收集运输机械化程度低、现有机具行走稳定性差的问题,设计一套青稞联合收获机配套秸秆打捆装置,整机主要由喂入机构、压缩机构和打结器离合装置组成,对样机关键部件进行选型设计,确定了打捆机各装置的配置方式与动力分配。应用ABAQUS软件对整机机架振动特性进行有限元仿真,对比固有频率与外部激励频率变化趋势,改进机架结构并优化其参数,以避免作业时发生共振。通过ADAMS软件得到喂入机构上、侧拨叉工作时的运动轨迹,确定两拨叉结构参数,以避免作业时出现干涉。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秸秆成捆率达到98.3%,草捆合格率达到94.7%,草捆抗摔率超过90%,整机作业效率达到0.7 hm2·h-1,平均草捆截面尺寸达到0.5 m×0.6 m,平均草捆密度达到124 kg·m-3,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该研究可为青稞联合收获、秸秆打捆一体化作业机具的设计与研制提供应用实例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滚刀式秸秆粉碎装置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一种混合型栅格导入滚刀式秸秆粉碎装置,以解决现有完全无支撑切割机具动力消耗大、扬尘大、机手工作环境差等突出问题,有利于秸秆还田或下游产业的发展.[方法]对机具关键工作部件的结构及参数设计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对影响机具作业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得出较优的工作参数,以此参数设计的机型经田间测试,验证设计的合理性.[结果]经田间测试,当机具前进速度为5 km/h,滚刀转速1100 r/min,滚刀倾斜角30°,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93;,留茬高度103 mm,完全满足设计需求.[结论]该种机型的研制对促进棉花秸秆合理有效利用,以及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其他秸秆作物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Pro/E的水田秸秆还田耕整机的设计与运动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水生  夏俊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382-4385
运用Pro/E软件设计了一种双螺旋刀辊组合的水田秸秆还田耕整机,能够一次性实现水田秸秆的翻埋还田、旋耕碎土、平地等多项功能.应用Pro/E软件中的机构模块对螺旋刀辊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得到了刀辊转速一定时机组在不同前进速度下的4种不同运动轨迹,通过对运动轨迹的分析可优化机组工作的前进速度.  相似文献   

20.
气吹式防堵大豆免耕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秸秆全量还田大豆免耕播种机常出现秸秆堵塞、架苗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气吹式防堵大豆免耕播种机,此播种机采用风扇与浅旋刀配合方式,利用气流场将秸秆吹散,达到洁区免耕目的。利用EDEM和fluent软件,仿真验证机具三维模型,仿真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机前进速度0.8 m·s~(-1),浅旋刀转速200 r·min~(-1),入土深度50 mm,风扇转速2 500 r·min~(-1)时气吹式防堵大豆免耕播种机秸秆清洁率为80.55%,晾籽率为0.95%,机具通过性良好。利用气流场解决播种过程秸秆堵塞、架苗等问题,填补大豆免耕播种机在该研究方向空白,为大豆免耕播种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