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滇池疏浚底泥脱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启斌  倪杰  林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698-1700
[目的]探索适于滇池疏浚底泥脱水的工艺参数。[方法]借鉴污水处理厂中污泥的处理方法,采用絮凝剂FeCl3、Al2(SO4)3和PAM作为脱水药剂,通过向疏浚底泥中投加絮凝剂进行试验研究。[结果]Al2(SO4)3比FeCl3和PAM的脱水效果好,每升滇池疏浚底泥样品中Al2(SO4)3的最佳投加量为170 mg,上清液可达到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可直接排放至自然水体而不会造成污染。[结论]该研究可为滇池疏浚底泥快速脱水提供一条简易可行的途径,便于底泥的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2.
PAC与PAM复合絮凝剂对湿地进水预处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复合絮凝剂对进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找出最佳的投药量,进行了PAC与PAM复合絮凝剂对人工湿地进水预处理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AC与PAM复合絮凝剂对污水中SS、TP、COD去除效果较好。在PAC最佳投加量为24mg/L、PAM为0.3 mg/L时,对河水和生活污水的SS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5%、69%,对TP的去除率为41%、49%,对COD的去除率为36%、44%。湿地的年药剂费用为6.2万元。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PAC、硅藻土和PAM这3种混凝剂协同混凝沉淀法的除磷效率。[方法]在研究PAC和硅藻土对湖泊原水除磷控藻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PAM作为助凝剂在混凝沉淀过程中的强化作用,探索不同总磷浓度进水条件下复合混凝剂的最佳比例及投加量。[结果]投加少量的PAM可有效降低硅藻土和PAC用量;当进水总磷浓度为0.59 mg/L时,投加40 mg/L硅藻土+PAC(1∶1)复合无机混凝剂及0.75 mg/L高分子助凝剂PAM,即可达86%的总磷去除率。[结论]塘西河生态补水工程采用混凝沉淀法去除巢湖原水中磷,为塘西河提供清洁水源,解决了其水量短缺、水质恶化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科学》2017,(3):438-442
通过PY-M3微生物絮凝剂和PY-F6微生物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Al Cl3和PAC)的复配试验,考察了处理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果,并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PAC投加量、PY-F6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絮凝剂投加顺序和废水pH值对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可以明显减少二者的投加量,提高絮凝率,其中,PY-F6微生物絮凝剂与PAC复配效果最佳,当PY-F6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15 m L/L,PAC投加量为20 m L/L时,絮凝率高达99.46%;当废水p H值为5,PY-F6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40 m L/L,PAC投加量为60 m L/L,投加顺序为先投加PAC时,荧光增白剂废水浊度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复合絮凝剂PAC-CTS对制药废水的絮凝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备了无机-有机天然高分子复合絮凝剂PAC-CTS,并探讨了其组成、投加量以及废水pH对制药废水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废水pH为6,复合絮凝剂组成中C为1/10,投加量为40 mg/L时,废水的色度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6.3%和47%.优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C.可见,复合絮凝剂PAC-CTS兼有无机和有机絮凝剂的优点,是一种使用范围较广的新型絮凝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污水处理厂混凝沉淀工艺的最佳絮凝剂,为含高比例印染废水和制革废水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调试运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聚合氯化铝(PAC)、试剂A、试剂B、试剂C、试剂D、试剂E及聚丙烯酰胺(PAM)7种药剂作为絮凝剂,对含高比例印染废水和制革废水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进行混凝沉淀处理试验,各药剂设不同投加量,考察各药剂对出水CODCr的去除效果,并分析了各药剂的处理成本。[结果]试剂B和试剂D处理效果较好,其中,试剂B的投加量为30 mg/L,PAC投加量为36 mg/L,PAM投加量为0.3 mg/L时,对出水CODCr的去除率为49.56%;试剂D投加量为50 mg/L、试剂E投加量为20 mg/L时,对出水CODCr的去除率为49.89%。试剂B的成本为0.628元/m3,试剂D的成本为0.278元/m3。[结论]试剂D对CODCr的去除效果较好,且成本较低,是污水处理厂混凝沉淀工艺较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处理成本,采用筛选的高效絮凝菌株EW-1与高分子化学絮凝剂复配,对印染废水进行絮凝处理,以提高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并减少化学絮凝剂的用量,减少环境污染。结果表明:使用单一絮凝剂,EW-1、PAC、PAM、PAFC的投加量分别为4,7,3,4mL时絮凝效果最好;EW-1与PAC以体积比1∶2的比例复配,投加量为6mL时,絮凝效果最好,絮凝率为79.5%,COD去除率为40.2%。  相似文献   

8.
马红霞  李耀仓  肖铮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51-12153
[目的]研究环保型复合絮凝剂的制备与应用。[方法]以天然生物制品壳聚糖(CTS)、硫酸铁(Fe2(SO4)3)以及聚合氯化铝(PAC)为主要原料制备了4种环保型絮凝剂,并对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活污水进行絮凝处理,以污水COD、浊度为主要指标,研究了复合絮凝剂配方、絮凝剂用量、水体pH变化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制备的CTS/PAC和CTS/Fe2(SO4)3复合絮凝剂对污水COD和浊度去除率比单独使用无机絮凝剂有较大提高;CTS/PAC最佳体积配比为1.0∶5.0,每500 ml水复合絮凝剂CTS/PAC最小投加量为4.0 ml,对水体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在pH=7.2时效果最佳,分别为78.5%、98.4%,比单独使用PAC对COD的去除率提高了36.5%,对于浊度的去除率提高21.5%。[结论]CTS/PAC是一种理想复合絮凝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几种无机絮凝剂以及复配入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阿维菌素厌氧废水的絮凝效果,并确定最佳的絮凝条件,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FeCl3、Fe2(SO4)3、Al2(SO4)2、KAl(SO4)2以及和PAM的复配处理阿维菌素厌氧出水,研究絮凝剂处理后废水的COD、色度的去除率。[结果]FeCl3+PAM复配絮凝剂为最佳絮凝剂,即投加量为每吨废水125 g FeCl3与5 gPAM时,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53.51%和65.81%,絮凝剂以分析纯计算,FeCl3+PAM复配絮凝剂的处理成本为2.52元/t废水。[结论]复配入PAM后,无机絮凝剂的处理效果大幅提高;FeCl3+PAM复配絮凝剂为阿维菌素厌氧出水的最佳絮凝剂。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铁铝共聚物(PAFC)对垃圾渗滤液的絮凝处理效果。结果表明:①不同配比的铁铝共聚物(PAFC)(B=1.5,0.1 mol·L-1)及聚合氯化铝(PAC)(B=1.5,0.1 mol·L-1)对渗滤液的浊度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但CODCr去除率以PAFC3(Fe/AL 7/3)最高,为16.76%;②絮凝剂随含铁量的增加,沉降速度逐渐加快;③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为20 mL·L-1,其最适pH值为6~8;④与市售聚合氯化铝(PAC)相比,PAFC(Fe/AL=7/3)在沉降性能、浊度去除率和CODCr去除率上均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可以代替目前普遍使用的PAC。  相似文献   

11.
郦汇源  王晓  张会来  武倩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955-2956,2959
[目的]降低污泥农用后对土壤和农作物的危害,降低污泥脱水处理成本。[方法]利用聚丙烯酰胺(PAM)作为絮凝剂、经硫酸改性的粉煤灰(MFS)作为助凝剂,分别进行单独投加PAM和联合投加PAM、MFS的污泥脱水试验。[结果]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从100 ml污泥干重的1%降到0.5%,减少50%,而脱水后泥饼含水率从83.56%(单投PAM1%)降到77.43%,泥饼体积减小约17%。[结论]加入0.1 gMFS做助凝剂后,可明显改善污泥脱水效果。  相似文献   

12.
曹雨平  朱维廷  邓阳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66-10867,10874
[目的]优化污泥脱水工艺。[方法]以某石化企业水厂污泥为材料,以污泥沉降性能、比阻和滤饼含水率为指标从6种不同型号的絮凝剂(Z10、Z20、Z40、Z50、Z80、Z90)中筛选调理效果最好的絮凝剂,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污泥脱水的最佳工艺。[结果]最佳絮凝剂为Z50;污泥脱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Z50投加量2ml/100ml,搅拌水平150r/min10s、50r/min10min,过滤压力0.04MPa;污泥浓度与药剂最佳投加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该关系有望改变现有的人工加药方式,实现加药自动化控制,提高絮凝剂的使用效率。[结论]该研究筛选出了污泥脱水的最佳絮凝剂和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制备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对造纸废水进行混凝处理。[方法]以硫酸铝、硫酸铁、硅酸钠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新型高效无机高分子聚硅酸硫酸铝铁絮凝剂,并与聚丙稀酰胺复配使用处理造纸废水。[结果]在试验条件下,造纸废水的浊度去除率可达96.2%,色度去除率可达87.6%,COD的去除率可达79.3%。与聚合氯化铝相比,具有去除率高、矾花密实、投加量少、pH值范围较宽等优点。[结论]用聚硅酸铝铁和聚丙烯酰胺共同处理造纸废水可以达到较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4.
PVC-壳聚糖絮凝作用延缓膜污染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PAC-壳聚糖为絮凝剂,通过絮凝试验考察了壳聚糖投加浓度分别为1,3,5,7,10mg·L-1及PAC为5mg·L-1时,对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混合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能明显降低污泥混合液SUV254及SMP的浓度;对污泥混合液的粘度和污泥脱氢酶活性的影响也较小;壳聚糖投加量7mg·L-1的MBR处理人工废水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PAC-壳聚糖的MBR的跨膜压力增大的同时,处理系统的膜通量也保持稳定,膜通量衰减速度及出水浊度等参数均低于对照组,说明PAC-壳聚糖絮凝作用对延缓膜污染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疏浚底泥投放对投放土壤的影响。[方法]以蔬菜(苋菜和空心菜)、牧草(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粮食作物(大豆和玉米)为投放对象,研究秦淮河南京市区段疏浚底泥不同比例投放对投放土壤的影响。[结果]牧草植物土培后土壤中全氮含量比其他2类植物高。3类植物土培后土壤中氨氮含量的最大值为3.1~11.7 mg/kg。粮食作物土培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比其他2类植物低的多。植物栽培后,土壤中全磷含量的最大值均大于751.5 mg/kg,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均随着底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最大值为18.2~25.0 g/kg。[结论]该研究为筛选合适的疏浚底泥投放对象和研究疏浚底泥土地投放的生态风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淑娟  林亲铁  张旭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613-2614,2617
[目的]探讨淀粉基复合絮凝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及其絮凝效果。[方法]以淀粉、硫酸铝与硫酸亚铁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淀粉基复合絮凝剂。采取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CODCr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为指标,研究了pH、Fe/淀粉(质量比)、Al/淀粉(质量比)3种因子对复合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从CODCr去除效率考虑,复合絮凝剂的最优制备条件:pH为2.5,Fe/淀粉(质量比)为0.35/1、Al/淀粉(质量比)为1.8/1。从色度去除效率考虑,复合絮凝剂的最优制备条件:pH为2.5,Fe/淀粉(质量比)为0.30/1、Al/淀粉(质量比)为1.8/1。[结论]在实际应用该复合絮凝剂时,应根据去除CODCr与色度的具体目的选择优化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17.
张志杰  赖发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910-9912
[目的]研究阳离子絮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HCA)对景观水处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浊度、UV254、Zeta电位、叶绿素和残余铝作指标,研究HCA的助凝作用,并比较HCA助凝后形成的絮体强度与聚合氯化铝(PAC)、Al2(SO4)3处理后形成的絮体。[结果]PAC+HCA将景观水浊度降低至1.53 NTU,对UV254去除率为36%,出水叶绿素含量为9.85μg/L,溶解性残余铝为0.12 mg/L。HCA助凝效果明显,出水优于硫酸铝和PAC处理后的出水。二次搅拌表明,PAC+HCA处理后的絮体强度和再凝结能力明显强于PAC、Al2(SO4)3。[结论]PAC+HCA复合使用对景观水处理效果优于分别使用PAC和Al2(SO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