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不同钠盐胁迫对观赏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选用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因素(氯化钠、硫酸钠、碳酸氢钠)盆栽正交试验,通过对狼尾草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态学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比较不同钠盐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浓度的增加,发芽率相关指标均呈显著下降,其中碳酸氢钠的影响最大。而幼苗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受氯化钠的影响最大,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升高,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结论]氯化钠对狼尾草种子萌发后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萌发的抑制作用,而碳酸氢钠则主要抑制种子的萌发能力。该研究可为盐碱地区观赏草的引种驯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枸杞幼苗的耐盐性,为枸杞栽培奠定基础。[方法]以黑果枸杞和红果枸杞的盆栽苗为试材,用Na Cl溶液进行浇灌处理,测定两个枸杞品种叶片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4个抗性生理指标,并分析其生理响应差异。[结果]Na Cl对枸杞的生理指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两个枸杞品种的生理指标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程度不同。‘黑杞1号’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均呈先升高在下降的趋势,细胞膜透性和脯氨酸(Pro)含量在第45天时达到最高,丙二醛(MDA)含量在第30天时达到最高,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宁杞7号’的细胞膜透性呈升高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再升高趋势,在第30天时达到最高,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升高再下降趋势,在第45天时均达到最高。[结论]‘黑杞1号’和‘宁杞7号’对不同浓度Na Cl溶液均具有积极的盐分生理响应方式,且两品种间生理响应方式存在差异,‘黑杞1号’对Na Cl的适应性优于‘宁杞7号’。  相似文献   

3.
两种野生岩生植物的抗旱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下两种野生岩生植物金发草[Pogonatherumpanideum(Lam.)Hack]、丛毛羊胡子草(ErioophorumcomosumNees)的抗旱形态、生理表现。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强,两种野生岩生植物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大;胁迫初期可溶性蛋白含量小幅度增加,随后呈缓慢下降;金发草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羊胡子草则先降后升;金发草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羊胡子草则一直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综合各项指标,丛毛羊胡子草抗旱性强于金发草。  相似文献   

4.
盐生植物在不同盐碱土壤中的生理反应及耐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天津盐碱地区4种盐生植物在盐胁迫下的生理反应。[方法]土壤为采自天津市大港区、蓟县、西青荒地的3种盐碱土,采用盆栽试验对4种盐生植物(草木樨、猪毛菜、艾蒿和补血草)进行耐盐胁迫试验,测定其耐盐指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4种植物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土壤盐碱胁迫程度的增强而增高,以草木樨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补血草和猪毛菜,艾蒿最低。不同盐碱土壤中4种植物的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在同一盐浓度下差异明显。3种土壤中4种植物可溶性糖的含量依次为:补血草>艾蒿>猪毛菜>草木樨。[结论]对4种植物耐盐性的综合分析表明,补血草耐盐性最强,其次是艾蒿和猪毛菜,草木樨耐盐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细胞内可溶性物质浓度、活性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对东乡野生稻耐寒性的生理影响。[方法]以东乡野生稻为材料,同时以2种普通栽培稻协青早B和农大288为对照,对比检测它们在各个生长时期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在各个生长时期东乡野生稻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维持在较高的浓度;过氧化物酶也保持较高的活性;叶片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波动不大,较对照水稻品种高。[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东乡野生稻耐寒生理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黄河  姜萍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61-17363
[目的]研究镉和乙草胺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浮萍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镉和乙草胺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浮萍生物量(鲜重)、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在镉和乙草胺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浮萍的鲜重和叶绿素含量在处理后第5天显著下降,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下降趋势更明显;可溶性糖含量在处理后第5天增加近29%,但在处理后第10和15天,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下降了近23%和28%;而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结论]复合污染加剧了对浮萍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探究盐碱胁迫下不同浓度对烤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2个烤烟品种吉烟9号、吉烟10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结果]随着盐碱处理浓度的逐渐增加,烟叶的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都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丙二醛含量则逐渐升高,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K+的含量呈下降趋势,Na+的含量大幅度增加.[结论]烤烟抗逆指标对盐碱胁迫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8.
沈高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83-11286
[目的]探讨模拟酸雨和Pb复合胁迫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长及抗氧化生理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模拟酸雨(pH分别为3.5、4.5、5.6)和Pb(0、500、1 000、1 500 mg/kg)复合胁迫对高羊茅和黑麦草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高羊茅和黑麦草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随酸雨强度和Pb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且在pH为3.5、Pb浓度为1 500 mg/kg时出现最低值;叶中SOD和POD活性均随Pb浓度和酸雨强度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电导率均随Pb浓度和酸雨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且在pH为3.5、Pb浓度为1 500 mg/kg时出现最大值。[结论]高羊茅和黑麦草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系统和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来应对酸雨和Pb胁迫,但在高酸度酸雨和高浓度Pb复合胁迫下2种草坪草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在低酸度酸雨和低浓度Pb复合胁迫下高羊茅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细胞内可溶性物质浓度、活性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对东乡野生稻耐寒性的生理影响。[方法]以东乡野生稻为材料,同时以2种普通栽培稻协青早B和农大288为对照,对比检测它们在各个生长时期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浓硫酸比色定糖法;游离脯氨酸含量测定采用茚三酮显色法;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法;过氧化物酶(POD)活力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法;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采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法;MDA含量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结果]在各个生长时期东乡野生稻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维持在较高的浓度。这些可溶性物质含量的高低对于植物抗逆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可能通过提高或维持细胞质的溶质浓度,来达到增强植株抗性的目的;在冬季,东乡野生稻叶片中POD活性水平高,有效地清除叶片细胞中由低温激发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从而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而其CAT活性低温条件下明显降低,这可能与POD与CAT的结构和作用机理不同有关;叶片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波动不大,较对照水稻品种高。[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东乡野生稻耐寒生理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牧草耐盐碱机理及筛选耐盐碱品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盐碱处理,研究了盐碱胁迫下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随着NaHCO3和Na2SO4浓度增加,牧草细胞膜透性与丙二醛含量(MDA)变化密切相关,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规律性变化。细胞膜透性的增加是由于膜的过氧化造成的,各种保护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保护酶活性强的牧草品种耐盐碱能力强。[结论]5种牧草耐盐碱能力强弱的排列顺序为:细茎冰草>北冰草>披碱草>黑麦草>扁穗冰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无机钠盐对土壤中各种形态锌含量的影响。[方法]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进行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无机钠盐对不同形态的锌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向土壤中加入不同的无机钠盐对于锌的存在形态产生的影响不同。对于可交换态锌,土壤中加入Na2CO3和Na2SO4使其含量减少,加入NaCl使其含量增加;对于碳酸盐结合态锌,NaCl和Na2SO4使其含量增加,而Na2CO3则使其含量减少,该形态锌的含量受Na2SO4影响较大;对于锌的铁锰氧化态、有机态和残余态,加入NaCl和Na2SO4后,其含量均减少,且加入钠盐浓度越大减少越明显,而加入Na2CO3则使铁锰氧化态的含量减少,使有机态和残余态的含量出现不同变化——低浓度使两者含量增加,高浓度使两者含量降低。[结论]该研究为不同地区土壤重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提供了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无机钠盐对土壤中各种形态锌含量的影响。[方法]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进行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无机钠盐对不同形态的锌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向土壤中加入不同的无机钠盐对于锌的存在形态产生的影响不同。对于可交换态锌,土壤中加入Na2CO3和Na2SO4使其含量减少,加入NaCl使其含量增加;对于碳酸盐结合态锌,NaCl和Na2SO4使其含量增加,而Na2CO3则使其含量减少,该形态锌的含量受Na2SO4影响较大;对于锌的铁锰氧化态﹑有机态和残余态,加入NaCl和Na2SO4后,其含量均减少,且加入钠盐浓度越大减少越明显,而加入Na2CO3则使铁锰氧化态的含量减少,使有机态和残余态的含量出现不同变化——低浓度使两者含量增加,高浓度使两者含量降低。[结论]该研究为不同地区土壤重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提供了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外源Ca2对玉米幼苗在盐胁迫下的缓解效果.[方法]以玉米为试验材料,用100 mmol/L NaCl对玉米进行盐胁迫处理(对照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20 mmol/L CaCl2溶液,待玉米幼苗长至三叶期后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施加了外源Ca2+后玉米幼苗叶片中POD活性在0.05水平显著升高,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在0.05水平显著增加;MDA和脯氨酸含量在0.05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外源Ca2+对玉米幼苗NaCl盐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刺榆种子及幼苗对盐胁迫的响应,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进行种子萌发并采用盆栽法进行幼苗培养,测定刺榆种子在不同浓度NaCl、Na2SO4、Na2CO3和NaHCO3处理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盐害率,及幼苗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变化规律。结果显示:①在试验设置盐浓度范围内,刺榆种子在NaCl<30 mmol·L-1、Na2CO3<10 mmol·L-1、Na2SO4<20 mmol·L-1、NaHCO3<20 mmol·L-1的盐胁迫下能够正常发芽,碱性盐(NaHCO3和Na2CO3)的危害大于中性盐(NaCl和Na2SO4)。②刺榆种子的相对盐害率均为正值,4种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种子萌发抑制,不同种类盐分对刺榆种子萌发抑制表现为NaCl<Na2SO4<NaHCO3<Na2CO3。③幼苗生长中,不同处理幼苗叶片内MDA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SOD活性和POD活性随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当NaCl<30 mmol·L-1、Na2CO3<10 mmol·L-1、Na2SO4<10 mmol·L-1、NaHCO3<20 mmol·L-1时,刺榆幼苗内MDA含量和保护酶活性未发生显著变化。研究表明刺榆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对低浓度盐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性,高浓度盐环境会使种子丧失发芽能力阻碍幼苗生长。结果为刺榆在盐碱地的种植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3种盐胁迫对小麦三叶期生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新冬19号,通过水培试验,研究在NaCl、Na2SO,和NaCl+Na2SO4盐分的10个浓度梯度下小麦三叶期生理功能。结果表明,随3种盐浓度的升高,丙二醛含量均有所增加。低浓度盐胁迫可以增加过氧化氢酶活力、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并在高浓度盐胁迫时出现明显的降低。不同盐、不同浓度对植物生理功能的影响不同,在盐浓度为0.2%~1.0%时,Na2SO4对植物生理功能的影响大于NaCI,盐浓度高于1.2%时,Na2SO4小于NaCl,而NaCl+Na2SO4的影响介于NaCl和Na2SO4之间。  相似文献   

16.
用水培法研究了Ca(NO3)2、KNO3、NaNO3和NaCl 4种盐对黄瓜幼苗鲜重、叶面积、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膜质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NO3--N肥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NaNO3>KNO3>Ca(NO3)2。营养液中,随着阴离子浓度增大,植株的含水量逐渐降低,但是NaCl和Ca(NO3)2处理好于其他2种盐;4种盐处理均使黄瓜幼苗脯氨酸含量升高;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NaNO3>NaCl。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控盐方法,以16个树种幼苗为材料,用不同浓度(0,100,200,300,400,500mmol·L-1)氯化钠(NaCl)溶液进行浇灌处理,对盐胁迫下各树种的生长表现和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柽柳Tamarixchi—nensis,唐古特白刺Nitrariatangutorum和西伯利亚白刺NitrariaSibirica耐盐能力较强,卫矛EUOnTmusalatus.沙柳Solixpsammophila,水蜡Ligustrumobtusifolium,沙枣Elaeagnusangustifolia,药鼠李Rhamnus cathartica,糖朴Celtislaevigata和美国皂荚Gleditsia triacanthos具有中高度耐盐能力,而杜梨Pyr邯betuf船加Z施,竹柳Solixmaizhokung-gatensis.鞑靼忍冬Loniceratatarica.醉鱼草Buddleialindleyana,风箱树Cephalanthusoccidentalis和美国白蜡Fraxi—nUS(111~ricanⅡ相对较差,具有中度耐盐能力。②随盐浓度的增加,各树种的相对株高生长量和生物量下降,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增加,叶绿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树种间差异较大.柽柳、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的各生理指标与其他13个树种存在明显差异。③盐处理后.不同部位(根、茎和叶)钠离子(Na+)和氯离子(Cr)明显增加,而且2种离子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从Na*和Cl在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差异可以初步判断除柽柳、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外,其他13个树种为拒盐型植物。在不同含盐量的土壤中,选择不同树种,做到适地适树.提高生物多样性,并且在研究植物耐盐特性时,需要根据植物耐盐类型加以区别对待。图9表2参31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胀果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胀果甘草种子为材料,分别采用浓度为0、50、100、200和300 mmol/L的NaCl和Na2SO4以及浓度分别为0、25、50、75和100 mmol/L的NaHCO3进行处理,研究盐胁迫对胀果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3种盐胁迫对胀果甘草的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差异明显,对胀果甘草种子萌发影响的强弱顺序为:NaHCO3>Na2SO4>NaCl。在3种盐胁迫下,幼苗子叶、胚根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幼苗子叶SOD活性随盐浓度的升高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胚根SOD活性随盐浓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结论]3种盐胁迫对胀果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NaCl、Na2SO4胁迫下盐蒿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明确盐蒿种子萌发过程中对NaCl、Na2SO4的抗盐能力,本研究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种子萌发时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在NaCl、Na2SO4胁迫可显著抑制种子发芽,且发芽指数、发芽势显著降低.2种盐胁迫均可增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降低氨基酸含量.NaCl处理前期可降低SOD的酶活性,后期增加SOD的酶活性;而MDA的含量随盐处理的浓度增加而升高.研究认为盐蒿种子萌发时能忍受的2种盐的极限浓度在1.0~2.0,且NaCl的毒害作用大于Na2SO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