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升钟水库为例,将升钟水库旅游综合开发的必要性总结为水库功能转型的需要、库区居民生计发展的需要、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市场需要。结合水库旅游资源的优越性、已有旅游基础、政策优势分析了升钟水库旅游综合开发的可行性,认为旅游综合开发应该遵循保护为先、特色开发、综合性、可持续性、广泛参与、安全性原则。最后从公司模式、农户+公司模式、农户+公司+政府模式3个方面深入研究了升钟水库旅游综合开发的优势与劣势。  相似文献   

2.
普适指数公式在升钟水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李祚泳等提出的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幂函数加和型湖库富营养化普适指数公式,以南充市升钟水库为例,根据该水库2006年的水质监测资料选取5个评价参数,将参数带入普适指数公式,得到升钟水库富营养程度评价结果,最后对升钟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提出了若干整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水库是综合利用地表水资源的水利系统工程,可防洪排洪、蓄水灌溉和发电,鱼类是水库的重要生物资源,为使水资源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提高水库生态、经济效益,调整库区鱼类种群结构,促进水库渔业健康发展,决定在宝象河水库开展银鱼增殖试验.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级文明形态,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作者从我国湖泊水库渔业的生态现状出发,分析了在湖泊水库渔业发展过程中以生态文明观指导渔业生产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提出落实湖泊水库渔业发展生态文明观的具体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于瑾 《农民致富之友》2014,(14):267-268
<正>为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五水共治"、"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的总体决策部署。龙游县渔业部门根据龙游渔业产业发展实际,结合共建生态家园"专项行动,全面推进"洁水渔业"工作,突出以水库、山塘等养殖水面为重点,通过优化养殖品种,创新养殖模式,规范养殖管理,示范推广生态、清洁型健康养殖,充分发挥水产养殖在养护、改善水生态环境方面的突出作用,以治水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推进渔业产业转型升  相似文献   

6.
刘丹 《农民致富之友》2014,(14):263-264
作为世界上湖泊、水库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大水面渔业产量却只占淡水渔业总产量的40%。泰宁县有丰富的水资源,渔业发达,但是部分水库的渔业管理模式陈旧,不适宜现在的渔业发展,本文根据泰宁县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大水面渔业的管理方面提出建议并列出此做法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青海省海西州地区水库生态渔业为研究实例,结合当地养殖存在的问题,提出水库渔业放流增殖、库区野生经济鱼类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局部库区渔业调控和控藻等关键性的养殖技术,希望改善青海省海西州当地水库生态渔业养殖效果,为其他区域生态渔业的养殖工作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青海省海西州地区水库生态渔业为研究实例,结合当地养殖存在的问题,提出水库渔业放流增殖、库区野生经济鱼类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局部库区渔业调控和控藻等关键性的养殖技术,希望改善青海省海西州当地水库生态渔业养殖效果,为其他区域生态渔业的养殖工作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义  张合平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3,33(13):4111-4124
针对传统生态足迹对于水域仅考虑渔业生产功能的缺陷,研究者提出了水生态足迹。但当前水生态足迹基础理论与模型均存在较大不足。为此,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水生态足迹概念和模型,并以2003-2010年的广西为例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1)水域-渔业账户中,淡水渔业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淡水渔业生物承载力较高且比较稳定,淡水渔业生态盈余较多同时淡水渔业生态压力较小;(2)水资源账户中,淡水生态足迹先较快上升随后缓慢下降,水资源承载力较高但2007-2010年波动幅度较大,水资源生态盈余较多同时水资源生态压力较小;(3)水环境账户中,水污染生态足迹先缓慢上升随后大幅下跌之后逐渐回升,水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同,绝大多数年份表现为水环境生态赤字和水环境生态不安全;(4)淡水渔业生态压力<水资源生态压力<水环境生态压力,淡水生态系统基本已处于生态不安全状态。模型克服了传统模型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是对广西近年来淡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及水生态安全状况的较客观全面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赤城湖水库的资源现状,并提出生态渔业发展对策,包括科学确定养殖品种,放养量的确定,鳙、鲢鱼放养比例与规格,开发名优品种养殖,创建有机鱼品牌,发展休闲渔业等方面的内容,以期有效提高水库的渔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彭水县水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生态渔业的天然优势。文章通过对彭水生态渔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提出应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微冷流水养殖、特色水产养殖,提高水产养殖标准化水平,增加渔业附加值,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渔业,渔旅联动,突出"鱼"主体,做好"水"文章。  相似文献   

12.
彭水县水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生态渔业的天然优势。文章通过对彭水生态渔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提出应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微冷流水养殖、特色水产养殖,提高水产养殖标准化水平,增加渔业附加值,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渔业,渔旅联动,突出"鱼"主体,做好"水"文章。  相似文献   

13.
正衡东县晨映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在县内德圳水库、早禾冲水库从事养殖业,经营水产品、冷冻食品、家禽、粮油农副产品的加工销售,以及鱼苗孵化配送、鱼饲料配送、鱼类收购及销售,是一家集生态养殖、科研、示范推广和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合作社。该社充分利用水库优质的水源,依托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粮饲资源,发展高效渔业生态养殖和休闲旅游,打造绿色环保无公害生态渔业。在养殖过程中按不同的水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2020,(1)
正我国大水面渔业发展历史悠久,河流和湖泊自古以来就是淡水渔业养殖的主体。据调查,2017年湖泊和水库的养殖面积约占全国淡水渔业养殖面积的52%,产量约占全国淡水渔业产量的20%左右。近年来,许多大水面经过深入发展探索,在生态净水、抑藻固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也成  相似文献   

15.
李纹安 《乡村科技》2020,(10):108-109
澄碧河水库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最大的渔业繁殖地,也是百色市饮用水水源地。与追求高产量的渔业养殖不同,澄碧河水库采用生态养殖方式,既保护了水源地水体质量,又发挥了水库渔业的经济效应。本文主要介绍澄碧河水库花白鲢生态混养技术,以期为大型饮用水源地发展渔业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渔业是新时期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广西是水库移民大省(份),大化是广西库区水面资源最丰富的渔业大县和移民大县,渔业是库区移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大化县为典型,对大化县库区渔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提出大化库区渔业存在总体发展水平低、养殖品种不合理、产业化市场化水平低以及缺乏特色品种和特色品牌等广西其他水库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我国乡村振兴背景及水产养殖业发展新政策新趋势和大化库区实际条件,提出今后大化库区渔业的发展思路是坚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发展策略是打造生态养殖模式和地方特色品牌,重点发展大水面增养殖和拦网养鱼、开发地方特色名优鱼类、生产高端生态鱼和有机鱼。同时还提出了大化库区渔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即职能部门和养殖户转变观念,加强水产品品牌认证、品牌建设和无公害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调整品种结构和养殖方式,形成特色渔业及其产业布局,从产、供、销三方面实施渔业产业化等。  相似文献   

17.
水库水面宽广,理化性质适宜,溶氧丰富,以及消落区库汊、滩坡众多等有利条件实行库区增肥养鱼已是水库养鱼的一种趋势。但实行水库化肥养鱼虽然操作方便单产提高但是违背生态渔业的发展方向,危害消费者健康。水库综合循环养殖就是利用水库充裕的水体资源、立体开发,开展节粮型立体综合循环生态渔业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8.
资阳市老鹰水库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由于该水库是资阳市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因此保证水库水质安全变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水库生态渔业养殖为分析对象,首先对资阳市老鹰水库基本状况进行了介绍,接着分析了资阳市老鹰水库渔业养殖。最后论述了加强水库渔业健康养殖的措施,以便在保障老鹰水库良好水质的同时又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云南省德宏州境内大水面养殖情况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学习省外先进地区的先行先试的开发经验,利用区域内较好的水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和倡导生态渔业的发展,找准渔业发展的新思路,推进德宏地区渔业产业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0.
黄治林 《甘肃农业》2006,(11):397-398
渭源县峡口水库之于县城上游,渭水源头,类似密云水库之于北京,都是一个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地。这里的生态绿化和水源地保护,,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以来,峡口水库管理所着力开展生态绿化建设,保护水源工程,打造绿色输水线,有效保证了城市水源地的水质。全县社会各界共同维系人水和谐的水库生态环境是支撑下游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充分考虑水库生态绿化,保护水源工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障生态,安全用水,实行严格的排污控制,维护水库生态的稳定和平衡,为下游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安全供水提供有效的水资源保障,实现入水和谐相处,是正确处理人水关系的必然出路,也是水库生态绿化和环境保护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