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辽宁省本溪县近52年来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事实,利用1958~2009年本溪县气温、降水和日照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温、光、水三大气象要素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本溪县气温呈波动性明显上升变化趋势,而降水和日照则呈波动性减少变化趋势。气温的四季变化特点是春夏秋冬均呈升高趋势,以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夏季最小;降水的四季变化为夏季和秋季呈减少趋势,春季和冬季为增加趋势。夏季减少最多,冬季增加最多;日照时数的变化除夏季为增加趋势外,其余均为减少趋势,春季和冬季是减少的主体,秋季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陶乐国家基本站1960—2016年的气温、降水、风、日照气象要素月和年观测数据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近57年来陶乐地区气候特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陶乐年平均气温逐年升高,降水呈减少趋势;其中冬季升温最为明显,夏季升温缓慢;春夏季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夏季减少幅度最大,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年平均风速和年平均日照时数呈逐年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四川省美姑县台站30 a间四季的降水相对变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季节尺度上,春、夏、秋、冬季节降水相对变率,冬季最大,最大范围63%~87%,夏季最小,最大范围15%~39%;在年份尺度上,降水相对变率为10%~30%之间。另外,从30 a降水量资料分析,降水量趋势是逐步减少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鄢陵县1965-2014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a来鄢陵县年平均气温呈逐步升高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00年代中期,气温升高明显;年极端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年极端最低气温无明显变化;春季、冬季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比较明显;年积温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年总降水量整体呈小幅上升趋势,四季降水量均有上升趋势,夏季最为明显,且对全年降水影响显著。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的趋势,夏季、秋季、冬季日照时数减少趋势均较大,以夏季减少趋势最为明显。该文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利用户县1959—2014年气象资料,运用SPSS19.0线性回归模块,分析户县近56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无霜期等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升温趋势明显,其中春、秋、冬3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夏季气温变化趋势不明显。最冷月1月升温明显,冬季有变暖趋势。最热月气温变化不明显;年降水量无明显变化,其中春季降水减少趋势明显,夏、秋、冬季降水量均无明显变化;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不明显。其中春季、夏季日照最为充足,高于季平均值。秋季受华西秋雨影响日照时数减少,与冬季日照时数相当;无霜期延长明显。  相似文献   

6.
利用1961—2010年青州市日照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方法、Mann-Kendall方法、滑动t检验等,对近50年青州市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青州市平均日照时数为2 517.3 h,总体呈显著减少趋势,减幅为61.1 h/10 a,其年际变化振幅较大,并呈现出阶段性变化。20世纪60年代日照时数最多,70年代次之,80—90年代接近常年平均值略偏低,21世纪以来日照时数大幅减少。春、夏、秋、冬四季日照时数与年日照时数变化趋势相同,均呈减少趋势;夏季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最大,秋季次之,冬季和春季日照时数减少缓慢,四季变化差异很明显。近50年青州市逐月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为双峰型,年内最高峰出现在5月,从6月开始雨量、云量增多,日照时数逐渐减少,7—8月降水日数最多,12月日照时数最少。  相似文献   

7.
利用宝丰站1957~2014年的温度、降水、日照资料,采用线性回归、距平、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58 a来宝丰县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8 a宝丰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春季、秋季、冬季平均温度也均呈上升趋势,夏季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年降水呈减少趋势,冬季降水为增加趋势,其他3个季节为减少趋势;年和四季日照时数均为减少趋势,季日照时数减少趋势从大到小依次为夏季、冬季、秋季、春季。  相似文献   

8.
近55年绥中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忠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473-17475
[目的]研究近55年绥中的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56~2010年绥中县温度、日照、降水等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5日滑动平均和离差系数等方法,分析温度、日照、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以及稳定通过某界限值的时间和稳定度,从而掌握近55年来绥中县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近55年绥中温度变化呈上升趋势,近25年(1986~2010年)升温明显,冬季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增温幅度较大且变化幅度大,稳定性差;无霜期、≥10℃积温等变化趋势与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明显,冬半年呈上升趋势,夏半年呈下降趋势,夏季下降趋势明显;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春、冬季降水呈上升趋势,夏、秋季呈下降趋势;冬季降水变化幅度较大,稳定性差,夏季降水变化幅度较小,稳定性较好。[结论]该研究为管理部门了解和掌握地方性气候变化特征及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潜江市近50年(1970—2019年)的逐年平均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对潜江市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潜江市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其中春、秋季增温更为明显;年降水年际波动大,总体呈小幅上升趋势,四季降水差异明显且波动大,春、夏两季降水量随年份有增加的趋势,而秋、冬两季降水量随年份减少;年日照时数以及四季日照时数随年份小幅减少。最后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期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气候方面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对潍坊市1951—2015年共55年的年降水量和每年的最大日降水量进行了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绝大部分降水都集中于夏、秋两季,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2.3%。日降水量>50 mm、达到暴雨级别的共有104 d,均出现在夏、秋两季。每年总降水量和四季的降水量均呈现出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在1975年左右出现了突变现象。只有春季的最大日降水量呈现出缓慢增加趋势,每年的最大日降水量和夏季、秋季以及冬季的最大日降水量均为下降趋势,最大日降水量在1985年和2008年左右出现了突变现象。因此,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位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半湿润区的潍坊市正面临着降水量减少、干旱现象加剧等现象。  相似文献   

11.
利用塔城市1961~2007年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47年来温度、降水、日照和风速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气温变化速率达0.50℃/10a,47年平均气温上升了约2.4℃。四季季平均气温整体上都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最为明显,线性增长率达0.85℃/10a;秋季次之,线性增温速率为0.58℃/10a;夏季线性增长速率为0.39℃/10a;春季线性增温速率最小为0.34℃/10a,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呈波动式上升特征,增温率为0.37℃/10a。春、夏、秋、冬的线性增温率分别为0.217、0.266、0.488和0.540℃/10a。平均最低气温年代际变化与平均最高气温年代际变化比较相似。近47年来,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倾向率3.49 mm/10a,年降水量变化的波动较为明显,春、夏季降水量变化不太明显,秋季降水量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冬季降水量上升趋势最明显,对全年降水量上升趋势贡献最大,其次为春季。近47年来,平均日照时数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其变化速率为-21.1 h/10a。年平均风速呈较小的减弱趋势,减少速率仅为-0.08 m/s.10a。  相似文献   

12.
李春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80-13282,13370
利用兴宁市气象站1959—2008年气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教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方法,对兴宁市1959~2008年的年、季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作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1959~2008年兴宁市的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冬季增温趋势最明显。1959—2008年兴宁市年降水量总体变化不大。其中冬、夏两季降水量变化不大,春季降水量呈明显增加趋势,而秋季降水量则呈明显的减少趋势。1959—2008年兴宁市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夏季减少的趋势最大,冬季减少趋势最缓。  相似文献   

13.
蔡鹏  孟宪栋  郭红艳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1):97-98,101
分析山东省济宁市气象要素值随时间的变化,可为研究该地区气候变化特征提供科学参考。对比分析了济宁市1971~2000年(前30 a)与1981~2010年(后30 a)气象资料中气温、湿度和降水量等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济宁前30 a与后30 a的气候特征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其中后30 a,气温上升较为明显,且春、冬两季增温明显;湿度变化不大;年降水量增多,但冬季降水减少明显;年日照时数减少,且存在夏秋两季减少、春季增多的季节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利用商丘市所辖7个国家气象站降水、气温、日照等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和天气分析方法,分析了商丘市2016年基本气候特征、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气候影响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全市年平均气温15.4 ℃,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1.1 ℃,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均偏高;年降水量711.8 mm,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4%,其中冬季、春季、夏季偏少,秋季偏多;年日照时数1 890.2 h,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166.7 h,其中冬季、春季、秋季偏少,夏季偏多.年内出现了低温、干旱、暴雪、高温热害等天气气候事件.总体来说,气象灾害为偏轻年份,是个好年景.  相似文献   

15.
程晓辉  刘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22-423,428
[目的]分析近40年来邢台地区日照时数变化趋势。[方法]选取邢台、沙河、内丘1971~2010年的逐年及季总日照时数资料,采用折线图、趋势图以及气候变率分析年、季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1971~2010年邢台、沙河、内丘的年日照时数均呈现出系统减少的趋势,3站平均以77.7 h/10 a的速率减少,以邢台减少最为显著,内丘次之;3站的春、夏、秋、冬季的总日照时数均呈现出系统减少的趋势,以邢台减少最为显著,3站平均分别以10.7、18.7、21.6、26.6 h/10 a的速率迅速减少;无论年还是四季总日照时数均以邢台最为显著,体现出城市的浑浊岛效应特征;就3站的40年平均而言,冬、春、夏、秋季的季总日照时数为485.5、691.4、631.7、551.1 h,说明春季的日照最为充足,其次为夏季,冬季的气层稳定,日照时数最少。影响日照时数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城镇化发展及污染物排放的加剧。[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溪县近52年日照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闯  廖晶晶  祝奎  邵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849-14851,14929
根据本溪县1958~2009年日照时数序列资料,分析了本溪县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和各个季节平均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并运用线性回归和Mann—Kendall法计算出年际和各个季节平均日照时数的线性方程与日照时数趋势变化和突变点。结果表明,近52年来本溪县日照以减弱为主,春季下降趋势最为显著;本溪县年和四季的平均日照时数全年、春、夏、冬季均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突变,而秋季在60年代中后期发生了突变。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堵河流域降水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线性回归法、Man-Kendall检验法、R/S分析法结合Hurst系数等方法,分析了1964-2014年堵河流域降水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堵河流域年降水量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季节降水量以夏季最多,春、秋两季次之,冬季最少。除夏季降水量表现为增加趋势外,年降水量与其他3个季节的降水量均表现为减少趋势,秋季降水量变化率达到-14.8 mm/10年。堵河流域除秋季降水量外,年及其他季降水量UF曲线均没有超过显著性水平线,认为没有明显的突变点;1985年为秋季降水量的突变年份。堵河流域除秋季降水量序列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变异程度为中变异,降水减少趋势变化的持续性比较明显外,年降水量及其他季节降水量序列变异程度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61—2018年左权县逐月日照时数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相关系数分析、5年滑动平均、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58年来左权县日照时数年、季节及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左权县年日照时数呈显著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0.78 h/10 a;四季日照时数变化中,春季呈上升趋势,夏、秋、冬季呈下降趋势,其中夏、冬两季对年日照时数减少的贡献最大;除3月、4月外,其余各月日照时数均呈下降趋势,尤以1月、6月、12月下降趋势最为显著;年日照时数在1992年发生了减少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