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放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655-13656
[目的]研究无核葡萄胚挽救过程中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6个无核葡萄杂交及自交组合未成熟胚珠为试材,研究了接种时期、培养基及激素浓度对无核葡萄胚挽救效果的影响。[结果]各组合适宜的胚珠接种时期为:火星无核×无核白鸡心在花后40d,金星无核×康能无核在花后55d,优无核×布朗无核在花后45d;采用ER为基本培养基更有利于胚珠的发育和萌发;不同品种的胚珠对培养基中IBA浓度要求不同,幼胚发育程度较高,败育时期较晚的胚珠,适合较低的IBA浓度,胚发育程度较低,败育较早的胚珠则需要较高的IBA浓度。[结论]接种时期、培养基种类和培养条件对无核葡萄胚挽救的成功都非常重要,且各条件的确立要视具体品种而定。  相似文献   

2.
无核葡萄胚珠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以无核葡萄为母本的9个杂交组合的杂交后代及无核品种的实生后代进行了胚珠培养。结果表明,母本对胚萌发率起着关键作用;大果的胚珠萌发率高;金星无核的最佳胚珠培养基为N itsch+水解酪蛋白100mg/L+活性炭2.0g/L+IAA 1.8mg/L+GA 0.4mg/L+糖20g;喙切可以大大提高金星无核胚珠的萌发率。研究了异常苗、畸形苗、白化苗的成苗情况,确定了相应的成苗培养基;并建立了各杂交组合后代和不同品种的实生后代适宜的快繁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离体培养的最优方案,为木纳格葡萄胚挽救育种技术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花后不同天数的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为试材,进行离体培养,研究接种时间、基本培养基种类、IBA浓度以及活性炭对胚珠发育率的影响.[结果]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取样适宜期为DAF35至DAF40,离体培养后,胚珠发育率均可达到50;以上,其中DAF40d为最佳取样时间,胚珠发育率可达到61.07;.在IBA 1.5 mg/L,GA3 0.5 mg/L,蔗糖60 g/L,琼脂5 g/L,活性炭1g/L的Nitsch培养基中,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发育率最高.[结论]建立了适合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4.
金星无核葡萄胚挽救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佳  刘晓  陈建  刘伟 《西南农业学报》2013,26(1):294-298
以金星无核葡萄的胚珠为试材,对胚挽救的多个影响因素包括接种时间、培养基和培养方式进行研究,以进一步确定无核葡萄胚挽救各个阶段的适宜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无核葡萄胚挽救最重要的因素是接种时期,其他因素影响程度因组合而不同:在果粒着色10%左右接种胚珠发育率最高,达到63.38%;在胚珠发育阶段,附加1.5 mg/L IBA、1.0 mg/L 6-BA和0.5 mg/LGA3的ER培养基最适宜离体幼胚的发育;在胚萌发阶段,使用附加1.0 mg/L IBA、0.5 mg/L 6-BA和0.5 mg/L GA3的WP培养基萌发率最高,同时对胚珠进行横切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胚珠萌发出苗率。  相似文献   

5.
郑婷  程建徽  梅军霞  魏灵珠  吴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42-3843,3845
[目的]探讨无核葡萄品种离体培养的培养条件,并确定最佳取样时期.[方法]选取南方无核葡萄品种中5个自然授粉胚珠和4个杂交组合的胚珠为试材,通过形态学观察确定取样时间,探索适宜南方无核葡萄品种的胚挽救程序.[结果]适宜火焰无核×寒香蜜、碧香无核、火焰无核、奥迪亚无核等的胚挽救程序为授粉后30 ~40 d剥取胚珠接种在ER培养基,暗培养90d,取胚转入WPM培养基上成苗.[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幼胚离体发育和萌发成苗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5个无核葡萄杂交组合金星无核×希姆劳特、奥迪亚无核×金星无核、火焰无核×森田尼无核、百乐无核×金星无核、安艺无核×奥迪亚无核为试材,研究不同取种时间、胚珠和胚发育培养基、胚萌发培养基以及增殖生根培养基对无核葡萄胚挽救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杂交组合的胚挽救最佳取种时期分别为花后49、43、40、40和43 d;胚珠和胚发育培养阶段用ER培养基效果优于Nitsch,胚发育率达到6.4%~32.6%;火焰无核×森田尼无核、金星无核×希姆劳特、安艺无核×奥迪亚无核在WPM+BA 0.1 mg/L的培养基上获得最高的正常萌发率,分别达到78.3%、67.8%和66.7%,而奥迪亚无核×金星无核和百乐无核×金星无核则在MS/2+IAA 0.1 mg/L的培养基上正常萌发率最高,分别达到54.7%和65.3%;火焰无核×森田尼无核最佳增殖生根培养基为MS/2+ IBA 0.1 mg/L培养基,但另外4个组合则使用改良B5+ IAA 0.1 mg/L培养基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无核葡萄离体胚珠发育影响因素,为提高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选择‘红宝石’无核葡萄为材料,在自然授粉后65 d摘取葡萄幼果,消毒处理后,剥取胚珠接种到不同培养基上。研究不同培养基处理(4种不同的基本培养基、附加4种不同蔗糖含量,共计16个处理)和不同培养时间对胚珠发育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胚珠发育率和不同生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在胚珠离体培养阶段,不同处理对胚珠发育率影响不同。采用固液双层基本培养基(改良MM3固体培养基+8 mg·L -1 ER液体培养基)、附加45 g·L -1蔗糖、培养49 d时,胚珠发育率最高,达到(42.23±6.93)%。不同处理对离体培养胚珠各生理指标影响不同。当培养时间相同、基本培养基为固液双层培养基时,胚珠淀粉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酚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增加,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降低;随着附加蔗糖含量的增加,胚珠淀粉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而可溶性蛋白、总酚含量和SOD酶活性均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POD酶和PPO酶活性均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当培养基处理相同时,随着离体培养时间的延长,胚珠淀粉含量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总酚含量和SOD酶活性均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POD酶和PPO酶活性均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相关分析发现,胚珠发育率与胚珠可溶性蛋白含量、总酚含量和SOD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OD酶活性和PPO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淀粉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结论】 采用固液双层基本培养基(改良MM3固体培养基+8 mg·L -1 ER液体培养基),附加45 g·L -1蔗糖,培养时间49 d时,胚珠发育率最高,离体培养的胚珠生理活性也较强。胚珠发育率与离体培养胚珠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总酚含量和SOD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OD酶活性和PPO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对几个无核葡萄进行胚珠培养时发现:IBA、GA3均能促进无核葡萄的胚发育,对于胚发育程度较好、败育时期较晚的金星无核来说,IBA(1.0 mg/L) GA3(0.2 mg/L)效果较好;IBA(1.0 mg/L) GA3(0.4 mg/L)效果最好,胚发育率较CK提高25.6%,而且转接后能获得正常的植株。对于胚在发育早期即败育的布朗无核、希姆无核来说,进行胚珠培养时IBA、GA3的浓度越高胚发育率越高,希姆无核比布朗无核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以‘弗雷无核’葡萄为母本,分别与有核、无核的不同类型葡萄品种杂交,对杂交胚珠进行培养挽救,明确其不同组合后代适宜接种时期均为45 d左右,成苗率最高与父本来源无关。为后续开展规模多类型无核葡萄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胚挽救技术创制抗寒无核葡萄新种质,为选育抗寒无核葡萄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以抗寒欧美杂交无核葡萄品种‘Jupiter’和欧山杂种有核优系‘00-1-5’(‘玫瑰香’ב山葡萄黑龙江实生’)为父本,5个欧亚种无核品种‘Ruby Seedless’‘秦红1号’‘秦红2号’‘Crimson Seedless’和‘秦秀’为母本杂交,在各母本最佳胚珠取样时期取样,以固-液双相培养基MM3和ER分别作为胚发育培养基进行胚珠培养,比较不同母本和2种培养基对胚发育率、萌发率、成苗率及畸形苗率的影响;以WPM+0.2 mg?L-1 6-BA+0.1 mg?L-1 IAA固体培养基作为胚萌发培养基,获得胚挽救后代,经炼苗后移栽至田间;分别在2MS+0.2 mg?L-1 6-BA+0.1 mg?L-1 IAA培养基中添加0、1.0和1.6 mg?L-1 ZnSO4进行畸形苗转化正常苗培养,以筛选最适宜转化培养基;利用无核基因分子标记SCF27-2000对胚挽救后代进行无核性状分子检测。【结果】5个杂交组合的胚珠接种至MM3培养基的数量为2 158个,获得发育胚175个和胚挽救苗118株;接种至ER培养基的胚珠数为894个,获得发育胚74个和胚挽救苗58株。以‘00-1-5’为父本的2个杂交组合中,‘秦红2号’比‘秦秀’更适合作为母本,其杂种胚的发育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17.04%和7.41%;以‘Jupiter’为父本的3个杂交组合中,‘Ruby Seedless’בJupiter’效果最好,胚发育率和成苗率分别为13.71%和10.67%,其次是‘秦红1号’בJupiter’,胚发育率和成苗率分别为14.39%和4.71%,而‘Crimson Seedless’בJupiter’胚发育率和成苗率最低,分别为9.55%和1.76%。接种至MM3培养基的胚珠,获得的胚发育率和成苗率均高于ER培养基。畸形苗率最高的是‘秦红1号’בJupiter’,而‘Ruby Seedless’בJupiter’未出现畸形苗,ER培养基比MM3培养基形成的畸形苗率高。‘秦红2号’ב00-1-5’组合畸形苗接种至2MS+1.6 mg?L-1 ZnSO4+0.2 mg?L-1 6-BA+0.1 mg?L-1 IAA转化培养基效果最好,转化率为40.00%。利用无核标记SCF27-2000对5个杂交组合176株杂种后代检测表明,159个株系拥有无核基因分子标记。【结论】‘Ruby Seedless’‘秦红1号’和‘秦红2号’适宜作为胚挽救育种的母本,而‘Crimson Seedless’和‘秦秀’不适合作为胚挽救育种的母本,培养基MM3比ER更适宜作为胚发育培养基,拥有无核基因分子标记的159株胚挽救苗为培育抗寒无核葡萄新品种提供了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刘丽凤  王景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601-11603
[目的]对蝴蝶兰种子诱导原球茎和芽苗再生的条件进行研究。[方法]建立蝴蝶兰种子无菌播种高效萌发体系,以及原球茎诱导和芽苗再生的培养体系,对其各生长阶段的培养基以及所添加的激素组合及浓度进行选择。[结果]对种子萌发来说,选择授粉后120d未开裂的蝴蝶兰果荚内的种子播种为宜;最适培养基pH值为5.2~5.6。蝴蝶兰种子萌发最适宜的培养基为:花宝1号(300倍稀释)+3mg/L6-BA4-0.1mg/LNAA+20g/L蔗糖+2g/L蛋白胨+0.2%活性炭+6g/L琼脂;在此条件下,蝴蝶兰的萌发率最高达65%。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能有效防止蝴蝶兰芽苗的褐化现象.添加蛋白胨能促进蝴蝶兰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结论]该方法研究了蝴蝶兰种子诱导原球茎和芽苗再生的培养条件,为蝴蝶兰的种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葡萄玫瑰香味性状,为无核香味葡萄育种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探究亲本基因型、胚发育形态以及生长调节剂对胚萌发的影响,进一步优化无核×玫瑰香味组合胚挽救体系,并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初步对杂交后代进行无核性状鉴定。【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方法,对10个玫瑰香味和无玫瑰香味葡萄品种的果实香味物质含量进行测定,从中筛选出浓香型品种作为亲本;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以6个玫瑰香味品种为父本,5个欧洲无核品种为母本,配置13个杂交组合;无菌条件下,从幼果中剥离杂种胚珠,离体黑暗培养8周,随后将发育的杂种幼胚接种于添加不同激素浓度和比例的胚萌发培养基中,通过优化胚萌发培养基配方,提高幼胚萌发率和成苗率。幼苗经温室炼苗后,将成活的F1代移栽至大田。利用分子标记早期辅助选择具有无核性状的F1代杂种株系。【结果】萜烯类物质是玫瑰香味的主要呈香物质,8个玫瑰香味品种均能检测到萜烯类物质,其总含量为0.0246—1.3824。筛选出‘亚历山大’‘阳光玫瑰’‘玫瑰香’等玫瑰香味物质含量相对较高的品种,可作为杂交亲本,用于创制兼具无核和玫瑰香味新种质;利用胚挽救技术从13个杂交组合获得杂种株系1 284个,移栽成活697株;以‘红宝石无核’和‘火焰无核’作为母本的后代成苗率较高,以‘阳光玫瑰’‘爱神玫瑰’‘红亚历山大’为父本的胚挽救成苗较好,其中‘红宝石无核’ב爱神玫瑰’杂交后代胚发育率和成苗率相对较高,分别为48.59%和51.71%;幼胚萌发率以WPM为基础培养基,添加1.0 mg·L-1 KT+0.5 mg·L-1 NAA+1.0 mg·L-1 ZT的生长调节剂时较高,达11.33%,高于对照的7.41%;分别利用3种无核相关分子标记GLSP1-569、SCF27-2000和SCC8-1018,对101个株系进行无核性状检测,表明使用不同的标记在27个株系均检测到特异性条带,初步确定以上携带无核特异条带的株系为无核株系。【结论】'亚历山大'和'阳光玫瑰' 的香味物质含量高,并且与欧洲葡萄杂交后其胚挽救效率高,是合适的香味父本材料;而‘红宝石无核’‘火焰无核’适合作为母本。胚萌发培养时,以WPM培养基添加适当浓度的KT及ZT有较好的促生根效果。通过分子标记对杂交F1代无核性状检测率为26.73%。目前开发的玫瑰香味标记较少,本研究获得的杂种后代可为研究玫瑰香味基因标记提供重要的试材。  相似文献   

13.
孟磊  姜新  周导军  唐志鹏  杨培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363-2364,2382
[目的]为了研究外源GA3对巨峰葡萄果实生长前期内源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外源GA3混合配方对巨峰葡萄二造果进行处理,了解花后10~30 d葡萄内源激素含量与果实无核率的关系。[结果]外源GA3混合配方处理可以促使巨峰葡萄产生无核果实,并且促进果实膨大,在果实生长前期果实内GA3、IAA、CTK、AB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GA3与IAA含量大致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CTK含量变化类似,但与CK差异不大。ABA含量与其他激素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反。[结论]巨峰葡萄无核化的较好处理为GA312.5 mg/L+SM 200 mg/L+CPPU 10 mg/L。  相似文献   

14.
戚薇  石景  尹娅凤  王海宽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937-11939
[目的]筛选对娄地青霉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植物乳杆菌并提高其抗真菌活性。[方法]将活化后的植物乳杆菌IMAUl0116接种到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采用双层平板点接法评价其抗娄地青霉菌的活性。[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时,植物乳杆菌IMAUl0116对娄地青霉的抑制效果最好;植物乳杆菌以麦芽浸粉为氮源时,抑茵效果最好;抗真菌乳酸茵产生抗茵物质的最佳生长因子为玉米浆粉。植物乳杆菌IMAUl0116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L+麦芽浸粉20g/L+玉米浆粉7/L+适量无机盐。用优化培养基培养的植物乳杆菌IMAUl0116抑制娄地青霉菌产生的抑菌圈为18.6mm,用MRs培养基所产生的抑菌圈为15.0mm。[结论]植物乳杆菌IMAUl0116对娄地青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有望在食品及饲料添加剂领域获得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促干剂对赤霉素(GA_3)处理和未处理无核白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吐鲁番无核白葡萄为试验材料,开花结实期GA_3处理和未处理的无核白葡萄进行促干剂预处理,探讨其对产量和品质以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在GA_3处理和未处理的无核白葡萄开花结实前,均用促干剂处理,测定并计算出在制干过程中的脱水率、出干率、呼吸速率以及有机酸含量等指标参数。对消费者身体可能造成的健康隐患进行讨论。[结果]促干剂处理极显著地加速葡萄失水,并使失水速率随促干剂浓度而上升,而GA_3处理与未处理葡萄失水速率没有明显差异;促干剂提高制干过程前期葡萄的呼吸速率,而在中、后期的呼吸速率则降低,但GA_3处理与未处理的葡萄呼吸速率并没有明显的差异;GA_3对葡萄粒体积和葡萄鲜重有显著增效作用,但鲜葡萄出干率下降10%左右;用促干剂进行处理的无核白出干率有上升的趋势,但不具有实际统计学价值;促干剂与GA_3进行处理的无核白的有机酸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处理,并且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结论]促干剂与赤霉素用于葡萄干生产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经济效益,但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隐患,因此使用者需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6.
白芨瓶内假鳞茎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芨组培苗瓶内假鳞茎形成的影响因素,提高白芨组培苗炼苗成活率,为白芨组培苗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优质白芨组培苗为材料,探讨基本培养基、蔗糖用量、激素和添加物对白芨瓶内假鳞茎诱导的影响.[结果]在MS培养基中,假鳞茎诱导率和平均粒径达到最大值,最适宜白芨假鳞茎诱导.30.0g/L蔗糖较适宜诱导白芨假鳞茎,其诱导率较高,且有利于假鳞茎生长膨大.在6-BA、KT、NAA、IBA 4种激素不同组合中,以6-BA+KT+NAA组合的假鳞茎诱导率和平均粒径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其最佳激素配比是6-BA 1.0 mg/L+KT 0.5mg/L+NAA 0.2 mg/L.在最佳激素配比培养基中添加40.0 g/L香蕉泥、40.0 g/L上豆泥和1.0 g/L花宝四号,其假鳞茎诱导率和平均粒径均最高,且植株长势较好.[结论]白芨组培苗瓶内假鳞茎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MS+6-BA 1.0mg/L+KT 0.5 mg/L+NAA 0.2 mg/L+香蕉40.0 g/L+土豆40.0 g/L+花宝四号1.0 g/L+活性炭1.0 g/L+蔗糖30.0 g/L.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6-BA浓度对桔梗胚珠愈伤组织分化率的影响.[方法]以桔梗未受精胚珠为外植体,利用N6 +1.0 mg/L2,4-D+0.1 mg/L KT培养基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作为接种材料,分别接在0.5 mg/L NAA与不同6-BA浓度的分化培养基上,对其愈伤组织分化率进行研究.[结果]6-BA浓度在0.25、1.25和1.00 mg/L(即3种分化培养基为N6+ 0.5 mg/L NAA+ 0.25 mg/L 6-BA、N6+ 0.5 mg/LNAA+ 1.25 mg/L 6-BA、N6 +0.5 mg/L NAA+1.00 mg/L6-BA)时的分化率高,分别为88.3%、85.0%和80.0%.[结论]6-BA浓度为0.25 mg/L时有利于桔梗未受精胚珠愈伤组织的分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杂交兰(Cymbidium hybridum×faberi)组培快繁技术,为杂交兰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杂交兰茎尖和腋芽为外植体,调查不同激素与活性炭(AC)组合对原球茎诱导、增殖分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6-BA是影响原球茎诱导的主要因素,IBA是影响原球茎增殖和分化的主要因素.原球茎诱导和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5 mg/L+AC 3.0 g/L+3%蔗糖;MS+6-BA 0.5 mg/L+IBA 0.5 mg/L+AC 3.0 g/L+3%蔗糖最适于原球茎分化成苗;壮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 0.5 mg/L+AC 1.0 g/L+3%蔗糖+0.5%琼脂.[结论]在MS基本培养基中,低量的6-BA、IBA对杂交兰原球茎诱导、增殖与分化、生根和移栽成活均有明显促进效应,原球茎不同生长阶段对AC的需求量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