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究酱油酿造的新工艺。[方法]以豆粕和米曲霉混合制曲后,在不同磁场环境下培养发酵生产酱油。在不同磁场环境于42℃低盐固态发酵25 d后,通过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总氮、色率、红色指数、总氮利用率及总酸含量的变化,分析磁场对酱油发酵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磁场环境发酵的酱油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 mT磁场环境下,氨基酸态氮含量提高4.39倍,总氮含量增加4.87倍;酱油色率和红色指数分别提高171.4%和54.1%;总氮利用率高达89.7%;总酸含量是对照CK的3.44倍。[结论]磁场环境有利于后续发酵周期的缩短。该研究为酱油生产及风味品质的提升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2.
孙诗清  王玉洁  朱长俊  徐薇  刘晓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92-16394,16500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双水相系统提取虫草多糖的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虫草多糖进行双水相提取工艺研究,浓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虫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北冬虫夏草子实体粉末(过100目筛)在60℃,料液比0.03 g/ml,浸提3 h后,超声波辅助提取30 min,虫草多糖的最大得率达到30.1%。[结论]优化出一条全新的虫草多糖最佳提取工艺过程,为虫草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崔亚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200-17201,17207
[目的]研究利用蛹虫草发酵液制取虫草保健啤酒的生产工艺过程及发酵液生物活性物质检测方法,为虫草保健啤酒的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首先筛选出合适的蛹虫草菌株,然后以蛹虫草一次发酵液与麦芽汁混合培养基作为发酵培养基,在30L发酵罐中采用单罐低温发酵方法,接着检测发酵液理化、感官指标以及应用HPLC法检测生物活性物质。[结果]该虫草啤酒的理化和感官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其中酒精、总酸、双乙酰、真正发酵度分别达到4.6%vol、1.8mg/100ml、0.02mg/g、71%;获得了富含虫草生物活性成分的虫草保健啤酒。当发酵周期为240h时,发酵液中腺苷和虫草素含量达到最高,分别为122.3和11.8μg/ml;发酵周期为144h时,甘露醇含量达到最高,为19.75mg/L。[结论]该发酵方法可以使虫草啤酒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并且赋予了啤酒虫草生物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4.
蛹虫草产胞外多糖发酵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蛹虫草产胞外多糖发酵培养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响应面方法分析蔗糖、蛋白胨和KH2PO43个主要因素对蛹虫草产胞外多糖得率的影响,以获得比较适宜的培养基组成。另外,对发酵培养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蛹虫草胞外多糖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蔗糖2.00%,蛋白胨1.50%,KH2PO40.05%,酵母粉0.20%,硫酸镁0.01% 发酵培养的适宜条件为:pH值6.8,温度28℃。在上述条件下蛹虫草胞外多糖得率为19.4 g/L。[结论]得到蛹虫草产胞外多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上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以黑豆代替部分黄豆为原料生产酿造酱油的工艺,利用黑豆的营养性和功能性来提高酱油的营养价值,为开发酿造酱油的新品种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低盐固态发酵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对制曲物料配比、发酵过程中的温度等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当原料中黑豆、黄豆、麸皮的配比为75∶55∶10时,在黑豆酱油理化指标中,无盐固形物为20.130 g/ml,氨基态氮为0.815 g/ml,总氮为1.719 g/ml,出品率为5.3%;低盐固态发酵过程中,当温度为43℃时,黑豆酱油中总氮为1.794 g/ml,氨基态氮为0.826 g/ml,糖分为3.760g/ml,波美度为22.7,pH值为4.6。[结论]低盐固态发酵生产黑豆酱油时,最佳的制曲物料的配比为黑豆∶黄豆∶麸皮=75∶55∶10,最佳发酵温度为43℃。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腐乳的品质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向腐乳发酵后熟过程中添加3%苦荞蛋白水解物,探究其对腐乳理化品质和生物胺的影响。[结果]3%苦荞蛋白水解物的添加对腐乳水分含量不会产生显著影响,但当发酵进行到第60天,其总酸含量即可达到24.7 g/kg,接近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0.3%苦荞蛋白水解物的添加显著提高了腐乳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当发酵到90 d时,其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13.7 g/kg,远高于行业标准的规定,有效缩短了发酵周期。与对照组相比,3%苦荞蛋白水解物的添加显著降低了腐乳生物胺的生成,其总生物胺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了22.92%。[结论]苦荞蛋白水解物的添加,可以有效提高腐乳的理化品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不同碳氮源培养液对蛹虫草多糖及虫草酸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碳氮源培养液振荡培养蛹虫草,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虫草多糖含量,用高碘酸钠法测定虫草酸含量。[结果]培养液中多糖含量以米蛹配方最高,为6.48mg/ml,其次为玉米糁蛹的5.87mg/ml;虫草酸含量以玉米糁蛹配方最高,为5.21mg/ml,其次为米蛹的4.94mg/ml;菌丝体中多糖含量以玉米糁蛹配方最高,为68.32mg/g,其次为米蛹的57.91mg/g;虫草酸以麦米蛹配方最高,达186.29mg/g,其次为小麦蛹的180.32mg/g。[结论]选择适宜碳氮源进行蛹虫草的液体培养,可获得多糖和虫草酸含量很高的培养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虫草头孢和蝙蝠蛾被孢霉2种发酵菌粉中活性组分的差异,为虫草发酵菌种的开发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重量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粗多糖的单糖组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核苷类物质含量,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总多酚含量,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总三萜含量.[结果]2种菌粉中粗多糖含量在7%左右,均由6种单糖构成;发酵菌粉中均检测到含量较高的胞苷、鸟苷和腺苷等核苷类化合物;2种虫草发酵菌粉中总多酚的含量约5 mg/g,三萜物质含量约8 mg/g.[结论]虫草头孢和蝙蝠蛾被孢霉2种发酵菌粉在多糖、核苷、多酚和三萜类物质的含量上无显著差异,均具有较高的药用活性和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北虫草培养基中多糖的闪式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北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Fr.)Link]培养基的高效利用,采用闪式提取技术从北虫草培养基中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闪式提取的液料比、提取时间、转速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北虫草培养基中多糖提取的工艺。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和转速对多糖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5∶1(m L∶g),提取时间12 min,转速8 000 r/min。在该条件下,闪式提取多糖得率为3.52%,略高于传统热水回流提取的得率,且只需在室温下进行,提取时间大大缩短,说明闪式提取是一种快速有效提取北虫草培养基中多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糯米和夏秋茶叶为主料,对利用甜酒曲进行发酵酿制茶酒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糯米与茶叶质量比1∶10、酒曲量0.8%、发酵时间5d。成品茶酒中总糖、非糖性固体物质、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为76.50、12.40、5.90、0.65 g/L,pH值为4.8,酒精度为14.8%,茶多酚、儿茶素类含量分别为4.600%、0.505%,达到黄酒生产要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生物磁效应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液体发酵培养的影响.[方法]利用场强为0.10T、0.25 T、0.40T恒定磁场,以流速为1 m/s,分别对普通水进行9次处理,串联(SC)磁场处理3次的磁处理水,用于液体培养蛹虫草,研究了生物磁效应对蛹虫草胞外蛋白酶、淀粉酶、多酚氧化酶、虫草素、虫草酸、多糖含量及菌丝干重的影响,并且对胞外酶活性与以上指标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0.40 T处理能显著促进蛹虫草胞外蛋白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菌丝干重及虫草酸含量,相比对照组,其酶活高峰分别提高了38.98%和16.75%,菌丝干重和虫草酸分别提高了27.12%和22.93%;0.10 T处理可显著提高胞外淀粉酶活性和多糖含量,相比对照组,酶活高峰提高了34.94%,多糖含量提高了18.32%;0.25 T处理有利于虫草素的积累,比对照组提高了16.49%.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胞外蛋白酶活性与菌丝干重、虫草酸含量在0.05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为关键酶.[结论]不同场强处理的磁化水均能显著提高蛹虫草液体培养胞外酶活性、菌丝干重及主要药用成分含量,但影响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可为发酵生产蛹虫草药用成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蛹虫草主要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一步开发蛹虫草,满足人们对药品和滋补保健品的需求。[方法]通过用HPLC测定核苷类化合物和氨基酸,乙醇沉淀法测定虫草多糖,比色法测定虫草酸,SOD Assay Kit-WST试剂盒测定SOD酶酶活分析蛹虫草的主要有效成分。[结果]蛹虫草子实体中含有虫草素(3′-脱氧腺苷)、腺嘌呤、脱氧胸苷、尿嘧啶、腺苷、次黄嘌呤、鸟苷、尿苷等核苷类化合物,18种氨基酸,其中以谷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含量最高;甘露聚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为13.88和16.68 mg/g,虫草酸含量为17 mg/g,胞内SOD酶酶活为515.40 U/g。[结论]蛹虫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核苷类化合物(虫草素、腺苷、鸟苷、尿苷、肌苷)、虫草酸、虫草多糖、氨基酸、SOD酶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发酵萝卜条酱菜的生产工艺。[方法]试验从风干脱水后萝卜条的发酵工艺、油炸工艺、调味、水浴灭菌各个环节对发酵萝卜条酱菜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研究表明,萝卜条纯种发酵时最佳食盐添加量均为4%,最佳发酵温度为25℃,乳酸菌最佳接种量为4%,萝卜条含水量为50%;萝卜条油炸最佳温度与时间为150℃和30 s;萝卜条调味料最佳添加比例:黄豆酱1%、酱油1%、糖3%、大蒜和辣椒均为3%;最佳水浴灭菌温度与时间为80℃和15 min。[结论]在该研究优化的工艺条件下生产的萝卜条酱菜亚硝酸盐含量低、酸甜可口、脆度适中、营养丰富且味道鲜美。  相似文献   

14.
吕伟  李会荣  张岸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75-13076
[目的]研究纳豆激酶酱醪制作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整合纳豆激酶发酵工艺与酱油发酵生产工艺,使单次原料发酵产出2套产物,利用两者发酵原料的相同性,通过调整发酵条件实现2种发酵工艺的整合。[结果]该工艺成功制得含有纳豆激酶的酱醪。[结论]该研究证明整合纳豆激酶发酵工艺与酱油发酵生产工艺,单次原料发酵可以产出含有纳豆激酶的酱醪。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提取蛹虫草培养基中虫草多糖的条件。[方法]测定蛹虫草培养基成分,并用酶法提取培养基中虫草多糖,对其提取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佳水解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响应面法优化温度、pH、酶加量和料液比等4个因素,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数学模拟和预测,优化各因素水平,探讨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提取培养基中虫草多糖的最佳水解酶确定为酸性蛋白酶,其提取虫草多糖的最优条件为:温度39.89℃,pH3.12,酶加量2.39%,料液比1∶75.78,水解时间4h,在该条件下预测的多糖得率为10.11%。按该最佳条件进行验证试验,提取的多糖平均得率为9.96%,表明所得最佳提取条件比较可靠。[结论]该试验优化了蛹虫草培养基多糖的提取条件,对蛹虫草培养基的利用及虫草多糖的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安冬  朱蓓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66-12668,12670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提取蛹虫草培养基中虫草多糖的条件。[方法]测定蛹虫草培养基成分,并用酶法提取培养基中虫草多糖,对其提取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佳水解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响应面法优化温度、pH、酶加量和料液比等4个因素,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数学模拟和预测,优化各因素水平,探讨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提取培养基中虫草多糖的最佳水解酶确定为酸性蛋白酶,其提取虫草多糖的最优条件为:温度39.89℃,pH 3.12,酶加量2.39%,料液比1∶75.78,水解时间4 h,在该条件下预测的多糖得率为10.11%。按该最佳条件进行验证试验,提取的多糖平均得率为9.96%,表明所得最佳提取条件比较可靠。[结论]该试验优化了蛹虫草培养基多糖的提取条件,对蛹虫草培养基的利用及虫草多糖的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作龙  邢顺果  马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145-147,209
[目的]优化莲雾发酵型乳饮料的加工工艺。[方法]以莲雾鲜果为原料,利用保加利亚杆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进行乳酸发酵。探究料液比、加糖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5个因素对莲雾发酵饮料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各因子对莲雾鲜果发酵的最佳组合。[结果]莲雾乳酸发酵饮料最佳组合为料液比1∶9(g/m L)、加糖量3%、发酵温度39℃、发酵时间14 h,此条件下莲雾发酵乳饮料酸甜适口,具有莲雾的芳香。[结论]研究可为莲雾水果型乳酸发酵饮料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紫蛇尾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紫蛇尾(Ophiopholis mirabilis)提取残渣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结果]紫蛇尾提取残渣中水分含量为1.420 0%,灰分含量为83.620 0%,粗脂肪含量为0.500 0%,蛋白质含量为9.030 0%,还原糖含量为0.030 0%,总糖含量为1.600 0%,多糖含量为1.570 0%,总氨基酸含量为10.71%,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无机元素中Ca、Mg和Fe含量较高.[结论]紫蛇尾提取残渣营养成分仍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