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文红  唐德彪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00-2702,2715
旅游开发使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日显重要.文化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方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是对一定区域的民族特色的文化景观适度开发.将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来,在提出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原则的基础上,强调从文化生态建设的角度进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2.
茶文化旅游开发是整个茶叶产业系统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创新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可从本质上提升茶产业的价值。文章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出发,对茶文化生态园的特色文化资源进行了分析,对其建设原则、旅游开发价值、开发对策进行了探讨,为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熊伟  胡希军  桂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689-2690,2771
文化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根据益阳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文化与生态的角度,对益阳市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以此对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提出了构想,以期对益阳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论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品牌的营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自我的需求、生态回归的文化势差、农业文化的多样性、品牌的追求,是乡村生态旅游的文化品牌的形成机制,比较优势和特色、开发主体的确立,开发与保护关系、品牌延伸度都是影响乡村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因素;针对我国在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建设与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限制性因素,提出营造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品牌的建议和措施:明确政府的职能,创新组织模式;加强生态管理,做好乡村生态旅游的层次性非平衡开发规划,实施生态旅游文化品牌营销战略;推动生态文化旅游的法规和标准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衡水市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衡水市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城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开发旅游产业的潜质。本文主要以衡水市的概况为基点,从当前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未来发展前景;以发展衡水市农业生态旅游的意义分析了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必要性;从客源方面分析了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可行性。最终提出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职能、大力扶持发展适应当地特色农业的生态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亚芹 《现代农业科技》2010,(7):231-232,237
阐述了文化在生态旅游中的重要意义,总结了盐城自然保护区的特色文化资源,并对其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行了探讨,以期将保护区现有的文化资源正确应用到生态旅游的建设中,使生态旅游文化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现状,从市场需求、森林旅游资源、地理区位与文化、旅游服务设 施、生态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5个方面论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潜力以及具备的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然保护区的特征,从参与开发主体、生态功能利用、资源利用程度3个视角分析了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及其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胶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滨海湿地生态旅游是有利于湿地保护、有社区参与和寓教于游的旅游活动。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包括旅游资源与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生态旅游支持系统开发、生态旅游设施建设、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生态技术开发应用等内容。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产出的产品有生态观光、生态休闲、生态度假、生态养生、生态探险、生态科普、生态文化体验、环保教育等。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要保证生态安全,在旅游容量和生态安全评估的基础上实现开发目标。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胶州湾滨海湿地,宜在胶州湾滨海湿地发展滩涂贝类采捕休闲旅游、河口湿地观光生态旅游、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渔村生活体验生态旅游等生态旅游方式。  相似文献   

9.
郑晓英  赵向豪  陈彤 《新疆农业科学》2018,55(12):2343-2352
【目的】开展塔里木河流域红柳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价,为红柳生态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莎车县为实证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红柳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结果】莎车县红柳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值为75.53,对应的潜力等级为Ⅳ级,表明开发潜力水平较高,适宜开发红柳生态旅游。红柳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地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对红柳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的贡献度较大,分别为32.72%、27.63%和21.52%,并成为红柳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支撑条件;而红柳旅游开发前景和旅游地社会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红柳生态旅游开发。【结论】加强红柳的生态化、资源化与商品化利用;设置生态扶贫与旅游扶贫专项资金;打造红柳文化游精品路线;分层次、多渠道加大红柳生态旅游宣传。  相似文献   

10.
四川茶乡生态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乡众多,四川茶乡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条件:茶产业发展良好、重视生态旅游,并且四川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目前茶乡生态旅游面临诸多困境,发展茶乡生态旅游具有带动茶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打造"四川绿茶"品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意义,最后提出了创新发展模式、强化旅游营销和加强旅游规划的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1.
孙冬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04-22505,22513
在分析生态旅游和城市生态旅游内涵、城市生态旅游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资源、区位和政策方面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生态旅游的产品体系和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在湿地评价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以聊城九洲湿地休闲公园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的综合评价。从生态环境、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开发等三方面着手,首先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综合评价体系,然后对评价体系进行计算机的处理、排序和检验,最后对各个评价因子进行模糊分类及分析,从而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于古蔺县黄荆省级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需求,对发展与保护区环境相协调的生态文化,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氛围,发展生态旅游产品,以期实现保护区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同步前进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以香格里拉阳塘措为例,以"生态文明"为视角,就其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了应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文化资源优势以及生态旅游的保护、游憩、教育、扶贫的综合功能,通过小面积、高质量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使区域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和展示,独特的民族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以期对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参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李星群  文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57-5759
调查了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对滨海生态旅游开发的认知情况。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开发认知集中在旅游开发意愿认知、旅游开发外部因素感知、旅游影响感知、旅游者认知、旅游开发认知、环境效益认知6个方面。社区居民的认知集中反映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如何成为对社区居民负责任的旅游和如何增加社区居民生态旅游参与2大问题。并从保护区管理处职能定位、全方位提供旅游开发支持措施、搭建社区居民旅游参与平台等方面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扎龙湿地保护区拥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但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该文章在生态旅游背景下对扎龙湿地的开发策略展开了研究,目的是改变目前扎龙湿地保护区游玩项目单一的问题。通过创新的生态旅游项目、围绕着鹤文化引入创意产业和打造特色民宿小镇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加深游客对鹤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入手,以柳州君武森林公园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立足特色资源,创造性地提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引入森林文化与民族文化、开发多元化的森林生态特色旅游项目、实施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借助现代化的营销手段的五大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类型及其开发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特别是生态旅游开发相关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分析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类型出发,详细论述了森林公园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原则。  相似文献   

19.
李忠信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251-252
根据铁山渡田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景观资源特点,本文从生态旅游开发原则、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项目等方面分析了开发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行性,为保护区开发旅游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朝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728-11729
分析了安康自然景色的特点和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从旅游宣传、景区统筹发展、开发水资源价值、品牌运营、民俗发展和山林生态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安康发展生态旅游扶贫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