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家禽动眼神经核簇的细胞构筑及其5-HT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Nissi染色法和免疫组化SP法研究鸡、北京鸭、鸽子的动眼神经核簇细胞构筑及5-羟色胺神经元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北京鸭的动眼神经核簇系由动眼神经核、E—W核和前背外侧核3个部分所构成,而在鸡和家鸽仅包括动眼神经核和E—W核。他们的核团形态和细胞构筑基本相同。观察到5-HT阳性神经元在鸡、鸭和鸽子动眼神经核及鸡E—W核内的分布,而在鸭和鸽子的E—W核和鸭的前背外侧核内却未见分布。动眼神经核5-HT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较多,在各个亚核的分布均匀,胞体着色较深。  相似文献   

2.
禽类蓝斑和蓝斑下核至脊髓传导通路的起源与细胞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禽类蓝斑与蓝斑下核至脊髓传导通路的起源的细胞结构,采用HRP微量注射法和微电泳法对北京鸭、麻鸭、鸡、鸽、鹌鹑和鹅6种主要家禽进行了逆行追踪的综合性研究。实验结果发现,在6种动物一侧脊髓的外侧索或背侧索的外侧,于颈中部、颈膨大部或腰膨大部分别引入HRP后,各种动物的同侧蓝斑核内出现了大量的标记细胞;而双侧的蓝斑下核中出现了一些散在性的标记细胞。两核团内的标记细胞胞体呈梭形或多角形。蓝斑核内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 1 0只北京鸭脑制成的连续切片 ,经 Nissl法染色 ,光镜观察分布于中脑室周灰质内的动眼神经核簇、滑车神经核、滑车神经副核及被盖背外侧核的形态及细胞构筑。结果表明 ,( 1 )北京鸭的动眼神经核簇由动眼神经核、E-W核及前背外侧核组成 ,前背外侧核由淡染的中、小型细胞构成 ;( 2 )滑车神经副核位于滑车神经核中段的外侧 ,核团较小 ,由密集排列、深染的中型细胞构成 ;( 3 )北京鸭存在被盖背外侧核 ,核团由散在分布、染色较深的中等大小细胞构成 ,位于第 3、4对脑神经核的外侧 ;( 4)北京鸭的动眼神经核、E-W核、滑车神经核与其他禽类的相似 ;( 5)北京鸭存在滑车下器  相似文献   

4.
用HRP法,逆行追踪了54例北京鸭下行投射到脊髓的神经纤维的起始部位。用乌拉坦麻醉,分别在脊髓的C_7、颈膨大或腰膨大部注射30~50%HRP,灌流固定,取脑做冰冻连续切片。蓝色反应显色,中性红复染,镜检。实验结果,各脑区出现的标记细胞主要位于同侧,对侧较少。而红核内的标记细胞绝大多数分布于对侧,同侧极少。在其它部位,同侧前庭外侧核中,标记细胞较多,双侧的前庭内侧核和对侧的前庭降核中标记细胞极少。对侧小脑内侧核中有较多的标记细胞,对侧小脑皮质的蒲金野细胞层也有少量标记细胞。脑桥和延髓的外侧网状核、巨细胞网状核及延髓中央核均有标记细胞。中缝核有大量标记细胞。另外,下丘脑室旁核及其腹侧和腹外侧的内细胞层和外细胞层,也有标记。在迷走背核、疑核、孤束核、蓝斑及蓝斑下核都有直接到脊髓的投射。在大脑各部和中脑顶盖内未见到标记细胞。本文结合哺乳类和某些禽类的资料与北京鸭的下行传导通路的起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北京鸭具有与哺乳类相似的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小脑脊髓束、中缝脊髓束及孤束核脊髓束,而没有大脑皮质脊髓束和顶盖脊髓束。本文中的发现,迷走背核、疑核和小脑皮质向脊髓的直接投射,尚未见过报道。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鸡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定位分布,分析了2、16、30、44、58日龄鸡下丘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并探讨了30日龄鸡分别禁食12、24、48h及重新采食4h对下丘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下丘脑弓状核、室旁核、内侧核、室周区、内侧区、外侧区,丘脑卵圆核、圆核,中脑丘中央灰质层、红核,脑桥前庭腹外侧核,小脑内侧核、小脑皮质颗粒层,大脑皮质多形细胞层等,均可观察到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随着日龄的增长,下丘脑主要核团中的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增多,免疫反应强度增强,但细胞密度下降;在禁食条件下,下丘脑Ghrelin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免疫反应强度减弱,细胞密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取健康成鸡(星杂288)10只,经秋水仙素处理,灌流固定后取脑,作冰冻连续切片,ABC法显示,鸡脑强啡肽A1-13(DynA1-13)免疫反应神经元分布于端脑的上纹状体、新纹状体、旧纹状体、外纹状体、海马、旁嗅区和伏隔核;间脑的下丘脑外侧核、丘脑背内侧核后部、丘脑背外侧核后部、室旁核和视前大细胞核等;中脑和延髓的视峡核、中脑外侧核背侧部、峡核、视叶脑室室周灰质、螺旋外侧核、被盖背外侧核、三叉神经中脑核、动眼神经核、中脑中央灰质、前庭核和延髓背侧网状核等。在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和视叶脑室的室管膜上有阳性细胞和纤维分布,与脑脊液接触。结果表明,鸡脑DynA1-13阳性神经元分布十分广泛,提示DynA1-13可通过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和视叶脑室释放入脑脊液。  相似文献   

7.
应用乙酰胆碱脂酶(AChE)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28枚不同胚龄鸡脑内含AChE阳性反应产物的微血管的分布。结果显示:在孵化第18d时,脑内已经出现了含AChE阳性反应产物的微血管。AChE阳性微血管主要分布在端脑的腹侧纹状体、内侧隔核、前连合核背侧区;间脑的视前区、丘脑前背外侧区、丘脑前背内侧区、丘脑背外侧区、缰核区、间脑中缝区域;中脑深核腹侧部、中脑背外侧核、中脑视叶脑室周腹内侧深层,中脑中缝区域。阳性微血管的管径均小于20μm。结果提示:至少在孵化第18d时,鸡胚脑内乙酰胆碱已开始发挥其调节脑血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ChAT在1日龄锥鸡丘脑视、听觉中继核团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是ACh的合成酶,为了观察它在禽脑内的分布,试验选取1日龄雏鸡5天,采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了ChAT在鸡丘脑视、听觉中继核团内的分。结果表明,在1日龄雏鸡丘脑中,ChAT阳性神经元广泛分布于圆核、卵圆核及亚圆核中,且密度较高、染色较深;外侧膝状体核中既有阳性神经元,又有阳性纤维分布。这表明1日龄雏鸡丘脑中继核团胆碱能神经系统的发育已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来研究三头成年雌性奶山羊的LHRH核周的及其神经纤维在下丘脑及隔区的分布。结果表明:LHRH核周体形态不规则,有突起,胞体和胞突内充满棕黑色的免疫反应颗粒。核周体主要分布在;(1)嗅脑隔区内由隔三角核、隔内侧核、视前正中核、视前内侧核、视前外侧核、斜角带核、前联合核构成的一条背腹走向的疏松细胞带。(2)由视前交叉上核、视前室周核、视上核、腹内侧核、腹外侧核、弓状核构成的一条斜向于正中隆起的细胞带。每头羊在以上两个细胞带内可查到112~173个LHRH核周体。 LHRH神经纤维呈明显的串珠状,长短与粗细均不一致,除了在上述各核团内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外,还在正中隆起、血管终板器、灰结节、第三脑室室周均有较多的分布。此外在血管和脑室附近还可见到神经纤维终枝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乌鸡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核团的细胞构筑,本试验以8羽泰和乌鸡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技术,在光镜下观察分析乌鸡脑桥内耳蜗神经核、外展神经核及其副核、面神经核、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三叉神经运动核、蓝斑、蓝斑下核和脑桥中缝核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乌鸡脑桥的耳蜗神经核也分为耳蜗神经大细胞核、板核、角核3个亚核,核团内神经元以中型为主,耳蜗神经大细胞核相对比较发达,角核核周界不明显;外展神经核吻极与面神经核吻极几乎平行,外展神经副核与外展神经核非常接近,不易分开;面神经中间核不发达;三叉神经运动核没有明显的内、外、腹侧亚核之分;蓝斑细胞排列较密集,细胞多为圆形、椭圆形,以中型细胞为主;蓝斑下核细胞排列松散,核团界限不明显,绝大多数细胞为椭圆形、纺锤形,中型细胞占多数。中缝脑桥核位于脑桥后段中部以下的中缝区,神经元多为三角形、星形和椭圆形,突起很发达,多为巨型细胞。各核团的分布与北京鸭和鸡的大体相似。  相似文献   

11.
12.
鲁西黄牛是中国优良的地方品种,为了更有效的制定适宜的育种方案,加快鲁西黄牛肉用品系的选育,本研究在鲁西黄牛青年公牛体系和核心群育种方案的基础上,分别设定开放和闭锁核心群育种方案,采用确定性模型评估了开放和闭锁核心群育种体系的育种效果。结果表明,开放与闭锁核心群育种方案相比,综合遗传进展提高了0.80%;育种产出量提高了9.39%;育种效益提高了10.64%;世代间隔延长了0.90%,开放核心群体系优于闭锁核心群体系。这充分说明,在鲁西牛核心群育种方案中,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优于闭锁核心群育种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门塔尔牛开放核心群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代育种理论,通过人工授精(AI)和胚胎移植(ET)等生物技术结合计算机育种,建立中国西门塔尔牛开放核心育种体系(ONBS)。  相似文献   

14.
运用电生理学技术和心血管实验,观察了中央杏仁核(CeA)神经元与孤束核(NTS)神经元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CeA 内注射地塞米松(Dex)对NTS内去甲肾上腺素(NA)/神经肽Y(NPY)诱导的心血管效应的影响。电生理学实验显示,用L-谷氨酸兴奋CeA 神经元后,NTS内神经元活动主要呈现抑制反应(12/18);向NTS内注射NPY 后,CeA 内神经元活动也以抑制反应为主(13/23)。向CeA 内注射Dex,可以消除NTS内微量注射NA/NPY 所引起的降压和减慢心率效应。NA:动脉血压下降(- 0.37±0.25) kPa,心率下降(- 5±5) 次/m in,对照分别为(- 2.57±0.21) kPa,(- 33±11) 次/m in。NPY:(- 0.47±0.29)kPa,(- 10±8) 次/m in,对照(- 3.37±0.36) kPa, (- 50±9) 次/m in。由此表明,不仅CeA 与NTS在心血管活动调节中存在相互抑制作用,而且当CeA 受到高水平的糖皮质激素作用时,会抑制NTS内降压系统的作用。这可能是应激致发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调控中心,细胞核功能蛋白质组已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热点。细胞核内含有较多的功能蛋白质,有些参与转录调控,有些参与核质转运。在蛋白质组学水平检测特定状态下细胞核中的功能蛋白活性对深入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目前的细胞核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疑核对细胞免疫机能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用3~4月龄1.5~2.5kg灰色家兔22只,麻醉后于疑核内插入同心圆电极,在刺激前和刺激后采血检测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T细胞百分率,并测定全血葡萄糖浓度;刺激疑核后0.5h,采6例胸腺组织作超微结构观察;刺激疑核后3.5h,采胸腺作石蜡切片ANAE阳性率检测。电极位置均作组织学检查。结果:刺激疑核后T细胞百分率、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持续升高(P<0.05);胸腺各部位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胸腺后微静脉内淋巴细胞增多,均与对照组及非刺激对照组相差非常显著(P<0.005);胸腺髓质ANAE阳性淋巴细胞率与外周血液T细胞百分率相关显著;胸腺超微结构示上皮性网状细胞机能活跃,分泌旺盛,皮质处于分裂状态的淋巴细胞增多,髓质淋巴细胞活动能力增强。由此认为,疑核与外周细胞免疫存在机能联系,刺激疑核可引起细胞免疫机能增强。本实验还证明,刺激疑核引起血糖浓度降低,因而除神经途径外,疑核还通过体液途径调节免疫机能。实验结果提示,疑核可能是大脑皮层、下丘脑调节免疫机能的中继核。实验确定了疑核定位坐标是AP_(20~21),L_(1~1.5),H_(20~21)。  相似文献   

17.
牦牛异种核移植显微操作针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制备用于牦牛异种核移植显微操作针的经验,介绍了制备显微操作用针的具体方法,并对一些在显微操作针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及其注意事项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8.
细菌内毒素中毒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机体发热、休克、恶质病、死亡。多种炎性细胞因子是引起上述临床表现的原因。内毒素通过与细胞膜表面相应的分子如脂多糖结合蛋白、CD14、Toll样受体相互作用,将信号跨膜传递至胞内并活化NF-κB(nuclear factor of kappa B),从而使细胞核基因激活,产生多种炎性细胞因子。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在内毒素诱导的信号转导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东北梅花鹿育种核心群育种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东北梅花鹿育种核心群的年龄以公鹿五~七锯(6~8岁)、母鹿二~四产(3~5岁)的组合为最佳的结论,为充分发挥育种核心群的种用价值和育种效益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