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花身"是指鸡屠宰后,胴体上留下的新旧伤痕,旧伤痕称之为旧花身(图1),新伤痕称之为新花身(图2)。旧花身通常在饲养环节中产生,新花身常常是在饲养后期、抓鸡、装卸和运输等环节中产生。花身会降低胴体质量,影响消费者的感官,降低光鸡的卖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峨眉黑鸡屠宰性能与肉质性状及其与青脚麻鸡的差异,试验选择36周龄峨眉黑鸡和青脚麻鸡进行了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肉品质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同周龄青脚麻鸡相比,峨眉黑鸡拥有更大的体斜长、龙骨长、胸深和胫长,体型更大。峨眉黑鸡和青脚麻鸡的屠宰率都达到了90%以上,全净膛率分别为(63.40±2.67)%和(61.20±7.83)%,产肉性能良好。除了水分,峨眉黑鸡胸肌粗灰分含量极显著高于青脚麻鸡(P0.01),胸肌、腿肌中其他营养指标在峨眉黑鸡和青脚麻鸡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峨眉黑鸡与青脚麻鸡相比,多个屠宰性能与肉质性状相当,某些指标显示出优势。  相似文献   

3.
福利屠宰指在鸡的运输、装卸、停留待宰以及宰杀过程中,采取符合鸡行为的方式,尽量减少鸡的紧张和恐惧.宰杀时,必须先将其"致昏",使其失去痛觉,再放血使其死亡.  相似文献   

4.
<正>乳糜是食物中的脂肪经消化吸收后从肠道淋巴管收集经乳糜池和胸导管进入前胸静脉系统的淋巴液,乳白色,富含甘油三酯、淋巴细胞、蛋白和脂溶性维生素[1] 。乳糜胸是指乳糜在胸腔内聚积,可能是胸部创伤造成胸导管破裂导致暂时性的乳糜胸,而大多数为非创伤性乳糜胸,原因可能有广泛性淋巴管扩张、炎症、淋巴通道阻塞。虽然猫的乳糜胸较易诊断,但发病原因不甚了然。与猫乳糜胸有关的疾病有心肌病、胸腺瘤、实验诱导或自然发生的恶丝虫病、月息肌赫尔尼亚、创伤、胸腔原发  相似文献   

5.
取成年鸡身体不同部位的正常皮肤(胸裸区皮肤、肩胛裸区皮肤、耳后裸区皮肤、胸羽区皮肤、小腿羽区皮肤和颈羽区皮肤),HE染色和地衣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研究鸡不同部位正常皮肤的结构。鸡正常皮肤表皮很薄,细胞层数少,其中棘层细胞很少,棘细胞散在分布于基底层和移行层之间;胸部羽区、胸部裸区和耳后裸区的真皮浅层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细胞与毛细血管;羽区的致密层未见到平滑肌,裸区和羽区的疏松层内均见到平滑肌;真皮深层的疏松层发达,较致密层厚;颈部羽区未观察到弹性纤维层。  相似文献   

6.
<正>育肥牛的生活环境比较特殊,容易被各种病原体侵染,了解其常见病,掌握防控措施,才能保证育肥牛的健康成长。1外科病1.1创伤创伤一般发生在牛的体表,导致其皮肤损伤以及组织黏膜损伤。根据创伤的感染程度,临床上划分为新鲜创及感染创。新鲜创一般是在牛的运输过程中以及装卸过程中发生的,也有可能是在饲养过程中产生的碰撞摩擦,从而引起皮肤流血开裂或者肿胀。而感染创一般是新鲜创留下的未来得及处理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隐性白鸡(32周龄)和海大香特Ⅱ号鸡(42周龄)四个品系10项体尺指标(体重、体斜长、胸深、胸骨长、胸围、髋宽、胸角、胸宽、胫长、胫围)的测定,研究快慢羽基因对成年优质肉鸡体型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快慢羽基因影响成年优质鸡的体型发育,且呈现出品系间的差异性.其中,隐性白慢羽公鸡的胫比快羽公鸡的长但较细,胸部肌肉丰满,隐性白慢羽母鸡比快羽母鸡体型大,胫长而粗,整个胸部发育好;海大香特Ⅱ号快慢羽公鸡间的体型差异不显著,快羽母鸡比慢羽母鸡体重大,体型长、宽、深,但胫部并不长,而且胫比慢羽母鸡还要细.  相似文献   

8.
应激是各种伤害性刺激(应激源)引起的机体非特异性紧张状态。应激可使鸡只生长发育不良,生产性能降低,并诱发其它疾病。此外,运输应激还往往导致大批死亡。国外主要是应用氯丙嗪预防畜禽预防。为了观察成年鸡运输应激的表现,以及氯丙嗪对  相似文献   

9.
乌鸡黑凤种鸡体虱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10月黑龙江省嫩江农场一乌鸡黑凤 (黑丝毛乌骨鸡 )种鸡场发生鸡体虱病 ,发现 30 0 0套 9月龄种鸡 ,产蛋量有所下降 ,鸡群骚动不安 ,少量种母鸡后背部、尾部羽毛脱落 ,有的裸露后背和尾部。经仔细检查 ,发现有大量鸡虱在死鸡肛门附近爬动 ,存活鸡群亦发现有大量鸡虱寄生 ,特别是背部和尾部、胸和肛门附近处最多 ,虫体比较大、淡黄色。据确诊为鸡羽虱中的鸡体虱病。采用市售杀虫剂“魁星”、“满堂红”、“8分钟新火力杀虫气雾剂”等 (主要成份 )胺菊酯≥ 0 .72 % ;氯氰菊酯≥ 0 .0 4% )对每层笼里的乌鸡进行鸡体喷雾 ,着重于鸡体背…  相似文献   

10.
CP7菌株抗菌蛋白粗提物对家蚕黑胸败血菌的抑杀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电镜技术,从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的一个新菌株CP7的发酵培养液中提取出抗菌蛋白,研究其抑制家蚕黑胸败血菌(Bacillussp.)的活性作用和杀菌机制。抗菌蛋白粗提液作用于黑胸败血菌后,引起菌体和芽孢变形、凹陷、空瘪等形态上的异常;对菌体细胞组织产生损伤作用,出现细胞壁皱缩、细胞膜受损、细胞器消溶、胞内物质(磷和DNA)外泄等现象;对菌体和芽孢的呼吸代谢产生影响,耗氧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氧呼吸作用的持续时间缩短,最终耗氧量减小。分析认为:CP7抗菌蛋白对黑胸败血菌菌体和芽孢会产生直接的损伤作用,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结构遭到破坏,严重时会导致细胞质消溶与外泄,并通过影响呼吸代谢的途径而协同起到抑菌、杀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中国地方品系鸡对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 virus,ALV-J)的易感性和抵抗力,将ALV-J中国分离株NX0101分别通过鸡胚静脉和卵黄囊两种接种方式接种莱芜黑鸡、汶上芦花鸡、济宁百日鸡3种不同地方品系鸡,分析比较NX0101株对3种品系鸡的致病性。结果表明,NX0101株均可诱发3种品系鸡的髓样细胞瘤,并引起生长迟缓和免疫抑制等亚临床症状,但致病性的强度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在两种不同接种方式下,莱芜黑鸡的死亡率和肿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另外两个品系,并且感染莱芜黑鸡的体重受抑制程度最低。济宁百日鸡对NX0101株的抵抗力在这3种品系鸡中最弱。因此,莱芜黑鸡可以作为ALV-J遗传抗性基因筛选和抗病育种的候选品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竹丝鸡屠宰体重与肤色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试验选取第8世代1日龄N611品系竹丝鸡337只(公鸡165只、母鸡172只)为研究对象,测定63日龄公鸡和70日龄母鸡的屠宰体重,同时利用色差仪测定公母鸡肩部、背部、翅下、尾椎、胸部和颈部肤色L*、a*、b*值,对上述指标及屠宰体重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丝鸡母鸡肩部、翅下、尾椎、胸部、颈部肤色L*值均显著或极显著小于公鸡(P<0.05或P<0.01),提示母鸡总体肤色比公鸡黑;竹丝鸡胸部肤色L*值与屠宰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140,各部位肤色L*值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背部肤色a*值与屠宰体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119;各部位肤色b*值与屠宰体重相关性不显著(P>0.05)。说明在竹丝鸡育种过程中可以将胸部肤色L*值作为辅助选育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体外抗家蚕病原菌活性的对比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振霞  牟志美 《蚕业科学》2003,29(4):443-445
为筛选新的抗生素替代氯霉素防治家蚕细菌病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研究了盐酸诺氟沙星、盐酸蒽诺沙星、盐酸环丙沙星 3种药物对家蚕黑胸败血病菌、苏云金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盐酸诺氟沙星对黑胸败血病菌和苏云金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mg/L)分别为 0 78和 0 19,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 3 12 5和 0 78。盐酸蒽诺沙星对黑胸败血病菌和苏云金杆菌的MIC(mg/L)分别为 0 78和 0 39,MBC为 3 12 5和 12 5。盐酸环丙沙星对黑胸败血病菌和苏云金杆菌的MIC(mg/L)分别为 0 78和 0 39,MBC为 12 5和 6 2 5  相似文献   

14.
通过B.t.与黑胸败血菌及灵菌对三龄蚕的感染力对比试验,初步发现三龄起蚕对B.t.有很高的创伤敏感性,接种感染发病率极显著地高于灵菌和黑胸菌,而且病程较短,认为B.t.也是家蚕败血病的一种重要病原,并对其药物防治作了初步探索,试验表明,新型抗菌素SL对B.t.创伤感染有极显著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成年鸡创伤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生长因子(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变化规律进行观察。结果:鸡正常的皮肤组织中FGF阳性表达较少,从创伤后2 d开始,创伤部位FGF阳性表达开始增强,并在创伤后7 d达到峰值,至创伤后14 d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EGF从创伤后2 d开始阳性反应即开始增强,至创伤后4 d阳性细胞数量达到高峰,此后开始缓慢下降,创伤后30 d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以上2种生长因子主要参与了创伤愈合过程中早期肉芽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两项研究旨在调查研究肉用仔鸡左右胸部肌肉产量的差异。在第一项研究中,42日龄公肉用仔鸡左胸肉比右胸肉多3.3%。这一差异是对胸浅肌与胸深肌肉的观察结果。在第二项研究中,对公肉用仔鸡在50、57和64日龄时取样。左胸肉比右胸肉多2.7%,并且其百分率差异不受日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有关鸡的胸肉产量时应对左右胸肉都取样。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那米鸡"的体型结构特征,对80只成年"那米鸡"进行体重及体尺测定,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除胸角外,"那米鸡"公鸡的体重与各项体尺指标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鸡的体重、龙骨长、胸角变异系数分别为12.76%、11.58%和10.06%,母鸡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3.66%、11.58%和10.64%,表明该鸡的体重体尺具有选育潜力。体型指数分析结果显示:"那米鸡"体型紧凑,胸、背部发育良好,胫部较高,适合肉用;在公鸡中,除胸角外,其余体尺指标与体重间及其余各体尺指标间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5或P0.01);除胸深外,母鸡的体尺指标与体重之间均极显著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显示:在公鸡中选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9.793%,其中,胫围、胸宽、胸深、胸角和龙骨长对主成分贡献率最大;在母鸡中确定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744%,其中体斜长、胸宽、胸深、胸角和胫围对主成分的贡献率最大,提示对与那米鸡体重、体尺相关的选育至少应包含上述指标。  相似文献   

18.
旨在了解m6A甲基转移酶样蛋白16(methyltransferase-like protein 16,METTL16)在鸡不同类型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鸡骨骼肌功能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利用qRT-PCR技术检测METTL16基因在120日龄广西麻鸡母鸡不同类型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利用siRNA干扰鸡原代成肌细胞中METTL16基因的表达,分析其对成肌细胞增殖、分化和肌纤维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METTL16基因在鸡的不同类型肌肉组织(胸大肌、胸小肌、缝匠肌、耻坐骨肌内侧肌、耻坐骨肌外侧肌、髂胫外侧肌、腓肠肌内侧肌和背阔肌)中广泛表达,其中,在白肌纤维为主的胸大肌、胸小肌和髂胫外侧肌中表达量相对更高;细胞增殖检测结果显示,干扰METTL16基因表达后,鸡成肌细胞的增殖活力受到了抑制;在成肌细胞分化后干扰METTL16基因表达,鸡成肌细胞RNA m6A甲基化水平呈下降趋势,细胞分化关键基因MyoD表达显著下降(P<0.05),fast-MyHC基因表达显著上升(P<0.001),slow-MyHC基因表达呈下降趋势。综上,METTL16基因在不同类型肌肉中的表达与其肌纤...  相似文献   

19.
以相同放养条件下饲养的180日龄黑羽仙居鸡和金陵黑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金陵黑鸡相比,黑羽仙居鸡腿肌率和胸肌率较高(P0.05);黑羽仙居鸡胸肌粗脂肪含量略高于金陵黑鸡(P0.05);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金陵黑鸡4.66%(P0.05);黑羽仙居鸡肌苷酸含量、氨基酸总量、甜鲜味氨基酸量极显著高于金陵黑鸡(P0.01);黑羽仙居鸡胸肌饱和脂肪酸量较黑羽仙居鸡低2.48%(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量高3.27%(P0.01)。  相似文献   

20.
黑琴鸡解剖及野外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琴鸡(Lyrurustetrix)是我国传统的狩猎鸟类。近几十年来,由于过渡捕杀和森林的砍伐以及杀虫剂的大量使用等原因,其分布区及数量明显缩减。自1990年起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承担林业部“黑琴鸡种群现状及人工饲养的研究”课题进行了大量野外工作。研究期间发现黑琴鸡的形态与以往描述有个问之处食性记载k不全面放将我们观察结果报导如下材料及方法实验材料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红花尔基林业局、博克图以及河北省围场县皇罕坝林场绝大部分属冬季收购但在河北省亦有春、夏、秋季活捕的少数个体。共创检黑琴鸡19O只其中对6对进行各器官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