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如皋市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锋 《中国蚕业》2010,31(3):56-59
蚕桑产业是如皋市农村一大传统特色产业,为了增强产业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提出要从如皋市实际出发,大力开展蚕桑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桑园空闲期间,利用桑树之间的空地间作经济作物,利用桑枝、桑叶、茧蛹、蚕沙等资源实施综合开发,利用桑园上部空间的立体优势发展银杏等;对蚕桑产业实施立体开发,向后道工序延伸,进一步提高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探索广西蚕桑产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从蚕桑生产、缫丝织绸、资源利用、蚕业技术4个方面研究了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认为当前广西的蚕桑产业发展存在产业链短、受市场影响较大、蚕桑资源利用率低、缺乏人才等问题,正面临着产业竞争、国际竞争、全龄人工饲料养蚕对传统养蚕的冲击、发展成本上升等挑战.提出了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打造蚕...  相似文献   

3.
调研发现高县蚕桑产业存在标准化程度不高、蚕桑产业模式单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强化蚕桑基地建设,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强蚕桑资源利用,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加速蚕桑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科技化发展;落实蚕桑支持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沈蔚 《广西蚕业》2012,(3):74-77
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是实现蚕桑业健康稳步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蚕桑宴为例,简单介绍了几种利用蚕桑资源烹饪菜品的方法。蚕桑宴中的蚕桑菜品具有营养丰富、形式多样、烹饪方法简单等特点,为注重健康养生的人们提供了新的饮食保健方法,是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的新特色项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陕西省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陕西省在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特点,提出可持续发展蚕桑产业的基本思路是提高蚕桑产业综合效益,走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6.
蚕桑多元化发展是产业发展的方向,现主要集中于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附加值低,产业水平亟待提高。生物防治的安全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为产业的壮大提供了广阔市场前景。柞蚕卵繁育寄生蜂技术较为成熟,已经大量生产和推广。利用蚕桑副产物生产生物农药,开展生物防治,可成为蚕桑多元化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调查总结了海宁市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的建议,即挖掘蚕桑综合功能、提升政策扶持力度,重视产业多元化融合、培育蚕桑综合利用的经营主体,引入工业化的蚕业经营理念、加快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步伐,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资源利用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8.
广西是全国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广西秀丽的自然风光、奇特的生态景观和特色民俗风情为推动广西农旅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蚕桑产业与特色旅游融合发展中,广西拥有庞大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但同时面临蚕桑农旅规划不合理、蚕桑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和宣传力度较小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指导、打造特色蚕桑品牌和深挖蚕桑文化资源等对策,从而推进蚕桑产业农旅融合发展,助力广西的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山东省蚕桑产业的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山东省蚕桑产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即建立新的蚕桑技术体系,改进蚕桑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多元化桑蚕品种选育,建立蚕桑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做好蚕桑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曾燕蓉 《广西蚕业》2019,56(1):39-46
运用SWOT法分析,发现广西生态桑产业具有桑树资源丰富、桑树生长优势明显、蚕桑产业优势强大、产业产品安全性优势突出等特点,同时也面临蚕桑产业发展地区农业生产力落后且科技推广难度大、生态桑研究起步较晚等方面的挑战。认为广西应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加大科技部门在生态桑方面的研究投入,集中优势力量,攻克蚕桑资源多用途开发与利用技术瓶颈,加快推进产业链延伸,最大限度提升生态桑发展潜力,促进生态桑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蚕桑产业是广西重要的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从产量、产值与净利润三个维度描述广西蚕桑产业的发展变化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与标准化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外在与内在因素。研究显示,外在的价格因素与市场需求、内在的物质投入与机械化程度均对广西蚕桑产业的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而内在的劳动力成本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价格因素与劳动力成本分别是对广西蚕桑产值与净利润影响作用最大的因素。建议降低劳动力成本与提高机械化程度,优化价格策略与扩大市场份额,科学投入物质资源与优化资源利用以促进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内涵和新思路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是蚕桑绢丝产业的延伸与拓展。全文以新的思路与理念讨论了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新技术及该学科与产业的发展方向:将蚕桑产业相关的物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文化资源,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进行开发利用,以达到物尽其用和资源效益最优化的目的;从蚕桑资源的加工特性、功能评价、多功能品种选育、原料标准化生产、加工工艺优化等方面系统构建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学科和技术体系;从桑枝、蚕蛹、蚕沙等大宗资源入手,开展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并开拓蚕桑资源的生态和文化功能,实现蚕桑资源的全方位开发,打造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新产业。  相似文献   

13.
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与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江苏省高效生态桑园管理、桑园散养草鸡、桑叶粉饲养畜禽、叶果兼用桑树品种选育、家蚕蛹虫草栽培、桑基鱼塘生态基地建设等系列试验调查,探讨了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五种典型模式与应用效果,为促进现代蚕桑茧丝绸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蚕桑生产与经营、蚕桑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研讨新方法,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浅论广西蚕桑资源循环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就如何将广西蚕桑资源有效利用,充分发挥蚕桑资源的经济效益,改变栽桑养蚕的传统观念,挖掘其潜能,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等问题展开简要的阐述,为促进广西蚕桑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广东大力发展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产业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蚕桑产业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广东蚕桑产业在科学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广东独特的种桑养蚕技术体系,但是广东蚕桑产业的发展仍受很多不利因素制约,以生丝为目的产物的传统蚕桑产业经营模式正面临严峻的考验。鉴于此,广东必须走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之路,通过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循环经济理念进行开发利用,可以显著提高蚕桑资源的经济价值,极大地提高蚕桑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使我省蚕桑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泽听  毛业炀  邓卫东  陈义安  伍文  崔彪 《四川蚕业》2019,(收录汇总):13-16
近年来南充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10+3”产业体系建设安排部署,着力在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优质蚕桑基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及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加强工作力度,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部分地方资金投入不足、管桑养蚕劳动力缺乏、土地资源要素制约加剧等问题。提出了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积极争取各级项目支持、强化产业科技人才支撑等对策,以期推动南充市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技术背景:蚕桑生产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2016年占世界蚕丝产量的80%以上。种桑养蚕仍然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占到总成本的80%左右。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蚕桑产业的比较效益急剧下滑,研究蚕桑省力高效生产的技术及设备已成为蚕农的迫切需求,是实现蚕桑专业化、规模化、家庭农场化的关键所在。同时,蚕桑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广西蚕业研究院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近年来所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不足,并从桑树资源在动物饲料、生态治理、食药用产业研究与开发以及木薯蚕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与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思路,旨在加快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进程,促进蚕桑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平利县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茂慈 《北方蚕业》2008,29(2):44-45
目前蚕桑产业的比较效益较低,已影响到广大蚕农兴桑养蚕地积极性和平利蚕桑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实施蚕桑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有利于提高蚕桑资源的经济价值,促进蚕桑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概述了汉中市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