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试地概况试地设在湖南省汉寿县境内,属丘陵地区,地势平缓;土质为红壤,总孔隙度在50%以下;养分含量低,有机质一般在2%以下,全氮量在0.1%—0.15%,速效氮为30—50PPM,速效磷在10PPM以下;油茶林分生长势差。试验前一般3至5年垦复1次,常年每亩产油3—4kg。  相似文献   

2.
无花果多元素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荣成市港西镇,沿海丘陵坡地,为棕色砂壤土,有机质含量1.09%,全N含量0.08%,速效N含量52.67mg·kg-1,速效P含量12mg·kg-1,速效K含量mg·kg-1,pH值6.2。1.2试验材料供试无花...  相似文献   

3.
一、材料与方法 试验林设在湖南省汉寿县和常德县丘陵地区,试验地坡度平缓,土壤系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而成的红壤。pH值5.1~5.6,结构紧密,总孔隙度一般在50%以下,养分含量低,有机质一般在2%以下,全量氮在0.1%至0.15%,速效氮在30~50PPM,速效磷在10PPM以下。林木生长势差。试验林多为多代萌芽或落籽成林,品种混杂,寒露类型占90%以上。管理粗放,试验前一般3~5年垦复一次,病害严重,常年亩产油量3~4kg,根据上述情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氮磷钾、pH值和有机质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三峡库区消落带设置固定监测样地,研究消落带首次经历水库水位涨落后土壤氮磷钾含量、p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受三峡水库水位涨落影响,消落带0~10,10~20和20~30cm土层的速效氮含量下降41.53%~59.87%,速效磷含量下降5.26%~36.76%,速效钾含量下降3.55%~45.56%,全氮含量下降9.52%~40.00%,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7.62%~37.83%,全磷和全钾含量基本上没有变化,土壤pH值略有变化,变幅为1.73%~9.58%.  相似文献   

5.
我国油橄榄中试园土壤条件及其营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3—1987年对湖北省武昌、宜昌、当阳县和陕西省城固县油橄榄中试园土壤与营养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橄榄生长较好的(一类树下)土壤条件是pH7—8,CaCO_3>5%,有机质>1.8%,速效N>74.4—87.4mg/kg土,速效P>40mg/kg土,速效K>200mg/kg土,交换性Ca103—181mmol/kg土,交换性Mg24—34mmol/kg土。生长结实好的一类树叶片营养指标为N2.0—2.5%,P_2O_5 0.14%,K_2O 1.5%,CaO 4.0%,MgO 0.8%。通过分析建立了预测产量和施肥控制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6.
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的播种育苗,单位面积产茁量将直接影响苗木的质量和育苗成本,如选择适宜的留苗密度很有经济价值。我们于1983—1985年在新宾县林科所试验圃地进行了留苗密度的试验。试验圃地年均气温4.7℃、年均降雨量800mm,无霜期125天,晚霜5月上旬,早霜9月下旬,解冻4月末、结冻10月上旬、圃地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为沙质壤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5cm土层含全N0.127%,全P0.21%,速效N10.47mg/100g±,速效P6.54mg/100g±,速效钾14.9mg/100g±,有机质2.07%,PH6.38,  相似文献   

7.
白城地区沙荒面积大,营造薪炭林有广阔的天地,为寻求沙荒地营造薪炭林的适宜树种,我们于一九八○年开展了引种试验。现将三年的初步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一、试验基本概况选沙荒面积比较大的通榆县,四井子公社林场设置了引种试验地。面积共3,780平方米,土壤为风积沙土,有机质含量为1.06%,速效N56PPm,速效P4.5PPm,速效K为13.8PPm。试验树种为沙枣、沙棘、锦鸡儿、胡枝子和紫穗槐,其种源分别为内蒙、青海、辽宁和吉林。一九八○年春,用我所培育的一年生实生苗,人工定点,挖坑植苗造林,每穴植苗一株,株行距为0.5×1.8m。按一般的抚育管理,每年只除草松土两次,未加别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石梓幼林生长与立地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和调查研究表明:北纬23°30′以南为石梓适生地区,其年平均气温20.5—24.5℃,极端最低温>-1.5℃,年降水量1200—2200mm。适宜的生境为地形开阔、阳光充足的静风环境(旬平均风速<<2m/s)。要求土壤疏松、表层有机质>2%,全氮>0.1%,速效磷>0.25mg/100 g土,pH值4.5—6.9,土壤含水率10—24%。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坡位上的石梓幼林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经相关分析,在一定范围内,石梓的生长与土壤pH值、水分、养分(N、P)的关系分别成显著和极显著的直线、幂函数、指数函数和S型曲线正相关。其中与速效磷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9.
在缺钾的杨树重茬育苗地(速效钾50—90PPm)应用新型生物钾肥——硅酸盐细菌剂2000/g亩,不仅提高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提高苗木地径7.6%、苗高6.8%,而且可促土壤有效氮、磷、钾的养分平衡,苗木质量和抗逆性也相应增强。  相似文献   

10.
2010-2011年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对千岛湖库区柑桔园78个样点0~40cm的土壤营养现状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显示:58.97%土壤是pH值〈4.8的偏酸性土,只有19.74%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90.79%土壤碱解氮、32.05%土壤速效磷、65.79%土壤速效钾等含量均呈极缺和缺乏状态,44.87%土壤速效磷、5.26%土壤速效钾等含量均呈超量状态,因此建议今后土壤管理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改良土壤酸碱度的基础上,进行科学配方施肥,提高柑桔品质和产量,促进千岛湖库区柑桔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为探讨加杨和北京杨在北京地区速生丰产的途径,我们于1959-1980年在院址附近进行了加杨、北京杨集约栽培试验。现将试验方法与结果简介如下。一、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位于北京西郊玉泉山东侧。地势平坦,壤质褐色土、土层厚2米以上,pH值8.0,腐殖质含量约1.39%,速效磷含量10-25毫克/  相似文献   

12.
对3年生思茅松幼林土壤、树体营养成分测定和追施微量元素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偏酸性,pH值随土层的深度增加而增加,从偏酸性(pH值5.06)向微酸性(pH值6.66)变化;有机质含量较低(表层土为28.6g/kg),并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急剧下降;全钾、速效钾、速效钙、速效镁和速效铁含量相对较高,全氮、速效磷、速效锌、速效铜和速效钼含量较低,速效硼未检出。幼树体内,全氮、磷、钾、硫、钙、镁、锰和氯化物等营养元素含量较高,锌、铜和硼等营养元素含量较低,钼未检出。在思茅松幼林土壤和幼树的不同部位,营养元素的含量不同。思茅松幼树生长最佳的微量元素施肥方法是施硫酸锌15g和硫酸镁40g,施肥1年后的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量分别为0.75m、2.18cm和0.51m。该方法对树高和冠幅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大,增强了幼树与杂草和灌木的竞争力,可以降低抚育管理的成本。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红松1~2年生叶片和其林下生长的土壤为对象,研究红松叶片中磷含量、磷贮量及其林下土壤中0~20、20~40和40~60 cm土层的氮磷钾矿质养分含量。揭示叶片质量、磷素水平与各层土壤速效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叶片质量与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无关,土壤中速效氮含量与针叶磷含量无关,0~20 cm土层的速效钾含量与2年生针叶磷含量显著相关。不同年生针叶的磷含量与各土层的速效磷含量都有显著的回归关系。针叶中磷贮量与土壤中速效养分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为研制出高效油茶专用有机肥,选择不同分量鸡粪、油茶壳、茶籽饼,并配合相应氮磷钾硼速效肥比例和不同类型发酵剂,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和试验实施,然后对发酵完全的各种有机肥养分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原料配方对有机肥全钾和有机质含量影响极显著,油茶壳和茶籽饼对全钾含量影响最大,鸡粪对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影响最大;处理8全氮含量较高,处理9全氮含量最低,处理4速效氮含量最高,处理6速效氮含量最低;处理1全钾含量最高,处理5全钾含量最低,处理6速效钾含量较高,处理4速效钾含量最低;处理7全磷含量较高,处理9全磷含量最低,处理3速效磷含量较高,处理4速效磷含量最低;处理1有机质含量最高,处理6有机质含量最低,不同配方有机肥呈中性;不同配方和不同发酵时间有机肥对墨西哥玉米草生物量相关指标影响差异极显著,施配方7有机肥处理玉米草生长最高,施配方5有机肥处理玉米草地上部分鲜重最大,施配方8有机肥玉米草地上部分干重最大。  相似文献   

15.
以浙江省奉化市覆盖栽培的雷竹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定位研究方法揭示在相似气候和土壤质地条件下,不同覆盖年限下雷竹林土壤土壤钾素的养分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年限的林地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存在显著差异。试验林地全钾含量变幅是12.5~34.24g/kg,速效钾是37.55~492.34mg/kg,速效钾的变异十分显著而全钾相对较小。全钾含量在覆盖栽培10年之前逐步递增,速效钾含量在覆盖3次或超过6年后增加尤为明显。值得关注的是全钾含量在10年后又趋下降,速效钾含量在覆盖栽培8年后开始下降,全钾含量变化幅度小于速效钾主要是由于二者养分来源和利用状态不同所致,矿物态的难溶性和缓效性钾是全钾主体,相对稳定,覆盖物料的残留分解释放引起速效钾养分增加显著。因而,从土壤肥力因子钾素养分来说,覆盖年限不宜超过10年,连续覆盖的次数或频率应少于3或4次,以稳定或提高雷竹林土壤钾素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种植年限的苹果树为研究对象,通过根系附近土壤NPK含量变化,来分析生长年限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影响。试验结果可知,土壤全K、全P和土壤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而上升,而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15年处理含量最高比0年处理差异达到了极显著差异。而土壤全N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而下降,0年处理含量最高比15年处理差异达到了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2014年5月4日对江苏省南京市一杨树人工林进行不同火强度点烧试验,5月3日和4日在试验前后分别采取土样,研究火烧后样地土壤有机碳与速效养分含量的即时变异。结果表明:火烧后24 h,土壤p H、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却随着火强度的增强而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则降低,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降幅减小,随着火强度的增加其降幅增大;土壤水解氮含量在高强度火烧下的0~5、5~10 cm土层以及中强度火烧下的0~5 cm土层是降低的,其他土层的水解氮含量是增加的;林火强度与土壤p H、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则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对桉树人工林间种象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Pennisetum purpureum)复合经营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比桉树纯林,桉-草经营模式的土壤容重降低了14.75%~22.12%,土壤总空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3.57% ~ 16.51%和15.39% ~ 18.67%,土壤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提高了6.01%~34.14%和16.95% ~43.99%,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桉-草模式下林地土壤pH值降低了9.2%~10.5%,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87.5%~24.2%;土壤全量N、P和速效N、P的含量提高7.06% ~89.99%,提高幅度的大小排列顺序为速效N>全量P>全量N>速效P,全量K和速效K含量减少,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14.14%.A层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幅度大于B层.桉树人工林间种象草复合经营模式,有助于改善林地土壤结构,提高林地养分含量,促进林木生长,是比较适宜推广发展的桉树复合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库布齐沙漠测定了人工生物结皮层的养分含量和颗粒物质的组成,结果表明:采取人工接种技术形成的生物结皮层同样具有养分富集的特征,速效氮、全氮、速效磷、全磷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固定沙地增加5.5%、70.0%、59.4%、53.96%和48.9%。与天然形成的生物结皮层养分含量相比,人工生物结皮层各养分(速效磷除外)含量较低,颗粒组成含量和天然形成的生物结皮层颗粒组成含量几乎一致,说明人工接种技术形成的生物结皮层颗粒物质组成和天然生物结皮相同。  相似文献   

20.
为了从9种配方有机肥中筛选出高效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专业有机肥,对油茶进行大田肥效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并进行施肥试验实施,最后测定林地土壤养分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配方有机肥的施用对深层土壤养分指标影响差异显著,对浅层土壤养分影响不显著;全氮含量相对较高为处理5和处理6,最低为处理3,水解氮含量较高处理为处理7和处理8,较低为处理1和处理4;土层中全磷含量较高处理为处理8,较低为处理2和7,速效磷含量较高处理为处理6,较低为处理2;土壤中全钾含量较高为处理3和4,较低为处理2,速效钾含量相对较高为处理9和4;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处理为处理6,处理8较低,有机质含量与速效磷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