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犬类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防疫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1月至 2 0 0 2年 10月 ,对北京市城四区散养犬和四个郊县内的四个养犬场进行临床发病情况调查 ,采用了PCR诊断技术、胶体金诊断技术、血相分析等化验手段 ,对 40 7个病犬诊断分析 ,结果表明 :40 7个发病犬中 ,病毒病占 45 .95 % ,寄生虫病占8.6% ,皮肤真菌感染发病占 11.3 % ,共确诊疫病 3 8种 ,由此可见 ,犬类传染病严重威胁着犬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本研究对北京8家动物医院2026例犬皮肤病临床初诊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临床症状、伍德氏灯检查和直接镜检进行犬真菌性皮肤病初步诊断,以SDA等进行接种纯培养和镜检分离鉴定致病真菌病原。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2026例犬皮肤病病例中,皮肤真菌病245例,占12.09%;犬小孢子菌157株,占犬皮肤真菌病病例的64.08%;犬小孢子菌感染幼龄犬77例,占49.04%;母犬81例,占51.59%;6~11月发病104例,占66.24%;头部发病46例,占29.30%。结论:犬小孢子菌为致病的主要病原真菌,幼龄犬、母犬、6~11月、头部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天津市某动物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就诊的104例犬皮肤真菌病病例进行临床调查分析,了解该地区犬真菌性皮肤病的发病规律及特点。调查内容包括病犬品种、患病时间、病犬性别、病犬年龄等方面。结果表明:(1)犬皮肤真菌病在夏季多发。(2)犬皮肤真菌病主要的发病年龄在4岁以下。(3)不同性别犬的皮肤真菌病发病率也存在差异,发病率分别为公犬60.58%、母犬39.42%。(4)易发病的品种多为北京犬和贵宾犬。  相似文献   

4.
兰州市犬类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防疫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临床和实验室方法对兰州市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4个区的宠物犬和近郊4个养犬场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胶体金诊断技术、试纸条快速诊断、试管凝集试验、ELISA、X光、血相分析等手段,对1 208例病犬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进行诊断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共有疾病38种,其中,病毒病占37.66%,细菌病占16.14%,真菌病占9.60%,寄生虫病占7.53%,普通病占29.07%.由此可见,犬类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对犬类健康威胁严重的疾病占70.93%,极大地制约了兰州市养犬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南省信阳市动物医院真菌性皮肤病患犬的调查,了解该地区犬真菌性皮肤病病原种类、发病规律及特点,为该地区犬皮肤真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与依据。结果表明,犬真菌性皮肤病发病年龄主要在2岁以内,占调查病例的73.29%,犬真菌性皮肤病流行的时间为5、6、7、8月,占调查病例的58.64%;不同性别的犬发病率不同,其中,公犬发病数占53.92%,略高于母犬(46.02%);犬真菌性皮肤病发病率最高的部位是腹部、颈部和背部,分别占30.89%、23.04%和18.32%;发病率最高品种为贵宾犬和京巴犬,分别占调查病例的24.61%和18.32%,发病率最少的是吉娃娃,占发病病例的2.09%;引起犬真菌性皮肤的主要病原是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分别占37.17%和24.08%。  相似文献   

6.
犬皮肤病是宠物临床上常见的病例,引起犬不同程度的瘙痒、脱毛、皮肤色素改变等症状,严重影响犬的生活质量。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西安地区犬常见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进行研究,收集整理了2012年至2017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动物医院的犬皮肤病病历,对不同性别、年龄、病因、季节、发病部位以及不同品种的犬患皮肤病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犬皮肤病的发病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为临床诊断和防治犬皮肤病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发现犬的皮肤病病例共有970例,占总发病数的4.05%;细菌性皮肤病和真菌性皮肤病的发病率较高,分别为31.44%(305/970)和27.22%(264/970);夏季是犬皮肤病的高发季节;1岁以内的犬患皮肤病较多,占总病例数的40.82%(396/970);雄性病例与雌性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58.56%(568/970)和41.44%(402/970);腰背部、耳部、四肢及面部是犬皮肤病的高发部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犬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犬感染风险因素,初步掌握养犬人员对布鲁氏菌病的认知程度和行为特点,从而提出合理的预防对策和控制措施,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估计流行率计算抽样数量,然后随机抽样,采用IELISA方法检测光滑型和粗糙型犬布鲁氏菌,同时结合调查问卷,获得乌鲁木齐市犬布鲁氏菌病流行率、感染风险因素和养犬人员对布鲁氏菌病认知情况,并对调查结果采用SPSS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犬布鲁氏菌病总流行率为25.5%(95%CI:20.9%~30.1%),且犬种和牛羊种并存,公共卫生威胁严重;从不同群体看,牧区流行率最高,为41.5%(95%CI:31.0%~52.0%);外购、散养、常接触牛羊、喂生肉、不处理犬粪便等行为是乌鲁木齐市犬布鲁氏菌感染的潜在风险因素,其中"常接触牛羊"(OR=1.97,95%CI:1.47~15.35)、"喂生肉"(OR=5.06,95%CI:1.69~20.74)是主要风险因素;乌鲁木齐市养犬人员对布鲁氏菌病的认知程度低,个人防护意识差。因此,应加强对犬感染牛羊种布鲁氏菌的公共卫生防控,减少犬与牛羊的直接接触,不喂生肉,定期开展犬布鲁氏菌病专项检测,同时加强宣传,提高养犬人员的布鲁氏菌病认知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齐齐哈尔地区犬皮肤真菌病发病情况与流行特点,笔者选取齐齐哈尔地区部分患有皮肤真菌病的犬进行调查,分析犬皮肤真菌病的发生与品种、年龄、性别和季节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齐齐哈尔地区犬皮肤真菌病多发于2岁以下的犬,尤其1岁以内的幼犬多发,多发于松狮犬、可卡犬、萨摩犬、京巴犬、巴哥犬等长毛、密毛犬,雌性犬比雄性犬发病率略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和控制犬皮肤真菌病的危害和影响,本试验选用自制的蒜酊合剂对犬进行涂擦治疗,并采用伍氏灯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浓度适中的蒜酊合剂对皮肤真菌病疗效最优、治愈率高,经伍氏灯照射的患部真菌产物数占整个照射面积约为0,即真菌数约为0。本试验得出中浓度的蒜酊合剂(大蒜与酒精的比例为1:2的蒜酊合剂)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犬皮肤真菌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犬皮肤真菌病是重要的犬类皮肤病,本病治愈难,极易反复,并对人有一定传染性。本实验室在进行吸虫囊蚴感染试验中,实验犬皮肤出现红斑、皮屑等症状,通过镜检确诊为犬皮肤真菌病。采用综合方法对患病犬进行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犬巴贝斯虫病是经蜱传播的血液寄生虫病,其临床症状是高热、贫血、血红蛋白尿和脾肿大。通过血涂片检验,血常规检验并结合临床特征,对西安市103只宠物犬进行了巴贝斯虫的感染情况检测。结果显示,犬血液中巴贝斯虫的感染数为16例,占总数的15.53%,其中5月份的感染犬最多,为13例,占感染数的81.25%(13/16)。  相似文献   

12.
用布鲁氏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采自大埔县545犬血清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然后用布鲁氏菌试管凝集方法对阳性样品或可疑阳性样品进行确诊,检测结果为抗体阳性数6份,抗体阳性率1.1%。其中散养犬只抗体阳性数2份,抗体阳性率0.4%;犬养殖场犬只抗体阳性数0份,抗体阳性率0%;农贸市场肉用犬抗体阳性数4份,抗体阳性率0.7%。结果表明我县的犬和外地输入大埔县的肉用犬都存在布鲁氏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3.
<正>1犬布鲁氏菌犬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后可引起流产和不育,尤其给犬的饲养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犬布鲁氏菌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可特异性引起母犬不育的细菌,美国首先报道了犬布鲁氏菌不育症,随后也在其他国家发现。Barton(1977)发现,在美国约1.5%~6.6%的母犬经抗体反应诊断为感染本病,但英国没有犬布鲁氏菌病,只是Tayler等(1975)报道有一例母犬发生布鲁氏菌引起的流产。布鲁氏菌  相似文献   

14.
<正> 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在经济动物中,鹿最易感染,狗、狐次之,猫、兔、貂易感性较低,而貉感染布鲁氏菌病的文献缺乏。尤以犬种布鲁氏菌感染,我国只限于尚德秋等(1983)从美国进口的Beagle狗中首次分离到犬种布鲁氏菌,李元凯等(1988)在我国某省首次发现狗的犬种布鲁氏菌病。为此,我们于1988年末,进行本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引起犬皮肤真菌病的主要是犬小孢子菌,有时须毛癣菌、疣状毛癣菌和石膏状小孢子菌也可引起发病,皮肤真菌的抵抗力极强,其在日光照射或0℃以下可存活数月。附着在犬舍、器具、桩柱等上的病犬皮屑中的真菌甚至经过5年仍可保持感染力。犬皮肤真菌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在犬数量多且密集的情况下,其也可通过空气传播。体外寄生虫,如虱、蚤、蝇、螨等在本病的传  相似文献   

16.
目前,犬布鲁氏菌病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而且发病数量逐年上升,由犬布鲁氏菌病感染人的病例报道也日益增多。因此犬布鲁氏菌病的控制和根除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开展锡盟地区犬感染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调查,可以了解犬布病在本地区的流行情况,并且能为预防和控制人间犬布鲁氏菌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情况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县50%以上乡镇对牛羊进行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其中,抽检的规模化牛羊养殖场(户)占被调查乡镇牛羊规模化养殖场(户)的30%以上,抽检的牛羊数量占规模化养殖的30%以上;抽检的牛羊散养户占被调查乡镇牛羊散养户的10%以上;抽检的散养牛羊数量占散养牛羊的10%以上。调查清楚本地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感染现状和流行规律,分析查找出当前牛羊布鲁氏菌病感染流行的原因,制定并建立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犬细小病毒病发病情况调查与流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市2009—2010年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收集9个动物医院2年接诊的5684例疑似犬细小病毒病犬,通过临床检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4124例患犬发生不同类型的犬细小病毒病。研究表明,本病发生多以肠炎型为主,占总发病数的49.64%;犬品种影响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生,纯种犬的发病率最高,占62.85%,土种犬发病率最低,占11.99%;1~3月龄的幼犬多发,占发病数的65.11%;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多发于气温骤变的11~12月和2~3月;免疫次数也影响了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生,每年2次免疫可以显著降低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生。因此,选择高质量的疫苗,增加免疫次数,选择合理的饲养环境,加强多发季节和多发年龄段对犬的保护是减少本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东莞市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因此开展犬、猫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为了摸清东莞市犬、猫布鲁氏菌感染的情况,笔者于2006—2007年在东莞市采集1145份犬血清和126份猫血清进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笔者2004-2007年,在郑州近郊马场共诊治马病89例,其中传染病与寄生虫病10例,占发病总数的11.2%;非传染性疾病79例,占发病总数的88.8%,其中内科疾病44例,占总发病的49.4%,外产科疾病35例,占发病总数的3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