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的形成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由前震旦系和震旦系岩层构成的兴隆山土壤的形成和分布。结果表明:土壤形成及分布与气候、植被和海拔有显著的相互关系。随着海拔高度由2300米到3500米,温度由暖变寒,湿度由干燥到湿润,植被由落叶阔叶林(在2300米~2600米海拔范围)到以阔叶林为主的针阔混交林(2600米~3000米),再过渡到亚高山(3000米~3500米)和高山(>3500米)灌丛草甸,土体淋溶由弱变强,3000米以上土壤风化变成寒冻风化为主,相应的土壤类型依次由石灰性灰褐土和典型灰褐土到淋溶灰褐土,渐变到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到高山草甸土和高山灌丛草甸土,其中淋溶灰褐土面积最大。丰富的兴隆山土壤资源和它们相应的地理要素一起共同构成了黄土高原西部独特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利用土壤野外调查和搜集的鸡西市土壤资料,研究鸡西市土壤资源及其分布规律,为鸡西市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鸡西市地带性土壤类型有暗棕壤、白浆土,非地带性土壤有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新积土、水稻土、火山灰土,共计8个土类,17个亚类。土壤类型是随地形部位的不同而有规律分布的。暗棕壤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带;典型白浆土、草甸白浆土、潜育白浆土依次分布于岗地、平地和低平地;草甸土、沼泽土和泥炭土分布于河流两岸和湖泊周围低洼地;冲积土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泛滥地和兴凯湖的湖岸;火山灰土仅仅分布于鸡西市火山熔岩台地。  相似文献   

3.
武都区不同土壤类型微量元素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都区耕层土壤进行取样,测试分析150个土样的铁、锰、铜、锌、硼、硫和硅共7项指标。对测试结果根据采样经纬度对应到土壤图,再采用径向基函数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获取27个土种各微量元素平均值和全区各微量元素平均值。有效铁石渣土含量最高,浅红土最低;有效锰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含量最高,粗骨质碳酸盐褐土含量最低;有效铜含量耕种砂质黄棕壤最高,羊血土最低;有效锌绵黄土含量最高,浅红土最低;有效硼含量山地耕种草甸土最高,石渣土最低;有效硫含量砂砾质碳酸盐褐土最高,浅红土最低;有效硅含量亚高山灌丛草甸土最高,麻黄土最低为。武都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普遍低,且空间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4.
太白山北坡亚高山寒带湿润气候、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是土壤垂直带谱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结果表明:此带土壤腐殖质特性明显,淋溶强烈,呈酸性;剖面发育较差,风化度低,粘化作用微弱,具硅铝特性;氧化铁的游离度低,活化度高,潜在移动性大。该带土壤属于系统分类中的腐棕土土类,其中发育在亚高山灌丛草甸的为普通腐棕土,发育在亚高山禾草草甸的为不饱和腐棕土。  相似文献   

5.
太白山北坡垂直带土壤发生特性与分类—腐棕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白山北坡亚高山寒带湿润气候、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是土壤垂直带谱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结果表明:此带土壤腐殖质特性明显,淋溶强烈,呈酸性;剖面发育较差,风化度低,粘化作用微弱,具硅铝特性;氧化铁的游离度低,活化度高,潜在移动性大。该带土壤属于系统分类中的腐棕土土类,其中发育在亚高山灌丛草甸的为普通腐棕土,发育在亚高山禾草草甸的为不饱和腐棕土。  相似文献   

6.
榆林市土壤资源特点及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土壤普查资料,综合分析榆林市土壤资源的优势和不利因素,并根据其适宜性,对土壤资源进行评价与分类;按照评价的原则,对各类土壤资源的适宜性进行评述。针对土壤资源的特点及利用现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充分利用现有耕地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生产潜力较大的黄土、风沙土、潮土、沼泽土、水稻土、草甸土和盐土,为确定正确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做到"因地制宜"和"科学种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寒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和光谱学特征,为川西高原区域水陆碳循环以及高寒土壤资源管理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了川西3种高寒生态系统(亚高山森林、高寒泥炭湿地和高寒草甸)中0~10 cm的表层土壤中的DOM,利用三维荧光分析仪测定了DOM荧光特征,采用平行因子法(EEM-PARAFAC)和荧光区域积分(FRI)等对DOM光谱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亚高山森林土壤中DOC、DON、TOC和TN含量明显高于高寒泥炭土和高寒草甸;亚高山森林土壤DOM芳香性与腐殖化程度最低,DOM稳定性最低,微生物可利用性最高;平行因子分析显示所有土壤DOM呈4个荧光组分,以蛋白类组分载荷最高,富里酸类组分载荷最低;亚高山森林土壤DOM中芳香蛋白类有机质占比最高,高寒泥炭湿地和高寒草甸土壤DOM中则是富里酸类有机质比例最高。【结论】3种高寒土壤的DOM及荧光组分差异显著,亚高山森林土壤DOM不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野外调查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与宽须蚁蝗(Mymeleotettix Palpalis Zub)资料,对位于新疆天山中段巴音布鲁克草地的20个样地进行群落数量分类,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群落间、群落内宽须蚁蝗分布与生产力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草地群落类型地上生物量、宽须蚁蝗分布差异明显,就地上生物量而言,亚高山草原和亚高山草甸较低,高山沼泽草甸和高山草句较高,而亚高山草甸化草原和亚高山草原化草甸处于两者之间;就宽须蚁蝗分布而言。亚高山草甸和高山草甸最低,亚高山草原和高山沼泽草甸较高,而亚高山草甸化草原和亚高山草原化草甸处于两者之间。在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不同草地群落类型生产力(地上生物量1与宽须蚁蝗分布的直线回归关系不成立。亚高山草原群落内生产力与宽须蚁蝗的分布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了解高寒草甸不同草地类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生态过程的差异性,本研究对海北站小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杂类草草甸、矮嵩草(K.humilis)草甸、藏嵩草(K.tibetica)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的根土比、土壤容重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高寒草甸根土比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且藏嵩草沼泽化草甸根土比最高(P0.05);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而增加,其中藏嵩草草甸显著低于其他草甸(P0.05);土壤养分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且在藏嵩草沼泽化草甸下养分含量最高(P0.05)。土壤养分与根土比主要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容重则主要呈负相关关系。因此,高寒草甸不同类型草地群落根土比大小、土壤养分含量反映了高寒草甸群落类型及稳定性,从而可作为判断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桃山林区土壤普查进行分析,土壤类型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而且随着外界条件变化而逐渐变化。掌握土壤分布规律与变化趋势,为合理改良与充分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该地区为暗棕壤,共有五个亚类,九个土属,十六个土种;非地带性土壤有4个土类、九个亚类。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大兴安岭牙克石林区土壤类型主要有: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沼泽土和草甸土。该区土壤肥力等级的顺序为,草甸土>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沼泽土。  相似文献   

12.
以北京九龙山13种林分类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6项土壤指标,基于非线性隶属度函数法确定各指标隶属度值,同时采用灰色关联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终应用综合指数法和加权求和法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pH值普遍偏低,土壤养分含量分布不均。土壤养分不仅在林分之间差异较大,而且在同一林分中,表土层与其余土层之间差异也较大,并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下降;(2)有效磷和全氮是影响研究区土壤质量的限制性因子;(3)有机质和碱解氮的权重较大;(4)2种模型的土壤综合质量变化趋势一致,各土层土壤综合质量排在前2名的都是灌木林和白蜡林,而最低的则都是樟子松林,且所有林分表土层的综合质量远高于其它土层。研究区土壤综合质量总体偏低,大多处于中下水平,仅表土层较好。该研究可为该区域森林抚育及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了安远县林业土壤的分布规律及乌石嶂山的土壤类型和理化性质的垂直变化情况,重点分析了全县主要林业土壤类型的理化性状和林业生产情况,并对主要林业生产单位的土壤物理性质和肥力状况作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森林土壤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土壤由于分布范围广,成土因素各异,因而又是一个庞大的土壤系列,其中包括发育于不同气候条件和森林植被下的各具特点的不同土类。在中国,主要有灰化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壤)以及褐土等。本文主要进行森林土壤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生态公益林是以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的森林类型,土壤肥力状况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探讨生态公益林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肥力状况,旨在为森林土壤资源的科学管理与评价及生态公益林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文从江西省生态公益林监测样地中选取6种处于发育中期阶段的典型林分类型(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毛竹林、杉木林、湿地松和针阔混交林)33块样地,测定其土壤化学性质,并用方差分析(ANOVA)探索林分类型和土壤层次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同时比较同一林分类型内不同土壤层次和同一土壤层次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化学性质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土壤指标进行降维,计算各林分类型的PCA综合得分进而排序土壤肥力状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全钾、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逐渐降低,而pH值、全氮和全磷均无显著变化。同样,除常绿阔叶林A层的有效磷和针阔混交林A层的速效钾分别显著地高于杉木林和马尾松林外,其余同一土壤层次不同林分类型间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主成分分析显示,第1主轴(35.9%)主要代表速效养分含量和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其中速效氮、速效钾和有机碳的因子载荷值较大;第2主轴(15.4%)主要代表全量养分和pH值的变化;土壤肥力状况排序为:毛竹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湿地松林。结论从保育土壤的角度来看,不同林分类型的肥力状况将为生态公益林差异化补偿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此外,相对于人工针叶纯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因而建议针对人工针叶林进行补植改造,朝向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方向转变,从而提升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北林区棕色针叶林土壤和暗棕壤的N养分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东北林区两类主要森林土壤(棕色针叶林土和暗棕壤)的N素养分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全N含量、碱解N、氨态氮、硝态N和粘性矿物固定态铵的统计分析,认为暗棕壤较棕色针叶林土能够提供更多的速效N(硝态N和铵态N),并具有长期的供应能力(全N,碱解N,粘性矿物固定态铵)。同时,研究结果认为速效N更容易受外界环境因子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同一类型土壤不同的样本之间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养分缺乏下外源有机酸对暗棕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比例 A1和 B层暗棕壤( A1∶B=1∶2)设置土壤养分缺乏条件、栽植落叶松幼苗,通过有机酸溶液外源添加,系统研究不同浓度草酸、柠檬酸和琥珀酸对养分缺乏下暗棕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养分缺乏下,暗棕壤的脱氢酶活性明显降低,且胁迫时间越长降低幅度越大。对于养分缺乏的暗棕壤,大多数有机酸处理均提高了土壤的脱氢酶活性,提高程度因处理时间、有机酸种类和浓度而异。在处理10、20和30 d时,最显著的有机酸处理浓度分别为10.0、5.0和10.0 mmol/L;不同处理时间内对脱氢酶活性的增幅为30 d〉20 d〉10 d;3种有机酸的增加效果为:琥珀酸〉柠檬酸〉草酸。[结论]外源有机酸对养分缺乏暗棕壤的脱氢酶活性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暗棕壤的微生物活性和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8.
八达岭地区主要森林类型土壤脲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八达岭地区9种森林类型土壤脲酶活性及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脲酶活性有从表层到底层垂直递减规律,其含量受到树种的影响;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是影响脲酶活性的主要因素;由主成分分析得出的第一主成分可综合反映土壤保肥供肥的信息,方差贡献率达44.86%;由此可见土壤脲酶活性是评价森林土壤肥力的一项重要的生物活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样与分析,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石质山区退耕还林林下土壤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退耕还林地与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以及典型样地中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土壤物理化学状况,并利用价格替代法、影子工程法评估平果县退耕还林工程的理论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退耕还林10年后,土壤剖面结构逐渐完善,土壤容重减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5%;全氮元素增加不明显.土壤质量恢复效益最大的是早熟桃林地与任豆林地.不同类型的植被,土壤速效养分的差异大于土壤全量元素的差异.从拦蓄保护水资源价值与减少土壤肥力损失价值两方面计算平果县退耕还林工程土壤生态效益价值超过21亿元.  相似文献   

20.
棕壤是我国东部地区典型的地带性土壤,其特殊的气候地形条件决定了必须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才能保证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林地、蚕地和耕地3种利用方式下棕壤土体内部微团聚体的剖面分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利用方式下,各粒级微团聚体在各层间差异较大。0~20 cm土层的10μm微团聚体和特征微团聚体比例表现为随干预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的趋势,而10~50μm和50~250μm微团聚体的变化均表现为随人为干预程度的提高而减少的趋势;(2)从各粒级微团聚体在剖面间的分布来看,10μm微团聚体呈向下富集的趋势,与不同利用方式下无定形氧化铁的变化规律一致,同时特征微团聚体比例的变化规律与此相同;10μm呈向下减少的趋势,与有机质的变化规律一致。上述土壤微团聚体特征反映出在现阶段耕种制度下,开垦程度的提高不利于形成较大粒级的微团聚体,也不利于土壤肥力的维持和土壤结构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