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胭脂蜜(Rhododendron obtusum cv. Yanzhimi)、花蝴蝶(Rhododendron obtusum cv. Huahudie)和西施(Rhododendron obtusum cv. Xishi)3个杜鹃品种为研究试材,在光照培养箱内采用盆栽控水法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利用透射电镜观测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杜鹃叶片叶绿体和线粒体都随干旱胁迫的程度加深而受到损坏,叶绿体对于水分的亏缺较线粒体更加敏感。对于抗旱性较强的胭脂蜜,质壁分离出现更晚,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损伤程度更轻,叶片细胞结构对于杜鹃抗旱性强弱的决定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2.
以粉红亚都蜜、红巴拉蒂、里扎巴特、新西兰攀金等4种葡萄品种的花粉为试验材料,分别贮藏在-5、-10、-15、-20、-25、-30、-80℃温度条件下,贮藏1、3、5 d,然后用200 g/L蔗糖+50 mg/L硼酸+8 g/L琼脂固体培养基作为营养基质,进行花粉离体培养。结果发现,不同温度处理下贮藏5 d后,红巴拉蒂在-10℃下花粉生活力最高;粉红亚都蜜在-80℃下花粉生活力最高;新西兰攀金在-20℃下花粉生活力最高;里扎巴特在-20℃下花粉生活力最高;不同品种的葡萄花粉量不同,摩尔多瓦的花粉量最多,为11 833±780个。柱头可授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柱头可授性强弱不同,摩尔多瓦的柱头可授性最强,适合在杂交育种作母本。  相似文献   

3.
以6个杜鹃(Rhododendron L.)品种胭脂蜜[Rhododendron obtusum(Lindl.)Planch.cv.Yanzhimi]、鸳鸯锦(R.obtusum cv.Yuanyangjin)、花蝴蝶(R.hybridum Hort.cv.Variegated Butterfly)、紫宸殿[R.indicum(L.)Sweet.cv.Zichendian]、锦袍(R.hybridum cv.Jinpao)、紫鹤(R.championiae Hook.cv.Zihe)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干旱胁迫下不同杜鹃品种的外观形态、生理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所有杜鹃品种叶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垂、萎蔫甚至死亡的情况,其中锦袍的受伤害程度相对最轻。MDA含量呈持续上升或先升后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较平缓,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其中紫鹤在干旱第10天时含量达到最高;叶绿素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初始荧光(F0)总体呈现下降再平缓上升的状态,其中花蝴蝶与紫鹤在10 d后急剧下降直至消失,这与外观形态表现一致;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与PSII潜在活性(Fv/F0)变化规律一致,除2个干旱敏感品种花蝴蝶和紫鹤急剧降低以外,其他品种均保持平稳状态。  相似文献   

4.
选用杜鹃(Rhododendron)品种♂胭脂蜜(Rhododendron obtusum ‘Yanzhimi’)×♀春五宝(Rhododendron hybridum ‘Chunwubao’)杂交种子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杀菌方式、不同培养基初代培养、不同生长调节剂、低温处理及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与生长以及添加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的1/2 WPM培养基对杂交无菌苗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杜鹃杂交种子的最佳杀菌方式为1.5%NaClO溶液处理10min+75%乙醇处理30 s;在经过为期20 d的4℃低温处理,并添加浓度为100 mg/L GA3的1/2 WPM培养基中培养杜鹃杂交种子,其发芽率最高,达到56.7%;光照对杜鹃杂交种子的萌发起促进作用,光照处理下的种子萌发率高于黑暗处理,且种子萌发的时间提前3~7 d;添加了0.5 mg/L NAA、0.1 mg/L IBA的1/2 WPM培养基使杜鹃杂交无菌苗的生根率达到了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杜鹃品种胭脂蜜[Rhododendron obtusum(Lindl.)Planch.cv.Yanzhimi]、花蝴蝶(R.obtusum cv.Huahudie)和西施(R.obtusum cv.Xishi)为研究试材,在光照培养箱内采用盆栽控水法进行干旱胁迫,利用石蜡切片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叶片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杜鹃叶片仅有下表皮具有气孔,上、下表皮都有表皮毛和腺毛等附属物,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气孔开度变小,到中后期气孔闭合。叶片受干旱后变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之比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中胭脂蜜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之比变化幅度最大,并且抗旱性较强的胭脂蜜气孔的闭合时间相对更晚,说明叶片细胞结构对于杜鹃抗旱性强弱的决定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6.
晚熟李花粉生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晚熟李品种‘龙眼秋李’、‘黑宝石’、‘安哥诺’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萌发试验测定花粉生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和田间套袋法测定了其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蔗糖和硼砂浓度对晚熟李花粉生活力均有显著影响。3个李品种均在10%蔗糖浓度下萌发率最高,分别为36.61%、21.33%和12.97%。蔗糖浓度高低影响花粉萌发率,适宜硼砂浓度明显促进花粉萌发,晚熟李花粉萌发适宜条件为1%琼脂+10%蔗糖+50 mg/L硼砂。柱头的可授性可持续3 d,但开花后1~2 d的可授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紫薇品种与狭瓣紫薇的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方法]观察紫薇品种和狭瓣紫薇的花粉萌发率,并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了柱头可授性。[结果]紫薇品种和狭瓣紫薇的花粉在加有120 g/L蔗糖或100 g/L PEG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左右萌发率最高,随后萌发率开始下降。将花粉保存在低温下,可以延长花粉的寿命。开花后8~10 h狭瓣紫薇的柱头可授性明显上升,用0.3 mg/L NAA或0.3 mg/L 6-BA对柱头进行处理可以提高柱头可授性。[结论]该研究为提高紫薇属远缘杂交效率和选育优质芳香紫薇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以13个品种杜鹃(Rhododendron)2年生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杜鹃叶片形态、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缺、细胞膜透性(相对电导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的影响,评价杜鹃品种的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形态、水分饱和亏缺、相对电导率值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而升高;相对含水量随胁迫程度增加而降低;最大光化学效率及潜在光化学效率在重度胁迫下显著下降。根据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13个杜鹃品种的抗旱性,其抗旱性排序为国旗红玉蝴蝶大青莲胭脂蜜大鸳鸯锦蓝樱状元红红月新天地紫萼琉球红粉珊瑚红珊瑚。各杜鹃品种均可以通过其形态、生理特性来适应干旱胁迫环境。  相似文献   

9.
测定杜鹃花花粉萌发力的液体培养基和贮藏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满山红、映山红、马银花、锦绣杜鹃的新鲜花粉为试料,研究了适宜杜鹃花花粉萌发的液体培养基、贮藏温度以及花粉的采摘贮藏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测定杜鹃花花粉萌发力的培养液为:100g/L蔗糖+20mg/L H3BO3+20mg/L CaCl2,适宜花粉萌发的温度为25°C,8h花粉管开始萌发,16h萌发基本结束。满山红、映山红、马银花和锦绣杜鹃4种杜鹃花的花粉萌发力依次为:88.76%,74.32%,70.47%和82.62%。适宜杜鹃花的贮藏温度依次为:-20°C>4°C>室温,花粉生命力大于5%可用作父本的时间依次为:32d,24d,6d。适宜的保存花粉方式为仅去掉花瓣后的花朵,在4°C条件下,可保持杜鹃花花粉萌发力大于5%的时间达40d。  相似文献   

10.
新疆变色石竹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变色石竹花期动态,分析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的发生规律,为野生石竹种质资源利用及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测记录变色石竹花期.以变色石竹花粉为材料,采用L9(33)正交设计研究蔗糖、硼酸、氯化钙对变色石竹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运用碘-碘化钾染色法、TTC染色法、花粉萌发法动态测定花粉活力,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变色石竹开花在5月中下旬,盛花期从6月延续到9月,花期持续时长为165 d左右;10 g/L蔗糖+0.1 g/L硼酸+0.05 g/L氯化钙为比较适合变色石竹花粉萌发培养基;花粉在开花第6h至第6d花粉都具有活力,开花第2d花粉活力最高;柱头从开花第3d逐渐具有可授性,到第8d可授性消失.[结论]变色石竹花部图案多变,花期较长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蔗糖、硼酸、氯化钙均对花粉萌发具有促进作用,TTC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相对便捷准确,开花第4~6d内柱头可授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