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γ-氨基丁酸(GABA)作为一种神经抑制性的游离氨基酸,主要存在于作物的胚部,具有抑制神经、抑制血压等生理功能。利用萌动期杂豆作物中γ-氨基丁酸的富集特点,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等技术,研制出富含γ-氨基丁酸及多种营养特色的营养强化米。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乳酸菌发酵香菇柄产γ-氨基丁酸(GABA)的培养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分析法对培养基组分谷氨酸钠、氯化钙和磷酸吡哆醛(PLP)的添加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香菇柄产γ-氨基丁酸的最适培养基组分为:谷氨酸钠8 g/L,氯化钙0.3 g/L,PLP 0.2 g/L。在此条件下,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产量可达190.93 mg/L,发酵香菇柄中γ-氨基丁酸含量达到2.959 mg/g菇粉,比未经发酵处理的香菇柄原料提高了5倍,达到了富集γ-氨基丁酸的目的,为今后开发新型功能性香菇制品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γ-氨基丁酸茶(Gabaron Tea)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γ-氨基丁酸茶的生理功能与加工技术进行了综述,简述了γ-氨基丁酸的增加方法,并展望了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新疆农垦科技》2005,(4):26-26
一种“降压米”在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培育成功,这种新型水稻品能缓解和预防血压升高,其体内含有的γ-氨基丁酸比一般水稻品种高5~6倍。研究表明,γ-氨基丁酸属于强神经抑制性氨基酸,能够起到抑制中枢神经兴奋、降低血压的作用。(摘自聊城政务网,2005-06-11)“降压米”问世  相似文献   

5.
提高茶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茶叶γ-氨基丁酸的含量。采用真空充氮、红外线照射以及液体浸泡等逆境对茶树离体叶片进行了处理。试验结果表明3种处理均能提高茶叶γ-氨基丁酸的含量,其中以真空充氮和液体浸泡处理效果明显,γ-氨基丁酸的含量分别达到2.88mg/g和4.01mg/g。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糙米中γ-氨基丁酸的主要代谢途径,综述提高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方法以及富γ-氨基丁酸发芽糙米产品的研究与利用现状,并分析发芽糙米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饮食的合理与否,关系到民众的健康水平,如何从食物中摄取全面的营养素,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糙米是砻谷后得到的米。糙米的表面覆有果皮、种皮、胚乳等被称为糠层的成分。与精白米比较,糙米的精蛋白、粗蛋白、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是精白米的数倍,糙米中约64%的营养元素富集在糠层和胚芽中,其中所含的功能性营养物质γ-氨基丁酸尤为宝贵。但糙米的纤维质含量高、食感差,营养不容易被充分吸收。另外,在蒸煮米饭时,糙米不容易蒸熟。因此,糙米往往被精加工成白米,造成营养成分的大量流失。辗下来的米糠…  相似文献   

8.
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糙米生产γ-氨基丁酸工艺条件,高含量γ-氨基丁酸萌芽米生产的最佳条件为浸泡时间9.1 h,催芽时间14.7 h,发芽温度28.03℃,在此条件下γ-氨基丁酸含量为48.1 mg/100 g。  相似文献   

9.
γ-氨基丁酸的生理功能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γ-氨基丁酸的生理功能及其研究开发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桑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简称GABA)是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也是广泛地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种与逆境胁迫有关的非蛋白氨基酸。实验探索出了适合桑叶的测定方法为比色法,利用AlCl3有效去除桑叶中的水溶性色素后,采用分光光度法准确地测定桑叶中GA-BA的含量。同时,对目前生产上主要栽种的23个桑树品种的GAB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显示含量较高的桑树品种为火桑,其新鲜桑叶中GABA的含量为1.224mg/g,为GABA的进一步研究和桑叶中功能性成分的开发利用奠定了试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葡萄糖溶液培养的青花菜芽菜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纯牛奶和白砂糖,通过乳酸菌发酵研制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酸奶。以酸奶的感官品质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青花菜芽菜酸奶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7.1%,青花菜芽菜添加量2.1%(采用120 mmol·L-1葡萄糖溶液培养青花菜芽菜),菌种接种量0.3%,发酵时间6.2 h,该条件下制作的酸奶感官评价最优,GABA含量达到0.789 g·L-1,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发酵乳国家标准。该产品的研制为后续富含γ-氨基丁酸的乳制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四碳非蛋白质氨基酸,具有降血压等功能。为提高稻米中GABA含量,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水稻中GABA代谢关键酶GABA转氨酶1基因(Os GABA-T1)的干扰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至粳稻品种宁粳1号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导入的RNA干扰结构成功地降低了目的基因Os GABA-T1的表达,且干扰家系中Os GABA-T2基因表达也随之下降。对转基因T3代稻米GABA含量测定发现,糙米中GABA含量相对于对照增加了13倍以上,精米中GABA含量也显著增加,而其他主要氨基酸含量则没有明显变化。测定储藏4个月的转基因稻米发现,GABA含量仍具有较高水平。所以,利用RNA干扰技术可有效提高稻米γ-氨基丁酸(GABA)含量,为培育富含GABA的降血压功能性水稻品种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1株酵母菌产GABA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专利菌株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 GPT-5-11为供试菌株(专利号:201010182948.5),通过液态发酵试验优化其培养条件,研究γ-氨基丁酸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成分( g /L) 为:葡萄糖24.5,酵母膏6.2,大豆蛋白胨6.2,吐温80 2ml,乙醇4ml,MgSO4?7H2O 0.2,MnSO4?4H2O 0.045,L-MSG12.5,含0.5%谷氨酸。培养基中添加L-MSG浓度为12g/L,pH值为6.5,37℃发酵48 h。在最优条件下,γ-氨基丁酸产量最高可达2.58g/L。  相似文献   

14.
γ-氨基丁酸(GABA)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植物细胞游离氨基酸中重要组分之一。农作物中的GABA具有贮存氮素、诱导激素产生、调节作物生长发育和调控信号传导等作用,由于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而备受学者关注。本文综述了逆境胁迫下作物体内GAGA的合成途径、积累机制及其在逆境响应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糙米为主要原料,经调制后接入酵母菌发酵,研究发酵温度、时间和接种量等工艺对γ-氨基丁酸和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6 h和酵母接种量为4%最优组合时,γ-氨基丁酸含量可达0.85 mg/mL,而谷胱甘肽含量可达2.97μg/mL。  相似文献   

16.
将2012年新收获粳稻谷的水分调至14.5%,定量装入多个密封袋中,通过充氮,将氧气浓度分别调为2%、5%、8%、21%后分别置于20℃、25℃的人工气候箱中模拟储藏180d,每30d测定1次其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研究气调储藏粳稻谷对其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氧气浓度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储藏的粳稻谷,其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低氧条件下GABA减少的幅度小于自然条件下,20℃下GABA的减少幅度低于25℃下。通过SAS软件分析,发现温度、氧气浓度、储藏时间对发芽糙米GABA的变化有显著影响且相互之间具有交互作用。在本实验储藏条件下,通过F值比较可知:储藏时间对GABA含量影响最大,其次是储藏温度和氧气浓度。  相似文献   

17.
以福建省顺昌县当地野生藤茶为研究对象,利用日立L8900型氨基酸测定仪对干制藤茶叶和特制藤茶膏的氨基酸组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藤茶叶和藤茶膏中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5~6种,含人体非必需、在人体内可合成的氨基酸8种,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各自相当;除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外,其余人体可合成的氨基酸种类的含量差异比较悬殊。  相似文献   

18.
为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检测提供高效的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柱Waters BEH C18(1.7 μm, 100 mm×2.1 mm),以60%的乙醇为提取剂,流动相组成为乙腈和纯水,以邻苯二甲醛为衍生剂提对γ-氨基丁酸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确定了样品最佳衍生反应时间为2 min,衍生物可在室温条件下稳定时间24 h以上或4℃低温保存。在此条件下绘制了γ-氨基丁酸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5 mg/L,回收率范围98.88%~99.2%,相对标准偏差为0.6%~2.2%。该方法准确、灵敏、省时,为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测定奠定了有效可靠的方法基础,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HPLC法测定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GABA)所用衍生剂缺乏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了3种常见衍生剂及其色谱方法比较。以邻苯二甲醛(OPA)、丹磺酰氯(Dansyl-Cl)、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氨基甲酸酯(AQC)3种物质作为柱前衍生剂,色谱柱为intertsil ODS-C18柱(前两者使用)、Waters AccQ Tag氨基酸分析柱,均为梯度洗脱,紫外吸收波长分别为332 nm、386 nm、250 nm,线性方程分别为Y=9.0×106X+2062.5(R2=0.9989)、Y=7.0×106X+11337(R2=0.9982)、Y=7.1×106X+10025(R2=0.9999),检出限分别为0.005 mg/mL、0.01 mg/mL、0.001 mg/mL,同一样品中测得GABA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16%、1.98%、0.94%,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5%~106.9%、95.8%~110.6%、99.4%~103.4%,同一样品中测得GABA含量分别为11.24、10.67、13.47 mg/100 g干重。从上述结果得知,HPLC法测定GABA的3种衍生剂中,测定结果最准确的是AQC,其次是OPA和Dansyl-Cl。AQC作为一种新型衍生剂,在γ-氨基丁酸乃至氨基酸分析中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功能稻米研究利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功能稻米中高抗性淀粉稻米、高γ-氨基丁酸巨胚稻米、米胚芽和被誉为21世纪主食的发芽糙米等研究利用进展,为功能稻米产业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