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近日,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完成的"一种菜心贮藏保鲜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110154408.0)。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菜心贮藏保鲜方法。它是挑选适期采收、无机械损伤、病虫害的菜心,预冷,然后将切口用抗菌剂和防褐变剂处理;将处理后的菜心装入保鲜袋中,用0.530毫克/千克的1-甲基环丙烯处理,立即扎紧保鲜袋口,置于1℃30毫克/千克的1-甲基环丙烯处理,立即扎紧保鲜袋口,置于1℃2℃下贮藏,在贮藏过程中保鲜袋处于密闭状态至少12小时以上。本发明将菜心先进行预冷,再经特定的防腐和防褐处理,然后用保鲜袋包装,再结合菜心的生物学特性,在低  相似文献   

2.
鲜切胡萝卜的真空预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切片厚度与预冷终温对鲜切胡萝卜真空预冷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经过真空预冷和未经真空预冷的鲜切胡萝卜在贮藏期内的呼吸强度、失重率、色差和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鲜切胡萝卜可比完整胡萝卜节省2/3的预冷时间;在切片厚度6 mm和预冷终温6℃时,鲜切胡萝卜的真空预冷效果最佳,失重率为1.3%、芯部温度1.5℃、预冷时间7.3 min。采用真空预冷处理方法可有效抑制鲜切胡萝卜贮藏期内的呼吸强度,降低失重率,保持其较好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3.
<正>芥蓝的食用部分为带叶的菜薹,近似广州的菜心。因其淀粉含量高,所以口感不如菜心柔嫩,但是十分爽脆。芥蓝在储运过程中最易出现的问题是肉质硬化与开花落蕾。低温是延缓其衰老的最有效途径,其中适宜的储藏温度为1±0.5℃,相对湿度为90%~95%。储运前最好进行真空预冷或差压预冷,但不宜采用冰水预冷,否则会影响芥蓝的柔嫩爽口特性。  相似文献   

4.
以双孢菇为试材,研究其在0℃经不同真空预冷终压(0.1、0.3、0.5 k Pa)预冷后,在常压(0.1 MPa)(0±1)℃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预冷压力对双孢菇预冷后的失重率有显著影响,随着预冷压力的降低失重率升高;与未预冷组相比,真空预冷可有效抑制双孢菇的褐变、萎蔫和细胞膜渗透率的增长,但预冷压力对细胞膜渗透率和褐变影响不明显;真空预冷和预冷压力对开伞度无明显影响;真空预冷和预冷压力对双孢菇呼吸强度和萎蔫程度影响显著,0.3 k Pa组双孢菇样品的呼吸高峰较其他组均延迟,且贮藏结束时的萎蔫程度远小于0.1 k Pa组样品。综合分析得出,双孢菇的最佳预冷压力为0.3 k Pa,此结论为双孢菇的贮藏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上海地产叶菜真空预冷保鲜的效果,采用实际生产使用的真空预冷设备对沪产生菜和小白菜进行小批量(100 kg/次)的真空预冷保鲜试验,研究预冷过程中叶菜的质量损失、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以及真空预冷后的叶菜在4℃,湿度85%的贮藏条件下,叶菜叶片的含水量、VC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生菜真空预冷至2.5℃和小白菜预冷至2℃,只需12 min,质量损失率分别为1.85%和1.50%;经真空预冷处理后贮藏的生菜和小白菜贮藏品质下降缓慢,组织含水量和VC含量减少受到明显抑制。生菜和小白菜对真空预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上海地产叶菜真空预冷保鲜的效果,采用实际生产使用的真空预冷设备对沪产生菜和小白菜进行小批量(100 kg/次)的真空预冷保鲜试验,研究预冷过程中叶菜的质量损失、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以及真空预冷后的叶菜在4℃,湿度85%的贮藏条件下,叶菜叶片的含水量、VC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生菜真空预冷至2.5℃和小白菜预冷至2℃,只需12 min,质量损失率分别为1.85%和1.50%;经真空预冷处理后贮藏的生菜和小白菜贮藏品质下降缓慢,组织含水量和VC含量减少受到明显抑制.生菜和小白菜对真空预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以6份菜心为材料,研究半致死温度(LT50)和田间高温下播种成活率与菜心耐热性的关系。利用SAS和EXE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高温中,菜心的LT50呈"S"型上升,LT50值在46~49℃之间。6个菜心材料耐热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四九-19号菜心>四九黄菜心>油绿50天菜心>501菜心>油绿菜心701>特青迟心4号,该结果与田间高温下菜心播种成活率成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菜心耐热性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菜心可全年种植,但其生长发育受季节影响较大,研究不同光照时长对菜心生长特性的影响,以期指导菜心田间生产。结果表明,16h 光照处理与 12h 光照处理相比,菜心品种平均抽薹时间提前了 1d,开花时间提前了 5d,其中早熟品种对光照时长的反应比中晚熟菜心品种更敏感。16h 光照时长更有利于中晚熟菜心品种生长,而 12h 光照处理对早熟菜心品种的生长更有利。  相似文献   

9.
低温和差压式预冷对不同品种桃果实预冷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品种桃果实的预冷性能及低温预冷和差压式预冷的差异性,分别以山东6个主栽品种的桃果实为试材,研究预冷期间不同品种桃果心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桃的预冷特性有一定的差异。低温预冷前期(预冷10 h以内),各品种桃果实的果心温度下降速率依次为:仓方早生美脆红珊瑚红不软、朝晖和早凤王,随着预冷时间的延长,差异性降低;与低温预冷相比,差压式预冷可显著缩短果实预冷所需的时间,以上各品种的果心温度由32℃下降到11℃所需的时间分别是低温预冷的1/3~4/5。由于不同品种桃果实的预冷时间有一定的差异,应根据品种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预冷工艺。  相似文献   

10.
菜心转化体系中激素配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有利于菜心出芽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NAA-BAP)浓度配比,以‘油青’菜心的带柄-子叶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共设置16个处理观察菜心带子叶的子叶柄出芽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配比NAA-BAP对菜心出芽影响不同,菜心出芽量在各处理间有显著差异。当培养基中NAA-BAP浓度配比为0.5~1 mg/L、0.25~2 mg/L时有较高的出芽数量和出芽率,表明此浓度配比最适合菜心出芽。这为菜心的转基因研究、快速繁殖等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茹淑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282-287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河北省20个白菜主要栽培品种吸收累积重金属Cd的特征和质量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加入同一Cd含量(1.0、5.0 mg/kg)的条件下,不同白菜品种地上部的Cd含量、吸Cd量和对Cd的富集系数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 ,最高相差近3-4倍。按严格的蔬菜标准GB15201—94规定蔬菜中Cd最高允许限量标准0.05 mg/kg,种植白菜新北京三号、北京小杂60、太空三号和丰抗78在土壤Cd含量达到1.0 mg/kg时生产的白菜仍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按GB2762—2005规定的叶菜类蔬菜中Cd最高允许限量标准,即使土壤Cd含量达到5.0 mg/kg时,种植的白菜新北京三号、北京小杂60和丰抗78仍是安全的。同一白菜品种的Cd富集系数是相对稳定,可以作为白菜安全生产时品种选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以甘蓝、花椰菜、大白菜为试材,在冷库中采用地垛式、货架式、差压式3种方法进行预冷,比较了不同预冷方式的预冷速度对蔬菜口感、颜色、新鲜度、腐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差压预冷方式的预冷时间为7 h左右,比地垛式预冷缩短7~10 h,比货架式预冷缩短3~5 h;经差压式预冷模拟贮藏运输的蔬菜鲜嫩爽口,腐烂率低.差压预冷方式在果蔬保鲜领域中具有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大白菜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挖掘优异基因为育种和生产服务,对大白菜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研究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6对AFLP引物对89份来源和特性不同的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种质进行系统评价和分类研究。6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286条带,123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数的43.01%。不同引物组合扩增出的总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差异较大,其中,引物组合E-ACT/M-CAC的扩增效果最好,多态性条带最多,占总带数的54.35%。聚类分析显示:中国大白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参试种质间最大遗传距离为0.359,遗传背景广泛。以0.73的相似系数为阈值,所有材料被分为四大组群,其中浙江黄芽菜单独构成一个组群,明显地区分于其他大多数大白菜品种(“主体”组群)。在“主体”组群中,参试的台湾种质和大陆种质分为两个亚组,日本和韩国种质均被聚到了大陆种质亚组,表明供试的日本和韩国材料与中国大陆种质遗传亲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畜禽粪堆肥与化肥对叶类蔬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畜禽粪便堆肥与化肥对菜心和甘蓝2种叶类蔬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等施氮量计算施肥量,鸡粪堆肥、猪粪堆肥和牛粪堆肥3种堆肥处理之间产量差异均不显著,3种堆肥处理的产量均低于单施化肥处理;3种堆肥分别与化肥配合施用比单施堆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与单施化肥比较产量差异不显著。单独施用堆肥的菜心和甘蓝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的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一般也高于堆肥配施化肥处理,其硝酸盐含量则显著低于单施化肥处理和堆肥配施化肥的处理。表明畜禽粪堆肥作为基肥施用对改善叶菜品质有显著效果,然而在施用堆肥的基础上配施化肥,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降低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5.
菜心采后生理及贮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心产品集绿叶、嫩茎、花薹于一体,其采后生理和保鲜技术具有特殊性。随着菜心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和栽培面积的日益增多,菜心的贮运保鲜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结合目前有关菜心产品的研究情况,对其采后生理与贮运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耐抽薹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以233份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露地栽培,通过对现蕾期和开花期指标进行隶属函数法和系统聚类分析,综合鉴定评价白菜类蔬菜抽薹性状。现蕾期的变异幅度为39.00~181.00天,开花期的变异幅度为46.00~196.00天,变异系数分别达到24.53%和19.80%,表明白菜类蔬菜种质的抽薹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隶属函数法将233份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划分为5组,其中极耐抽薹种质80份。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距离系数4.5处233份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被分为5个类群,第Ⅳ类群极耐抽薹类型包括63份种质资源,均属于隶属函数法划分的极耐抽薹等级,说明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均能有效鉴定白菜类蔬菜种质的耐抽薹性。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RFLP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31 Portuguese coles (Brassica oleracea L.) representing the different ecotypes or landraces grown in Portugal. Other cole crops such as Jersey kale, Chinese kales, common cabbages, broccolis and cauliflower, two nine-chromosome wild species, and one accession of turnip also were included to determine the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of Portuguese coles to other related coles. Principal coordinates and cluster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using a package of computer programs and RFLP data from 55 nuclear DNA probes, detecting 291 polymorphic restriction frag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48 accessions clustered into five groups: (a) a dispersed group with turnip and the wild brassicas; (b) Chinese kales; (c) broccolis and cauliflower; (d) a disperse group including Algarve and Jersey kales, thousand head kale, cabbages, and savoy cabbage; (e) a large and compact group containing all Portuguese tronchuda cabbages and kales. This unique and closely related group containing Portuguese tronchuda cabbages and kales could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five subgroups corresponding to the major areas of cultivation. The phenetic groupings of Portuguese tronchuda cabbages and kales based on RFLP data corresponded more with their geographic origins (collecting sites) than with their morphological similarities. A mechanism involving geographic isolation and frequent intercrossing within local areas is proposed to explain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Portuguese tronchuda cabbages and kales.  相似文献   

18.
AFLP分子标记鉴别大白菜品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采用AFLP技术,研究了90份来自7个不同栽培地区的大白菜品种材料。共筛选了20对引物,不同引物组合检测多态性谱带的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多态性谱带的数量从9条到32条不等。其中E—ACA/M—CTG是大白菜品种十分高效的引物组合,共产生7l条清晰的扩增带,其中有32条多态性谱带,多态性谱带的百分率为45.7%。通过该引物组合,能将90个品种全部区分开来。同时应用该引物组合检测2个大白菜杂交品种(北京新2号,京夏王)各10株,其中有1株北京新2号的谱带异常,其余同一品种不同单株的带型完全一致。表明AFLP标记用于研究品种指纹图谱,并鉴别品种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叶面施用氨基酸对菜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氨基酸对菜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200 mg/kg甘氨酸和丙氨酸均能提高菜心产量;喷施氨基酸能够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含量,以200 mg/kg甘氨酸效果最佳;施用氨基酸对菜心叶片叶绿素无明显影响,维生素C含量有所降低;喷施甘氨酸能显著降低菜心硝酸盐和草酸含量,最高降低幅度分别为85.03%和70.19%,而喷施丙氨酸硝酸盐含量降低幅度较小,草酸含量显著增加;同时,喷施氨基酸均能够显著提高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而且甘氨酸处理效果优于丙氨酸。说明喷施氨基酸,尤其是喷施甘氨酸有利于提高菜心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20.
低温促进白菜开花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低温对白菜开花的效应,以普通白菜品种杭州油冬儿为试材,研究了萌动种子和幼苗低温处理对白菜开花及处理过程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萌动种子还是幼苗低温处理都促进白菜植株开花;处理过程中,萌动种子与幼苗植株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升高,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下降,总的C/N值升高;萌动种子低温处理后植株的GA_3、IAA含量升高,而ABA含量下降,同时GA/ABA、IAA/ABA的值也升高,而GA/IAA的值却先下降后上升;幼苗低温处理使植株的GA_3、IAA和ABA三者的含量均升高,而且GA/ABA、GA_3/IAA,IAA/ABA的值也都升高.说明GA_3,IAA相对含量的增加有利于白菜的开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