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了高地省藤苗期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高地省藤5个月幼苗Pn、Tr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12:00左右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峰值出现在10:00和14:00左右,"午休"过后,气孔扩张,且蒸腾增加量高于Pn增加量;②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也呈双峰趋势,在10:00均达最大值,WUE光合"午休"时降至最低,16:00出现次高峰,Ls变化较WUE平缓,光合"午休"时略有下降,18:00时降到最低值;③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对Pn影响最大的因子是Ls,其次是Gs、WUE、Tr、RH、PAR、VPD、Ca、Ta,这些因子与Pn均呈正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高地省藤光合速率变化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晴天和阴天对刺槐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渭北地区刺槐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于2009年6月和8月分别在晴天和阴天条件下,测定刺槐光合作用的日进程及光合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无论在6月还是8月,晴天刺槐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a)在10:00以前高于阴天,而在午间12:00和14:00低于阴天.刺槐的胞间CO2浓度(Ci)、空气CO2浓度(Ca)、空气相对湿度(RH)、光能利用率(LUE)在晴天的绝大多数时间显著低于阴天,而蒸腾速率(Tr)、水汽压亏缺(VPD)、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a)在晴天的全天都显著高于阴天.在晴天条件下,虽然刺槐的Ga,Ci,Ca,RH,LUE的日均值比阴天低,但Pn,Tr,VPD,PAR,Ta的日均值比阴天高,从而能够积累更多的日均光合固碳量.在阴天条件下,刺槐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高于晴天,且暗呼吸速率(Rd)和光补偿点(LCP)显著低于晴天,表现出很强的光合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9个梨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栽植的梨品种进行光合特性的比较,以期为当地梨的选育和引种提供参考。以9个梨品种为材料,测定其光合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9个梨品种的光合指标存在差异性,‘南果’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最大;‘软儿’的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_2浓度(Ci)最小,‘尕吊蛋’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蒸气压亏缺(VPD)最大、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最小;‘皇冠’的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i)最大、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蒸气压亏缺(VPD)最小。(2)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胞间CO_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蒸气压亏缺(VPD)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综合比较,‘南果’‘皇冠’和‘绿早酥’的光合能力较强,但耗水量大,耐旱性弱;‘软儿’‘尕吊蛋’‘香梨’‘茄梨’的光合能力一般,但耗水量少,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4.
对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1年生营养杯苗的叶片光合作用和环境因子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探索格木苗木光合日变化规律,分析光合作用与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决策因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叶片温度(Tl)、蒸腾速率(Tr)、水汽饱和压亏缺(Vpdl)的日变化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一致,峰值在中午;空气相对湿度(RH)的谷值在中午;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全天出现"三峰"值,最高峰值在16:00;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水分利用效率(WUE)、光能利用率(LUE)的日变化呈明显"U"型。影响格木苗木Pn的生理生态因子主要有PAR、Ca(大气CO2浓度)、Ta(空气温度)、RH、Gs、Tr、Tl和Vpdl,其中PAR、Ca、Tl和Vpdl为影响Pn日变化程度最高的因子,PAR为主要决策因素,Tl为主要限制性因素。由此可见,格木的光合日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同时生理生态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思茅松干季光合生理日动态及光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Licor-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思茅松干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响应特征,分析了光合生理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思茅松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变化均呈三峰曲线,Pn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14:00和17:00,最高峰出现在光强最强、温度最高的时刻(14:00),胞间CO2浓度(Ci)变化方向则相反.Pn、Tr和气孔导度(cond)与主要环境指标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a)和大气相对湿度(RH)之间的关系符合二次曲线的变化规律.Pn、Tr与PAR、Ta和RH的相关程度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Coind与Ta相关程度达到显著水平(P<0.05).PAR是影响干季思茅松Pn和Cond最主要的环境因子,而Tr是受Ta影响最强烈的生理因子.非直角双曲线拟合的思茅松光饱和点(LSP)为1800μmol·m-2·s-2左右,表现为典型的阳性树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梨砧木光合作用与气孔形态特征间的关系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分别以杜梨和豆梨为试材,分析了2种砧木生长量、叶片各光合参数日变化规律和下表皮气孔形态特征的差异情况。观测结果表明:相同环境条件下,杜梨的生长量显著高于豆梨的;两者间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规律的差异显著,其中,杜梨叶片Pn的日变化曲线呈单峰曲线,而豆梨的为双峰曲线,且杜梨的Pn整体大于豆梨的;杜梨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在10:00时后均显著大于豆梨的,但杜梨的水分利用效率(WUE)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豆梨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是杜梨的1.5倍;两者气孔长度、气孔开度的日变化规律均相似,但在白天气孔开度的最小值,杜梨出现在14:00时,而豆梨出现在12:00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杜梨的WUE与试验环境温度(T)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叶片表面的相对湿度(Hr)呈显著正相关(P<0.05);豆梨的WUE与T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RH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豆梨气孔对高温、强光等环境的响应较为敏感且强烈,随着每日温度的升高,其气孔闭合现象出现的时间提早,致使光合作用减弱;而杜梨能够保持气孔的正常形态,且杜梨的Gs、Tr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其光合能力较强,并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从而表现出更强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长果安息香是稀有濒危植物,国家II级保护植物。为探明长果安息香光合蒸腾特性与其环境因子的关系,在夏季晴朗天气下,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了4年生长果安息香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X1)、气温(Ta,Xs)、光合有效辐射(PAR,X3)、空气相对湿度(RH,X4)、大气CO2浓度(Ca,X5)以及胞间CO2浓度(Ci,X6)的日进程。结果表明:长果安息香Pn与Tr日进程曲线均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且主要是由于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水分利用率(WUE)在早、晚较高并在中午出现一次回升;应用逐步多元回归的方法得到了长果安息香的Pn和Tr日变化的最优方程:Y(Pn)=32.719+0.001X3+5.554X1-0.058X5-0.251X2(复相关系数R=0.681,F=44.204,P0.01,标准估计误差Se=0.942);Y(Tr)=4.613+12.353X1-0.057X4-0.002X6(复相关系数R=0.913,F=341.779,P0.01,标准估计误差Se=0.287)。通径分析结果表明,PAR、Gs、Ca、Ta与长果安息香Pn的日变化呈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关系,是长果安息香Pn的主要影响因子,直接效应的顺序为CaTaPARGs,总效应顺序为TaCaGsPAR;Gs、RH、Ci是长果安息香Tr的主要影响因子,直接效应和总效应的顺序均为GsRHCi。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栽培基质条件下荔波唇柱苣苔的光合生理特性,分别在田园土(CK)、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2︰1︰1,A1)、腐殖土︰珍珠岩︰黄心土(2︰1︰1,A2)和腐殖土︰黄心土(2︰1,A3)4种不同栽培基质下,采用LI-6400XT测定荔波唇柱苣苔的光合参数及其影响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4种栽培基质荔波唇柱苣苔的净光合速率[Pn,μmol/(m~2·s)]日均值为A2(1.00)A3(0.82)A1(0.76)CK(0.46)。不同栽培基质荔波唇柱苣苔(Pn)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i)日变化与蒸腾速率(Tr)日变化趋势相似,呈双峰曲线。相关性分析表明,CK中Pn与Gs呈显著正相关;A1中Pn与相对湿度(RH)呈显著正相关;A2中Pn与Ci、空气温度(Ta)呈显著正相关;A3中Pn与Tr呈显著正相关;A1、CK中Tr与Gs呈显著正相关,A2、A3中Tr与Gs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栽培基质荔波唇柱苣苔的光合日进程有所不同,说明荔波唇柱苣苔的栽培中要考虑相应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9.
应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首次对漳江口红树林天然群落中秋茄、白骨壤、桐花树在自然生境中夏季晴天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生理因子的日变化进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环境因子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秋茄、桐花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趋势相似,两者Pn的峰值出现在8∶00和14∶00,而白骨壤Pn的峰值出现在8∶00和16∶00,日均Pn大小为白骨壤>秋茄>桐花树;3种红树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规律各不相同,秋茄和桐花树Tr值最高均出现在8∶00,白骨壤Tr值最高出现在10∶00,日均Tr大小为白骨壤>桐花树>秋茄;水分利用效率(WUE):秋茄和白骨壤16∶00时最高,而桐花树12∶00时最高,日均WUE大小为秋茄>白骨壤>桐花树;植物的Pn和Tr不仅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内在生理因子的调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Pn和Tr影响最高的环境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PAR),生理因子则为气孔导度(Cond)。  相似文献   

10.
金森女贞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金森女贞光合生理日变化及其光补偿点和饱和点.结果表明:金森女贞的单日净光合速率(Pn)呈双峰曲线,出现"午休"现象,造成P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因素.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变化趋势与Pn相似,胞间CO2浓度(Ci)与之相反.Pn与Ci和PAR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Tr与PAR、RH和VPD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金森女贞的光补偿点(LCP)为16.67 μmol/(m2·s),饱和点(ISP)约为1 000 μmol/(m2·s),属于阳性植物.  相似文献   

11.
2013年9月中旬在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利用Li-6400开放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1年生酥李盆栽苗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酥李净光合速率(Pn)日进程呈典型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左右(峰值17.64μmol·m~(-2)·s~(-1))、16∶00左右(峰值6.45μmol·m~(-2)·s~(-1));酥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大致呈"V"字型曲线。酥李净光合速率(Pn)与胞间CO2浓度(Ci)极显著负相关,其光合"午休"的原因主要为气孔关闭引起光合作用下降,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是酥李净光合速率(Pn)的关键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试验在正常水分、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田间持水量的75%、50%和35%)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研究了1年生刺槐幼苗的光合日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刺槐叶片同一光合生理参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羧化效率CE、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变化动态趋势近似一致。Pn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的形式,在中午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在全天的七个测定时间点,刺槐叶片的Pn、Gs、Tr、Ls、CE均表现出:正常水分>中度干旱>重度干旱;Ci则表现为:重度干旱>中度干旱>正常水分;而WUE在全天不同时段表现不同,显示刺槐可通过生理调节机制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维持高效的水分利用效率。随土壤水分降低,刺槐叶片Pn的降低在8:00-10:00是由非气孔限制引起;而10:00-12:00则由气孔限制引起。  相似文献   

13.
引种台湾桤木的蒸腾特性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L1—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引种2a生台湾桤木苗木的蒸腾作用及环境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生长期,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均表现为宽大的单峰型曲线,以13∶00~15∶00时左右蒸腾速率最高,不同部位叶片在不同生长期峰值有所不同,属非蒸腾午休型植物;(2)蒸腾速率季节变化表现为单峰曲线,以7月为最高,整个生长期叶片平均蒸腾速率为3 116mmol·m-2·s-1~3 383mmol·m-2·s-1;(3)在光响应过程中,蒸腾速率的变化与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的变化密切相关;(4)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Cond)、空气温度(Tair)和叶面水汽压亏缺(Vpdl)是影响蒸腾速率日变化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以Par、Cond、Vpdl、Tair和相对湿度(RH)对蒸腾速率季节变化的直接作用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在三亚地区通过测量蝴蝶兰"火凤凰"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有效光合辐射(PA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温度(T)和空气相对湿度(RH)等指标,分析其光合特征。结果表明:"火凤凰"的净光合速率为双峰曲线,2个峰值分别为10:00am的2.97mol·m-2·s-1和14:00pm的0.97mol·m-2·s-1,在12:00pm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而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为气温和胞间CO2浓度,相关系数为-0.500和-0.465,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新疆额河流域两种野生杨树萌蘖苗叶片的气体交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额河流域天然林内苦杨(Populus laurifolia)和银白杨(P.alba)的3个年龄的自然萌蘖更新苗,于2006年的6-8月间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并分析了2种杨树的光合及相关气体交换特性(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a)、蒸腾速率(Tr)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结果表明:6-8月间,2种树木叶片的Gs随月份的变化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的2种杨树苗叶片Gs的日变化基本上表现出单峰和双峰型的趋势.其中,苦杨在6月的Gs日变化为双峰型,7、8月份为单峰型,且均在11:00时左右出现最大Gs值;银白杨在6和7月Gs的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最大Gs值出现在11:00时和13:00时.选择最大气孔限制时段内15:00时的La值进一步比较2种杨树光合生理特性,其中,Tr在6,7月均受La的限制,且对苦杨的蒸腾限制性要高于银白杨;而Pn和WUE均不受La的影响.到8月,当苦杨的La大于0.3时,其叶片的Pn就受到明显的抑制,而银白杨的叶片由于不耐干旱均已脱落.总体上,苦杨自然萌蘖更新苗要比银白杨对自然干旱的适应性强,这可能是苦杨在额河流域比银白杨自然分布范围广的原因之一.未来气候或人为截流引起进一步干旱后,苦杨可能会比银白杨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困难山地不同坡位侧柏光合和蒸腾作用等生理特性的差异,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石灰岩山地4种坡位侧柏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rPAR)、空气相对湿度(Hr)、气温(Ta)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坡位侧柏净光合速率最大值均出现在8:00,底坡和中坡侧柏在中午都出现午休现象;坡位越高,侧柏日均净光合速率越低.各样地侧柏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日均蒸腾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顶坡>平地>中坡>底坡.底坡侧柏气孔导度在中午时值最小,且日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研究区侧柏光合蒸腾作用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相对湿度,底坡是最适合侧柏生长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了解苦楝无性系光合生理特性,比较不同无性系叶片光合参数的差异。本文以5个苦楝优良无性系为参试对象,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叶片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参试苦楝无性系胞间CO2浓度(Ci)和生理水分利用率(WUE)存在极显著差异;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蒸腾速率(Tr)存在显著差异;气孔导度(Gs)差异不显著。苏楝J104、苏楝J7和苏楝J61净光合速率(Pn)较大,其中苏楝J61生理水分利用率(WUE)较高。  相似文献   

18.
将地径(12±0.5)cm灰枣记为C1,地径(18±0.5)cm灰枣记为C2,研究井式灌溉下阿克苏不同径级的成龄灰枣坐果期日动态的光合特性差异。使用Li6400光合仪在晴朗无云的天气,对C1、C2进行光合指标测定。结果表明:(1)通过日动态可知C1、C2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均呈明显的双峰曲线,12:00—15:00存在明显"午休现象"。(2)C2比C1的P_n、T_r分别大1.8μmol·m~(-2)s~(-1)、0.61mmol·m~(-2)s~(-1),C1、C2的WUE不显著,P_n、T_r差异极限著。(3)Gs是C1、C2最主要的内外环境影响因子。C1、C2均呈双峰曲线,C2有较高的Pn、WUE、LUE、Gs、Cond、Tr和较低的Ls,Gs是C1、C2光合日动态最主要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9.
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盈江省藤和小省藤的光合特征参数,探讨了两种棕榈藤光合日变化规律,并结合环境因子分析影响净光合速率(Pn)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盈江省藤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存在"午休"现象;小省藤Pn值低,波动小,日变化呈"双峰"曲线趋势,Tr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2)小省藤光合"午休"时间是12:00,盈江省藤的光合"午休"时间在下午14:00,比小省藤推迟了2h。(3)盈江省藤Pn日变化与RH呈显著正相关(r=0.820*,P<0.05),RH和Gs下降是导致盈江省藤发生光合"午休"的决定因素。小省藤的光合能力较盈江省藤弱,Pn日变化与各环境因子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蓝果树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LCA-4型光合测定系统对蓝果树成熟叶片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果树的光合速率日进程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8:00和14:00左右,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暗呼吸日进程变化为明显的"单峰"曲线,在10:00时达到最大值;胞间CO2浓度呈"W"形变化趋势,早晚高,中午有一回升;气孔阻力早上随光强增加,气孔张开,气孔阻力下降,中午的高光强、高温、低湿环境导致部分气孔关闭,气孔阻力增大,以后随着光强的降低,气孔阻力下降,到14:00降到最低,此后随光强降低气孔阻力又开始增大。应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对光合速率(Pn)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2浓度(Ca)、大气相对湿度(RH)、大气温度(Ta)、叶面温度(T1)作逐步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影响蓝果树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是PAR、RH和Ca,蓝果树Pn与Ta呈极显著的相关性,与PAR和Ca具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