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果品的贮藏与保鲜的目的,是通过贮藏与保鲜技术的应用,错开鲜果集中上市高峰,调节市场余缺,做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保持果品的新鲜,使果品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的果品保鲜主要有三种贮藏方法:①CA气调冷藏库;②窖藏保鲜;③袋贮保鲜。就我国水果主要产区的情况看,我国一般的水果产区,目前还没实力和条件建造现代化的CA气调库,在我国大中城市郊区建造的CA气调冷藏库为数不多,也远远满足不了我国果业的发展需求。窖藏保鲜。在我国水果的主要产区目前大部分果农采用窖藏保鲜,这种方法既经济又实惠。在陕北,渭北,河南省三门峡、灵宝…  相似文献   

2.
新鲜水果采后,如何保质保量地周年供应,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果品贮藏技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尽量长的时间内保持较高的品质;二是要减少腐果的发生。在决定那个优先时,一般还是先考虑降低腐果率的技术。由于果品容易腐烂变质,加上防腐保鲜技术不过关,损失十分严重。1978年武汉市烂掉水果100万斤。1982年武汉市因柑桔腐烂损失就达60万元。全国一年水果腐烂损失达一亿元因此,加强果品防腐保鲜技术的研究,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不断研究新的高效低毒或无毒的防腐保鲜药剂以及采用新的技术,应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综合方法进行采后处理,实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我国果品贮藏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近十年,“水果贮存保鲜”项目的执行,使国果品贮藏保鲜技术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果品市场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果品损耗率明显降低,基本上达到果品均稀供应。当前我国果区贮藏水平发展不均衡,需要完善市场和流通体系,深入总结和推广现有成果,积极发展高档优质果品和重视宏观发展战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国果蔬由于产后损失巨大和水果贮藏能力低,每年造成750亿元的损失,相当于全国2亿多果蔬农民年均少收入300元。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我国水果与蔬菜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而另一方面,我国果蔬的产业化水平低,采后分级、包装、贮藏保鲜、冷冻运输和精深加工发展滞后,与发达国家相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第三水果生产大国,年产水果约1000万吨,但由于管理不善,防腐保鲜技术落后,每年损失水果量约占总产量的20%左右(孙延枢,1984)。据调查,江苏省句容县每年经销水果100吨以上,其中以苹果为主,柑桔次之。在进货后,贮存期间一般烂果率在30%以上,以致年年亏本,使果品公司不愿经营水果。蔬菜在收购后至出售过程中的腐烂损失更为惊人。因此,果蔬保鲜与贮藏技术的开发研究,已被列为国家七五期间的重点攻关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6.
板栗是我国特产果品之一,有"干果之王"的美誉.板栗采后很容易因霉烂、失水、虫害等造成严重的损失,故采后的贮藏保鲜措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来自农业部的消息说,我国果蔬由于产后损失巨大和水果贮藏能量低,造成了75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相当于全国2亿多果蔬农民年均少收入300元。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我国水果与蔬菜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而另一方面,我国果蔬的产业化水平低,采后分级、包装、贮藏保鲜、冷链运输和精深加  相似文献   

8.
柑橘是上海主要地产果品之一,其风味可口、营养丰富。为减少上海地产柑橘因采后贮藏不当造成的损失,现结合上海柑橘的生物生态学特点,从贮藏准备、采摘时间与方式、防腐、预贮、包装及贮藏保鲜等方面,介绍了上海地产柑橘采后贮藏保鲜技术要点,以期为上海地产柑橘采后保鲜处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果和红薯(甘薯)是我国农村的两大易腐产品,由于贮藏保鲜技术落后,其总腐损率达30%,每年总损失约百亿斤。被誉为“易腐农产品保护神”、“保鲜大王”的重庆师范学院食品保鲜研究所所长邵廷富教授,长期从事易腐农产品的贮藏保鲜研究,尤其在水果和红薯保鲜工作中贡献突出。  相似文献   

10.
枣是我国独具特色的重要果品资源,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鲜枣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口感甜脆,但鲜枣采后极易失水、腐烂、发酵,造成损失,影响鲜枣的贮藏保鲜和流通.恒温冷藏是解决鲜枣长期保鲜延长供应期的有效方法.现将冷藏保鲜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果醋具有天然风味,常饮用对人体十分有益。早晚取果醋3毫升用水冲服,有帮助消化、降低血压、消除疲劳等功效。我国水果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贮藏保鲜管理不当等原因,致使每年都有大批的水果腐烂、变质。如果用残次水果或果品加工废弃的皮、核制成果醋,既  相似文献   

12.
玉林市水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资源布局、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3方面分析了玉林市水果生产现状,针对目前玉林市水果生产中存在的区域布局不够合理、果品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加工滞后、果业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产业化程度低、果农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提出强化宏观调控,健全管理体系,完善扶持政策,加快新老品种更替,提高科技含量及创果品名牌效应等对策,以促进玉林市水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F0002-F0002
王春生,男,研究员,出生于1957年2月4日,现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所长、书记。1982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之后一直从事果品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工作。参加过国家“六五”、“七五”、农业部“八五”水果保鲜领域的攻关项目。  相似文献   

14.
水果和蔬菜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中国的果蔬生产无论种植面积还是产量目前已均居世界之首,但贮藏保鲜技术却很落后.每年采收后因贮藏保鲜不当导致果蔬腐烂变质造成巨大的损失,据统计,水果的产后损失率为20%~25%,而蔬菜的损失率则高达25%~30%,对于人均农业资源和投入都很紧缺的中国,如此惊人的损失浪费实在令人痛心.  相似文献   

15.
果品的贮藏与保鲜的目的.是通过贮藏与保鲜技术的应用,错开鲜果集中上市高峰,调节市场余缺.傲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保持果品的新鲜,使果品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果蔬保鲜剂应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果蔬菜在采后由于受物理、生理和病理等因素的影响而损失严重 ,据调查 ,目前我国果蔬的采后损失率约为 2 0 %~ 30 % [1] ,现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果蔬贮藏保鲜的技术有常温贮藏、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减压贮藏、电磁辐射贮藏、臭氧离子贮藏等 ,在这些贮藏保鲜技术中 ,果蔬保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对大众型水果的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较多,而对特色型水果的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较少.现系统地介绍一下我国特色水果的贮藏保鲜技术.   ……  相似文献   

18.
水果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钙素、激素在水果贮藏保鲜上的应用,介绍了几种有前景的保鲜技术,并对我国水果的贮藏保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果品、蔬菜常规贮藏保鲜技术和新型贮藏保鲜技术,总结了果品、蔬菜在贮藏保鲜过程中应注重的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水果经壳聚糖保鲜剂采前处理,病虫害发生率大大降低,果实贮存物质(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果皮组织结构变化,果品保鲜中衰老进程受阻,水果贮藏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