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群体密度对冬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研究了西北旱寒区大田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冬油菜越冬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角层结构、含油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群体密度在120万株/hm2~60万株/hm2,越冬率可达到80%以上。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60万株/hm2、90万株/hm2、120万株/hm2、150万株/hm2的产量分别为3 160.05 kg/hm2、3060.00 kg/hm2、2 860.05 kg/hm2、2 431.05 kg/hm2。随着密度的增加,分枝部位增高,单株总分枝数减少,其中二次分枝减少大于一次分枝,主花序长度减少,角长、千粒重、单株产量等均降低。含油率也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60万株/hm2、90万株/hm2、120万株/hm2、150万株/hm2的含油率分别为43.12%、41.91%、41.93、38.9%,以60万株/hm2含油率最高,达到43.12%。在西北旱寒区,冬油菜合理的群体密度为60万株/hm2~90万株/hm2。  相似文献   

2.
以目前普遍推广的中农大67、京科301、龙优1号、吉饲8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5万株/hm2、6万株/hm2、7万株/hm2、8万株/hm24个种植密度及160 kg/hm2、180 kg/hm2、200 kg/hm2、220 kg/hm24个氮肥施用水平,研究了青贮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合中以7万株/hm2,施氮180kg/hm2时叶绿素含量最高。各处理组合中以密度8万株/hm2,施氮200 kg/hm2时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各处理组合中以密度8万株/hm2施氮180 kg/hm2氨基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向洪  张明刚  卢超 《农技服务》2013,(11):1164-1164
为探索杂交玉米品种裕玉207的最佳栽培密度,设置4.8万株/hm2、5.1万株/hm2、5.4万株/hm2和6.15万株/hm24个密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种植玉米5.4万株/hm2的产量最高,单产达9.47 t/hm2,回归分析表明,理论最佳种植密度5.797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建议裕玉207丰产密度在肥水条件好的地块以5.255.8万株/hm2株为宜;在肥水条件差的地块以5.55.8万株/hm2株为宜;在肥水条件差的地块以5.56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不同栽培密度对油菜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温洪  蔡军 《农技服务》2010,27(8):990-990,1049
在相同施肥量的基础上,进行了双株3万穴(6万株)/hm2、双株4.5万穴(9万株)/hm2、双株5.25万穴(10.5万株)/hm2、单株7.5万株/hm2这4种不同栽培密度配置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栽培条件下,移栽双株(穴)随栽植密度的增大而产量相应增加,以单株7.5万株/hm2常规栽植的油菜产量最高,为2 463.67 kg/hm2,双株5.25万穴(10.5万株)/hm2的油菜产量2 318.34 kg/hm2。双株5.25万穴(10.5万株)/hm2与生产上大面积常规单株栽植7.5万株/hm2产量相近。  相似文献   

5.
临蚕8号地膜种植密度效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夏高寒阴湿区,对临蚕8号在全膜平作宽窄行种植(宽行距60 cm,窄行距20 cm)条件下设7.5万株/hm2、10.5万株/hm2、13.5万株/hm2、16.5万株/hm2、19.5万株/hm25个密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16.5万株/hm2时,临蚕8号产量最高,为5 833.5 kg/hm2。  相似文献   

6.
红薯不同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薯3个不同品种金山25、金山57、赣64-283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红薯新品种金山25产量最高为37.88t/hm2,比金山57的35.33t/hm2增产2550kg/hm2,增产率为7.2%;比赣64-283的26.70t/hm2增产11.18t/hm2,增产率为41.1%。金山25净收入最高3.40万元/hm2,比金山57的3.14万元/hm2、赣64-283的2.28万元/hm2分别增加2550元/hm2、1.12万元/hm2。  相似文献   

7.
武山县地膜番茄套种豆角和萝卜高效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武山县洛门镇大南河流域年种植番茄1 333 hm2.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武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经过试验示范,总结了一套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即地膜番茄/豆角/萝卜,一般番茄产量12.75万kg/hm2左右,产值6.30万元/hm2,豆角产量2.25万kg/hm2,产值2.70万元/hm2,萝卜产量5.25万kg/hm2,产值2.70万元/hm2,总产值达11.70万元/hm2,纯收入达8.25万元/hm2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强  李艳  成霞 《现代农业科技》2009,(19):30-30,34
华粳6号密度与肥料试验结果表明,生产上欲获得9.75t/hm2的产量,其栽插密度应为31.5~36.0万穴/hm2,基本苗120~135万根/hm2,高峰苗420~450万根/hm2,成穗330万穗/hm2,成穗率75%左右;总施肥450kg/hm2,穗肥占40%以上。  相似文献   

9.
2014年,针对郑麦9023、鄂麦580两个品种设置4个播种密度(基本苗),即:225万/hm2、300万/hm2、375万/hm2、450万/hm2,进行稻茬田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300万/hm2和375万/hm2的播种密度下,小麦的生物产量要显著大于其他3个处理。同时,在375万/hm2的播种密度条件下,小麦的穗长和穗粒数都达到最大值,小麦的籽实产量也最高(郑麦9023实产7 002 kg/hm2,鄂麦596实产7 488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态区糜子保苗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9个试点糜子不同保苗密度与产量的分析,确定了甘肃省四大生态区域适宜的糜子保苗密度为中部干旱区67.5万~112.5万株/hm2,高寒阴湿区45.0万株/hm2,陇东半湿润干旱区67.5万株/hm2,陇东半湿润偏旱区112.5万~135.0万株/hm2,河西灌区13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几个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找到其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方法]通过3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建立了玉米新品种云瑞6号、云瑞8号、云瑞88号和楚单11号与种植密度、施肥量的数学模型。[结果]云瑞6号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900 kg/hm2,采用普通施肥方法;最佳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云瑞8号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600 kg/hm2,采用普通施肥方法;最佳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云瑞88号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900 kg/hm2,采用时空施肥方法;最佳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楚单11号的最佳氮肥施用量为600 kg/hm2,采用时空施肥方法;最佳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结论]该研究可为云瑞6号、云瑞8号、云瑞88和楚单11号在云南省楚雄地区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卢应红  严谨  张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91+3894-3891,3894
[目的]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方法]采用江苏市场上常见的几种药剂,于水稻纹枯病始盛期和发病高峰期各用药一次.[结果]40%嘧菌酯WP 150和225 g/hm2对水稻纹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用量为150、225 g/hm2左右,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使用,连用2~3次.[结论]40%嘧菌酯WP 150、225 g/hm2为防治水稻纹枯病较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13.
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95选育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95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选育而成。其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适宜性好,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013.5 kg/hm2,比对照增产16.4%。2006~200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00 kg/hm2,比对照增产9.6%。粗蛋白含量平均为37.93%、粗脂肪含量平均为21.27%。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孢囊线虫病。  相似文献   

14.
袁彩勇  袁生堂  王健  孔宪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382-12383,12404
[目的]为徐淮地区优质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和生产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供试种子参加了2004~2007年江苏省中熟中粳稻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及迟熟中粳稻生产试验。[结果]徐淮11号在预备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9375.0kg/hm2;在区域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8682.0kg/hm2;在迟熟中粳稻生产试验中的平均产量为9439.5kg/hm2。淮稻11号在大面积示范试种中的一般产量为9750.0kg/hm2。淮稻11号分蘖成穗率和颖花分化能力均较高,有效穗数为285万穗/hm2,每穗实粒数为120~130粒,千粒重高达28.0~29.0g,结实率为90.0%。淮稻11号的糙米率为84.3%,整精米率为72.0%,垩白率为10.0%,垩白度为1.0%,碱消值为7.0,直链淀粉含量为18.4%,胶稠度为76mm,透明度为2级,综合品质评价达国标2级优质米标准。[结论]该试验成功选育出了超级稻新品种淮稻11号并为其推广种植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大豆新品种"吉农2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豆新品种"吉农26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7年以"吉林27号"为母本、以"DG3256"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6--2007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66.7 ks/hm2,比对照"吉林30号"平均增产8.6%;2007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  相似文献   

16.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乐无敌1 500~1 800 ml/hm2能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兼治稻飞虱、三化螟枯心、枯孕穗和秋蝗蝻;1 800 ml/hm2乐无敌防治三化螟白穗的效果与锐劲特600 ml/hm2相仿,并极显著优于三唑磷,且对稻田蜘蛛影响较小,未伤及蛛群自我调节能力,达到了提高环境相容性,保持锐劲特的优异防效和降低农药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适宜绿豆田杂草防除的除草剂,以市场销售量大、易购买为前提,选择5种常用除草剂,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计,以人工锄草和不锄草处理为对照,设75%噻吩磺隆90 g/hm2+960 g/L精异丙甲草胺1 872 m L/hm2、乙草胺2 250 m L/hm2播后苗前土表喷施处理,15%乙羧氟草醚乳油900 m L/hm2、15%乙羧氟草醚乳油900 m L/hm2+15%精稳杀得乳油1 050 m L/hm2、15%精稳杀得乳油1 050 m L/hm2苗后茎叶喷施处理,进行了不同除草剂及配比对绿豆(冀绿10号)田杂草防除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参试除草剂均对绿豆安全,其中,75%噻吩磺隆90 g/hm2与960 g/L精异丙甲草胺1 872 m L/hm2复配在绿豆播后苗前进行土表喷施对杂草防效显著;15%乙羧氟草醚乳油与15%精稳杀得乳油复配在绿豆出苗后定向喷施对绿豆田杂草防除效果最好,施药后30 d对绿豆田主要阔叶草杂草马齿苋、反枝苋及禾本科杂草牛筋草的鲜重防效分别为100%、100%和95.62%,绿豆产量为2 799.14 kg/hm2,较人工锄草处理增产2.57%。在绿豆播后苗前用75%噻吩磺隆90 g/hm2与960 g/L精异丙甲草胺1 872 m L/hm2复配剂进行土表喷施、绿豆出苗后用15%乙羧氟草醚乳油与15%精稳杀得乳油复配剂进行茎叶喷施对绿豆田杂草防除效果较好,可以用于绿豆田间杂草防除。  相似文献   

18.
抗病丰产大豆新品种绥农25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农25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经有性杂交育成的大豆新品种。于2007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抗病、丰产、节多荚密、通风透光性好、耐瘠薄、耐旱。蛋白质含量3892%,脂肪含量20.24%。生育日数116 d左右,需活动积温2 350℃左右。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66.6 kg/hm2,比对照品种合丰47增产16.1%。适应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广大地区种植,以及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相适应的积温区种植。适宜五月上旬播种,该品种垄作栽培适宜密度23万株/hm2,施种肥26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科大绿野10.8%精喹禾灵乳油对大豆田1 a生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480-600 g/hm^2对水600-750 kg/hm^2茎叶喷雾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未发现药害症状。  相似文献   

20.
水稻施用桂湖牌复合肥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比施用等养分单质化肥处理每667 m2增产28.9 kg,增幅6.47%,增收15.53元;比施用等价复合肥增产37.8 kg,增幅8.63%,增收72.04元。投入产出比最高,达1∶1.39,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