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沃氏甲烷球菌将CO转化成CH4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对沃氏甲烷球菌(M.voltae)利用CO产甲烷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菌能利用H2/CO产甲烷,也能利用CO产甲烷.该菌利用H2/CO平均每24小时产甲烷0.76 mL·mg-1(细胞湿重);利用CO平均每24小时产甲烷0.11 mL·mg-1(细胞湿重),仅为H2/CO实验组的1/7.检测中间代谢产物发现该菌在利用CO产甲烷时有中间产物H2和CO2的生成;在利用H2/CO产甲烷时未产生中间产物CO2.  相似文献   

2.
周欣  张丽  李雄飞 《湖南农机》2010,(3):205-206
杆菌肽是目前国内外广泛用于饲料中的一种新型的理想广谱抗菌素。通过对杆菌肽产生菌进行初步发酵条件摸索,确定种子瓶生长曲线,选择菌体量较大且菌体活力旺盛的对数生长后期作为发酵培养基的接种时间。这样可保证菌株尽快繁殖代谢,以产生我们需要的杆菌肽。  相似文献   

3.
杆菌肽是目前国内外广泛用于饲料中的一种新型的理想广谱抗菌素.通过对杆菌肽产生菌进行初步发酵条件摸索,确定种子瓶生长曲线,选择菌体量较大且菌体活力旺盛的对数生长后期作为发酵培养基的接种时间.这样可保证菌株尽快繁殖代谢,以产生我们需要的杆菌肽.  相似文献   

4.
木霉菌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害生防菌,可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以哈茨木霉(rdchoderma harzianum)NF9和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TY这2株木霉菌株为对象,研究其产生的代谢产物的抑菌作用和促生作用。结果表明,哈茨木霉NF9的挥发性代谢产物的抑茵率在第7天时达到30.88%;绿木霉TY的非挥发性代谢产物的抑茵率在第5天时达到85.9%,代谢产物的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好。质量分数50%木霉代谢产物对黄瓜种子萌发的促生作用较好,哈茨木霉NF9和绿木霉TY的种子萌发促进率分别达到22.91%和18.75%。  相似文献   

5.
以分离自陕西成熟猕猴桃的6株嗜酸耐热菌为研究对象,对这6株分离菌以及4株相应的标准菌株进行了猕猴桃汁污染能力评估,并对分离菌与标准菌株的常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分析。通过气质联用对不同菌株特征污染代谢产物形成能力检测、绘制热死亡曲线进行的抗热性差异检测,以及通过API鉴定系统进行碳源代谢谱分析和通过基因组DNA杂交实验复性速率测定,对嗜酸耐热菌群菌株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评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产污染物愈创木酚量可达10.56~34.74μg/L,在猕猴桃汁中D90℃值达到27.1~34.2 min,z值达到12.14~13.66℃;API实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与标准菌有3~19项糖代谢结果差异,与文献报道相应菌种不同菌株中有7~22项糖代谢差异;6株分离菌与标准菌DNA杂交率在74.75%~104.79%之间。实验结果表明:分离自陕西地产猕猴桃果汁的6株本土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具有潜在污染猕猴桃果汁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毒素产生菌在苹果贮藏期间容易产生展青霉素,为此,从苹果园、猕猴桃园、菜园的土壤中分离出154株放线菌,从中筛选出对3株展青霉素产生菌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4株,复筛选得到抑菌效果最好的1株(C16).对展青霉的抑菌直径达2.33 cm.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等方面的检测,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放线菌目(Actinomycetales)第Ⅷ科小单胞菌科(Micromonosporaceae)第Ⅵ属小多胞菌属(Micropolyspora).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有机肥为对照(CON),设置4个沼液(BS)施用量,研究尾菜沼液对基质栽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沼液处理(BS2,BS3和BS4)相比CON增加了生菜产量,分别增加了11.4%,37.9%和35.5%。相对于有机肥,施用沼液能提高生菜的V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其中BS2的效果最好。与有机肥处理相比,施用沼液的处理促进了生菜对养分的吸收。综上,适量尾菜沼液可以代替商品有机肥生产基质生菜。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超高温(70℃)条件下,以厌氧混合污泥作为接种物,对餐厨垃圾水解酸化过程中气、液代谢产物组成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确定了其发酵类型。结果表明,其气相代谢产物主要为CO2(73.79%)及少量H2,水解酸化48 h的单位VS产气量为31.78 m L·g-1VS;液相中VFAs主要为乙酸和乙醇(77.91%~89.06%),在水解酸化过程中乙酸含量变化较小,而乙醇增加较多,酸化结束时为初始的2.64倍;根据末端代谢产物种类和组成分析推测餐厨垃圾在超高温条件下的水解酸化类型为乙醇型发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沼液灌施对黄淮海平原土壤团聚体结构的影响.[方法]以黄淮海平原潮土为研究对象,根据等氮量原则,采用干湿筛法对连续4a进行沼液灌施(BS)、化肥施用(CF)、沼液与化肥灌施(BS+CF)以及空白对照(CK)共4种处理的农田表层土壤(0~20cm)进行团聚体筛分并计算稳定性指标.[结果]沼液灌施影响黄淮海平原表...  相似文献   

10.
在5L发酵罐上,对产油脂隐球酵母菌株(Cryptococcus)SP-11分批发酵动力学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菌体生长、产物生成及底物消耗的动力学模型。采用OriginPro8.0软件进行模型求解,对试验结果进行非线性拟合,确立了该产油脂酵母菌的发酵动力学方程。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隐球酵母菌株(Cryptococcus)SP-11产油脂与菌体生长是相偶联的,模拟值与试验值拟合良好,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能够比较好的反映菌株分批发酵过程菌体生长、油脂生成和底物消耗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评估不同提取液配方对水稻种子代谢组学研究的影响,并讨论提取液配方选择策略。选择植物代谢组学研究中最常见的3种提取液配方,对扬稻6号及武运粳7号两种水稻成熟种子样品进行非靶标的代谢轮廓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在水稻种子样品中共鉴定出165种已知代谢物(初级代谢产物为122,次生代谢产物为43种)。统计分析表明:不同提取液配方显著影响水稻种子代谢物的检出覆盖率及峰强度:提取液配方3效果最好,但检测和分析工作量均加倍,适合对广度精度要求高的水稻种子代谢组学研究;提取液配方2在不增加工作量的前提下可获得可观的覆盖率和峰强度,效率高,适合一般要求的水稻种子代谢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不同耕作方式下新复垦区春玉米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新复垦区春玉米种植适宜的耕作方式。【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传统耕作(CK)、地膜覆盖(FM)、秸秆深埋(BS)、地膜覆盖+秸秆深埋(F+S)4种处理,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肥动态及春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1)F+S、BS、FM处理的玉米生育期内0~20 cm与20~40 cm土层平均含水率分别比CK增加了14.4%、0.2%、13.0%和9.1%、10.7%、1.1%。(2)玉米苗期至灌浆期,F+S处理的20~40 cm与40~60 cm土层土壤平均有机质量比CK、FM、BS处理分别高25.2%、12.5%、8.5%和12.4%、15.6%、5.9%;F+S、BS和FM处理玉米生育期内20~40 cm与40~60 cm土层土壤平均碱解氮量分别比CK高20.7%、22.4%、7.6%和20.4%、18.7%、6.3%。(3)从整个生长过程来看,不同处理的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茎粗均表现为F+S处理FM处理BS处理CK。F+S、BS和FM处理的玉米产量均显著高于CK(P0.05),分别比CK提高了15.9%、10.5%、5.6%。【结论】地膜覆盖+秸秆深埋处理具有良好的蓄水增肥效果,为新复垦区春玉米的生长提供了较好的土壤环境,获得了较高产量,是新复垦区春玉米种植适宜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应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和菲林法测定柠檬酸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考察发酵体系中柠檬酸及其主要的代谢副产物如葡萄糖酸、草酸、苹果酸、丙酮酸、谷氨酸等对两种方法测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柠檬酸所导致的酸性缓冲环境是导致两种分析方法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酸性环境尤其对DNS分析方法具有重要影响;而柠檬酸以及葡萄糖酸等代谢产物对两种分析方法均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调节柠檬酸发酵液pH值至中性或偏碱性,DNS法可快速准确测定还原糖含量,比菲林法操作更简单且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14.
<正>发酵是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其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发酵有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之分,好氧发酵是利用需氧微生物进行的发酵生产,其特点是在发酵过程中需不断供给氧气(或空气),以满足微生物呼吸代谢;厌氧发酵是指在隔绝氧气的情况下,通过细菌作用进行生物质的分解。  相似文献   

15.
霉变是导致蓝莓采后损失、货架期短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确定蓝莓贮藏期的主要致腐病原真菌,对浙江省杭州市安吉县蓝莓产区发病果实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株病原真菌(LMA、LMB、LMC1、LMC2和LMC3)。通过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B.cinerea、T.viridescens、P.cecidicola、P.polonicum和P.expansum。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5株病原菌适宜生长条件为:蓝莓汁-葡萄糖培养基,25~30℃;菌株LMA、LMC1和LMC2的最适碳源为果糖,菌株LMB和菌株LMC3的最适碳源分别为蔗糖和可溶性淀粉;菌株LMA、LMC1和LMC2的最适氮源为蛋白胨,菌株LMB和LMC3的最适氮源为酵母浸出粉。光照对菌株LMA、LMC1和LMC2病原菌菌丝生长有明显影响,而对菌株LMB和LMC3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黄油乳清(BS)是生产无水黄油时产生的副产物。由于富含乳脂肪球膜等组分,黄油乳清被认为是富集球膜组分的良好原料。然而,目前的研究集中于黄油乳清的基础组分构成,对脂肪球膜源组分的构成及应用特性的研究尚未明确,限制了黄油乳清的应用。通过离心搅打等方式从牛乳黄油中分离出黄油乳清,以原料乳和酪乳为对照,分析了黄油乳清的基本组分和脂肪球膜源组分构成。结果表明,与原料乳、酪乳相比,黄油乳清的蛋白质、脂肪质量分数显著增加,总钙含量显著降低,乳糖质量分数、含水率、pH值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黄油乳清中含脂肪球膜磷脂56种,包括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 PC)20种、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PE) 10种、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PS)7种、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 PI)6种、鞘磷脂(Sphingomyelin, SM)13种,其中鞘磷脂含量约为酪乳的3倍,质量浓度达到0.352 mg/mL;黄油乳清含脂肪球膜蛋白4种,其中丰度最大的为高碘酸希夫糖蛋白6/7...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压砂地连作对土壤代谢产物的影响,揭示压砂地土壤退化机制。【方法】以宁夏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未种植压砂瓜土壤为对照(V),对连续种植3 a(W)、7 a(X)、15 a(Y)和37 a(Z)的压砂地土壤进行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V-W组共检测到差异代谢物559种,其中428种上调,131种下调,V-X组共检测出差异代谢物293种,其中215种上调,78种下调,V-Y组共检测出差异代谢物730种,其中575种上调,155种下调,V-Z组共检测出差异代谢物666种,其中479种上调,187种下调;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糖类物质量明显下降;从KEGG代谢通路来看,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富集显著的代谢通路有所减少,其中苯丙氨酸代谢和类固醇降解代谢在压砂年限>7 a时具有显著富集通路。【结论】随着压砂地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中有机酸积累量增加,而糖类物质量下降,会影响作物生长,降低作物抗逆性,因此连续压砂种植硒砂瓜的土地需要更改作物类型或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以增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浙江农村机电》2006,(5):20-20
日前,杭州杭挂机电有限公司的BS1510DⅤG、BS1810DⅡG、BSP1810DAG、BSP1810DBG等四个机型上道路行驶拖拉机通过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浙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的安全评审。安全评审组在听取研制总结、投产条件、检验等报告,审查图样及技术文件,察看样机,并经充分讨论后认为:杭州杭挂机电有限公司BS1510DⅤG等四个机型上道路行驶拖拉机的研制是成功的,所检项目技术指标均符合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上道路行驶拖拉机注册登记安全技术要求》的规定,同意通过安全评审。(本刊辑)杭挂四机型上道路拖拉机通过安全评审…  相似文献   

19.
发酵肉制品中乳酸菌菌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筛选用于发酵肉制品的合适乳酸菌菌种,进行了耐盐性试验、耐亚硝酸盐试验、蛋白质分解活性试验、脂肪分解活性试验、菌株的致死温度确定试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和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ium)三菌株完全符合肉制品发酵菌剂要求,而菌株间拮抗作用试验表明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两菌株可以作为发酵肉制品的混合菌剂。  相似文献   

20.
疫苗是由免疫原性较好的病原微生物或其组分、代谢产物经过特殊处理所制成的,用于人工主动免疫,预防疫病的生物制品。动物在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当体内的抗体滴度达到一定数值后,就可以抵抗这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感染,起到预防这种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