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蔗田棚式栽培蘑菇即是在甘蔗生长的中后期,在高大蔗株叶层下面的空间建造菇房和菇床,利用蔗田优越的环境栽培蘑菇的一种方法。这是对蔗田多层次利用的一项创造。从1984年到1987年共推广了7000多亩,增加产值5245多万元。实践证明,此项技术容易掌握,不但蘑菇的产量高、品质好,甘蔗也能增产;而且,菇房通风透气好、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蔗田棚式栽培菇房的建造 (一) 选择蔗田应选择具有“密”即有效茎数多,“直”即不倒伏,“壮”即上下粗细均匀的中、大茎品种,“高”即蔗株高度在2米以上,且交通方便、避风向阳、排灌水容易的甘蔗田建造菇房。  相似文献   

2.
为寻求中药渣这一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开展了利用鲜湿中药渣栽培金针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鲜湿中药渣栽培金针菇是完全可行的。与对照相比,中药渣栽培基质能显著降低基质的生产成本,基质净增产值达558元/t,且菇质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3.
基于农业循环利用的"药渣种菜"模式研究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工农业废弃物大量排放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发展循环农业是当前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为了促进工农业废弃物的高效利用,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自1999年以来对中药渣农业综合利用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成功地探索出中药渣的处理加工工艺,建成了年加工处理2万m3中药渣的生产线;创造性地利用中药渣进行生土快速熟化和代替棉稻壳等原料栽培食用菌,研制出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育苗基质和栽培基质,确立了相关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特别是利用中药渣栽培基质,开展了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研究和示范,使原本是一大污染的废药渣经循环利用后可产出五颜六色的奇瓜异果和绿油油的蔬菜,为市民提供了绿色、有机蔬菜产品.  相似文献   

4.
汪铁锁 《新农业》2005,(7):11-11
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二连农工吴卫疆,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发展蘑菇种植。种植蘑菇15年来,累计收入2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蘑菇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夏枯草药渣栽培平菇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药渣部分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是可行的,既解决了药渣作为废弃资源浪费的问题,又使药渣变废为宝得以再利用;(2)药渣替代棉籽壳用量最高不得超过70%;(3)采用50%和70%的夏枯草药渣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出菇时间早,产量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含水率低,灰分高,是理想的配方。  相似文献   

6.
项目集粹     
中药渣种食用菌医药企业在提取中成药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中药渣,一直以来基本采取集中堆放填埋或晾干后锅炉燃烧的方式处理,既浪费资源,又严重污染环境。前不久,吉林通化市研究出利用中药渣栽培食用菌技术。每2公斤中药渣  相似文献   

7.
对中药渣基质栽培番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中药渣作基质栽培番茄,相比于常规土壤栽培,能有效减轻病虫危害,其中青枯病和灰霉病的病株率分别降低100和7.4个百分点,小地老虎和美洲斑潜蝇的虫害株率分别降低10.7和6.0个百分点;且生长青秀,根系发达,结果多,采果期长,果品品质好,从而实现增产增收,较常规栽培增产32.2%、增值1049.94元/棚、增收653.94元/棚。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种植蘑菇的主要品种是双孢蘑菇,多属中低温型菌株,不适合南方春、夏季栽培.我所从1998年开始对属四孢蘑菇Ag-H1、Ag-H2(从野生蘑菇中分离)品种进行培养观察和栽培试验,表明这两个菌株子实体耐高温,出菇快(30~40天),产量高,平均单产7.5~10kg/m2,菇质优、耐储运,适合广西等南方省区栽培.  相似文献   

9.
开展了利用猪粪和甜叶菊废渣栽培双孢蘑菇的试验研究,并测定了双孢蘑菇的品质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 利用猪粪和甜叶菊废渣可栽培双孢蘑菇,且有提高双孢蘑菇品质和提升双孢蘑菇风味的效果,双孢蘑菇重金属含量符合NY/T 224-2006《双孢蘑菇》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朱姝 《北京农业》2008,(3):16-16
南京市蔬菜花卉科学研究所用药渣种出来一品红。据该所周达彪所长介绍,不光是中药渣,稻壳、茶叶渣、秸秆这些“垃圾”都可以进行有机栽培和花卉栽培。 研究所的试验田不是用土,而是黑乎乎的药渣。这些中药渣是经过特殊办法加工出来的。周所长介绍,蔬菜研究所附近有个药厂。每年2万吨的中药渣处理令人头痛,于是他就想着能不能“变腐朽为神奇”。  相似文献   

11.
利用茭白鞘叶栽培双孢蘑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茭白鞘叶中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且明显高于稻草。茭白鞘叶堆制发酵温度较稻草前期偏低,但全期平均温度两者持平。茭白鞘叶配方的蘑菇现蕾期和开始采菇时间分别比稻草配方迟3 d和4 d;茭白鞘叶配方采菇时间达156 d,较稻草配方延长12 d,且可采收5批,比稻草配方多1个批次;茭白鞘叶配方蘑菇产量和稻草配方接近,分别是6.65 kg/m2和6.29 kg/m2。表明茭白鞘叶是栽培蘑菇的理想材料。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利用茭白鞘叶栽培双孢蘑菇每667m2的净收入可达11 886元。利用茭白鞘叶作为栽培蘑菇是解决茭白鞘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福建农业科技》2009,(5):19-19
早季蘑菇适宜在海拔800m以上的地区发展,上市早、产量高、价格高而成本低,以稻草、牛粪为原材料,就地取材,是一项变废为宝的环保项目。寿宁县2008年在大安乡大熟村试种早季蘑菇获得成功后,在县科技、农业等部门及大安乡政府积极引导发动下,2009年该村26户群众投入50多万元建立早季蘑菇生产示范区,栽培早季蘑菇1.7万m^2。目前该村早季蘑菇进入第2潮采摘季,每公斤价格稳定在8元,  相似文献   

13.
正蘑菇栽培已越来越广泛,蘑菇病虫害综合防治是确保蘑菇优质高产的关键,它能有效地将蘑菇病虫害节制在最低程度,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好收益。蘑菇栽培中如果菌种带有病虫害,培养料没有发酵彻底或覆土消毒不严,会将病菌及虫卵带入菇床;菇房墙壁、地面、床架及空气中存在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甜玉米秸秆为原料栽培双孢蘑菇研究示范表明:甜玉米秸秆栽培蘑菇,出菇早,产量高,质量好。效益转化率最高,产量多5~10kg/m2,效益多15~20元/m2,采菇期长25d。  相似文献   

15.
本文开展了利用猪粪和甜叶菊废渣栽培双孢蘑菇的试验研究,并测定了双孢蘑菇的品质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利用猪粪和甜叶菊废渣可栽培双孢蘑菇,且有提高双孢蘑菇品质和提升双孢蘑菇风味的效果,双孢蘑菇重金属含量符合《双孢蘑菇》(NY/T 224—2006)标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医行业发展和中医药制取技术的进步,中药渣的产生也与日俱增,现年产量已超过3500万吨。利用好中药渣资源不仅能保护环境,降低企业支出,还能创造额外的巨大经济效益。本文总结了中药渣在活性成分再提取、环境治理、作为饲料或饲料添加剂、作为有机肥料与栽培基质、作为轻工业生产原料等传统生态经济化利用现状,以及开发能源物质、膳食纤维产品、纳米纤维素类产品及复合材料等高值化利用现状,以期为中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蘑菇培养料配制与播种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两年三明市蘑菇生产虽然得到恢复性发展 ,但栽培技术仍然沿袭过去的老办法 ,尤其是新区栽培技术跟不上 ,污染率高 ,病虫害多、产量低、品质差 ,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益。为进一步提高和规范蘑菇栽培技术 ,现把三明市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技术总结如下 ,供菇农们参考。1蘑菇栽培季节利用自然气候栽培蘑菇是目前三明市蘑菇生产的主要方式。因此 ,蘑菇生产首先要考虑选择适宜的栽培季节。根据多年的观察 ,三明市海拔300m地区8月份堆料栽培蘑菇 ,可在10月中旬长菇采收。这时由于气温尚不稳定 ,正在长菇的菇蕾常遇到偏高气温成批死亡 ,损失很大 ,而且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利用以中药青蒿药渣为主要原料的栽培基质生产草菇的栽培技术,包括栽培棚建立与准备、栽培料准备、播种、菌丝管理、出菇管理、采收与转潮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综合利用中药药渣、提高草菇产量和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西峡县在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的同时,利用秸秆、食用菌废料、药渣等废弃物发展沼气,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循环之路。一是利用食用菌废料生产沼气。西峡每年发展香菇、白灵菇等食用菌3000多万袋,该县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在石界河乡小寨村、丹水镇英湾村、  相似文献   

20.
蘑菇废料包括蘑菇覆土和废菇料,它是蘑菇栽培的废弃物,营养丰富,特别是富含钾素营养分,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钾素再利用的好资源.我市是蘑菇生产重要基地之一,蘑菇年栽培面积超过500万m2,可提供蘑菇覆土20多万m3和废菇料4万多t.本试验旨在探讨含钾丰富的蘑菇覆土和废菇料在中低产田对中稻的增产效应,为两系中稻推广施用蘑菇覆土和废菇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