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奥尼鱼为奥利亚罗非鱼(雄)和尼罗罗非鱼(雌)杂交繁育的子一代雄性化罗非鱼.该鱼具有生长快、养殖成本低、食性杂、适应性强、雄性率高、出肉率高、肉味鲜美等优点,是值得推广养殖的优良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2.
采用FH激素诱导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a)雌性化,结果显示:以鱼苗为起始材料,奥利亚罗非鱼雌鱼的转化率为76.5%~89.6%;以胚胎为起始材料,雌鱼的转化率可达到100%,ZZ型合子可完全变成生理雌鱼,卵巢发育正常,具有繁殖功能。  相似文献   

3.
罗非鱼 (Oreochromisspp )的雄鱼比雌鱼长得快、长得大 (叶冀雄 ,1983) [1] 。有两种方法可生产全雄或超雄罗非鱼用作商品鱼 :其一是激素法(马仲波 ,1984 ;胡逸农等 ,1979) [2 ,3] ,在鱼苗开始吃食时人工哺拌有甲基睾丸酮的饲料以促使雌鱼雄性化 ,但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质疑 ;另一种是通过杂交法产生 (江山 ,1984 ) [4 ] ,如奥利亚雄鱼 (性染色体组成是ZZ)与尼罗罗非鱼雌鱼 (性染色体组成是XX)杂交 ,由于染色体Z的雄性性别决定基因强于X染色体上的雌性基因 ,所以其子代鱼应该全是ZX型雄鱼 ,但如果其它染色体…  相似文献   

4.
罗非鱼的雄鱼比雌鱼长得大、长得快,有两种方法可以产生全雄或超雄罗非鱼用做商品鱼:其一是激素法,在鱼苗开始吃食时人工投喂拌有甲基睾丸酮的饲料使雌鱼雄性化,但是对人体和环境生态的影响受到质疑;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杂交法产生,如奥利亚雄鱼(基因型是ZZ)与尼罗雌鱼(基因型是XX)杂交,由于雄性基因强于雌性基因X,所以其子代鱼全是ZX型雄鱼,但如果其他染色体上也含有X型基因,则该鱼可能是显雌性。故亲鱼的混杂导致雄性比率的下降是多年来全雄奥尼商品鱼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够直接产生ZY异配型超雄罗非鱼用做…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应用methallibure制止罗非鱼过度繁殖和促进鱼体生长的效果。methallibure抑制了鱼的次性征和繁殖习性。受处理雌鱼的带卵黄的卵母细胞萎缩,使卵巢中只留下卵原细胞和仅带原生质的卵母细胞。受处理雄鱼的精巢明显退化,减数分裂受抑制,精原细胞停止转变为精母细胞。  相似文献   

6.
以往罗非鱼的养殖(特别在生产单位),都是单一品种或是几个品种的混养。品种混杂,群体中雌鱼较多,在成鱼养殖过程中往往会繁殖出大量的小罗非鱼,这不仅影响了成鱼的商品规格,使经济效益下降,而且造成池塘条件恶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水产工作者在七、八十年代用激素诱导,不同品种的罗非鱼进行杂交等办法,使罗非鱼雄性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罗非鱼成鱼养殖过程中大量繁殖出罗非鱼苗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我们以奥利亚罗非鱼(♂)作父本,尼罗罗非鱼(♀)作母本,于1991年早春比自然繁殖时间提前50~100天配组杂交,繁育出三批雄性化奥—尼鱼种。到5月14日验收,数量为38.8万尾,三批鱼种的规格分别达到6.01、2.05、0.61克;同年9月13日验收养成雄性化率,当年养成平均规格454克,雄性化率达到92.7%。  相似文献   

8.
何谓奥尼杂交鱼?目前讲的奥尼杂交鱼是用奥利亚罗非鱼雄鱼与尼罗罗非鱼雌鱼杂交得到的子代。奥尼杂交鱼雄性率高、生长快、起捕率高,深受人们欢迎。那么,怎样提高奥尼杂交鱼的雄性率呢?1.双亲纯度要高。奥尼杂交鱼的双亲为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由于奥利亚罗非鱼的性染色体组成雄鱼为ZZ,雌鱼为ZW,与尼罗罗非鱼及我国“四大家鱼”不同(尼罗罗非鱼雄免性染色体组成为XY,雌鱼为XX)。利用奥利亚罗非鱼雄鱼(ZZ)与尼罗罗非鱼雌免(XX)杂交,它们后代性染色体组成为ZX,在理论上应是百分之百为雄鱼,但实际上获得100%雄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雌性激素处理刚孵化出膜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YY基因型鱼苗,可使性别未分化的合子全部转化为生理雌鱼。该YY型生理雌鱼的卵巢发育正常,具有繁殖机能,可为采用二系配套(YY△♀×YY♂)技术大量生产尼罗超雄鱼提供种源保证。  相似文献   

10.
杨弘 《科学养鱼》2006,(5):19-19
罗非鱼,又称非洲鲫鱼。目前我国主要养殖的为奥尼鱼和尼罗罗非鱼。奥尼鱼是指奥利亚罗非鱼(雄)与尼罗罗非鱼(雌)杂交所得的杂交鱼,由于这两种罗非鱼不同的性别决定机制,使杂交后代雄性率极高,如所用亲鱼纯度较高,雄性率可达95%以上,甚至100%。奥尼鱼苗种生产及养殖过程中,对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鉴别极为重要,下面就这两种罗非鱼及其杂交后代作一简单形态比较,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94年进行了主养雄性化罗非鱼高产试验,经过109天养成,每亩产鱼1180kg。其中罗非鱼1030kf,产值12300元,纯利4300元。专家鉴定认为,实际产量,技术水平达到山东省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前期报道了利用尼罗罗非鱼LG22上性别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到养殖群体存在天然XY雌鱼,但其能否用于培育YY超雄罗非鱼尚不清楚。本研究首先引入遗传性别受LG22染色体严格控制的CQ尼罗罗非鱼群体和具有天然XY雌鱼的WC群体,将CQ群体XY雄鱼与WC XY雌鱼杂交,检验杂交F1 YY超雄鱼是否可用于控制后代性别,并比较杂交F1 XY和YY罗非鱼体质量、性腺指数、血清激素水平和性腺基因表达情况。研究发现,CQ XY雄鱼和WC XY雌鱼交配,获得的F1 中具有25%的YY超雄鱼,经鉴定为全雄且可育。将F1 YY超雄鱼与WC XX雌鱼、WC XY雌鱼(母本)、杂交F1 XX雌鱼和CQ XX雌鱼交配,后代几乎全雄,仅在与F1 XX雌鱼交配后代中有2尾雌鱼(雄性率98%)。在孵化后180 d,杂交F1中XY和YY个体的体重、性腺指数、血清激素水平差异不显著。基因表达分析发现,YY鱼精巢中AmhX/AmhY mRNA表达显著高于XY鱼,而Dmrt1 和Cyp11b2 mRNA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杂交F1 YY和XY鱼生理指标无明显差异。因此,采用尼罗罗非鱼天然XY雌鱼能够培育YY超雄鱼,且该YY超雄鱼能够用于罗非鱼性别控制。  相似文献   

13.
尼奥鱼制种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罗非鱼养殖业发展迅速,目前,养殖对象主要是尼罗罗非鱼和尼奥鱼。尼奥鱼具有雄性率高、生长快、成鱼规格一致等优点,所以越来越受养殖生产者的喜爱,推广效果很好。尼奥鱼是尼罗罗非鱼(9,oreochromisniloticus)x奥利亚罗非鱼(a,0.an-reus)的杂交种,又称“奥尼鱼”、“奥条鱼”、“全雄罗非鱼”、“雄性化罗非鱼”等。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制种单位生产的尼奥鱼雄性率、出苗率不高,如何提高它的雄性率和出苗率已成为养殖尼奥鱼的关键问题之一。笔者根据几年来生产实践中的摸索总结,现将尼奥鱼制种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组织学方法,研究了0.5~4.5月龄尼奥罗非鱼杂种(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的性腺发育特征与性别类型。结果表明,0.5月龄尼奥罗非鱼原始性腺尚未分化;1月龄,精巢中原始生殖细胞开始分化成精原细胞;2.5月龄出现初级精母细胞;3月龄出现次级精母细胞;3.5~4月龄精巢中存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殖细胞,壶腹空腔中分散着稀疏的精子;4.5月龄精巢壶腹腔内密集大量精子。在2.5、3.5、4、4.5月龄抽样中,均检测到雌鱼,2.5~3.5月龄卵巢以第Ⅱ时相卵母细胞为主;4~4.5月龄卵巢以第Ⅲ时相卵母细胞为主。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尼奥罗非鱼杂种中观察到雄性、雌性两种性别类型,以雄性性别为主;杂种雌、雄鱼的性腺均能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5.
<正> 前言罗非鱼的孵化和鱼苗哺育是在雌鱼口腔中进行,阻滞了雌鱼的生长,影响了单位产量。加之罗非鱼繁殖力强,导致成鱼个体小,降低了作为商品鱼的经济价值。因此,国内外相继开展了罗非鱼单性养殖研究。 Clemen等(1968)、Shelton等(1981)、  相似文献   

16.
奥尼杂交罗非鱼的形成和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尼杂交罗非鱼的形成和生产一、高雄性率奥尼杂交鱼的形成尼罗罗非鱼性染色体组成与我国所养殖的经济鱼类相似,雌鱼性染色体组成为同型XX,雄鱼性染色体组成为异型XY。奥利亚罗非鱼性染色体组成则不同于一般鱼类,它的雌鱼性染色体组成为异型ZW,雄鱼性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17.
由广西科学技术厅下达的,广西水产研究所、广西柳州市科学技术局、广西合浦县水产畜牧局、广西北海洪恩水产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优质罗非鱼雄性化养殖及加工出口关键技术示范》项目于2003年3月3日在广西南宁通过专家鉴定。 该项目利用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进行杂交获得平均雄性率达96.6%的F1代奥尼鱼751.0万尾,并建立了  相似文献   

18.
加州鲈鱼生殖腺的组织学及相应时期血清成分电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旨在通过血清的SDS-PAGE分析和生殖腺组织学切片观察,探讨加州鲈鱼性腺发育状况。结果表明:12月份雌鱼卵巢以Ⅲ时相孵母细胞为主,少数发育程度较好的雌鱼血清中出现雌性特异性蛋白带(FSPP);3月份卵巢以Ⅳ时相早、中期卵母细胞为主,雌鱼血清均有FSPP;而4月份的雌鱼卵巢以Ⅳ时相卵母细胞为主,并有少量排空的滤泡囊。因此可知加州鲈鱼到3月份性腺趋于成熟,4月份雌鱼已至少产过一次卵,而同期血清  相似文献   

19.
Folch法提取红罗非鱼(Oreochromis sp.)和福寿鱼(O.mossambicus×O.niloticus)雌亲鱼不同组织(肌肉、肝胰脏和卵巢)中的脂质,GC法分析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红罗非鱼和福寿鱼卵巢中总脂含量分别占湿重的16.16%和10.20%,显著高于肝胰脏中的总脂含量(P<0.05),而肝胰脏中的总脂含量又显著高于肌肉(P<0.05)。2种鱼肌肉、肝胰脏和卵巢中共检出18种脂肪酸,主要饱和脂肪酸(SFA)是C14:0、C16:0和C18:0,主要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是C16:1和C18:1n-9,主要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是C18:2n-6、C20:4n-6(ARA)、C20:5n-3(EPA)和C22:6n-3(DHA)。ARA在福寿鱼肌肉中含量最高(9.16%),显著高于2种试验鱼其他组织中的ARA含量。Σ(EPA+DHA)在红罗非鱼的卵巢和福寿鱼的肌肉、肝胰脏和卵巢中含量高于其它组织(5.09%~7.70%),福寿鱼肌肉中最高(7.70%),卵巢中次之(6.97%)。红罗非鱼肌肉、肝胰脏和卵巢中的ΣPUFA含量均低于福寿鱼相应组织。红罗非鱼与福寿鱼各组织之间n-3/n-6比率变化不显著,但均小于1,为0.12~0.41。红罗非鱼的肝胰脏和卵巢中,脂肪酸含量ΣSFA>ΣMUFA>ΣPUFA;红罗非鱼肌肉、福寿鱼肝胰脏和卵巢中,ΣMUFA>ΣSFA>ΣPUFA;福寿鱼肌肉中,ΣSFA>ΣPUFA>ΣMUFA。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北方地区罗非鱼养殖正在逐步发展,养殖方式多为流水养殖或网箱养殖,取得一定成效。静水池塘养殖罗非鱼,过去由于受水质条件、养殖季节及罗非鱼养殖品种等因素的制约,导致繁殖过剩,使养殖个体小型化,影响了鱼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此,我们采用本市水产良种场生产的雄性化罗非鱼种,进行精养高产试验,连续两年平均亩产超过1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