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一、充电时如何判断蓄电池是否充足充电时,蓄电池是否充足可根据下面现象来判断:蓄电池内部激烈放出大量的气泡,电解液呈“沸腾”状态,蓄电池电压达到2.7V,并保持3h不变,电解液比重达到最大值且3h内不再增加。这是因为随着充电量的增加,当单格电池的电压达到2.4V时,其极板上的硫酸铅几乎都转化为二氧化铅和铅,如再继  相似文献   

2.
6蓄电池极板硫化后如何处理?答:对于极板硫化轻微的可以采用过充电办法排除。方法是用正常充电第2阶段充电电流的二分之一(或更小)进行长期充电,直到电解液出现大量气泡(沸腾)、密度达到128g/cm3为止。这时极板的活性物质复原。对于极板硫化严重的采用如下方法排除:(1)将蓄电池以10h放电率电流(8~14V)放电至终止电压(约175V),倒出电解液。(2)加入蒸馏水,用初充电第二阶段电流连续充电,至电解液密度为115g/cm3左右。(3)以额定容量的1/10电流值放电至终止电压。(4)再用上述充电电流充电,直至电解液密度不再上升。(5)把电解液密度调…  相似文献   

3.
由于新蓄电池板原料的颗粒比较大,组织不够疏松,而且在存放中会有轻微硫化。为延长极板的作用寿命和去硫,新蓄电池经过初充电才能使用,步骤和方法如下:(1)注入比重合适的电解液,液面保持高于极板10~15mm,放置7小时左右,使电解液充分浸透极板。(2)第一阶段充电电流为蓄电池额定容量1/15(容量为140安的蓄电池可用10安的电流充电),时间在25~35小时。当单格电压升到24伏时,把电流降低一半,然后转入第二阶段充电。第二阶段的充电时间在20~30小时,直到电解液剧烈放出气泡,比重不再上升,单格…  相似文献   

4.
由于新蓄电地极板原料的颗粒比较大,组织不够疏松,而且在存放中会有轻微硫化。为延长极板的使用寿命和去硫,新蓄电地应按下述步骤和方法经过初充电才能使用。(1)注入比重合适的电解液,液面保持高于极板10-15mm,放置7小时左右,使电解液充分浸透极板。(2)第一阶段充电电流应为蓄电池额定容量1/15(容量为140安的蓄电池可用10安的电流充电),时间在25-35小时。当单格电压升至2.4伏时,把电流降低一半,然后转入第二阶段充电。第二阶段的充电时间在20-30小时、直到电解液剧烈放出气泡,比重不再上升…  相似文献   

5.
蓄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靠内部的化学反应来储存电能和向外供电。机动车辆上大都使用铅酸蓄电池,它具有内阻小、容量大,能在发动机启动时,短时间供给大电流。蓄电池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外壳、隔板和电解液等构成。 铅酸蓄电池极板硫化,是指极板上生成一层白色的粗晶粒硫酸铅,这些硫酸铅堵塞了极板孔隙,使电解液渗入困难,减少了参加反应的活性物质,使蓄电池的容量下降。同时因其导电不良,使内阻增大。当给蓄电池充电时,充电电压迅速上升,使电解液过早发生沸腾,使用时间不久后又会出现亏电现象。其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洪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极板硫化蓄电池极板上产生一层导电不良、白色的粗晶粒硫酸铅 ,正常充电时 ,不能完全使其转化为铅和二氧化铅 ,这种现象称为“硫酸铅硬化”简称“硫化”。粗晶粒硫酸铅堵塞了极板孔隙 ,使电解液渗入困难并增加了内阻 ,因而蓄电池容量降低。启动时不能供给足够的电流 ,发动机不能启动。极板硫化在充电时有下列现象 :充电时电压迅速上升 ,过早发生“沸腾” ,电解液温度很快上升到4 0℃以上。使用时电容量显著不足 ,且电压下降很快。极板硫化排除方法有以下几项 :1.过充电法 (适用于轻微硫化 )。用初次充电的第二阶段充电电流连续地进行过…  相似文献   

7.
蓄电池硫化属常见故障。所谓“硫化”是指在蓄电池极板上产生了一层导电不良的粗晶粒硫酸铅。正常充电时,不能完全使其转化为铅和二氧化铅,从而影响了蓄电池的容量。这种现象称为“硫酸铅硬化”,简称“硫化”。 极板硫化后蓄电池有下列现象:充电时电压迅速上升,过早发生“沸腾”,电解液温度很快上升到40℃以上;使用  相似文献   

8.
<正>极板硫化时有下列现象:(1)放电时电压下降快,蓄电池容量显著下降.(2)充电时,端电压迅速上升至2.9伏,但很快又降至2.2伏,充电终了时达不到2.5—2.7伏.(3)充电时电解液温度比正常上升的快,冒泡较早.(11)硫化的阳极板呈浅棕色,阴板板呈浅灰色.极板硫化的原因:(1)蓄电池长期处于放电状态,或补充充电不足.放电后蓄电池的极板上形成了白色细结晶硫酸铅,这种硫酸铅与电解液面接触较大,充电后即溶解消失.但如果不能及时充电,由于温度上升硫酸铅溶解度增加,温度下降硫酸铅析出,以极板上的硫酸铅为中心进行再结晶,温度变化继续再结晶,便在极板上产出粗的硫酸铅结晶,使电解液渗入困难,蓄电池容易降低.再充电时,粗硫酸铅结晶很难溶解.蓄电池容量恢复困难.  相似文献   

9.
十八、蓄电池的常见故障 1.极板硫化 (1)故障征象 从蓄电池加液口或抽出极板可看到极板表面有一层白色粗晶粒霜状物质,极板孔隙堵塞,变得硬脆。正常充电时,不能完全转化为铅和二氧化铅,温度和电压迅速上升,易沸腾析出气泡。放电时,蓄电  相似文献   

10.
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剧烈放电或电解液面过低,极板上会沉积下白霜状的硫酸铅晶体。由于硫酸铅不导电,致使蓄电池的容量减小,电压降低。可采用反复充电方法消除硫化。 把极板已经硫化的蓄电池,注入蒸馏水,2h后,用电流I为1~ 2A的电流充电,迫使硫酸铅在蒸馏水中电解。此时可用比重计测蒸馏水的比重,当蒸馏水比重增大到1.05时,再换入新的蒸馏水继续充电,反复数次,最后换用稀的电解液继续充电,充至蓄电池电压达到2.5V,比重不再升高时,硫化物便可清除完,蓄电池功能又完好如新下。 蓄电池极板被硫化的处理方法@永泰…  相似文献   

11.
由于新蓄电池板原料的颗粒比较大,组织不够疏松,而且在存放中会有轻微硫化。为延长极板的使用寿命和去硫,新蓄电池按下述步骤和方法经过初充电才能使用。 一、注入比重合适的电解液,液面保持高于极板10~15mm,放置7小时左右,使电解液充分浸透极板。 二、第一阶段充电电流为蓄电池额定容量1/15(容量为140A的蓄电池可用10A电流充电),时间在25~35小时。当单格电压升至2.4  相似文献   

12.
一、活性物质的脱落 1.蓄电池在车上装的不牢。车辆在行驶时会产生颠簸,若蓄电池安装不牢,将会发生撞击,这样不仅容易使极板的骨架断裂,而且会加速极板上活性物质的脱落。 2.过量充电。蓄电池已充足电后,极板上的硫酸铅已还原为铅和二氧化铅。此时如仍有电流继续充入、将引起水的激烈分解,产生大量气泡(氢和氧)由极板的细孔窜出,剧烈地冲击极板  相似文献   

13.
<正>一、蓄电池极板弯曲极板弯曲多发生于正极板,而负极板很少发生。1.表现极板弯曲蓄电池容量减少,充电时间缩短。由于正极板处的化学反应比较激烈,一般正极板比负极板拱曲的要多一些。2.原因(1)主要原因是使用起动机过于频繁,大电流放电时间过长,而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充电的缘故。在蓄电池放电过程中,正、负极板上不断地附着上硫酸铅。如果隔板各部分的多孔性不一致,在大电流放电时,极板表面的电流密度就会有很大的差异,电流密度大的部分生  相似文献   

14.
蓄电池常见故障及其修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变型运输机迅速发展,蓄电池的使用也日趋广泛,现将蓄电池常见故障及其修理介绍如下。 一、蓄电池常见故障及其产生原因 蓄电池常见的故障有极板硫化、蓄电池自行放电、隔板损坏、单格短路、极板翘曲、极桩氧化与折断以及外壳破裂等。 1.极板硫化 极板硫化后,其导电性差,电池容量降低,内阻增加。造成极板硫化的主要原因是:经常充电不足,放电后长时间不充电,电解液不足,放电过度,电解液  相似文献   

15.
1·判断蓄电池的放电程度因为蓄电池电解液密度的变化与其放电程度成正比关系,所以,若知道蓄电池在完全充电时的电解液密度,且在以后的使用中只加过纯水而未再添加过电解液,那么,就可根据测得的电解液密度来判断蓄电池的放电程度。试验表明,电解液密度比充足电时的密度每下降0·01,则相当于蓄电池放电6%,由此推之,电解液密度每下降0·04,蓄电池放电则近于总容量的25%。例如:蓄电池充足电时的电解液密度为1·29,现测得的密度为1·21,则蓄电池已放电50%。二者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蓄电池的电解液密度与放电程度对应表充电终止时的电解液密度放电2…  相似文献   

16.
1.经常检查蓄电池加液盖上的小孔是否畅通。该孔若堵塞,蓄电池充电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排不出去,会将其外壳撑裂。 2.保持蓄电池外表清洁,以免外溢的电解液或其它杂质将蓄电池正负极连通,导致蓄电池自行放电。 3.经常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没有标志线的蓄电池,其电解液液面距极板10~15mm为宜。若高度不足,应及时补加蒸馏水;若是因电解液外溢引起,应补加电解液。  相似文献   

17.
一、蓄电池存电不足导致电解液密度下降时 ,添加电解液这种做法会使蓄电池充电后 ,电解液密度超过允许值 ,使极板产生硫化 ,其容量反而下降 ,并可导致蓄电池损坏。因为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 ,电解液中的硫酸并没有消耗 ,只是随着放电逐渐转移到极板上 ,与活性物质生成硫酸铅 ,使电解液浓度下降。放电越多 ,浓度下降越多。但是 ,当用直流电源对蓄电池充电后 ,硫酸铅又会还原成硫酸和铅 ,电解液浓度又恢复。正确的做法是 :将蓄电池从车上卸下来进行补充充电 ,若电解液液面下降 ,应补充蒸馏水后再补充充电。二、干荷蓄电池不进行初充电对于储存时…  相似文献   

18.
在蓄电池使用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和溶液外溢,蓄电池内的液面下降,极板与空气接触会导致极板硫化,造成蓄电池容量降低。蓄电池极板硫化后的表现是极板表面覆盖一层白色霜状物,情况严重时打开加液口盖即可看到。1.主要原因(1)蓄电池长期处于完全放电或半充电状态。由于气温变化,如温度升高时,极板上一部分硫酸铅溶入电解液中,直到电解液饱和为止;在温度下降时,硫酸铅即从饱和的电解液中析出,结晶到附近的极板上。(2)电解液液面太低,使极板上部长期外露在空气中,与空气接触而受到氧化。在行驶中,由于电解液液面上下振荡,使得部…  相似文献   

19.
一、充电电压的选择 通常采用的充电方法有两种,即定电流充电法和定电压充电法。在汽车上对蓄电池充电,是采用定电压充电。 定电压充电的特性和实践证明:充电电压过低,使蓄电池长期处在亏电状态,容易使极板上产生一层较粗大而又坚硬的硫酸铝晶体。这种晶体导电性能极差,会堵塞极板  相似文献   

20.
长期使用的铅蓄电池,正、负极板都经过无数次的充、放电循环,导致电解液相对密度发生变化,这主要是正极板处活性物质电化学反应的结果.正极板在充电过程中,活性物质还原为二氧化铅,而二氧化铅是一种松散的膜状物,它不能紧密地覆盖住栅架,而正极板栅架中的铅也具有力图转化为二氧化铅的趋势,所以栅架受到腐蚀很容易形成散架.我们在拆卸报废铅蓄电池时,经常遇见这样的情况.即正极板基本已经散架,而负极板散架较少.经过观察,有的负极板还比较好.那么,能不能利用这些负极板来组装蓄电池呢?也就是说,能不能用这些负极板作为正极板用呢?我们从铅蓄电池的电化学反应中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