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试验选用2000只1日龄商品代肉用仔鸡雏,分为四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第1、3、5周分别在饲料中加抖纯土霉素粉0.02%和氯耆素粉(0.1%);试验3组饮水中加2%“生态宝”;对照组饲料中和饮水中不加任何药物,试验期为52天。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3组成活率分别提高12.9%、14.0%和16%。试验组肉用仔鸡HI效价明显提高,淋巴细胞比例及白细胞吞噬指数增加。表明饲喂“生态宝”组免疫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肉仔鸡增重效果明显,试验组鸡只增重125g。  相似文献   

2.
母猪喂服中药“白痢散”对仔猪白痢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中兽医辩证施治理论 ,选择了几种中草药 ,配制成专门防治仔猪白痢的制剂 ,名为“白痢散”.(1 )预防试验在 2 4头哺乳母猪 (共带仔 2 1 0只 )中进行 ,随机分成 3组 ,1组作为对照 (CK) ,其余 2组为处理组 .2个处理组的母猪从产后 3 -4d开始 ,每头每天分别饲喂 1 0 0和 1 5 0 g“白痢散”1次 ,连续 3 d,之后每隔 7d再喂 1次 ,直到断奶 .(2 )治疗试验在另外 2 2头哺乳母猪 (共带仔 2 3 1只 )中进行 ,分成处理组和对照组 ,处理组每头母猪每天喂 2 0 0 g“白痢散”1次 ,连续 3 d.试验结果表明 :(1 )“白痢散”在平板对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平均抑菌圈直径为 1 2 .5 mm;(2 )预防试验中 ,2处理组分别获得90 .0 %和 81 .3 %的保护率 ,效果显著 (P<0 .0 1 ) ,与 CK相比 ,处理组白痢发病率分别下降 42 .8%和 3 4.1 % ,平均断奶窝重分别增加 6.88和 4.80 kg,而窝收益分别增加 78.2 0和 48.3 0元 ;(3 )在治疗试验中 ,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提高到 90 .5 9%和97.65 % .由此可见 ,通过母猪的饲料给药 ,“白痢散”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可作为防治仔猪白痢的一种理想药物 ;使用“白痢散”对猪场也有明显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及血液中T淋巴细胞的动态观察。在鸡饮水中按终浓度1%和0.5%加入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疫佳灵”。结果显示,“疫佳灵”对雏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重量和指数明显增高;酯酶染(色ANAE)法检测了各组鸡的T-淋巴细胞数量,试验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1.0%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0.5%组(P<0.05)。结果表明,该免疫增强剂对鸡免疫器官的重量和指数及血液内T-淋巴细胞数量有显著的提高作用,且1.0%浓度优于0.5%浓度。  相似文献   

4.
周广生  刘俊栋  丁小丽 《特产研究》2004,26(1):27-28,40
为探讨广谱杀虫新药佳灵三特对犬疥螨病的治疗效果。设计了2个试验纽,第1组用佳灵三特0.1mL/kg,第2组用阿福丁0.02mL/kg,均皮下注射;对照组不用药。用病灶记分、活螨检查、增重情况、安全性共4项指标综合判定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佳灵三特2次用药疗效达99.7%,与阿福丁疗效相似。佳灵三特不但对犬线虫.外寄生虫有效果,对吸虫、绦虫也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探讨不同药物处理对辽宁绒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健康的4岁辽宁绒山羊母羊12只,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为对照组,第2,3组皮下埋植褪黑素(60mg·只-1),第3,4组肌肉注射环磷酰胺(26mg· kg-1)[1].分别于试验开始后0,30,50d采集血液样本进行检测.血常规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试验2,3组白细胞数量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各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组间差异不显著.对照组和试验3组血清总胆固醇呈降低趋势,50d与0d相比分别降低21%和45%,试验1组1与试验2组呈升高趋势,50d与0d相比分别升高10%和47%.各试验组甘油三酯和血清总蛋白含量降低,钙、磷含量升高.结果表明,埋植褪黑素可导致绒山羊白细胞数和红细胞数升高,环磷酰胺具有提高白细胞数量的作用,两种药物单独或共同作用对其他血常规指标的影响没有表现出规律性;褪黑素、褪黑素+环磷酰胺可提高血清中总胆固醇、钙和磷含量水平;褪黑素、环磷酰胺、褪黑素+环磷酰胺可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蛋白的含量水平.  相似文献   

6.
菜籽粕中芥子酸和硫甙对异育银鲫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使用含“双高”菜籽粕 (硫甙和芥子酸含量分别为 1 8 9g·kg-1 和 0 2 1g·kg-1 )和“双低”菜籽粕 (硫甙和芥子酸含量分别为 3 2 5g·kg-1 和 0 0 5g·kg-1 )的饲料喂养异育银鲫 ,探讨菜籽粕中硫甙和芥子酸两种毒物对异育银鲫的生理机能和生长速度的影响。供试验鱼 1 2 0尾 ,平分为 4组 ,Ⅰ组 (对照组 )饲喂含 4 5 %“双高”菜籽粕的饲料 ,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含“双高” 30 %和“双低” 1 5 %、“双高” 1 5 %和“双低” 30 %、“双低” 4 5 %菜籽粕的饲料。经 4 0d饲养表明 ,随“双低”菜籽粕比例增高 ,鱼类增重率和饲料效率明显提高 ,Ⅱ、Ⅲ、Ⅳ组的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 35 5 4 %、5 2 98%和 6 5 1 7% ,饲料效率分别提高 4 3 0 1 %、 4 5 31 %和 6 0 33% ,均达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Ⅱ、Ⅲ和Ⅳ组之间的饲料效率和增重率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在肝体比方面各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并且这种差异与性别相关。随着硫甙和芥子酸含量增加 ,鱼类耐低氧能力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外源性环核苷酸对AA肉鸡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淑玲  刘静波 《吉林农业科学》2000,25(3):45-47,F003
选用初生健康AA肉鸡 2 4 0只 ,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12 0只 ,每组内设 3个重复 :I组为试验组 ,每隔 4d皮下注射标准环核苷酸组合剂 ,剂量为每只鸡 0 1mL ;Ⅱ组为对照组 ,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共计 4 9d。研究结果表明 ,试验组鸡肝脏组织中总RNA、mRNA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 9 84 %和 2 6 0 3%。经单因子方差分析 ,组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 (P <0 0 1) ,血浆中cAMP和cGMP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血清中生长激素浓度升高 37 70 % ,球蛋白浓度提高了 34 0 9% ,甘油三酯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尤其GOT、GPT等酶活性均有显著提高 (P <0 0 1)。  相似文献   

8.
阴道海绵栓“羊乐”中醋酸氟孕酮体外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Martindale药典中的体外释放方法 ,研究分别含醋酸氟孕酮 (FGA) 30 ,4 0和 5 0mg的“羊乐”和法国产品Synchropart在 12d内释放FGA的规律。结果发现 ,3种规格的“羊乐”和Synchropart中FGA每天释放量均呈下降趋势 ,12d内各剂量组释放量的平均值分别为 2 0 1± 1 0 3,2 2 0± 1 2 2 ,3 2 1± 0 88和 2 0 9± 0 4 0mg·d-1。在第 3和第 4天 ,各剂量组FGA释放量达到高峰 ,以后释放量逐渐降低 ,至第 12天各剂量组的释放量最低。回收实验中 ,各剂量组的回收率分别为 88 2 3% ,86 4 8% ,99 4 0 %和 90 0 0 %。运用SPSS软件分析FGA海绵栓的释放模型 ,发现释放量y1、y2 、y3 和y法国 (分别表示 3种规格的“羊乐”和Synchropart的FGA释放量 )与释放时间 (d)关系如下 :y1=3 6 4 36 - 0 2 5 17d ;y2 =3 6 718- 0 2 2 6 0d ;y3 =3 9390 - 0 112 9d和y法国 =2 5 5 0 5 - 0 0 70 5d。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杜×长×大”三元杂交断乳仔猪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黄芪多糖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选择21日龄断乳、体重无显著差异、健康的仔猪80头,按照单因子试验设计,将其均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20头仔猪。对照组断乳仔猪饲喂基础饲料;试验1组断乳仔猪饲喂基础饲料+0.1%的黄芪多糖;试验2组断乳仔猪饲喂基础饲料+0.2%的黄芪多糖;试验3组断乳仔猪饲喂基础饲料+0.4%的黄芪多糖。试验周期为28 d。试验结束,检测各组断乳仔猪的生长性能。结果表明:试验2组和试验3组断乳仔猪的试验末体重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6.98%和8.83%(P <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3.91%和18.01%(P <0.05);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9.64%和11.17%(P <0.05);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断乳仔猪的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22.51%,56.77%,65.34%(P <0.05)。研究表明,养殖生产中使用0.2%和0.4%的黄芪多糖可以显著改善断乳仔猪的生长性能,腹泻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将1日龄罗曼雏鸡240羽,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试验1组、 2组、 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分别饲喂添加0 mg/kg、500 mg/kg、 1 500 mg/kg、 3 000 mg/kg刺五加多糖的基础日粮,试验期35 d,探讨刺五加多糖对蛋雏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试验3组日均采食量分别提高了9.4%和9.0%(P <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4.8%和13.1%(P <0.05)。试验结果表明,刺五加多糖能够提高蛋雏鸡的生产性能,添加浓度以1 500~3 000 mg/kg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不同组合CoBFA对雏鸡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日龄尼克红蛋公雏805只,随机分成7个组,Ⅰ-Ⅶ组为试验组,在饲料中分别添加以不同剂量的Zn、Se、Vc、VE、BFA(生化黄腐酸)配合面民的CoBFA,第Ⅶ组为对照。分别计数红细胞数、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分类数,测定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各组血液指标变化情况,分析各因素与雏鸡血液指标相关性,遴选最适组合。结果表明,红细胞与Vc、BFA显著相关(P<0.05);淋巴细胞Vc极显著相关(P<0.01),与VE、BFA显著相关(P<0.05);血红蛋白含量Zn、Se呈 正相关;白细胞总数与BFA、Vc、VE呈较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禽流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和免疫保护抗体临界值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初生雏鸡的AI母源抗体进行了动态观察 ,并在HI效价为 6 (Log2 )和 4 (Log2 )、2 (Log2 )左右时 ,分别应用禽流感病毒进行攻毒。结果显示 :初生雏鸡AI母源抗体HI效价的峰值在 7日龄时 (7.85 (Log2 ) )出现 ,比 1日龄 (6 .8(Log2 ) )时高出 1个倍比滴度 ;7日龄后HI效价即随雏鸡日龄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至 2 8日龄时 ,已趋于消失。攻毒试验中 ,当HI效价为 6 (Log2 )左右时 ,其保护率为 10 0 % ;在 4 (Log2 )时 ,保护率仅为 5 0 % ;在 2 (Log2 )左右时 ,保护率只有2 0 %。由此说明 ,能使雏鸡对AIV的攻击获得完全保护的临界值应在 4 (Log2 )~ 6 (Log2 )之间 ,且必须大于 4 (Log2 )。  相似文献   

13.
采用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百宜黑鸡和长顺绿壳蛋鸡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并分析mtDNA D-loop序列3个区的变异。结果表明,百宜黑鸡和长顺绿壳蛋鸡mtDNA控制区全序列长度分别为1 231 bp、1 230 bp,2种贵州地方鸡之间,mtDNA D-loop序列Ⅰ区序列变异率为4.43%,变异速率最快,其他两区的变异率分别为:Ⅱ区0.64%,Ⅲ区1.56%。百宜黑鸡mtDNA控制区的碱基含量分别为A 27.10%、T 33.63%、G 13.12%、C 26.16%,长顺绿壳蛋鸡的碱基含量分别是A 27.13%、T 33.58%、G 13.20%、C 26.09%。百宜黑鸡和长顺绿壳蛋鸡的遗传距离是0.036 2,根据分子钟计算,二者大约在181万a前分歧进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组胺H1、H2受体拮抗剂对内毒素攻毒后雏鸡体温的影响,探讨内源性组胺在内毒素攻毒时导致雏鸡发热的作用机理。采用100羽雏鸡随机分5组,即模型组、扑尔敏组、西咪替丁组、扑和西联合组和空白组。空白组中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注射等剂量的LPS,早、晚肌注相应药物。实验持续15 d,分别于攻毒后0 d、5 d、10 d、15 d,各组随机抽10个样本。在注射LPS后0 h、2 h、4 h6、h,测定雏鸡直肠温度,结果:(1)急性实验中,扑尔敏组2 h、4 h体温显著降低(P<0.05);而西咪替丁组和扑和西联合组在2h时体温极显著降低(P<0.01)。(2)慢性实验中,0 d5、d体温无显著差异;10 d、15 d扑尔敏组体温显著降低(P<0.05);15 d扑尔敏组、扑和西联合组体温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在内毒素引起的炎症反应中,内源性组胺主要是通过H1受体介导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15.
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与首免日龄关系的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初生雏鸡的ND母源抗体进行了动态观察 ,并在HI抗体效价为 6log2 、4log2 时 ,分别应用ND强毒流行株和F48E9标准株进行了攻毒。结果显示 ,对于流行株的攻击 ,母源抗体HI效价为 6log2 和 4log2 时的雏鸡 ,均 1 0 0 %不能被保护而发病死亡 ;对F48E9毒株 ,虽然在HI效价为 6log2 时可完全保护 ,但在HI效价为 4log2 时无任何保护力。说明传统的能使鸡只获得保护的临界值 ( 4log2 )已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尤其是对于ND强毒流行株 ,其HI临界值更是远远地高于传统的临界值 ( >6log2 )。雏鸡首免日龄的确定已不能再按传统的公式来推算 ,必须提前免疫 ,且要活苗、死苗同时应用 ,才有可能避免ND野毒的侵袭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鸡注射卵黄抗体后血清中抗体衰减的规律,为临床利用卵黄抗体治疗疾病提供理论指导。选取母源抗体衰减至近消失的60d龄海兰灰公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每只肌注2mL含有新城疫、禽流感H5亚型和H9亚型3种抗体成分的卵黄抗体,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注射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中3种抗体滴度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组新城疫抗体在1~8d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禽流感H5亚型抗体滴度在1~11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注射抗体组禽流感H9亚型抗体滴度在1~14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注射卵黄抗体后1d血清抗体即显著升高,5~6d内抗体效价维持较高水平,然后逐步衰减。试验表明肌注卵黄抗体能够极显著提高鸡血清抗体滴度,注射后5d内抗体维持较高水平,半衰期大约为5d,之后随时间推移抗体滴度逐渐降低。证明肌注卵黄抗体治疗疾病具有起效快作用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异育银鲫对嗜水气单胞菌灭活菌苗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神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das hydrophila)菌苗免疫接种异育银鲫,通过测定受免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溶菌酶活性,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杀菌活性并通过鱼体攻毒试验,探讨了异育银鲫对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菌苗的免疫应答状况,结果表明,接种28d后,受免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和溶菌酶活性均值分别为1:18.89和156.36U/dml,相应的对照组则为1:0.83和138.68dU/ml;受免鱼血中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分别为63.38%和6.02,而对照组的分别库存47.95%和5.08;免疫组和对照组白细胞的杀菌指数分别为1.59和1.15,受免鱼的免疫保护力达到73.7%。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获得肉鸡生长抑素2型受体(SSTR2)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揭示不同基因型肉鸡结直肠SSTR2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并进行品种间比较。 【方法】运用RT-PCR和RACE方法进行肉鸡SSTR2序列扩增相对定量RT-PCR方法研究AA肉鸡和岭南黄肉鸡结直肠SSTR2 mRNA表达的发育规律。【结果】肉鸡SSTR2从起始密码子至Poly(A)长度为2311bp,其ORF与电子克隆序列完全相同,核苷酸序列与人SSTR2的同源性为81.0%,与大鼠SSTR2同源性为79.5%。其翻译的蛋白由371个氨基酸组成,比人和大鼠的SSTR2多2个氨基酸,鸡SSTR2与人的同源性87.1%,与大鼠的同源性为86.3%。AA肉鸡30d的SSTR2 mRNA表达丰度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5);2d、16d、44d和58d差异不显著(P>0.05)。黄羽肉鸡的16 d的SSTR2 mRNA表达丰度显著高于30 d、44 d和58 d(P<0.05),2 d、30 d、44 d和58 d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基因型SSTR2 mRNA表达丰度比较显示,AA肉鸡30 d、44 d和58 d均显著高于黄羽肉鸡(P<0.05)。【结论】不同物种间SSTR2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不同基因型肉鸡结直肠SSTR2 mRNA表达的发育模式不同,AA肉鸡生长后期 SSTR2 mRNA表达丰度显著高于黄羽肉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亚慢性镉中毒鸡肝脏中镉的蓄积情况及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将30只50日龄健康海蓝白蛋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镉组饲喂基础饲粮 CdCl2140mg/kg,高镉组饲喂基础饲粮 CdCl2210mg/kg,分别在20d、40d、60d取肝脏测定镉含量,并做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镉在肝中的蓄积量存在时间和剂量效应。加镉组鸡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等膜性细胞器损害严重。【结论】肝脏是镉重要的靶器官;随着染镉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肝脏的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