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红衣仙子──山茱萸王延东山茱萸,是一种有香味植物,落叶灌木,高约3米。树枝暗红色,平猾,枝条血红色,光滑无毛,常有白粉,髓心大,白色;芽卵状披针形,紫红色,无端尖,花开风光旖旎,骨实晶莹红艳。山茱萸果及树皮,是一味药膳兼用的时鲜珍馐。山茱萸入药,早在...  相似文献   

2.
最早知道云台山是因为一首唐诗,唐代诗人王维所做《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唐诗中所说的茱萸峰,就在河南焦作的云台山。后来在北京的地铁中,经常可以看到云台山的摄影图片,很美。于是,决定到云台山一游。  相似文献   

3.
茱萸     
初秋,夜深人静,我拿起笔写作。隔窗而望,远方新月如钩,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顿时出现在脑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时,窗外秋夜如水,一弯瘦月挂在深蓝色的南天,淡抹出地上那棵茱萸的些许影子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为害山茱萸的1叶蝉新种:茱萸阿小叶蝉 Arboridia surstyli Cai et Xu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苏州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茱萸低产树的调查,认为山茱萸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树冠严重郁闭,树体营养状况不良。采用修剪加施肥的方法进行改造,可提高成花率、座果率、百果重和出肉率,并可减轻茱萸炭疽病的发生,从而促进产量的增加。修剪加施肥处理地对照株产鲜果提高10.7公斤,株产干肉提高100%。  相似文献   

6.
经多次实地踏查和走访调研总结,山茱萸在陕西省境内的秦巴山区15县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分布在陕西的汉中、商洛地区。尤其在周至、眉县、太白、佛坪、洋县、丹凤等地发现有成片的自然分布,到目前已成为药材山茱萸的主产区,2014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周至县山茱萸"为国家地理标志的保护产品。结合各地域立地条件,特将选育的良种进行科学栽培,实现优产丰产。  相似文献   

7.
簪花也称戴花,即是头上插花。 “美人是花真身,花是美人小影 "。一说起戴花,必是女性的专利,自然与男子毫不相干。但在古代却不是这样,男子爱花、爱戴花的程度却是须眉不让巾帼,全然不在妇女之下。 唐朝诗人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当时的习俗是,在九月九日登高,饮菊花酒,折茱萸花插头上。看来至少在那时,男子头戴鲜花,不会引起非议。杜牧还有“尘世难逢开口笑,菊 花须插满头归 "的诗句。由此可知,当时的男子非但可以头上插花, 即是把花插满头…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100℃干燥试验法进行的试验,获得了角香茶茱萸木材的主要干燥特性数据,便于开展其干燥工艺研究。同时,此法补充了观测干燥速度和扭曲的内容,较为完整和便于应用。结果表明,角香茶茱萸木材的干燥特性是:初期开裂的等级为1级,截面变形的干燥等级为2级。根据这些特性因子编制了角香茶茱萸板材的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9.
山茱萸的多种效益张君超山茱萸又名枣皮、山萸肉,落叶小乔木或灌木,为我国特产,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树种。生长于北亚热带和北温带之间的暖温带地区,分布于我国浙江、河南、陕西等省部分山区。药用价值:山茱萸药用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医学名著《神农本草经》、《...  相似文献   

10.
山茱萸[Macrocarpium officinale(Sied.etZuce.)Nakai]是珍贵的药用经济树种,具有寿命长,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已成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由于一些山区的山茱萸多为习惯性放任生长的野生状态,缺乏科学管理,以致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针对生产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根据山茱萸的生物学特性,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对山茱萸栽培技术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旨在为山茱萸的早实、丰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是山茱萸科梾木属的一种多年生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其果肉的药用价值很大,我国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对此早有记载。山西是我国山茱萸的产区之一,但果实产量不高,远不能满足药用的需要。因此,提高山茱萸产量是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进行山西植被调查工作中,对山茱萸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作了初步调查和研究,以期为不断扩大山茱萸种植面积,进一步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一、山茱萸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一)生物学特性1、物候:山茱萸在生长发育中表现  相似文献   

12.
伏牛山区是我国山茱萸的重点产区。西峡县位于伏牛山南麓,山茱萸基地面积达1.5万hm2,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但现有山茱萸林大多属低效林。造成大面积低效林的主要原因是栽种不当、管理粗放。要提高山茱萸单产,除改造现有林,实行科学管理、分类经营外,高标准培育山茱萸高效林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3.
山菜萸早产栽培技术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物种植所刘光齐,刘思熙山茱萸(Macrocarpiumofficinalis)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木本植物。其果肉可人药,名枣皮、萸肉,为贵重常用药及多种成药原料。由于山茱萸出苗晚、投产迟、发展慢、制约了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山茱萸蛀果蛾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萁果实取核后即成名。贵中药材一山萸肉。山萸肉具有利尿、降压、滋阴、壮阳之功效,因而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其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一些地区己将山茱萸列为产业来发展,但是山茱萸蛀果蛾给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其为害率高且十分普遍,部分地区蛀果蛾为害率高达85%以上,每年不但损失产量达30%以上,而且还严重影响山萸肉的质量。为此掌握蛀果蛾发生发展规律,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确保山茱萸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山茱萸的栽培技术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山茱萸既可播种育苗,也可扦插育苗和嫁接育苗。山茱萸种子深度休眠,播种前需进行催芽。嫩枝扦插成活的关键是做好遮荫、保湿和透光。在晚春和初夏采用贴枝接、劈接和长块削芽接成活率较高。成片造林密度以825株/hm^2左右为宜,造林后适当的树型修煎和水肥管理可明显提高结实率。其果皮不仅可以入药,还具保健、滋补功能。同时,山茱萸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观赏树种,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山茱萸[Macrocarpium officinale (Sieb.et Zuce.)Nakai]是珍贵的药用经济树种.具有寿命长、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已成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对山茱萸栽培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摸索出了一套山茱萸的早实.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山茱萸科(cornaccae)山茱萸属有四个种,我国有两种:山茱萸(Macrocarpiumofficinale)和川鄂山茱萸(M.Chinense)。具有药用价值的是山茱萸,商品为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统称萸肉,又称红枣皮、药枣,为我国特产。萸肉为古老、珍贵的中药材,利用历史悠久,药用范围广,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 10 0℃干燥试验法进行的试验 ,获得了角香茶茱萸木材的主要干燥特性数据 ,便于开展其干燥工艺研究。同时 ,此法补充了观测干燥速度和扭曲的内容 ,较为完整和便于应用。结果表明 ,角香茶茱萸木材的干燥特性是 :初期开裂的干燥等级为 3~ 4级 ,内部开裂的等级为 1级 ,截面变形的干燥等级为 2级。根据这些特性因子编制了角香茶茱萸板材的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19.
山茱萸优良类型与优良单株选择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茱萸(Macrocar pium officinale)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是一种名贵的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山茱萸多采用实生繁殖,变异较大,类型较多。现有的结果树良莠不齐,产量高低不一,品质差异较大,影响了山茱萸的生产和发展。为了解决生产中的良种问题,1987~1990年,我们在山茱萸主产地陕西省周至县开展了此项研究。1 自然概况和山茱萸资源分布周至县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地处东经107°39′~108°31′,北纬33°42′~34°14′。  相似文献   

20.
八蕊单室茱萸为云南省特有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和濒危物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访问调查,确定八蕊单室茱萸可能分布的区域,开展种群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八蕊单室茱萸目前仅在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有10个天然种群,其种群规模已低于最小可存活种群,属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和濒危物种,亟需开展保护工作。生境破坏和生境片段化是导致八蕊单室茱单室茱萸濒危的人为因素。提出收集种质资源、营建和管护近地保护种群、建立迁地和回归种群等保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