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发病情况2009年1月中旬,佛山大沥镇一个私人养鹅场鹅出现发病死亡情况,该场养有60日龄的鹅500多只,已经出现症状的发病鹅约有50多只,死亡12只,发病约有1星期时间,共送来12只死亡鹅和2只病鹅就诊,根据这些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确诊为鹅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2.
致病性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动物的肠道,大肠杆菌病在幼禽中常造成严重危害。在发病期间笔者调查病因,对症施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流行病学  据门诊记录,主要发生于3-7月份养鹅季节,以4、5月份发病为多。发病日龄以3-34日龄发病为多,35-65日龄发病较少。品种发病各异,以隆昌鹅为多,本地草鹅发病次之,自繁自养四季鹅幼鹅发病很少。另外露天饲养、简易棚、老养殖棚(池塘)等饲养条件差,管理不善,发病较多。在同群中以体质弱的“脚鹅”先发病。天气突变时,发病数增加,发病的鹅群都是…  相似文献   

3.
鹅病毒性溃疡性肠炎赵进,王德宏,周巧兰某地区的鹅发生一种为当地群众称为鹅的“鸭子瘟”疾病。尤以与鸭共养或与鸭同一水域的鹅群发病居多。发病率约为10%,致死率90~100%,发病日龄最早的见于8日龄,青年种鹅也可发病,但以40日龄左右居多。雏鹅发病多表...  相似文献   

4.
鹅常发病的防治齐学文1.小鹅瘟:小鹅瘟病是初生鹅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多发生在出壳3~4龄以至20日龄左右的雏鹅身上,20日龄以上的鹅很少发病。本病的特点是,发病鹅日龄愈小,死亡率愈高,10日龄左右的小雏发鹅,死亡率达95%~100%。因此,防患...  相似文献   

5.
2001年5~6月,我县郭河、冶父山等养鹅业重点乡镇专业养鹅户的种鹅、商品鹅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导致鹅体质虚弱、消瘦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经现场调查及诊断,确诊是鹅绦虫病,现报道如下。发病基本情况及症状多以专业养鹅户的鹅发病为主,群发性。病鹅精神委靡,行动迟缓,身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发病后期,病鹅长时间伏卧不动、拉稀、消瘦、死亡。死亡时叫声嘶哑,死亡率少则10%,多者高达40%~50%。许多专业户损失严重。剖检病变剖检刚死亡的病鹅或病中活鹅数只,发现病鹅肠道内有大量绦虫。虫体乳白色、扁形、竹节状,虫体…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 2007年2月,山东省莱州市某养殖场所养的3000只50日龄鹅部分开始发病,从发病开始到得到控制共15d,期间发病鹅有465只,死亡鹅226只,发病率15.5%,死亡率48.6%。[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党金鼎 《中国家禽》2005,27(7):20-20,22
某养鹅户从外地引进1100只肉用雏鹅,10日龄开始有部分雏鹅发病,发病后使用50mg/kg的环丙沙星饮水治疗;同时对发病雏鹅每只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5000单位;每天2次,结果不见好转,几天后蔓延全群.死亡日趋增多。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滨州邹平某养鹅专业户放养45日龄鹅200只,30日龄和15日龄“草鸡”各20余只,未防疫。于40日龄左右有少数鹅发病,精神萎顿、不食、拉黄白色稀粪;在鹅发病后,鸡也有类似症状而先后发病死亡。发病后1周内,第1批鸡已全部死亡,发病10天后,第2批鸡也开始出现同样症状,并死亡2只。鹅、鸡曾服用土霉素等抗菌素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9.
一、发病情况 20016年11月,新疆库尔勒农二师某团某养殖场所养的3000只50日龄鹅部分开始发病.从发病开始到得到控制共有15天,期间发病鹅有465只,死亡鹅226只,发病率15.5%.死亡率48.6%.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在江苏省淮安地区出现了以消化道系统和内脏胰脾发生病变为主要特征的鹅副粘病毒病。发病地区的雏鹅、青年鹅,甚至种鹅都有发病现象。疫情在鹅群中传播速度较快,有时能引起周围地区或混养的鸡同时发病。该病对养鹅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尤其重要。目前,主要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1.
鹅巴氏杆菌病又称鹅霍乱或鹅出败,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的鹅都能感染,但雏鹅和青年拍多发,成年鹅发病较少,往往呈散发性。1998年3月上旬,邢江县某个体养鹅专业户发生了一起种鹤暴发巴氏杆菌病病例,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邻江县某个体养鹅专业户,在招泊湖滩上饲养了800羽隆昌种鹅。1998年11月份开始产蛋.此后鹅群一直比较健康,产蛋也比较正常,种蛋的整齐度和受精率较高。但到了1999年3月5日.该鹦群开始发病.鹤群中有些鹅精神不振,离群独处。次日早晨.该专业户发现鹅栏中有4羽死鹅,下午又发现死了6羽,…  相似文献   

12.
鹅副粘病毒的人工感染试验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鹅副粘病毒是最新发现的,能引起各种年龄鹅发病的并致死的一种病毒。我们通过SPF鸡胚分离的病毒尿囊液第4代,对鹅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感染后,成年鹅群的发病率达到100%,死亡率达30%,15日龄雏鹅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到100%,这与自然发病鹅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基本相同,而且人工感染后不管成年鹅还是雏鹅其临床病状和病理变化均与自然发病的鹅的病理变化相同,从而证实了该病理分离株的致病性及病原性。  相似文献   

13.
一 发病情况 2004年4月,某饲养户饲养的300只雏鹅从7日龄开始发病,至10日龄已死亡66只。据主诉,为便于保温,该批鹅系在炕坊内育雏,饲料为青菜和鹅配合饲料,垫料为陈旧稻草。发病初期发现少数鹅精神不振、不食、拉稀、张口呼吸,零星死亡。用土霉素、禽病一次灵等治疗未见效果,反而发病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4.
鹅传染性浆膜炎发病急、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多发于10-45日龄鹅等特点,常易与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沙门氏菌感染等相混淆,甚至与禽流感相混淆。如不及时治疗,发病鹅死亡率达80%,20日龄以后的鹅只每日发病率5%~10%,死亡率75%以上。即便转好,多表现为关节肿大、生长停滞。据观察,至90日龄时,与未发病鹅相比,个体体重差异在1kg以上。  相似文献   

15.
雏鹅曲霉菌病的诊疗1991年5月,我县河桥乡某养鹅专业户喂养雏鹅1000只,因饲喂霉变饲料引起曲霉菌病,先后死亡200只,死亡率为20%。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工作,诊断为雏鹅曲霉菌病。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该专业户从5月2日购进雏鹅...  相似文献   

16.
一例雏鹅球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养鹅户李某,于2005年6月2日自孵雏鹅500只,当饲养到6月30日时,雏鹅相继发病,并有死亡。经发病调查、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鹅球虫病,立即采用抗球虫病药物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鹅副粘病毒感染鸡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室分离的鹅副粘病毒是一侏对鹅具有料强致病毒,它也能实验感染雏鸡,且雏鸡感染后发病率均为100%,死亡率50%以上。人工感染的鸡其症状和病理变化均与鹅自然发病的病变相类似。从感染途径看,注射接触(混养)均能感染发病,并且在感染发病及死亡时间上也与鹅感染情况相似,因此该病毒感染鹅同时又能实验感染雏鸡,而且传播之迅速,危害之严重必须引起养禽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2005年6月20日,泰来县胜利乡养鹅户李某饲养的1800只幼鹅,于30日龄发病。该鹅群1日龄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7日龄注射小鹅瘟疫苗。按常规饲养,鹅群于20日龄开始放牧。到6月20日发现鹅群不正常,并死亡16只。病鹅精神沉郁、拉白痢及血便,当时按鹅痢疾治疗,饲料中投入诺氟沙星、土霉素等。第2天早晨发病鹅达921只,发病率为51%;死亡216只,死亡率为12%。由于发病鹅及死亡鹅不断增加,前来我处求诊。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鹅新城疫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鹅新城疫的诊断孟昭聚(山东省蓬菜市潮水镇兽医站,265617)一般都认为鹅只能带毒而不能发生新城疫病。笔者于1993年6月4日偶见本镇平李村养鹅户李某饲养的210只36日龄雏鹅发病,经诊断为新城疫,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李×饲养的雏鹅以放牧为主,6月...  相似文献   

20.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3~5天。日龄小的雏鹅为2~3天,日龄大的为3~6天。病程一般2~5天。患鹅发病初期拉白色稀粪,病情加重后,粪便呈水样稀粪,带暗红、黄色、绿色或墨绿色。患病后病鹅精神不振,常蹲地。有的单脚不能提起,少食或拒食,病鹅体重迅速减轻,但饮水量增加,食道及食道膨大部充满水液,稍一低头,水就从嘴里流出。有的鹅呼吸时发出呼噜声。少数鹅眼睑肿胀,行动无力。发病后期,部分病鹅表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特别是饮水时更加明显。10日龄左右的患鹅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未死的患鹅一般于发病后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