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灰霉病是上海市大棚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为有效防控该病害,保障草莓产品质量安全,以崇明区大棚草莓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大棚草莓灰霉病的病原菌,描述了发病症状,总结了发病规律、发病因素,并从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环节,提出了相应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棚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军  何美仙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2):74-74,92
本文概述了大棚草莓灰霉病在金华地区发病特点与消长规律,分析了草莓灰霉病发病与环境的关系,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大棚草莓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包括草莓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红蜘蛛等内容,以期为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本地大棚草莓面积发展迅速。草莓灰霉病是本地大棚草莓上的主要病害,其危害造成烂果,经济损失较大。在常州市武进区植保站指导下,笔者进行了20%绿帝可湿性粉剂防治大棚草莓灰霉病的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20%绿帝可湿性粉剂(山东京博  相似文献   

5.
灰霉病是草莓主要病害之一,在温、湿度较高条件下极易发生,尤其在大棚栽培草莓生产中,灰霉病发病率高,流行快,发生面积大。灰霉病危害草莓叶片、花和果实,大大降低了草莓的产量及品质,严重制约草莓的生产发展。因此,笔者于2004年用一熏灵熏蒸剂对大棚草莓灰霉病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一熏灵熏蒸剂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相比,具有防治效果好,节省劳力,成本低,无药害和提高产量及品质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大棚草莓灰霉病发生流行特点,分析了防控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绿色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农业防控、物理防控、臭氧熏棚、药物防控、间接防治、改进喷药方式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大棚草莓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调查,明确贵州省大棚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炭疽病、蚜虫、红蜘蛛等,并根据不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发生特点,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为当地大棚草莓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明确贵州省大棚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炭疽病、蚜虫、红蜘蛛等,并根据不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发生特点,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为当地大棚草莓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棚室草莓病害中,灰霉病为主要病害。发病后一般减收30%~50%。因此。搞好大棚草莓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对吉首寨阳乡的大棚草莓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研究,明确了当地大棚草莓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枯萎病、根腐病等5种,虫害主要有蚜虫、斜纹夜蛾、地老虎、蛴螬、红蜘蛛等5种。其中,优势病害为灰霉病和根腐病,优势虫害为蚜虫、斜纹夜蛾和地老虎。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大棚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灰霉病是上海市青浦区白鹤地区大棚草莓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为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草莓灰霉病防治药剂,特选用50%啶酰菌胺WG、40%异菌·氟啶胺SC,开展了大棚草莓灰霉病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啶酰菌胺WG、40%异菌·氟啶胺SC均对草莓生长安全;其中,50%啶酰菌胺WG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效较好,第2次施药后14 d的防效达87.06%。建议在草莓生产上,每667 m~2施用50%啶酰菌胺WG 12 g兑水60 L均匀喷雾,间隔7 d再喷1次,即可有效防控草莓灰霉病。  相似文献   

12.
利用温室大棚进行草莓反季节生产时,常因空气流通性差,棚室温度高、湿度偏大等原因导致病害发生。在棚室草莓所有病害中,灰霉病是主要病害,发病后一般减收30%~50%。所以说搞好草莓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大棚草莓常见病虫害(草莓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根腐病、红蜘蛛、蚜虫等)的发生症状,并提出了其防治方法,以期为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产区的主要真菌病害,发生面广,容易传播,较难防治。本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比较了5种药剂对建德红颊草莓的安全性和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大棚草莓灰霉病发病初期使用424%唑醚·氟酰胺1 870倍液,间隔7 d喷施两次、每公顷喷750 L,对红颊灰霉病防治效果可达987%,与其他药剂相比防治效果差异达显著水平,有效控制了灰霉病发生,对产量和品质促进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于2018、2019年3—5月对温州地区8个县(市、区)的大棚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和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各调查地草莓灰霉病发生普遍,但发生程度存在差异,病果率平阳县麻步镇最高达45.1%;其次为永嘉县黄田镇和上塘镇,分别为34.5%和39.2%;最低为苍南县灵溪镇和瑞安市马屿镇,分别为8.1%和10.9%。调查发现,本地区草莓种植品种单一、种植过密、管理水平以及采摘游的不当操作对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具有较大的影响。近年来,温州地区草莓灰霉病的防治常用的药剂是多菌灵、嘧霉胺、腐霉利、咯菌腈和异菌脲等。  相似文献   

16.
保护地草莓灰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调查,初步掌握了大棚草莓灰霉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段的动态发生规律。通过药剂试验,结合农业措施,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大棚草莓土壤消毒防病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大棚草莓土传病害红心根腐病、灰霉病、白粉病的发生,特进行了草莓大棚的土壤消毒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石灰加灌水闷棚和施用微生物制剂对水根灌,对草莓红心根腐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能有效减少灰霉病与白粉病的发生,且对草莓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棚草莓种植面积较大.在有些生产基地,由于常年种植,大棚草莓的灰霉病、白粉病和叶斑病呈比较严重的发生趋势.而不少的种植户对这些病害的发生,没有足够的了解,即使部分种植户有所认识,也往往没有把握住防治适期,时常造成较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结合近年来嘉善县大棚草莓病虫害发生情况和种植实际情况,制定了嘉善县草莓病虫害系统调查方法。通过2016—2019年的系统调查,明确了嘉善县草莓大田育苗期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以及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蚜虫、黄曲条跳甲等,大棚种植期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根腐病、灰霉病、白粉病,以及二斑叶螨、朱砂叶螨、蓟马等。对导致产量损失的主要病虫——炭疽病、灰霉病和害螨的消长规律进行分析,并总结了一套防治策略,通过发布植保月历和病虫情报指导种植户科学防治,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20.
罗军  胡繁荣  方勇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124-124,129
对2个不同品种的大棚草莓灰霉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新品种草莓"红颊"的对灰霉病的抗病性要低于当家品种"枫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