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7-30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大丽轮枝菌的拮抗芽孢细菌,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方法]以棉花黄萎病痛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g)V-190为测试菌,筛选对其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细菌。通过初筛及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7-30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通过初筛从各地的土样中分离到84株拮抗细菌菌株,再对其中拮抗能力较好的18株进行了复筛,得到抑菌圈达18.9mm的强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7-30菌株,结合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综合考察,初步判断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结论]获得了大丽轮枝菌的拮抗芽孢细菌7-30菌株。  相似文献   

2.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多粘芽孢杆菌7-4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笑颖  孟成生  雷白时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797-1799,1825
为筛选对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细菌,采用改良的琼脂平板扩散法,通过初筛从各地的土样中分离到84株拮抗细菌菌株,再对其进行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7-4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初步判断其为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  相似文献   

3.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8-52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对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细菌,采用改良的琼脂平板扩散法,通过初筛从各地的土样中分离到83株拮抗细菌菌株,对其中的69株进行了复筛,得到一株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8-52菌株。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的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的序列分析。将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的结果与相应种、属模式菌的性状相对照,认为菌株8-52与芽孢杆菌(Bacillus)的相应性状很相近。根据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此菌株与Bacillus velezensis标准菌株AB245422的16S rDNA序列相似度达99.78%,因此鉴定拮抗菌株8-52为Bacillus velezensis。  相似文献   

4.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株DS45-2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样中筛选对棉花黄萎病致病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Kleb)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菌株,初筛得到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68株,复筛选出1株拮抗活性较高的菌株DS45-2,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此菌株进行鉴定,初步鉴定此菌株属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与相应标准菌株NBRC 15535的16S rDNA序列相似度达99.50%。  相似文献   

5.
棉花黄萎病菌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稀释平板法从健康棉花根部土壤中分离得到细菌菌株1520株.通过室内平板多次筛选获得25株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强拮抗抗作用的细菌菌株.25个拮抗细菌温室盆栽防治黄萎病的试验结果表明:2株拮抗细菌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中表现较好的防病效果,其中868菌株的防治效果为67.3%.根据2个菌株的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868菌株为Pseudomonas fluorescens,112菌株为Bacillus megatherium.  相似文献   

6.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HMB-1005菌株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芽孢细菌HMB-1005对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有强烈拮抗作用。盆栽试验显示:HMB-1005对棉花黄萎病有较好的防效。通过对菌落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以及对HMB-1005菌株分类地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HMB-1005菌株的菌落菌体形态及19项生理生化特征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 faciens)完全相符,16S rDNA序列同源相似度为99.28%,因此,可将HMB-1005菌株归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7.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及Bv1-9菌株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植物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进行了分离筛选及Bv1-9拮抗菌株鉴定.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到891株细菌,初筛出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83株,经过复筛选出一株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Bv1-9,并对其进行了形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全序列分析,最终此菌株鉴定为花域芽孢杆菌,16S rDNA序列相似度达99.49%.  相似文献   

8.
芽孢杆菌HT-7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拮抗 作用及拮抗因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取安全、高效、可持续性的棉花黄萎病生防资源,并探究其主要的拮抗因子,从而有效开展棉花黄萎病的绿色防控,从黄萎病抗性棉(海7124)根系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对棉花黄萎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菌株Bacillus sp.HT-7,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盆栽试验探究拮抗菌株的抗病能力,并以硫酸铵盐析及基因克隆的方法探究拮抗因子,进行抗菌验证。对峙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T-7对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大丽轮枝菌的抑菌率达56%;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HT-7可以显著提高陆地棉对黄萎病的抗性。与对照组(未采用菌株HT-7进行土壤处理)相比,采用菌株HT-7进行土壤处理的棉花伤根接种大丽轮枝菌后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高达82.58%。进一步研究发现,HT-7发酵液可以显著抑制大丽轮枝菌孢子萌发,经鉴定可知,菌株HT-7的主要拮抗因子是蛋白质类物质β-1,3-1,4-葡聚糖酶。从该菌株中克隆得到β-1,3-1,4-葡聚糖酶基因,并将其在E.coli BL21中进行高效表达,纯化的重组酶活性为23.5 U/mL,重组酶能明显抑制大丽轮枝菌的生长,抑菌率达25%。综上,成功分离出1株拮抗芽孢杆菌HT-7,并确定β-1,3-1,4-葡聚糖酶是HT-7拮抗菌的一个重要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9.
西瓜枯萎病土壤拮抗菌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对西瓜枯萎病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细菌,以反施于土壤进行枯萎病生物防治。[方法]采用稀释分离平板法分离土样中的放线菌、荧光菌和芽孢杆菌,纯化菌落后用改良对峙培养法作抗性筛选,并对拮抗效果最佳的菌株进行鉴定归属。[结果]从39份土样中共筛选出29株对西瓜枯萎病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细菌,其中荧光菌15株,芽孢菌5株,放线菌9株。从中选出拮抗作用最强的3个拮抗菌FM2F、M3F、M4进行初步鉴定。[结论]菌株的培养特征和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测试结果表明,FM2为枯草芽孢杆菌,FM3F、M4为微球菌属。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番茄灰霉病的拮抗菌,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鉴定。[方法]以番茄灰霉病病原菌为供试菌,从耕作土壤中筛选拮抗菌,利用平板对峙法对拮抗菌进行初筛和复筛,并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对拮抗菌进行鉴定。[结果]从番茄灰霉病发病植株根系土壤中筛选出13个拮抗性能较为稳定的分离物,其中3个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较强,抑制率达60.00%以上。结合形态学观察及16S r DNA系统进化树分析,分别鉴定为固氮类芽孢杆菌、多黏类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结论]该研究为番茄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It is shown by the result of the dual-cultured experiment that the inhibitory rate of DZW-47 was 60.42%,and the inhibitory rates of R.solani by actinomyces ZLR-2 and ZLR-11 were 43.75% and 43.05%,lower than that of DZW-47.The inhibitory mycelia growth mechanism of different strains on R.solani was quite different,with DZW-3 mainly on the aspect of hyperparasitism, DZW-21 on the synergism of hyperparasitism and metabolite,DZW-47 on the synergism of nutrient competition and secondary metabolite,ZLR-2 and ZLR- 11 on producing secondary metabolite.Controlling efficiency of seedling bed accorded basically with that of the broth.The controlling efficiency of DZW-47,ZLR-2,ZLR-11,DZW-21 and DZW-3 were 97.20%,95.7%,94.6%,93.6% and 89.20%,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2.
不同乳杆菌对常见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余瑛  张娅  刘锐  曾丹  黄玮  姜和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2):294-296
对不同来源的乳杆菌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研究了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德氏保加利亚乳杆菌代谢产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拮抗效果。结果表明供试乳杆菌的表达产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拮抗作用,抑菌环直径达到1.6~2.1 cm;对白色念珠菌的拮抗作用相对较弱,抑菌环直径仅1.1~1.4 cm。不同pH生长测试结果表明,白色念珠菌比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酸能力强,对乳杆菌表达的乳酸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两株拮抗细菌对草莓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从实验室保存的及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的152株细菌中筛选出2株对草莓根腐病菌(Pestalotiopsispho tiniae)具有极强拮抗作用的菌株B3282(待鉴定)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菌株BS),其抑菌效果均达到了92 2%。另外,对上述2株细菌进行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它们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这2株细菌的抑菌作用主要表现为,所测试病原菌菌丝畸形,原生质浓缩,菌丝断裂。拮抗菌发酵液对根腐病菌的室内测定结果表明,每皿含量分别为80μL和100μL发酵液原液时该病原菌基本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从不同水稻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了486株细菌。采用平板测定法和微培养离体测定试验获得12株对稻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结果表明:B4,B8,B18,B31,B34,B73和B74等菌株对稻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其培养液100%抑制稻瘟菌孢子萌发;同时对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草莓炭疽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等多种病原真菌有较好抑制作用,经鉴定该组拮抗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1,B43和B44菌株对稻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较好抑制作用,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经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48和B59为链霉菌,对稻瘟菌的抑菌带明显,但对稻瘟菌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的形成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分离得到1株抑制烟草青枯病菌的内生拮抗菌B-001菌株.为确定其抗菌蛋白产生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用硫酸铵沉淀法从发酵液中提取抗菌蛋白质,测定其对烟草青枯病菌抗菌活性,确定产生抗菌蛋白的最佳培养基为BPY液体培养基,最佳发酵条件为pH7.0,30℃,装液量100 mL,200 r/min振荡培养96 h;抗菌蛋白在pH5.0,pH8.0时抑菌活性仍分别保持90%,96%;pH6.0,pH7.0时抑菌活性仍保持不变;对酸、碱稳定;经40~100℃处理20 min后抑菌活性保持不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蛋白酶有一定的耐受性.在温室内,抗菌蛋白粗提液对烟草青枯病可取得83.8%的防效.  相似文献   

16.
从贵州省绥阳县分离到1株烟草炭疽病病原,为明确其分类学地位,寻找合适的生防链霉菌株,对其进行形态鉴定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并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同时进行了拮抗链霉菌的筛选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病原菌为瓜类炭疽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该菌可利用的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硝酸钠、蛋白胨和硝酸钾,不能利用草氨酸。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 ℃,光照和pH值对其生长影响不大。室内平板对峙筛选到2株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链霉菌F18和F35,F18鉴定为白长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longus),F35鉴定为抗铅链霉菌(Streptomyces plumbiresistens)。  相似文献   

17.
水稻稻瘟病拮抗链霉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自然生态环境中寻找对水稻稻瘟病菌有拮抗作用的链霉菌,采用平板对峙法,从土壤中筛选出4株对稻瘟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链霉菌St-10、St-85、St-107、St-120,通过测定拮抗带宽度并对拮抗菌株发酵液拮抗性的测定,最终得到1株高拮抗活性物质菌株St-10,抑菌率为52.0%。但试验分离到的菌株能否用于田间防治水稻稻瘟病,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拮抗细菌Bacillus subtilis A30对水稻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由杭州郊区水稻叶围分离得到BacilussubtilisA30菌株,平板检测表明它对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Rhizoctoniasolani、Fusariummoniliforme和Magnaporthegrisea等多种水稻病原真菌、病原细菌均有很好的拮抗作用.以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纹枯病为代表进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A30菌株的防病效果分别为58.1%和39.0%.A30菌株的培养去菌液经70%饱和度(NH4)2SO4处理,拮抗物可被(NH4)2SO4沉淀,其拮抗粗提液经Diol150及proRPCHR5/10等色谱柱分离得到两种对X.oryzaepv.oryzae的拮抗峰和两种对R.solani的拮抗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杨树根癌病发病根系土样及健康根系土样链霉菌进行分离,得到63株链霉菌。并且使用纸片法测定了链霉菌及其无菌发酵滤液对根癌土壤杆菌的抑菌能力,得到有拮抗效果的链霉菌17株,其中5株链霉菌平板抑菌能力较强,抑菌圈直径大于3.0 cm。但这5株链霉菌无菌发酵滤液拮抗能力下降,甚至不表现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以拮抗烟草赤星病菌的两株放线菌SZF2和SZF7为材料,对其发酵液防赤星病菌的效果及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SZF2和SZF7的无菌发酵液能抑制烟草赤星病原菌孢子萌发,同时还能激发烟草产生过量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从而提高烟草对赤星病菌的抗性.离体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SZF2和SZF7的发酵液可明显降低烟草赤星病的病情指数,其盆栽试验相对防效分别为48.94%和5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