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蔬菜》2012,1(23):19-20
普通白菜遗传转化研究进展陈泠先等(上海师范大学植物种质资源研发中心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中国蔬菜》2012(24)普通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相似文献   

2.
从白菜病理学研究,抗病性鉴定,抗性遗传规律和抗病机理研究,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淫,抗病育种技术研究等5个方面了国家科技攻关白菜抗病育种的主要进展,并对白菜抗病育种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白菜抗虫基因转化受体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就白菜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试验, 初步建立了良好的白菜抗虫基因转化受体体系。  相似文献   

4.
红菜薹白花花色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朝林 《中国蔬菜》2003,1(1):35-36
1 材料与方法 芸薹属蔬菜中甘蓝和白菜(包括普通白菜、结球白菜和菜心、红菜薹)花瓣颜色多为黄色,有人在结球甘蓝和菜心等中发现了白色花瓣类型,但未见在红菜薹中发现白花花色材料和有关遗传研究报道。1994年夏笔者在昆明进行红菜薹加代时,从常规品种十月红自交后代中发现了白色突变株白花  相似文献   

5.
白菜类蔬菜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白菜类蔬菜的抗虫、抗病、抗逆、抗除草剂、雄性不育、品质改良和筛选标记转基因育种研究现状,分析了转基因白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对白菜类蔬菜转基因的研究重点仍会停留在建立高频再生体系和摸索其他有效方法上,转基因白菜类蔬菜的基因漂移和对其他非靶生物的影响以及对人类健康有无影响也会是热点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6.
周娜  陆景伟  郑阳  胡燕  陶伟林 《蔬菜》2018,(2):19-23
综述了十字花科主要蔬菜根肿病抗性遗传规律与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抗性遗传规律上,对甘蓝、白菜类根肿病抗性遗传研究较多,且多集中在抗性基因与CR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及根肿病抗性QTL的遗传定位上;甘蓝根肿病的抗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且已获得20多个甘蓝根肿病抗性QTL;白菜根肿病抗性基因之间是相对保持独立的,且已经发现8个抗根肿病基因。在抗病育种方面,对大白菜研究的比较深入,获得相应的抗根肿病分子标记较多,且选育出了一些抗病材料,并进行了商品化应用;甘蓝根肿病的抗性遗传规律较复杂,获得纯系抗病材料的难度很大,因而育种进程缓慢。针对以上现状,对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研究方向及可能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欧洲山芥(Barbarea vulgaris R. Br.)是一种能合成皂苷的二年生十字花科植物,被认为是研究皂苷生物合成、植物与昆虫协同进化的理想模式植物。综述了欧洲山芥形态及生物学特性、起源演化、抗虫相关次生代谢、营养条件及环境对抗虫性的影响、作为“诱杀作物”的优越性、抗虫基因定位等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充分利用该优异种质资源进行十字花科作物抗病抗虫遗传育种研究和进行重要流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柑橘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以及抗病、抗虫、抗非生物胁迫、果实与种胚发育、品质等重要性状相关的QTL定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其未来研究趋势和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以欧美杨107为试材,采用农杆介导法进行双抗虫基因(Bt Cry1Ac基因+API慈姑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探讨了影响欧美杨107的遗传转化的不同因素,初步建立了欧美杨107品种高效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及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经PCR检测和虫试效果,证明了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欧美杨107的基因组中,从转基因株系中筛选出生长发育正常并抗虫能力强的优良株系。  相似文献   

10.
黄瓜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娜  储俊 《中国蔬菜》2008,1(12):38-42
分析了建立黄瓜遗传转化体系的各种影响因素,及目前黄瓜遗传转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策略,综述了黄瓜转基因分子育种中关注较多的标记基因、抗病基因、单性结实基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植保康对普通白菜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及土壤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施药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植保康对大棚中普通白菜生长、硝酸盐含量、营养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植保康后,普通白菜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和产量均有所提高,其中以植保康施用量22.5 kg?hm-2的效果最为明显。在营养品质方面,不同浓度植保康的施用效果不同,22.5 kg?hm-2处理的植株硝酸盐含量最低,而15.0 kg?hm-2处理的植株VC含量较高。添加植保康有效降低了土壤全盐量,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综合各项因素,生产中植保康施用量以22.5 kg?h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在植物学分类上,乌塌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L.)Makino var. rosularis
Tsen et Lee〕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别名塌菜、塌棵菜、塌地菘、太古菜、黑菜等,
其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本文综述了我国乌塌菜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及主要种类、新
品种选育、育种技术、栽培技术、生理相关研究以及分子技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
我国乌塌菜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菜薹(菜心)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东省菜薹(菜心)育种主要采用系统选育法、诱变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组织培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以及抗性及品质育种,各种育种方法均得到了一些目标性状的品种,但运用远缘杂交、单倍体培养、基因工程创新菜薹资源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白菜品种叶片色泽参数相关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维信  娄艳 《中国蔬菜》2011,1(4):35-38
用色差计和叶绿素仪对白菜亚种3个变种(普通白菜、乌塌菜和薹菜)19个品种的叶片颜色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色泽参数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间叶绿素含量及色泽参数差异显著;色泽比(h)和饱和度(C)与叶绿素含量呈一定相关性。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为叶色较浅和叶色较深两类;绿秀、PAK、矮脚黄、塌地乌3号、精品塌地乌与日本品种夏帝、华冠、冬赏味颜色相近。用色差计检测白菜叶片颜色方法可行,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时间短、无损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在深入调查与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普通白菜品种资源信息进行了收集和整理,运用数据库与网络技术,以Visual Studio 2010 和 SQL Server 2005 为开发工具,采用VB 语言编程,构建了普通白菜品种资源数据库。本数据库已收录600 种普通白菜品种,可实现网站前台的种质图文信息浏览与多样化查询功能,以及后台品种和用户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以大白菜(叶片绿色)和紫色小白菜(叶片紫色)为亲本进行杂交、回交和自交,研究大白菜叶片紫色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大白菜和紫色小白菜杂交F1的叶片均为紫色,但其叶片色泽较亲本紫色小白菜浅。在F2群体中,叶片颜色分离比例接近3紫色:1绿色,BC1群体为1紫色:1绿色,而BC2群体叶片全部为紫色。χ2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大白菜和紫色小白菜杂交后代叶片紫色对绿色受1对遗传基因控制,紫色对绿色为显性,决定叶片紫色的基因具有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橘红色和紫色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球内叶橘红色的大白菜和外叶紫色的普通白菜(小白菜)为亲本进行杂交、自交和回交,研究大白菜橘红色、紫色2对基因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球内叶橘红色的大白菜和外叶紫色的普通白菜杂交,F1植株颜色为非橘红心-紫色|在F2群体中出现4种基因型,非橘红心-紫色、非橘红心-非紫色、橘红心-紫色、橘红心-非紫色,比例接近9∶3∶3∶1,其中获得橘红心-紫色基因型ororPr-的概率为18.75%,获得纯合橘红心-紫色基因型ororPrPr的概率为6.25%|在BC1群体中,4种基因型之比接近1∶1∶1∶1|BC2群体中,全部植株颜色为非橘红心-紫色。x2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球内叶橘红色的大白菜和外叶紫色的普通白菜杂交后代球内叶橘红色和外叶紫色为非连锁、互为独立遗传、自由组合的2对基因,二者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球内叶橘红色基因or已定位在A基因组1号染色体末端,据此推断,来源于外叶紫色的普通白菜的紫色基因不在1号染色体上,而是在A基因组其他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8.
以无纺布作栽培基质,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小型叶菜栽培的水肥一体化轻简栽培系统。以普通白菜品种扬州青1号和高梗白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该栽培模式下不同营养液浓度对普通白菜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浓度对普通白菜地上部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片叶绿素SPAD值均有极显著影响;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增加,两个普通白菜品种的地上部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SPAD值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根系丙二醛含量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125%全价营养液处理有利于提高普通白菜地上部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片叶绿素SPAD值,并保持根系较低的丙二醛含量。  相似文献   

19.
以乌塌菜品种上海小八叶、薹菜品种平度薹菜及变种间杂交后代6-1和6-5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叶片及叶柄中硫代葡萄糖苷的组分与含量,以期了解不结球白菜变种间杂交后代的硫苷变化。结果表明:4份材料的叶片、叶柄中均检测到组分相同的脂肪族硫苷、吲哚族硫苷各4种,而芳香族硫苷只在变种间杂交后代6-1的叶片和叶柄中检测到;参试各材料叶片中总脂肪族硫苷含量、总吲哚族硫苷含量和总硫苷含量均高于叶柄。变种间杂交后代6-1叶片、叶柄中有益人体健康的2-苯乙基硫苷(NAS)和吲哚-3-甲基硫苷(GBC)含量均高于亲本上海小八叶和平度薹菜,表明变种间杂交可以用于改良不结球白菜硫苷组分及含量。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内蒙古包头南海子工业区的土壤和芹菜、叶用莴苣、菠菜、芫荽、油麦菜、大白菜、普通白菜等7种主要蔬菜中Hg、Se、Zn、Cu、Pb、Mn、Cd等重金属含量,并对土壤污染程度和7种蔬菜的食用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包头南海子工业区的土壤受到中度重金属污染,其中Hg和Se污染非常严重;Zn、Mn、Cu向蔬菜中迁移的能力较大;不同种类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不同,其中Zn在除大白菜外的其他6种蔬菜中含量均超标,Cu在油麦菜中含量超标,Hg在芹菜、油麦菜和菠菜中含量超标,大白菜对各种重金属的吸收能力均较小,而油麦菜、菠菜、芹菜、叶用莴苣对这7种重金属的富集程度普遍较高,与其他蔬菜相比食用风险较大;儿童的摄食健康风险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