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在夏伐后喷淋2次,对"桑瘟"有较好的防效与持效性,药后30~65 d株防效达91%左右,而77%氢氧化铜700倍液,药后30~40 d株防效为92%,药后50~65 d株防效下降到67%,持效性不如3%中生菌素。其次为45%敌磺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药后30~65 d的株防效分别为83%~71%、66%~79%。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五硝.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氰氨化钙颗粒剂等处理对"桑瘟"的株防效均在67%以下。对"桑瘟"的药剂防控可选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在夏伐后适时处理2次,可取得较好的防效,且对蚕较安全。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从海南土壤中分离获得的6株链霉菌(Streptomycessp.)LA5、BM9、BM10、BM11、BM19和BW的抑真菌活性及其发酵液对采后香蕉果实炭疽病的防效。香蕉果实接种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musae(BerkeleyetCurtis)vonArx]0h(指接种后立即浸果处理)和24h后,用6菌株的无菌发酵液浸果。结果表明,这6株放线菌活菌及其无菌发酵液对香蕉炭疽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接种0h后蘸果处理中,LA5菌株的防效最好,达80.0%,与50%多菌灵800倍液的防效相当;接种24h后蘸果处理中以BW菌株防效最好,达75.0%,显著高于50%多菌灵500倍液的防效(64.6%)。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及盆栽试验测定红灰链霉菌HDZ-9-47发酵液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红灰链霉菌HDZ-9-47发酵滤液可抑制小麦全蚀病的菌丝生长,稀释5、10、20、50、70、100、150、200倍的发酵滤液对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95%、88%、77%、51%、40%、38%、28%。红灰链霉菌HDZ-9-47发酵液浸种3 h对小麦发芽率无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2次灌根处理可防治小麦全蚀病,在2012—2013年2次盆栽试验中的防效分别为55%和41%。说明红灰链霉菌HDZ-9-47发酵液对小麦全蚀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开发为生防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蔗扁蛾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斯氏线虫属小卷蛾线虫A24品系的防效最佳,药后3 d防效即达100%;而药后4 d,0.1%苏维士可湿性粉剂1 500倍处理、10%除尽悬浮剂1 000倍处理的防效达到近80%,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处理、1.2%苦参碱烟碱乳油1 000倍处理的防效在60%左右,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25%灭幼脲悬浮剂2 000倍处理的防效分别为47.1%、40.5%.  相似文献   

5.
分别用10%草甘磷水剂40倍、60倍、80倍、100倍液作枳砧苗圃除草试验.结果表明,这几种浓度草甘磷对枳苗无伤害,不影响枳苗生长,对杂草防除效果显著,防效达95%以上,尤以40倍和60倍两种浓度效果最佳,对水花生及其他杂草防效达98%以上,残效期达60d.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25%阿米西达SC对苹果黑星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防效达78%~89%,而且使用安全,田间适宜使用浓度为1500~2500倍,连喷4次,间隔期10d。另外,25%阿米西达SC对苹果斑点落叶病亦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80%~90%,使用安全,田间适宜使用浓度为1500~2500倍,间隔期10d喷1次,连喷4次为宜。  相似文献   

7.
25%高氯·辛微乳剂防治棉铃虫、菜青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2 5%高氯·辛微乳剂对棉铃虫和菜青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 10 0 0~ 150 0倍液防治棉铃虫 ,药后 5d防效和保蕾效果分别达 79%和 74 %以上 ;用 10 0 0~ 2 0 0 0倍液防治菜青虫 ,药后 7d防效达 94 %以上。与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防效相当 ,优于常规农药辛硫磷。  相似文献   

8.
甲维盐防治花椰菜主要害虫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对花椰菜小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低龄幼虫盛发期,应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药后3 d调查,平均防效达82.9%~100.0%,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 000倍液,药后3 d平均防效为82.9%~93.5%,药效期达10 d。具有安全低毒、防效高,保产效益大,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6种杀菌剂对剑麻斑马纹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种防治剑麻斑马纹病的杀菌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8%金雷WG 200倍液和90%疫霜灵WP 1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90%以上;其次是55%敌克松WP 2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WP 500倍液,防效在85%~90%之间;而50%烯酰吗啉WP 150倍液和64%克菌特WP 100倍液防治效果较差,防效低于50%。通过药剂防效和成本分析,建议在生产上可使用55%敌克松WP 2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WP 500倍液来防治剑麻斑马纹病。  相似文献   

10.
使用2%氨基寡糖素AS 300~500倍防治辣椒病毒病,在辣椒病毒病发病初期施第一次药,每隔7 d施药一次,连续施药3次, 3次药后14 d的防治效果达75.8%~85.0%。其中2%氨基寡糖素AS 300倍处理的防效最好,达85%;其次是400倍,防效达82.4%,与300倍处理的防效差异不显著;最差的是500倍处理,防效仅为75.8%,极显著差于300倍和400倍处理。  相似文献   

11.
采用16%甲.福.咪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100 kg水稻种子用16%甲.福.咪悬浮种衣剂267~400 g包衣处理对苗期立枯病平均防效为90.21%~98.49%,对秧田恶苗病平均防治效果为91.67%~96.88%,对本田恶苗病平均防治效果为96.88%~100.00%,使用方便、防治效果好,对水稻安全、无药害。推荐田间用量以每100 kg水稻种子用16%甲.福.咪悬浮种衣剂267~400 g于水稻浸种前拌种包衣为佳。  相似文献   

12.
丁硫克百威对水稻蓟马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5%丁硫克百威DS处理的水稻种子进行了室外盆栽模拟试验,以检验其防控稻蓟马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5%丁硫克百威DS对稻蓟马危害水稻心叶的控制作用显著,且持效期长.药后16 d,制剂用量为4.0~8.0 g/kg种子时,对心叶的保护效果为88.34%~95.90%;药后26 d,防效明显下降,但8.0 g/kg种子的处理对心叶的保护效果仍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3.
稻曲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稻曲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稻曲病菌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适碳源浓度为2%~3%,黑暗条件、pH4.0~8.0、完全培养基有利于稻曲病菌生长,稻曲病粒浸出液能影响水稻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4.
对以葵花籽和牛奶为原料混合发酵酸凝乳的配方和生产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使用驯化过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40±2)℃发酵, 1℃~5℃冷却, 后熟12~24h是制作葵花籽酸凝乳的最佳条件。正交试验筛选的最佳配方为添加牛奶50%, 蔗糖9%, 接种量3%, CMC0 2%。  相似文献   

15.
一株发酵床接种用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发酵床养殖垫料堆体中分离筛选到一株细菌,再次接种锯末、稻壳与鸭粪的混合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堆积时间缩短3天,单位发酵垫料对粪污的处理能力增加,垫料在使用28~49天间,氨气排放降低30%~50%。经16S rDNA序列比较,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6.
辛树权  王贵  高扬 《湖北农业科学》2012,(3):490-492,496
JT-5是从水稻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1株植物生长促生菌。在不同浓度盐(氯化钠)溶液的胁迫下,JT-5对水稻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水稻种子经菌株JT-5处理后,在第三天的发芽势显著地提高。在盐浓度为50、75、100、125 mmol/L时,JT-5处理组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分别为84.44%、92.22%、80.00%和84.44%,而相应的对照组仅为68.89%、54.44%、35.56%和17.78%;同样浓度的盐胁迫下,JT-5能够有效地促进水稻幼苗根长和苗高的生长,分别比对照处理组的根长长10~90 mm和苗高高10~40 mm;JT-5处理组水稻的不定根数多于对照组1.0~2.6条;经JT-5处理后的优势均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呈扩大趋势;苗干重和根的含水量(占鲜重)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肖琳  庞瑞华  蔡荣先  于萍  黄新华  王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17-3317,3330
在特种稻黑宝3号的初花期喷施0.005~0.020mg/L油菜素内酯(BR),剑叶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淀粉含量提高,光合速率增强,灌浆速率增大,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比对照增产10.18%~12.85%,对黑糙米中花青苷含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2%农抗120水剂不同施药时期、施药浓度及不同施药方法、施药次数的防治试验研究表明,用2%农抗120水剂50倍液浸种,结合西瓜炭疽病发病初期用200倍液农抗120水剂,隔7~10d连续喷雾2次,防效可达78.76%~90.9%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盐旱胁迫下,远红光不同间断辐照次数及单次辐照时长对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水稻为试验对象,以聚乙二醇(PEG)和氯化钠(NaCl)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和盐胁迫,试验研究远红光补光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的干旱界限值与盐害界限值;基于界限值设置盐旱交叉胁迫试验,以无远红光辐照为对照组,分别设计远红光间断辐照1~4次试验组及单次辐照时长5、10、15、20min试验组,测算水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根长、株高、茎粗、干物质量与叶绿素质量分数,比较远红光辐照对盐旱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的干旱界限值质量分数为18%,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的盐害界限值浓度为0.05mol/L。干旱、盐害界限值条件下,随着远红光间断辐照次数增加,水稻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增长了9.1%、10.5%和25.7%,根长、株高、茎粗分别增长了29.2%、7.2%和8.9%,干物质量与叶绿素质量分数分别增长了50.6%和85.8%。延长单次辐照时长,水稻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增长了10.2%、10.5%和34.3%,根长、株高、茎粗分别增长了91.6%、14.4%和7.8%,干物质量与叶绿素质量分数分别增长了48.8%与68.1%。增加远红光间断辐照次数及单次辐照时长可显著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模拟水体镉污染对水稻幼苗某些酶类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0.0、0.1、1.0、101、00 mg/L)的Cd2+溶液模拟水体镉污染,研究Cd2+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间两类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物质代谢的3种酶活性受Cd2+抑制,且随Cd2+处理浓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降低的幅度是:淀粉酶(AMY)10.44%~57.14%,脱氢酶(DHG)11.93%~53.39%,硝酸还原酶(NR)14.65%~54.06%。与此相反,Cd2+对抗氧化酶类活性却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32.84%~133.6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31.28%~133.66%,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33.22%~120.62%。抗氧化酶类消除了活性氧的氧化作用,从而避免或减轻了活性氧对细胞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