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14年在浦城县莲塘镇中稻区开展氮肥精确定量施肥试验,通过对氮肥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比例施肥方法的生育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浦城县中稻区氮肥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6∶4时效果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以超级稻天优3618为材料,研究不同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对天优361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蘖肥、穗肥比例为7∶3、6∶4、5∶5的处理产量较高,比10∶0、9∶1、8∶2处理增产显著,增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有效穗数增加、成穗率和收获指数高、籽粒饱满。因此,适当增加穗肥施用比例,有利于超级稻产量的增加,考虑到中期施肥安全性问题,7∶3是超级稻天优3618比较适宜基蘖肥与穗肥比例。  相似文献   

3.
以水稻品种盐粳456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方法,探讨了氮素基蘖穗肥不同施用比例对滨海盐碱地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确保水稻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茎蘖数达到收获穗数的前提下,氮肥适当后移,增加穗肥的比例,可协调水稻的群体指标,有效控制分蘖高峰期群体茎蘖数,提高茎蘖成穗率与单位面积颖花量;有利于提高齐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以及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的比例。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6∶4时,可获得最高单产788.2 kg/667 m2,比5.5∶4.5和7∶3的处理分别增产1.2%和11.9%。  相似文献   

4.
李伟海  赖清云  金军 《中国稻米》2015,(1):52-55,59
以2012年常州市水稻苗情哨田块的多点苗情监测数据为样本,分析归纳了种植方式、栽插丛数、播栽期、肥料运筹等因素对机插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稻较直播稻更高产,减穗增粒特征明显。机插稻获得高产的适宜栽插丛数为1.8万丛/667 m2,适宜移栽秧龄为15~20 d,氮肥运筹中基蘖肥与穗肥适宜比例为6∶4,基蘖肥中基肥与分蘖肥适宜比例为3∶7,分蘖肥最适施用时间为移栽后第2叶龄和第3叶龄。提高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是提高机插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机插稻科学高效施用氮肥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机插稻氮肥不同施肥量,前后期不同比例施肥,分蘖肥和穗肥施用时期等试验,揭示了机插水稻高产栽培中氮肥的最适用量,分蘖肥和穗肥最适试用时期,基蘖肥和穗肥的最佳比例等技术关键。明确机插稻在实行群体质量栽培时,应采用"前控、中稳、后增"的施肥技术,其运筹要点为少施基肥、施足促蘖肥、增施穗肥。  相似文献   

6.
氮肥用量与运筹比例对机插水稻产量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与运筹比例对机插水稻武育粳3号产量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机插水稻氮肥用量以纯氮20kg/667m2为宜,运筹比例采用基肥:分蘖肥:穗肥为1∶2∶2处理产量最高;穗肥施用应因苗制宜,基蘖肥较多、群体较大、长势较好的选择在倒3 1(促花肥与保花肥使用倒数叶龄,下同)叶龄期施用,基蘖肥较少、群体较小、长势较差的选择在倒4 2或倒5 3叶龄期施用,以提高施氮安全性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选用佳辐占进行早稻氮肥不同施用方法对比试验,设置不同基蘖肥、穗肥比例及穗肥不同施用时期处理。通过对早稻的生长指标及产量的考查,结果表明:基蘖肥、穂肥比例以6∶4处理的产量最高,与其它处理相比产量增加达到显著水平。穗肥施用时期以倒4、倒2叶各半处理的产量最高,与其它处理相比产量增加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金优2155为材料,设置双季早稻氮肥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比例简比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5:5的处理产量最高,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中稻品种天优3301为材料,设置施用氮肥4种不同的基肥、蘖肥、穗肥比例处理,研究其对中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蘖肥、穗肥不同施用比例对中稻天优3301产量影响较大。在施纯N11kg/667m2中等肥力条件下,最优施用方式是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2.5∶4.5∶3。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6,(3):43-46
为探讨贵州不同生态区杂交水稻组合江优919施肥技术,采用2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在贵州2个重点生态区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和穗肥比例试验。结果表明,2生态区江优919产量差异明显,实现高产的施肥方案也不同,要根据不同生态区条件确定不同的施肥方案。类似平塘试点生态条件的稻区江优919采用总尿素量为358.65 kg/hm~2、基蘖肥与穗肥比为4∶1的施肥方案单产可达10.95 t/hm~2以上;类似沿河试点生态条件的稻区江优919采用总尿素量为423.90 kg/hm~2、基蘖肥与穗肥比为7∶3的施肥方案单产可达到9.75 t/hm~2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氮处理对绥粳4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绥粳4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提高绥粳4号的产量,以施氮量162 kg/hm2、基蘖肥和穗粒肥比例为8∶2时产量最高;增施氮肥可提高绥粳4号的加工品质,但食味品质降低;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为7∶3时绥粳4号的加工品质最好,比例为10∶0时食味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以6个生育期不同的晚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品种对不同氮肥运筹比例的响应。结果表明,早熟品种在基蘖肥∶穗肥为7∶3时的产量高于6∶4时的产量,而中、迟熟品种中既有在7∶3时表现为产量较高的品种,也有在6∶4时表现为产量较高的品种。而不同氮肥运筹比例对不同生育期晚稻品种间的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与品种熟期之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缓释肥是一种根据作物养分需求缓慢释放的新型肥料。为了解其对水稻生产增产、节本的作用,以南粳9108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缓释肥与尿素不同配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缓释肥比例的增加,水稻产量逐渐增加,最高增幅达13.26%;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水稻产量表现由大到小的配比方案(基肥中缓释肥与尿素质量配比)为A1(7︰3)> A2(6︰4)> A3(5︰5)> CK> A4(4︰6)> A5(3︰7)。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最适合甬优15的穗肥施用技术,设置6个不同施肥比例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3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为N5处理,即全生育期氮肥用量的30%做穗肥施用时,在始穗前1周左右施用较为适宜;或者全生育期氮肥用量的40%作穗肥施用时,在始穗前3周和始穗前1周分2次施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探究不同生育时期施用硅肥对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可为优质食味粳稻合理施硅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以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以不施肥(CK1)和常规施肥(CK2)为对照,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分别设置硅肥浸种(T1)、硅肥浸种+苗期喷施硅肥15 kg/hm2(T2)、硅肥浸种+拔节期喷施硅肥15 kg/hm2(T3)、硅肥浸种+抽穗期喷施硅肥15 kg/hm2(T4)、硅肥浸种+苗期20%、拔节期30%、抽穗期50%喷施硅肥15 kg/hm2(T5)、硅肥浸种+苗期1/3、拔节期1/3、抽穗期1/3喷施硅肥45 kg/hm2(T6)处理,比较不同施硅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6处理产量最高,其次是T5、T4、T3处理,T1和T2处理产量较CK2增幅较小;不同硅肥处理单位面积穗数、每穗颖花数、千粒重和结实率较不施硅处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施硅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每穗颖花数>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结实率,T3、T5和T6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增幅较大。与CK2相比,T3、T4、T5和T6处理增加了水稻库容量、源强度及源库比,提高了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同时降低了垩白粒率、垩白度及蛋白质含量。T6处理稻米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较CK2显著提高,而其他处理对稻米淀粉黏滞谱特性的影响不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硅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大小依次为T6>T5>T4>T3>T2>T1。综合考虑硅肥投入、水稻产量及品质,在常规施肥加硅肥浸种基础上,优质食味粳稻推荐硅肥施用方式为:喷施量15 kg/hm2,苗期占20%、拔节期占30%、抽穗期占50%。  相似文献   

16.
麦秆还田下水氮耦合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麦秆还田下不同水氮耦合对麦茬杂交籼稻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设置不同水分处理方式(干湿交替灌溉、淹水灌溉)、氮肥运筹 [总氮15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分别为3∶3∶4(N1)、7∶3∶0(N2)、不施氮(N0)]和秸秆还田(秸秆全量翻埋还田、秸秆不还田),测定还田秸秆氮素腐解率、水稻籽粒产量及主要生育时期各器官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结果】干湿交替灌溉促进了秸秆氮素释放,使水稻在拔节期后的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提高4.85%~33.92%,提高成熟期茎鞘氮素转运能力,穗部氮素吸收量提高了10.73%~16.42%,最终提高有效穗数并增产2.51%~3.77%。秸秆还田释放氮素营养,提高拔节期后的水稻地上部氮素积累量5.15%~53.21%和成熟期叶片氮素转运能力,提高穗部氮素吸收量4.93%~ 43.91%,最终增产9.62%~18.33%。施氮促进了秸秆养分释放,提高了水稻植株氮素吸收与转运能力,增加了有效穗数并显著增产16.21%~28.31%。对比干湿交替灌溉耦合优化施氮(N1)模式与淹水灌溉耦合传统施氮(N2)模式,前者促进了各时期的秸秆养分释放,提高了地上部氮素积累能力和茎鞘及叶片的氮素转运能力,并显著提高了氮肥回收利用率7.27%~26.06%。【结论】麦秆全量翻埋还田条件下,干湿交替灌溉耦合优化施氮的水氮耦合模式可促进秸秆氮素释放,有效提高水稻氮素积累及利用能力,提高氮肥回收利用率与水分利用率,为本研究中最适水肥耦合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优质食味粳稻南粳9108和南粳5718为材料,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施氮量300 kg/hm2、基蘖氮肥与穗氮肥比7∶3),分别设计6个侧深施肥处理[基蘖氮肥为常规施肥处理的100%(T1)、90%(T2)、85%(T3)、80%(T4)、75%(T5)及70%(T6),穗氮肥量同CK],探讨侧深施肥对里下河地区单季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处理显著提高水稻产量,2个品种产量分别提高了9.49%和8.23%,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同时改善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但未改善稻米的食味品质;T3处理2个品种产量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提高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是一种优质稳产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水稻不同基蘖穗肥比例及施氮量的研究,探讨了施用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120 kg/hm2,基蘖穗肥比例为6∶4时,产量高达8 589.0 kg/hm2,说明在该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下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9.
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方超级稻沈农265为材料,研究了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纯氮210kg/hm2,且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为6∶4时,由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其他处理提高2.4%~21.1%,致使产量提高3.3%~20.2%;同一基蘖肥与穗粒肥施用比例下,随施氮量的增加,沈农265的总吸氮量呈上升趋势,而氮素利用率有下降趋势;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穗粒肥比例增加有利于总吸氮量和氮素利用率的提高;适宜施氮量和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能为水稻整个生育期提供比较平衡的氮素供应,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协调产量构成因素,从而提高产量,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