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石油库储存区灭火器配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世全 《油气储运》2002,21(9):41-45
针对《石油库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石油库内建筑物或构筑物灭火器配置规定个别条文相互抵触的情况,指出了在石油库内建筑物或物灭火器配置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石油库管理要求和石油火灾特性,重点对石油库储存区内建筑物或构筑物配置灭火器类型、保护面积、保护距离、配备数量和配置点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液化烃储罐发生泄漏、火灾事故时,安全阀仅能将罐体压力限制在安全阀起跳压力和最大允许工作压力范围内,无法起到主动泄压的作用,设置泄压系统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经计算分析发现,API 521-2014对泄压系统的通用性要求不适用于容积较大的液化烃储罐泄压系统的设计,故提出了以火灾工况、泄放阀(BDV)定压下最大泄放量所需的泄放面积作为动态泄压模块输入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容积为2 000 m~3的液化烃储罐为例,对10 h内液化烃储罐火灾泄放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泄压系统的最高压力、最高温度、最大泄放量均出现在火灾开始阶段,且随着泄放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轻组分在排放物料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小,重组分在排放物料中所占比例则逐渐增大。利用该方法设计的泄压系统可以对液化烃储罐形成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3.
浮顶罐在设计阶段计算的火灾面积是罐壁与泡沫堰板之间的环形面积,并根据该环形面积配备相应的消防泡沫灭火系统以及冷却水系统。在真正发生火灾时,实际情况往往与设想情况完全不同,灭火面积并不一定按照这一面积,真实火灾可能导致罐壁变形,浮盘倾侧,罐壁破漏等情况。结合大量浮顶罐火灾发生实例,针对火灾发生时浮盘等附件变化对扑救着火面积产生的影响,并就几种突发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针对油罐火灾的特点,从扑救方式、战术、技术方法3个方面论述了油罐火灾的基本扑救措施.系统分析了目前油罐火灾扑救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灭火装置和灭火剂易在火灾初期和救火期间受损或失效,火灾扑救困难且危险性高,火灾扑救投入力量大等.探讨和总结了油罐火灾扑救的新方法与新技术,如在管内外设置新型灭火系统、改善灭火剂性能、采用磁吸式泡沫钻枪等,为快速、高效地扑救油罐火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设施农业在国内蓬勃发展,为匹配国内种植工艺及经验,如何合理选择温室配置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在项目前期做好精准的经济分析将格外重要。文章以高压钠灯补光系统为例,从设备投入成本、生产运行成本、综合计算3个方面进行经济性分析,得出高压钠灯补光系统光合作用光子通量密度不低于150μmol/(m~2·s)时的单位面积造价,以期为广大种植者合理选择补光灯配置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6.
吴运逸 《油气储运》2014,(11):1254-1258
除有效容积外,设置高度也是LNG储罐区防护堤设计的关键参数。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半地下LNG罐池,在不同防护堤高度作用下的LNG液池扩展和LNG低温蒸气扩散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防护堤高度和罐池底面积对LNG低温蒸气扩散速度、可燃气云隔离距离和云团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防护堤高度可以有效减小LNG泄漏后产生的可燃气云体积、尺寸及最大扩散距离,但同时延长了可燃气云的滞留时间,增加燃爆和窒息发生的危险。对于同一种罐池,在液池充分扩展前,可燃气云最大扩散距离与罐池底面积成正比。对于LNG储罐区,可通过提升罐池的防护堤高度减小LNG扩散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7.
王振国 《油气储运》2008,27(1):51-54
目前大型油罐泡沫液储备量主要根据《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或依据浮顶油罐泡沫发生器保护周长来确定,而在扑救大型油罐火灾的实际过程中发现,两种计算方法都过于理想化,仅适用于油罐罐壁与泡沫堰板成矩型的设计,讨论了大型油罐泡沫液储备量的计算方法,并针对如何提高灭火效率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长沙文华园艺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温室大棚分为玻璃大棚、PC板棚、双层充气大棚、单拱大棚等。本文简要介绍如下。玻璃大棚WH-BL96型玻璃温室,主体结构采用热浸镀锌表面防腐,单位面积用钢量小,投资低;桁架结构使用寿命长。温室内配置适宜的环境调控设施;可进行各种作物的周年生产。  相似文献   

9.
大棚养蚕技术是适应现代蚕业生产实际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养蚕新技术,具有省力、高效、投入少的特点。一、大棚建造1.大棚可以利用庭院、空闲场地搭建,或利用早春结束生产的蔬菜大棚。棚址要求容易排水,地势较高,通风向阳,距离桑园较近,远离农药污染场所。2.根据每季订种数量确定大棚面积,大棚一般东西走向,可用木架、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的林区分布特点和交通状况,针对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适合我国林区环境的森林防火机动巡查灭火装备。首先,介绍了灭火装备车辆的选取与主要结构设计,并根据车辆越过障碍物时的力学关系以及越障条件建立车辆跨越障碍物时的力学模型图,对车辆越野性能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我国林区环境对多功能森林防火机动巡查灭火装备车辆进行结构改良,加装防火阻隔开带装置以及自动化灭火系统;最后,对所设计的多功能森林防火机动巡查灭火装备进行灭火性能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防火阻隔开带装置有效推力可达4 500 N以上,可达到预期理想防火效果,脉冲式消防水枪水平射程大于25 m,喷射口初速度可达146 m/s,可直接扑灭高强度的地表火和树冠火。  相似文献   

11.
自2010年以来,草莓作为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又一主导产业得以长足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目前,全区各类设施草莓栽培面积1 333.34hm~2,其中钢架大棚模式85%以上。大棚草莓生育周期多为8月下旬移栽,翌年5月中下旬拉秧,但在实际生产中,多数农户草莓生产采取纯作方式,特别是草莓收获后距离下一轮栽培近3个月时间,多数棚体杂草丛生、闲置,形成棚体、土地等资源浪费现象。围绕提高大棚的利用率和种植效益,贾汪区经过反复实验、示范,成功探索出大棚草莓-辣椒-玉米周年高效间套种植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蒙德法不适用于装置本身的危险程度分析,基于输气站场工艺流程较复杂、设备繁多的特点,采用改进后的蒙德法对其危险程度进行评价,增加了设备修正系数FE、设备管理系数FM、同类设备失效频率FG作为评价项.根据输气站场的工艺特征,将输气站场划分为多个评价单元,以净化单元为例,采用改进的蒙德法对其危险程度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净化单元的各项安全指标进行定量计算,并结合输气站场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补偿评价,对比各项危险性系数在补偿评价前后的差别,表明利用改进的蒙德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对输气站场进行危险程度评价.  相似文献   

13.
任黎明  刘瑞娟  于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858-22860,22883
随着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农用设备在现实生活中和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农用加工机械也存在着很多安全问题。在阐述了农用加工机械的危害的基础上,介绍了安全光幕即光电式安全装置。根据农用机械设备的安全现状,提出了基于光幕保护人身安全系统的设计。设计的控制程序根据农用机械保护系统所处的不同阶段对控制器的任务实行转换连锁的方法,保证了系统的高速、高精度安全。  相似文献   

14.
海事通航等因素制约了渤海湾常规海洋油气田开采,为了合理利用受限区内油气资源,亟需探索应用水下油气生产系统。以锦州25-1油田W-1井区开发项目为例,详细分析了泥面下钢圆筒油气生产系统防护设施的总体布置设计原则,提出适用于6棵采油树的标准化钢圆筒防护设施总体布置设计方案,并从管汇与采油树相对位置、采油树间距、水下管汇与采油树间距、钢圆筒防护设施与自升式钻井船就位距离4个方面验证了布置方案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受限区油气田水下开发方案布置高效紧凑、科学合理。研究结果为渤海浅水受限区油气田开发项目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可靠的标准化方案,可作为标准化方案直接应用于渤海受限区内其他油气田开发项目。(图4,参23)  相似文献   

15.
通过确定耕地利用的优先序,对耕地的“非粮化”行为进行合理利用与管控,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切实增加农民经济效益。综合自然、经济、社会、生态多方面因素构建指标体系,以耕地地块为评价单元确定耕地利用优先序,并结合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定不同耕地利用分区,针对分区内的耕地提出差异化的利用策略。结果表明:以耕地利用优先序评价结果来看,安阳市一级粮作区面积为91 789.0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2.48%;二级粮作区面积为216 329.50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2.97%;三级粮作区面积为100 255.10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4.55%,可以看出安阳市大部分耕地粮食生产的优先级很高,适合作为粮食生产用地使用;叠加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将安阳市耕地利用保护划分为重点保护区、补划潜力区、质量提升区、可调整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应用RS及GIS进行林业局森林火险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经过数字图象处理的TM图象,进行森林火险因子的各种空间数据采集;结合地面调查和实验,编制了森林资源分布图、森林可燃物燃烧性分布图、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图、人口密度图、道路网密度图和森林火灾发生率六种专题图.应用GIS空间数据库管理中的图象叠加、自然属性库进行分类,在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知识的计算程序系统,模拟森林火险领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甘肃省迭部林业局森林火险等级分为四级,即Ⅰ级高火险区,Ⅱ级火险区,Ⅲ级一般火险区,Ⅳ级低火险区.再以林业局为总体,各自然沟系作为总体评价单元,用小班火险等级加权平均计算面积、沟系的平均火险等级及林业局的平均火险等级  相似文献   

17.
在不适合园艺作物露天生长的地区利用特定的栽培保护设备,人为的为作物生长创造合适的培育环境,就是所谓的设施栽培技术,设施栽培作为蔬菜生产中主要的生产方式之一,能够平衡我国蔬菜种植地域差异,提供稳定的蔬菜供应。到2014年为止,我国温室设施面积高达410.9万hm2,设施栽培总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在设施栽培中人为因素作用十分强烈,复种指数高,施肥、灌溉、耕作的频率都超过一般农田土壤,同时也为作物种植带来了很多土地问题,例如土壤板结、土壤酸化和养分流失以及盐渍化等,本文主要对以上障碍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5 厂房及设施 5.1 厂房及车间配置 5.1.1 厂房及车间应按照工艺流程需要及卫生质量要求有序地配置. 5.1.2 生产加工和贮存场所的配置及使用面积应当与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 5.1.3 生产车间内,设备之间、设备与墙壁之间应有适当的通道或工作空间,该空间的大小是以生产经营人员完成生产作业(包括清洗消毒),且不致因衣服或身体的接触而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或内包装材料为原则,一般其宽度不少于60cm.车间人均占地面积(不包括设备占位)不能少于1.5平方米.  相似文献   

19.
根据<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打工者在安全卫生保护方面享有以下权利: 一、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植被长势对于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四类生态保护重要区域为研究区,选取年累积NDVI作为指示因子,监测评估了1998-2007年间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的植被长势特征.结果表明:(1)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总面积为536.59万km2,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55.89%.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重叠面积较大,分别占到相应生态功能区总面积的53.36%和50.20%.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其他三种类型区域的空间叠加关系较好,尤其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叠面积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75.10%.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重叠面积分别占各自面积的63.73%和39.15%.(2)对于植被长势总体状况,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中东部的植被状况好于西部.植被状况较差的区域面积为10.59%,植被状况一般的区域面积为29.59%,植被状况好的区域面积为23.44%,植被状况较好的区域面积为36.39%.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优先区的植被状况好于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差异最大.(3)对于植被长势变化趋势,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的植被状况整体呈现出变好趋势.62.39%区域面积的植被状况较为稳定,22.69%区域面积的植被状况呈现出变好趋势,14.93%区域面积的植被状况呈现出变差趋势.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植被变好趋势最为明显,其次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植被变化趋势空间差异最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变化趋势空间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