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测定葱兰、石蒜、晚香玉和蜘蛛兰四种石蒜科植物叶片的形态指标及若干生理指标以及低温模拟处理下的受冻情况,研究它们的耐寒性差异。结果表明,其抗寒性顺序为:葱兰>石蒜>晚香玉>蜘蛛兰。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比反季节移栽和非移栽圆冠榆在自然越冬下的保护物质含量和树体水分状态,研究反季节移栽圆冠榆对越冬期间温度变化的适应性,为干旱寒冷地区反季节移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移栽后第一年(2011年)、第二年(2012年)圆冠榆以及非移栽本地圆冠榆为材料,随冬季温度自然下降(0℃至-23℃)和上升(0℃至15℃)采样并测定其枝条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淀粉含量、样品总含水量、束缚水/自由水比值等抗寒指标.[结果]圆冠榆树体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束缚水/自由水随着越冬期气温的下降而上升,随着气温的回升而降低,其淀粉含量和总含水量在越冬期间呈现出下降趋势.201 1年度,反季节移栽圆冠榆树体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非移栽圆冠榆,束缚水/自由水无显著差异,而其淀粉含量极显著低于非移栽圆冠榆;移栽后第一年与第二年相比,移栽后第二年的圆冠榆树体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淀粉含量显著升高,而束缚水/自由水无显著差异.[结论]反季节移栽后的第一年冬季,圆冠榆通过枝条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束缚水/自由水保持稳定,降低组织冰点温度,提高反季节移栽后圆冠榆的抗寒能力,使其安全越冬,而这些生理指标在移栽后第二年冬季相应减少,表明圆冠榆具有较强的反季节移栽交叉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4份苹果资源为试材,测定不同时期一年生休眠枝糖和水含量,并对可溶性糖、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与温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苹果资源抗寒性评价、栽培管理和安全越冬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从1月下旬至5月上旬,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同一资源枝条的总含水量基本恒定,束缚水含量及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自由水含量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可知,可溶性糖含量、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与外界温度呈负相关,与日温差呈正相关,因此休眠期苹果一年生枝条可溶性糖和水含量可反映枝条受到低温胁迫状态,相关数据可为科学评价苹果抗寒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卿龙 《农民致富之友》2014,(22):113-116
通过对松科3种植物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自由水与束缚水以及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可溶性糖与脯氨酸含量均随温度的自然降低而不断增加;叶片总含水量较低,而束缚水/自由水较高,叶绿素含量则随着气温的自然降低而减少,但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总含量的比值较高;综合各项指标,松科3种植物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樟子松青海云杉油松。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蓝莓对低温处理的生理响应,筛选抗寒性评价指标并综合评价蓝莓品种的抗寒性,以美登、北陆、蓝丰、密斯梯和精华5个蓝莓品种1年生枝条为试材,研究低温处理(-10、-15、-20、-25、-30、-35、-40℃)对其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同时测定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可溶性蛋白、淀粉、纤维素、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并计算束缚水含量、自由水含量/总含水量和束缚水含量/总含水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蓝莓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5个蓝莓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逐渐升高,呈“S”形变化曲线;POD、SOD活性呈单峰变化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美登、北陆和蓝丰3个品种具有较高的可溶性总糖、还原糖、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美登具有较低的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和自由水含量/总含水量,密斯梯具有较高的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和自由水含量/总含水量以及较低的束缚水含量/总含水量。可以将相对电导率,MDA、可溶性蛋白、还原糖...  相似文献   

6.
以蜘蛛兰为切花材料,在2%蔗糖+300 mg/L 8-HQS+150 mg/L CaCl2为基础液,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赤霉素为瓶插保鲜液,研究其对蜘蛛兰切花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2%蔗糖+300 mg/L 8-HQS+150 mg/L CaCl2+150 mg/L赤霉素处理对蜘蛛兰切花保鲜效果较好,与对照(CK)比,瓶插寿命延长了2.5 d,黄化程度低;瓶插过程中,蜘蛛兰切花的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前4 d大幅度上升,赤霉素处理的蜘蛛兰切花的MDA含量、相对电导率低于同期对照,POD、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同期CK,且POD、CAT活性出现的峰值时间比CK延迟.2%蔗糖+300 mg/L 8-HQS+150 mg/L CaCl2+150 mg/L赤霉素处理提高了酶活性,清除多余的自由基,较少细胞膜的伤害,延缓蜘蛛兰切花糖的消耗,抑制了细胞中可溶性物质的外渗,增强其抗逆性,延缓切花衰老.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阿诺红鞑靼忍冬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解阿诺红鞑靼忍冬(Lonicera tatarica Arnold Red)在干旱条件下的生理反应以及对其耐旱性做出评价,本文通过人工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盆栽试验,对阿诺红鞑靼忍冬2 a生苗叶片生理指标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进行了观测,研究了干旱胁迫下阿诺红鞑靼忍冬叶片游离脯氨酸(Pro),组织含水量,自由水,束缚水,可溶性糖,叶绿素,过氧化物酶(POD)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阿诺红鞑靼忍冬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束缚水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组织含水量、自由水含量以及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呈下降趋势;POD活性则出现前期下降后期上升的变化情况.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表现出阿诺红鞑靼忍冬对干旱胁迫有较强的适应性,是一种耐旱性较强的园林植物.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低温(10 ℃)处理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黄化苗叶片内脯氨酸、可溶性糖、蛋白质、 MDA、叶绿素含量以及SOD、 POD、 CAT活性变化. 结果表明 低温逆境使小麦黄化苗内的脯氨酸含量、 SOD、 POD、 CAT活性等指标在短时间内都有明显的下降, 随着时间的延长相应指标有所上升, 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与此同时, 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先升高, 再降低, MDA含量增加而叶绿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以蜘蛛兰为切花材料,在2%蔗糖+300 mg/L 8-HQS+150 mg/L CaCl_2为基础液,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赤霉素为瓶插保鲜液,研究其对蜘蛛兰切花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2%蔗糖+300 mg/L 8-HQS+150 mg/L CaCl_2+150 mg/L赤霉素处理对蜘蛛兰切花保鲜效果较好,与对照(CK)比,瓶插寿命延长了2.5 d,黄化程度低;瓶插过程中,蜘蛛兰切花的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前4 d大幅度上升,赤霉素处理的蜘蛛兰切花的MDA含量、相对电导率低于同期对照,POD、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同期CK,且POD、CAT活性出现的峰值时间比CK延迟。2%蔗糖+300 mg/L 8-HQS+150 mg/L CaCl_2+150 mg/L赤霉素处理提高了酶活性,清除多余的自由基,较少细胞膜的伤害,延缓蜘蛛兰切花糖的消耗,抑制了细胞中可溶性物质的外渗,增强其抗逆性,延缓切花衰老。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2种石蒜属植物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和中国石蒜(L.chinensis)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叶片7个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下2种石蒜属植物叶片中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有所增加,且中国石蒜叶片积累这2种物质的速度比换锦花更快;叶片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随NaCl浓度升高而升高;叶片叶绿素含量随NaCl浓度升高而降低;换锦花叶片SOD活性整体上高于中国石蒜;POD活性虽有升有降但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大水位变化条件下护坡植物耐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璇  谢三桃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260-262,265
选用狗牙根、黑麦草、百喜草、葱兰和麦冬作为供试植物,在不同的淹水条件下,通过观测植物的表观特征和监测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CAT和SOD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黑麦草与狗牙根在全淹10d后相继死亡;百喜草、葱兰和麦冬在全淹状态下CAT的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且百喜草、葱兰和麦冬在全淹50d后仍能够成活。百喜草、葱兰和麦冬能够适应在大水位变化条件下护坡上生长。  相似文献   

12.
朱顶兰红斑病病菌为Stagonospora curtisii(Berk.)Sacc.经接种试验和调查表明,此菌除危害朱顶兰外,还危害君子兰属的君子兰,文殊兰属的文殊兰,蜘蛛兰属的水鬼蕉,石蒜属的忽地笑、长筒石蒜、换锦花、夏水仙、中国石蒜、红蓝石蒜、石蒜、麦杆石蒜以及水仙属的水仙,总计危害6个属13种植物(包括孤挺花属的朱顶兰)。S.curtisii病菌在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呈现的症状有所不同,作者将其归纳为两类:一类呈现红斑,如朱顶兰、君子兰、水鬼蕉被害呈现圆形或纺缍形的红斑;另一类呈现褐斑,如文殊兰、忽地笑、水仙被害呈现褐斑或褐色条斑。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石蒜科中玉帘属的葱兰、石蒜属的石蒜、水仙属的水仙和朱顶红属的朱顶红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进行了解剖学显微结构比较.结果表明,4种植物叶片的海绵组织发达,叶脉中的维管束都为有限外韧型维管束,且维管束鞘由薄壁细胞组成,气孔器都由2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无副卫细胞,气孔器的长宽比都很小,在1.03~1.44之间.但是,葱兰叶片横切面轮廓基本呈“肾形”,石蒜、水仙和朱顶红叶片横切面轮廓基本呈浅“W”或“V”字形;葱兰叶片横切面的上、下表皮分界不明显,无叶缘结构,而石蒜的叶缘为楔形,水仙的叶缘为乳突状,朱顶红的叶缘为圆弧形;葱兰、水仙和朱顶红均为等面叶,而石蒜为异面叶且下表皮细胞上具有明显的尖刺状乳突;石蒜、水仙和朱顶红叶片海绵组织内相邻维管束间有大而明显的薄壁细胞,这类细胞破裂后可形成较大的空腔,葱兰则是以花环状的薄壁细胞围成小空腔;叶表皮细胞有长细胞和短细胞之分,葱兰、石蒜、水仙的叶表皮细胞形状多数为长矩形,朱顶红的叶表皮细胞多数近椭圆形或近圆形;葱兰和水仙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器分布密度差异很小,石蒜和朱顶红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器分布密度差异明显.说明4种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具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种间差异,可为石蒜科植物的种属关系确认与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对葱莲[Zephyranthes candida(Lindl.)Herb.]的过氧化物酶,酯酶,乙醇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等同工酶的研究和对葱莲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所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葱莲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呈现出6条分子量相对较大的谱带;酯酶同工酶可划分成2个活性区,共10条酶带;乙醇脱氢酶同工酶只有1条酶带;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同工酶有4条酶带,可划分成3个活性区。该种核型为2n=28=20m+2m(SAT)+6sm,核型的不对称性为 Stebbins 核型分类的2B 型,具有核型的杂合性。染色体数目为2n=28,与前人报道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
温度赤霉素对晚香玉的花期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温室通过不同温度,赤霉素对种球的处理和分批栽植来调控晚香玉发芽和开花。结果表明:10月份的低温处理使晚香玉种球发芽率达60%以上,低温和赤霉素处理均能提高晚香玉单瓣品种的开花率;40mg/L赤霉素处理也可显著提高重瓣品种的发芽率,11月和12月栽种的种球以低温 高温和低温 高温 GA3(2)处理组合的发牙率高,达82%以上,但赤霉素处理无影响;开花率以低温 高温、GA3处理组合最高,综合分析认为;重瓣品种种球的早期赤霉素处理可有效提高种球发芽率,但降低开花率;低温和高温处理则可有效地提高其种球发芽率和开花率。  相似文献   

16.
两种野生石蒜的光合生理细胞学及栽培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花石蒜和红花石蒜的光合生理、细胞学及栽培特性研究,发现黄花石蒜在大棚栽培条件下的Pn、Ci、Co和Tr较高;而红花石蒜在露地栽培条件下的Pn、Ci、Co和Tr较高。表明黄花石蒜在大棚栽培条件下光合作用旺盛;红花石蒜在露地栽培条件下光合作用旺盛。气孔密度检测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果。对两种石蒜上部叶片中段叶肉细胞的分析表明,红花石蒜的叶肉细胞较小,具有阳生植物叶肉细胞的特征;黄花石蒜的叶肉细胞较大,具有阴生植物叶肉细胞的特征。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性状分析表明,在大棚遮荫栽培条件下,黄花石蒜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较强;而红花石蒜在露天盆栽条件下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较强。以上试验结果表明:黄花石蒜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需适当遮荫,而红花石蒜可直接露地栽培。对两种石蒜须根中段、鳞茎中部、子球发生部位的细胞学分析表明,子球发生部位的细胞具有较典型的分生组织细胞的特点,是人工切割繁殖的理想部位和组织培养较好的外植体。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试验对土壤干旱条件下洛麦9133幼苗根系生理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幼苗根水势、根相对含水率和根系活力均降低,饱和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MDA含量以及SOD、POD活性均呈增加趋势。通过统计回归发现,根系各生理指标与土壤水分均存在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以上研究结果说明,在干旱胁迫下,洛麦9133幼苗根系通过降低根水势和根系活力、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以及增强保护酶SOD、POD活性等生理变化提高了幼苗的抗旱能力,使其适应干旱逆境。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下绿豆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绿豆幼苗,研究在盐胁迫下绿豆幼苗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和抗氧化酶(SOD、CAT和P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盐处理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都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且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SOD、CAT和POD活性也比对照有明显的增加。对胁迫下的丙二醛(MDA)和电导率进行测定发现,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时间延长,二者均比对照显著提高。这些结果说明绿豆幼苗对盐胁迫有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对沙枣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NaCl模拟盐胁迫处理沙枣幼苗,测定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沙枣幼苗的SOD活性呈现出降-升-降的趋势,在NaCl浓度为2.0%时,出现活性高峰;随着盐浓度的增加,SOD活性下降:当NaCl浓度达到4.0%时,其活性低于对照。POD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NaCl浓度为2.0%时,POD活性达到最大值。CAT活性的变化趋势与POD相似。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MAD的含量开始下降;当盐浓度为0.4%时,MDA含量最低:随后,MDA含量上升。这说明,在一定程度的盐胁迫下,沙枣幼苗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降低膜脂过氧化来减轻活性氧对植物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秦瑞云  邓传良  杨金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60-11760,11763
对石蒜C带的初步研究表明,其染色体2n=33,由T型染色体组成。带纹不丰富,仅第3号和第5号染色体出现带纹。第3号染色体出现的是着丝点带,为线状;第5号染色体出现的是中间带,带纹出现在长臂上,为斑点状。结果表明,石蒜为同源三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