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高校为什么要开展环境教育1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类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环境向人类社会提供自然资源和环境劳务的能力是无限的,所以可以随意地支配他,人类对自然、社会和后代无所谓责任,对人类的环境系统无所谓管理。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自然干预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和深化,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类终于认识到,人类只有依赖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的一是生态平等,即人类在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时,应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二…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导致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激烈,严重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作为发展生态文明的主力军,是促进生态平衡的基础,所以要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是指生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依赖其生存的各种自然条件而形成的一个综合环境。新世纪伊始,全世界人口已达到60亿,地球上供人类生存的自然资源有限,已向人类亮出“黄牌”,提醒人类不能再无休止地去破坏自身生存的环境,不能再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了,而应该大力去保护它、建设它。本文仅就西藏生态环境的管理问题,谈点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生态道德     
<正>生态道德的内涵生态道德是指:人类的道德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增强人类对于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协调人们对于代内和代际关系的责任和义务,在道德行为上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体系。生态道德是一种大爱,是一种"爱的循环:由人间的亲情延伸向对  相似文献   

5.
最近,围绕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许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发展要以人为本,不必顾虑环境的改变,他们似乎有一种人定胜天的决心;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所有的活动都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还有一些环保专家认为自然是不应被改变的,人类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改变自然的景象。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我们发现人类始终在与自然进行着生存的游戏,在这游戏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向前,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最近,围绕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许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发展要以人为本,不必顾虑环境的改变,他们似乎有一种人定胜天的决心;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所有的活动都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还有一些环保专家认为自然是不应被改变的,人类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改变自然的景象。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我们发现人类始终在与自然进行着生存的游戏,在这游戏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向前,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为本是人与自然关系中不需要争论的问题,任何一个人,任何时候,做出的对自然界…  相似文献   

7.
保护环境 持续发展森林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森林 ,发展林业是环境建设的关键部分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可以创造出许多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还可以提供适宜的环境和资源 ,既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要求 ,又满足人类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全面发展林区与国有林场森林、人文、社会景观资源 ,兴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 ,发展森林旅游业 ,这是人们对“森林与人类”关系认识的深化 ,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实现大地园林化 ,推进林业改革开放和振兴林业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森林是先人类而存在于地球的自然资源 ,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绿色…  相似文献   

8.
生态道德     
<正>一、生态道德的内涵生态道德是指:人类的道德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基础上,增强人类对于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协调人们对于代内和代际关系的责任和义务,在道德行为上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体系。生态道德是一种大爱,是一种"爱的循环:由人间的亲情延伸向对大地的热爱,大自然中的宁静与定力又作为一种心灵的慰藉反馈于人间。(程红)"践行生态道德必须树立生态价值观和生态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社会经济生产与周围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人作为这一整体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整体的维护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只有真正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环境概念和环境价值观念,才能保证人类社会与大自然恢复往日的和谐,实现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开阔自己视野,拓展我们的环境,永葆人类在地球村上繁衍生息。由于受地理位置和整个大地形的影响,我国整个西北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多数人对生态规律缺乏认识或认识不足、知识贫困、环境意识淡薄,导致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环境危机相继出现,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在人和环境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基于此,提出了人与环境保持和谐关系的必要性,并通过对中国古代人与环境和谐思想的回顾,引申出调控人与环境保持和谐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