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农业上广泛使用的酰胺类除草剂甲基胺草磷,在1~4μmol/L浓度下,对野二燕1号小麦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及蛋白质组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浓度升高,染色体结构变异率呈上升趋势。在3~4μmol/L浓度下处理的根尖分生组织细胞中,多极分裂细胞的出现频率为0.08%;染色体桥、断片和滞后染色体的出现频率为0.434%。双向电泳分析结果表明,约有10个蛋白质斑点产生变化,2个蛋白质斑点(8 kDa/PI 6.5,10kDa/PI 7.7)消失。染色体结构变异和蛋白质组分变化可以认为与甲基胺草磷的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2.
曹莹 《种子科技》2023,(18):1-3
本研究以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根尖分生组织为材料,采用羟基脲(HU)和甲基胺草磷(APM)结合的双阻断法对菠菜根尖细胞进行处理,结合显微镜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有丝分裂中期同步化诱导作了探讨,并对中期染色体分离也作了初步研究。在试验中分别设置了羟基脲(HU)和甲基胺草磷(APM)的不同浓度梯度,并对甲基胺草磷(APM)设置了作用时间梯度,以研究其最佳同步化诱导效果。结果表明,经1.25 mmol/L HU、10μmol/L APM处理菠菜根尖细胞,能够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指数(Met.I)达40%。  相似文献   

3.
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三氮苯类除草剂对水稻幼苗生长、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根尖分生组织染色体结构、分生组织和叶绿体蛋白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 mg /L Atrazine处理水稻后培养1周。幼苗高度由(10.8±1.7) cm(对照)降至 (8.2±0.7) cm,叶绿素含量由(1.07±0.013) mg/g FW(对照)降至(0.97±0.013) mg/g FW,  相似文献   

4.
以小麦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核及染色体制备高分子量D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以叶片为材提取HMW DNA的局限性,优化了一套简便、实用的提取方法。该法以细胞周期同步化处理的根尖分生组织为材,利用机械匀浆释放细胞核或中期染色体制备悬浮液,再以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流式分选技术分别分离细胞核和染色体,经去蛋白、酶切,透析获得HMW DNA。经检测,来自200条根尖(10个胶块)的HMW DNA的浓度约为4~20 ng/µL,而连接、转化后的BAC克隆平均插入片段超过100 kb。证明该法适用于提取HMW DNA以构建BAC文库。  相似文献   

5.
构建染色体特异文库是简化小麦基因组测序的有效途径,而通过同步化处理提高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使根尖细胞中富集高比例的中期染色体是实现染色体分选成功的前提。采用双阻断法用50 µmol L-1羟基脲和100 µmol L-1氟乐灵对普通小麦根尖细胞进行同步化处理,然后用流式核型分析法观测各周期细胞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比例变化。结果显示,最佳方案为羟基脲处理10 h,恢复7 h,氟乐灵处理4 h。以此方案处理中国春小麦根尖可获得最高的有丝分裂指数,达70.1%。附加冰水处理(0°C)有助于减少染色体碎片和增加流式核型的分辨率,但对富集更多的中期染色体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6.
氮离子注入玉米种子的细胞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 离子束注入玉米H65和H14D种子,研究其M1代的细胞学效应,并以γ射线辐照作比较。结果表明,离子注入不仅能够诱发M1代根尖细胞核畸变和染色体畸变,而且还能够诱发染色体出现多种变异类型;其畸变频率随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注入剂量与畸变频率呈正相关。此外,离子注入对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还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注入剂量与细胞分裂指数呈负相关。离子注入引起的细胞学效应与γ射线基本相似,但在诱发细胞变异频率及核畸变和染色体畸变类型上存在差异。两个供试品系对N 离子的敏感性为H14D>H65。N 离子注入玉米宜采用的适宜剂量范围为2×10~(16)~8×10~(16)N /cm2。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了解秋水仙素对农作物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遗传毒害效应,以地方品种敏感型绿皮小粒蚕豆和饲用玉米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0、0.01%、0.05%、0.10%、0.15%、0.20%)及不同培养时间(24、48、72h)对2种作物染色体的畸变影响。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能诱发根尖膨大,当秋水仙素浓度为0.20%处理24h,蚕豆根尖膨大率100%;秋水仙素浓度为0.20%处理72h,玉米根尖膨大率65.8%;适当浓度秋水仙素(0.01%、0.05%)可促进蚕豆和玉米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当浓度≥0.10%,反而抑制蚕豆和玉米细胞分裂。在染色体畸变类型中,微核最多,其次是染色体断片,最少是染色体桥。秋水仙素浓度0.20%,处理时间72h,蚕豆畸变率和玉米畸变率均最高,分别为11.92%和7.25%;秋水仙素浓度0.10%,处理时间72h,蚕豆染色体加倍指数最高为7.97%;秋水仙素浓度0.20%,处理时间24h,玉米细胞加倍指数最高为4.64%。  相似文献   

8.
田普除草剂对燕麦的胁迫及燕麦除草剂胁迫下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燕麦在不同田普除草剂浓度胁迫下的生理反应和不同燕麦品种对于除草剂胁迫的反应,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田普处理燕麦根尖,观察根尖有丝分裂状态;并通过田间播种6个品种燕麦,观测除草剂对于植株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田普除草剂处理下,燕麦分生组织细胞会出现染色质凝集、染色体移动滞后、染色体加倍、出现双核细胞几种不正常分裂现象;当处理浓度高于0.01μg/mL时,不正常分裂细胞的比例会急剧增加。2250mL/hm2田普除草剂对坝莜6号、坝莜9号两个品种株高没有影响,对坝莜1号、坝莜3号、白燕2号、坝燕4号四个品种的株高有影响,且不同品种的产量变化也不一致;1650mL/hm2、3000mL/hm2两个处理4种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燕麦在田普除草剂的胁迫下,根尖分生组织会出现不正常分裂现象,不同燕麦品种对于田普除草剂的应答程度不同,在田普除草剂胁迫下,燕麦的抗氧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燕麦通过这些变化来降低、组织田普除草剂对于燕麦自身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胺磺灵诱导小麦根尖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胺磺灵(Oryzalin)处理小麦种子,观察小麦根尖细胞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胺磺灵的不同处理浓度及处理时间均能引起染色体的异常分裂,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测到桥、多极染色体、环状染色体、滞后染色体、染色体加倍、染色体凝集、微核等异常现象,以染色体加倍、微核的发生频率最高;处理时间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影响明显高于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浓度APM(4~6 μmol/L)和不同处理时间(4~6 h)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用5.6 μmol/L APM处理洋葱分生组织16 h后,中期细胞有丝分裂指数(Met.Ⅰ)从0.8(对照)分别提高至5.0、5.2.结果也同时表明,当APM浓度超过4 μmol/L时,严重影响细胞有丝分裂.在根尖细胞中,多极分裂细胞(尤其是3~4级),中期染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