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2019年是我省食用菌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一年。食用菌栽培面积超过30万亩,产值183亿元,产业总体水平排在全国第5位。我省食用菌生产以香菇为主,香菇产量具有绝对优势,占我省食用菌总产量的56.95%,香菇产量居全国第二、平菇产量居全国第三、白灵菇产量居全国第一、杏鲍菇产量位于全国第三、珍稀类食用菌总产量全国排名第五(注:我省与全国数据相比时为2018年数据);我省在食用菌工厂化方面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2019年共有17家工厂化企业,约占全国工厂化数量的4.1%,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产业发展潜能巨大。  相似文献   

2.
<正>香菇是河北省食用菌产业的一个主栽品种,在我省燕山、太行山区以及冀中南地区均有栽培,近几年在我省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2015年阜平县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全省的香菇产业规模跃居到全省各类食用菌品种的首位。河北省香菇栽培最初是在燕山地区,兴隆县以夏季"雾灵香菇"为主,研究成功了两区制栽培、两棚式出菇模式。平泉县1994年开始发展香  相似文献   

3.
正食用菌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用地少、用水少、周期短、见效快、产业链长、效益稳定,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我省地形多样,资源丰富,非常适合食用菌产业发展。随着食用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香菇产业、珍稀食用菌产业、工厂化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突显。香菇产业以国家及省级首席和岗位专家领衔的17家食用菌省级农业创新驿站,正在成为引领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新高地。第二批食用菌产业创新团队专门设立香菇产业岗位专家、综合试验推广站和企业站,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研发中心—技术示范推广试验站—大型科技园区—成果转  相似文献   

4.
以苹果废枝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产业正在市场的引导下向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有望成为渭北地区的后续产业。为了使我省渭北地区香菇生产能够向着集约化、规模化、企业化、商品化及高科技化的方向迈进,全面推进我省香菇产业化的进程,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我省渭北地区香菇产业化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安泽县发展食用菌产业为例,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对该县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五大支持系统方面进行了定性评价,提出了20项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今后产业发展的前景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料开放式栽培香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菇 Lentinus edodes(Berk.)Sing.是世界著名的食用菌之一,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菇中之佳品。香菇还含有抗癌活性的香菇多糖体及降低胆固醇活性的腺嘌呤的衍生物,被人们誉为“保健食品”、“八十年代的菌星”。目前香菇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欢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畅销品。我省香菇生产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发展速度也较快。最早的香菇栽培方法是从南方引进的压块栽培法,虽然栽培成功,但因我省的生态环境与南方差别很大,而且用种量  相似文献   

7.
韩国的食用菌分为农产食用菌和林产食用菌。农产食用菌为双孢菇、平菇、金针菇、灵芝等除了香菇和松茸以外的属于农产食用菌,香菇和松茸属于林产食用菌。目前在韩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上流通的食用菌栽培品种有平菇、香菇、双孢菇、金针菇和杏孢菇等五大品种,其它品种在非农产品市场上自由流通。  相似文献   

8.
香菇代料菌块栽培,是80年代在我省兴起的食用菌栽培新技术。近年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我省农村的一项重要的副业生产。但是,由于该项技术普及时间短,地区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差异较大,目前存在着单产偏低的问题。根据几年来从事这方面研究和生产工作的经验,就如何提高香菇代料菌块栽培的单产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和探讨意见。一、培养基的选择与配制香菇是一种非病原性真菌,生长在自然界死亡的落叶树木上。我国传统的香菇栽培,是用木段砍花的方法,一直沿用了800多年我省70年代引进的香菇段木速生栽培,是对砍花栽培的改进。这些方法,都没有脱离香菇的自  相似文献   

9.
遵化市从1994年开始进行食用菌生产,2008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为“中国香菇之乡”。到2011年,全市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1.04亿棒,产量达到10.2万t,产值达到5.56亿元。遵化市形成了以香菇为主的品种示范、规模基地、产品加工完整的产业化发展链条,食用菌已成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在大力发展冬季香菇生产的同时,遵化市又积极探索香菇栽培新模式,进行了夏季地栽香菇的试验示范并取得成功,夏季地栽香菇的成功填补了香菇在夏季的空缺,同时又为农民提供了一条致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前不久,中国食用菌协会公布了全国优秀香菇出口基地县,全国12个县入选,浙江省庆元县名列其中。该县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素有"中国香菇城""中国香菇之乡"等美誉,曾先后获得"中国食用菌产业基地""全国食用菌行业特别贡献奖""全国食用菌文化产业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由于  相似文献   

11.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坡面径流规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该文以坡面径流泥沙观测场为基本观测手段,对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地类的坡面进行了为期3年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在黄土地区降雨量与径流量的关系不明显,径流的发生决定于雨强和土壤性质;现有的人工林和天然灌木林具有良好的拦蓄径流、固持土壤的防护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对黄土高原植被进行分区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黄土高原植被区空间数据和土壤侵蚀空间数据进行了空间叠加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被划分为森林植被区、森林草原植被区、温性草原植被区和荒漠半荒漠植被区。在森林植被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主要以水蚀为主,轻度以上的侵蚀百分比为41.92%,水蚀土壤侵蚀指数比温性草原植被区和荒漠半荒漠植被区的水蚀土壤侵蚀指数大,为346.90。在森林草原植被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主要以水蚀为主,轻度以上的侵蚀百分比为70.45%,水蚀土壤侵蚀指数均比其他植被区的水蚀土壤侵蚀指数大,为449.40,水蚀最为严重。在温性草原植被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主要以水-风混合侵蚀为主,风蚀微度-水蚀剧烈的百分比最大,为33.01%,水-风混合侵蚀土壤侵蚀指数均比其他植被区的水-风混合侵蚀土壤侵蚀指数大,为633.45,水-风混合侵蚀最为严重。在荒漠半荒漠植被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主要以风蚀为主,轻度以上的侵蚀百分比为99.65%,风蚀土壤侵蚀指数均比其他植被区的风蚀土壤侵蚀指数大,为589.78,风蚀最为严重。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13.
甘肃黄土高原林业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20年来,甘肃黄土高原林业有较大发展,森林覆盖率14.0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林占有相当比重,其挂果面积占全省经济林挂果面积的55.28,产值占68.73。黄土高原将以多功能林业占主导地位,径流林业技术将对干旱半干旱区林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该区生 态 环境治理中,林业发展要与农田基本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紧密结合;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加速经济林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径流林业技术体系;运用乡村林业的思想方法调动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以干香菇为原料研究了香菇脆片生产过程中护色漂烫、超声波辅助浸渍、真空油浴及脱油的最佳工艺。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褐变抑制剂柠檬酸、L-半胱氨酸、漂烫温度、时间对香菇脆片色泽的影响,麦芽糖、麦芽糊精在超声波辅助浸渍下对香菇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以及真空油浴温度、时间、真空度、脱油时间对香菇脆片的含油率、酥脆度的影响,并分别以亮度指数L、固形物增量、感官评分为指标,优化了香菇脆片生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复水后的香菇添加0.6%的柠檬酸、0.09%的L-半胱氨酸于95℃的溶液中漂烫3 min,沥干后添加5%麦芽糖+10%麦芽糊精于浸渍液中,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渍15 min,然后调味、冷冻,在真空度0.090 MPa、温度90℃条件下真空油浴30 min、真空脱油5 min后真空包装,可以获得感官良好、含油少的香菇脆片产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近几年我省渔业科技发展助推青海高原特色冷水鱼产业和三江源水生生物保护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简要提出了今后青海现代渔业科技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黄土高原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战略意义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的环境生态问题 ,在对国土整治方略和生态重建的理论与观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形势下黄土高原开发整治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89-10890
基于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的分析,提出了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为该地区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水土保持综合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黄土高原地区治理的长远计划和远景发展目标,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和失败教训,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情况,对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综合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和农业措施)在黄土高原地区推广、应用效果及其前景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具体对策,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作者按全省的土壤类型分布,从46个市县采集了354种饲料及饲草样品进行硒含量的测定。其结果表明了33个市县的大多数饲料和饲草的含硒量较低(<0.05PPm),几乎占总测定市、县的四分之三。在8种籽实类饲料中,以黄豆含硒量最高,豌豆含硒量最低。根据测定结果,作者绘制了全省饲料的硒含量分布图,供畜牧工作者参考。硒为动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缺硒可引起人的克山病,幼龄动物的生长停滞、肝坏死,反刍幼畜的白肌病、雏鸡的渗出性素质病、成年家畜的繁殖机能遭受破坏等等。近年来许多国家很重视硒的研究,不仅测定了饲料和饲草的含硒量及进行家畜的饲喂试验,而且对硒的生物化学研究的进展也是很迅速的。例如,经研究了解硒及其化合物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其抗氧化作用主要是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而实现的,硒是谷胱甘硒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防止细胞线粒体的脂类过氧化,保护细胞膜不受脂类代谢副产物的破坏;硒和维生素E在生化方面有着复杂的补偿和协同作用;以及硒可使动物血中抗体量增加,有利于免疫等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为例,研究土地整治中新增耕地的土壤养分特征,为判别新增耕地能否实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位于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白水、蒲城和富平3县新增耕地为研究对象,每20 ha新增耕地作为一个采样单元,采集0~30 cm耕层土壤,共采集土样30个,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土样质地等指标,分析土壤养分状况。【结果】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新增耕地土壤质地均为粉壤土,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6.69 g/kg、0.67 g/kg、15.79 mg/kg和173.28 mg/kg;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白水县>富平县>蒲城县;全氮含量表现为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有效磷含量表现为白水县>蒲城县>富平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有效磷含量与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除全氮外,其他土壤养分含量与砂粒含量呈正相关,与黏粒和粉粒含量呈负相关。参照黄土高原养分分级指标对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新增耕地的土壤养分进行分级评价,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全氮含量较低,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结论】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采样县新增耕地土壤养分存在地区差异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