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6年开始,种子市场开始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至今已过去了近十年的时间,种子市场发展到今天,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然而,这种变化总让人感到是一种不彻底的革命,种子市场明显的供大于求的市场态势、不彻底的市场淘汰机制、不成熟的终端市场、市场上缺乏个性的营销理念和手段,使得种子市场发展前景缺乏鲜明的时代色彩,仍然处于严重的无序竞争局面,种子产品运行通路较为混乱,很难建立一种长期的价格稳定体系,种子新产品的推广工作显得越来越复杂和难以控制,在其他行业中较快建立的现代营销理念与运作方式在种子行业中显得步履维艰.一种新的种子品牌想要快速而稳固地树立,并且发扬光大,更是代价巨大.  相似文献   

2.
建国前我市没有系统种子工作;建国后开始重视种子工作,至文革结束,初步建立了与“四自一辅”种子工作方针相对应的良繁体制;八十年代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后,种子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建立了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四化一供”良种繁殖推广体制;我国加入WTO,《种子法》实施,我市进入现代种业发展阶段,形成了充满活力、竞争开放的种子市场,根据目前农村劳力变化、规模经营发展态势,目前种子多乱杂阶段性问题将会得到化解,种子管理理念也会悄然变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种子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市级科研院所的种业如何在体制改革的浪潮中站稳脚跟,特别是对经济条件比较差的院所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这些院所由于没有资金积累,市场经验不足,网络不健全,致使种业开发能力薄弱;由于种子生产加工、市场培育、营销等方面缺乏资金、设备和经营理念,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因而种子产业化的发展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4.
浅议我国种业市场近期的格局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机制和品种是决定企业命运的根本 近期我国种业市场的格局变化,归根到底为机制和品种之变.彻底转换机制,建立产权完全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是种子企业做大做强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然后才是新品种、新技术乃至市场规模.由于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政策和地方保护,我国种业的主体--国有种子公司,无偿使用育种单位培育的农作物新品种,享受着超常的垄断利润,致使其研发缺乏发展后劲,市场竞争力减弱.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众多国有种子公司已举步维艰,有些已濒临破产的边沿.目前已拥有较强实力的种子企业,若要想成为我国种子行业的领军企业,必须实现在新品种、新技术上有所突破.只要那些综合实力强大的种子企业新品种有所突破,同时在其较强的技术和研发实力支撑下,必将会发动我国种子行业的品牌价格战,以实现种子的质优价廉,从而用革命性品牌、品种和以科技实力为依托的价格战彻底打破原有的种业格局,推动我国种子行业的重组或集中.  相似文献   

5.
种子市场营销策略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思桂 《种子科技》2000,18(5):268-269
种子市场从计划经济发展成现代市场经济后 ,过去的种子营销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种子发展要求。因此 ,如何适应新形势而采取种子营销手段 ,对于种子生产经营部门特别是种子公司今后的生存发展是至关重要的。1 种子市场调查与预测种子市场调查是获取种子市场信息的重要手段 ,是种子营销的基础。种子市场预测则是在种子市场调查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研究所收集的种子市场信息 ,预测种子市场的发展趋势 ,目的在于使种子部门对当前种子的供求现状及未来的种子市场需求有详细的了解 ,能够紧紧掌握种子市场动态 ,以便更好地生存发展。因…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后,随着种子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种子市场的进一步放开,种子的推广和销售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彻底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种子公司一家独有局面.在不违反<种子法>规定的前提下,谁都可以推广和销售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变化,市场活动的主体-企业,越来越突显出独特的作用,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主要角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种子企业的发展,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以后,才由过去政、事、企三位一体的种子管理站或种子公司,经改革后将管理和经营彻底分离,种子公司才成为独立的法人经营实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参于市场活动.应当说我国种子产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产业,通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企业的经营格局、规模、经营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怎样把种子企业做强做大,推动我国种业发展,已形成了种业内外高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种子标准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张淑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建立社会主义种子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种子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种子起基础作用。这就必须培育和发展种子市场体系,规范种...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种子产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种子公司规模小、种子商品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资源配置不合理、建设项目重复多、资金浪费现象严重,不利于种子公司的发展壮大,不利于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如今,我国已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种子法》也已经实施,中国的种子产业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1树立全新的理念,迎接新的挑战树立供求理念,满足农民需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实在,要求种子公司面对市场来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要以广大农民为服务对象,生产出符合市场符…  相似文献   

10.
1种子市场管理工作的变化与存在的问题1.1种子市场管理工作的新变化一是体制上的变化。由计划经济条件下计划供给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格准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一切由国家计划控制允许,其他经营单位不能进入,现阶段种子经营资质门槛降低,只要取得经营资格都可以进入市场。二是机制上的变化。过去地区封锁、国营种子公司垄断经营变为统一开放的大市场,多元主体竞争,优胜劣汰。随着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全县种子经营单位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由原郧县种子公司一家变为遍布全县各乡各村近200家种子经营户。  相似文献   

11.
浅谈种子企业的营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黎青 《种子科技》2003,21(5):259-260
种子企业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实施营销创新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关键。在营销创新上,应重点实施三方面创新:一是种子经营观念的创新,二是种子营销战略与策略的创新,三是种子品牌决策与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论种子营销中的欺诈行为与对策福建省永安市种子公司(366000)刘深茂在市场经济转型期,市场竞争日趋剧烈。种子市场也不例外,个别企业和不法分子趁机进行不正当的竞争,种子市场欺诈行为时有发生。本文想结合自己对有关种子法规的学习和长期在种子部门工作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陈先锋 《种子世界》2010,(11):18-19
<正>1品种、市场是营销的基础30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种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也历经了这转变过程中的一次次变革,由大包装散种到定量小包装销售;由政府按成本定价到企业按市场自主定价;由各级种子公司专营到企业自选网络代理销售;由政府安排推广到企业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种子公司在计划经济时期属于事业单位,享受财政拨款,实行封锁市场、垄断经营的模式,以保障地方生产为经营的宗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及《种子法》的实施,一方面原来国有种子公司的性质逐渐发生变化,演变为自负盈亏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另一方面看好种业的民营资本及农业科研院所竞相成立种子公司,使得现有种子企业的体制向多元化发展,同时,封闭的市场、垄断经营的模式被彻底打破,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各类种子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把握好市场,并求得发展,运用市场营销观念是有效途径之一。1认真开展调研工作,把握营销…  相似文献   

15.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孕育的中国种业,先天不足,种子公司只卖种子,不搞科研;科研单位只管育种,不问市场.育种研究、种子繁育、技术推广自成体系.迈步市场经济之后,种子公司缺乏以品种进入市场的通道,愈来愈深感严重的生存危机.要重新塑造一个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产业,这需要动大手术!作者走访了位于山西省长治地区的潞玉种业公司和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希望寻找一个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或联合共同发展的模式.以下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佟屏亚研究员和潞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武志兴董事长的访谈纪要.  相似文献   

16.
营销在市场经济中无处不在。虽然企业的营销理念、营销手段在行业间有共性,但是每个行业也都有各自的特点。种子作为一种产品,其生产、销售、使用过程更有其独特性,即受很多特殊因素的影响,形成特定的市场规则。种子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竞争方式,顺势而为是一种比较容易操作、控制的方式,风险较低,能使企业处于较有利的地位上参与竞争。  相似文献   

17.
每年的春耕进程伴随着种子市场的启动并进入营销高潮.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把中国种子固化为育、繁、推脱节,成为难以弥合的"驴蹄子,几瓣子".科研单位只管育种,种子公司只管繁育,经销商人只管卖种子.而这几年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网破、人散,良种与良法就完全脱节了.随着种子市场化进程,在连年种子供大于求的形势下,竞争日趋激烈,种子市场竞争发生许多微妙的变化,种子企业的竞争焦点由以品牌为导向转向以服务为导向,由品种竞争转向渠道竞争,营销方式由坐商转向行商乃至游商,采取各措施赢占终端市场.谁在优质服务上取得主动权,谁就能赢得农户的信赖.种业老板改变以往品种展示、现场观摩等形式,在争夺终端市场上采取了许多新招,例如开展良种入户高产竞赛,组织农民技术培训,邀请种粮大户现场参观等,把种子交易延伸到乡、村一级;甚至可以让满意种子随栽培技术进村入户,直接把种子送至田头地边,让农民看得见、信得过.  相似文献   

18.
胡亮 《种子科技》2001,19(6):323-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 ,开创了我国种子业全新的格局 ,也对种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形势下 ,种子的生产、经营中也势必会出现一些原来未曾遇到过的新问题 ,需要种子管理工作者去发现、分析、总结并解决。1 种子市场的现状和特点1.1 壁垒打破 ,市场开放。主要农作物种子全部由国有种子公司独家经营的计划经济模式已经完全打破 ,自由竞争的机制已迅速渗入整个种子业。种子生产和经营都实现了《种子法》规定的资格准入制度 ,市场已彻底放开。1.2 计划生产已变为市场调剂。一向计划性较强的…  相似文献   

19.
沈志君  刘海  吴明开 《种子》2012,31(3):42-45
桔梗是一种药、食、赏兼用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大,种子市场需求量大,目前市场缺乏可操作的中药材桔梗优质种子质量评价检验标准.本研究通过对桔梗种子的净度、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指标的测定与统计分析,建立桔梗优质种子质量评价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20.
1 现状与问题 天水市现有的种子公司、种子管理站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按行政区划设置的,隶属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是集行政管理、技术推广和种子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事业单位.多年来,一直承担着本辖区农业生产用种的社会责任,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特定时期对全区种子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现行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与种子市场的发展极不适应.由于长期以来在地方行政保护下形成了守旧与依赖思想,驾驭市场能力弱,生产经营满足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管理又没有权威性和法制观念淡薄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种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