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室内地板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酚醛树脂为胶黏剂,以毛竹和慈竹为原料,在不去竹青和竹黄的条件下,采用点裂和线裂纤维分离技术,将半圆竹筒疏解形成由竹纤维束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纤维化竹单板后,用冷压热固化法制造本色和炭化色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再加工成地板,并与重组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高于重组竹;慈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优于毛竹;炭化处理对耐水性和刚度具有改善作用,对胶合强度和静曲强度具有不利影响;用竹基纤维复合制造的室内地板各项理化性能均达到或超过了《重组竹地板》标准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使用酚醛树脂(PF)浸渍黄麻毡,再通过热压方式制备成复合材料,在热压的同时将单板覆盖到黄麻毡/PF复合材料表面。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弯曲性能、冲击性能和表面胶合强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麻纤维含量的提高(与树脂质量比为1∶9,2∶8,3∶7,4∶6),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和冲击性能也随之提高。纤维与树脂质量比为4∶6的黄麻毡/PF复合材料弯曲、冲击性能最好。与未饰面材料相比,经单板饰面后的复合材料弯曲和冲击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纤维与树脂质量比为4∶6的饰面黄麻毡/PF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为8 GPa,弯曲强度为70 MPa,冲击韧性为8.9 k J/m~2)。饰面黄麻毡/PF复合材料的表面胶合强度随纤维含量的增加而下降,但都大于0.6 MPa,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浸渍剥离长度均小于25 mm,也达到国家标准要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树脂未完全进入麻纤维细胞腔,这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同时降低材料密度;树脂填充于纤维束之间,结合紧密。利用来源充足、价格低廉的黄麻毡可以制备出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经单板贴面不仅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而且能够起到装饰作用,研究结果为生物质纤维的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耐盐竹柳为原料,对其进行纤维形态分析,并分别将剥皮竹柳纤维和不剥皮竹柳纤维试制中密度纤维板,探讨胶粘剂施加量和板材密度对纤维板弹性模量(MOE)、静曲强度(MOR)、内结合强度(IB)和吸水厚度膨胀率(TS)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施胶量均对其性能指标具有显著的影响,板材性能随着密度和施胶量的增加而提高;剥皮的竹柳纤维制得的纤维板性能优于未剥皮纤维制得的板材;剥皮竹柳纤维制造的纤维板在板密度为0.75 g/cm3、施胶量为12%时,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MOE、MOR、IB、TS都达到了国家标准GB/T11718-2009的要求;而未剥皮纤维制得的纤维板在施胶量为14%、板密度为0.75 g/cm3时,其性能指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树皮对纤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甜高粱秆酿酒前后化学组成纤维特性及制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甜高粱秆及其酿酒后残渣的纤维形态、化学组分进行观察和测定发现,甜高粱秆的发酵酿酒过程并没有对其纤维造成严重损伤,二者均具有较大的纤维平均长度和长宽比,且纤维形态良好。在化学组分上,甜高粱秆及其酿酒后残渣的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较高,木素含量少,均是较好的造纸原料。制浆性能研究表明,甜高粱秆酿酒后残渣易蒸煮,用碱量低,得率高,成纸具有较好的物理强度,将甜高粱秆酿酒后残渣用于制浆造纸是合理利用酿酒残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添加丙纶纤维及其改性处理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木塑纤维复合材料组分中添加丙纶纤维和对丙纶纤维进行改性预处理,改性剂的种类及改性剂的添加方式等引起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和成网性能、模压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添加丙纶纤维有助于改善材料的成网性能,使之成为具有良好模压性能的材料;对丙纶纤维进行改性的预处理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改性剂添加到木纤维中的工艺过程比对丙纶纤维进行预处理的工艺过程简单,并可以达到对丙纶纤维进行预处理的相同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甜高粱秆及其酿酒后残渣的纤维形态、化学组分进行观察和测定发现,甜高粱秆的发酵酿酒过程并没有对其纤维造成严重损伤,二者均具有较大的纤维平均长度和长宽比,且纤维形态良好.在化学组分上,甜高粱秆及其酿酒后残渣的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较高,木素含量少,均是较好的造纸原料.制浆性能研究表明,甜高粱秆酿酒后残渣易蒸煮,用碱量低,得率高,成纸具有较好的物理强度,将甜高粱秆酿酒后残渣用于制浆造纸是合理利用酿酒残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然光对比不同纤维含量木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进行光照老化试验,对比经过不同时间光照后材料的弯曲性能以及拉伸性能的变化,分析光照时间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木纤维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均出现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说明加入一定量的木纤维会对复合材料体系起到一定的增强作用;在受到一定时间的自然光照射后,纯聚乳酸材料和木纤维/聚乳酸材料的弯曲性能和拉伸性能均有显著降低,含有木纤维的复合材料强度降低较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具有除臭性能好、吸收性能强和价格成本低廉的纤维材料在婴幼儿、成人除臭纸尿裤等卫生用品中的需求量不断增高。但目前市场上的除臭纤维基本存在除臭性能差、吸水性弱以及成本高的问题,严重制约我国除臭功能性纤维材料的国际竞争力。笔者以国内常见的白竹炭纤维和针叶木纤维为基本原料,以ZIF-8纳米粒子和纳米纤维素(CNF)为除臭改性填料,通过复合加工工艺,制备了兼具除臭和吸水功能的竹木复合除臭纤维,并探究了白竹炭纤维和针叶木纤维原料质量比、改性填料含量对复合除臭纤维微结构、吸水以及除氨气、硫化氢等臭味气体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复合除臭纤维最佳工艺条件为针叶木纤维与白竹炭纤维绝干质量比为70∶30,ZIF-8和CNF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和6%,23℃下风干处理24 h,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除臭纤维对氨气和硫化氢的消臭率分别为84.56%和83.11%,吸水量为8.4 g/g,除臭纤维性能达到国家标准GB/T 33610.2—2017(消臭率≥70%)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木/麻/PP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无纺织气流成型织坯再热压的工艺,研究汽车内饰用木/麻/PP纤维三元复合材料中,3种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PP纤维含量,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静曲强度和耐水性;麻纤维含量增加对提高材料的强度影响显著,但耐水性略有下降.当PP纤维含量为40%、麻纤维为30%、木纤维30%时,复合材料的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0.
以竹柳枝丫材和3年生小径材为原料,采用脲醛树脂胶分别制备中密度纤维板。对比分析枝丫材与3年生小径材的密度、化学成分、纤维得浆率和纤维形态,研究施胶量和板材密度对竹柳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柳枝丫材的密度小于小径材的密度;竹柳枝丫材与小径材均有较高的综纤维素含量;竹柳枝丫材的纤维得浆率低于竹柳小径材;竹柳枝丫材、小径材纤维的壁腔比均小于1,是良好的纤维原料;竹柳枝丫材与小径材所制板材的性能均随着密度和施胶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竹柳枝丫材所制纤维板的性能略低于小径材的,竹柳枝丫材所制纤维板在密度为0.75g/cm~3,施胶量为14%时,其物理力学性能可满足GB/T 11718—2009的要求;而竹柳小径材所制纤维板在密度为0.70g/cm~3,施胶量为14%时即可达到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模压和热压两种成型方法制备高木材纤维含量的聚丙烯(PP)基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不同工艺方法和木材纤维质量分数(50%~90%)对木塑复合材料吸水性、接触角、表面自由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层间断面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木材纤维质量分数的提高使复合材料表面润湿性增强,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储能模量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当木材纤维质量分数达到80%时,复合材料仍可保持较好的弹性模量和冲击韧性;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小于15%,可在潮湿环境下使用;表面自由能极性分量与中密度纤维板相当。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木材纤维质量分数增加可使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减弱。采用模压工艺制备的复合板材密度较大,抗弯性能较好;热压工艺所制复合板材的润湿性和冲击强度均优于模压工艺,在贴面装饰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2.
生物酶预处理对秸秆中密度纤维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稻草和麦秸原料的特点,分别用木聚糖酶、漆酶/碳源系统(LCS)和脂肪酶对原料进行生物酶预处理用机械磨浆方法制备纤维,以木质纤维板用脲醛树脂作胶黏剂,压制秸秆中密度板,并探讨酶处理对秸秆纤维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生物酶预处理对稻草和麦秸纤维板的性能都有一定的改善,同软化处理相比,经三种生物酶处理后的长纤维的比例明显增加,而细小纤维的含量则明显降低,IB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其中木聚糖酶对此两项指标的改进效果更好。经木聚糖酶预处理后压制的密度达到0.8 g/cm3以上的纤维板的性能如下:麦草纤维板的IB为0.75 MPa,MOE为3 960 MPa,MOR为37.60 MPa,TS为21.29%。除TS外,均优于GB/T11718-1999标准要求。而稻草纤维板的IB为0.73 MPa,MOE为2 618 MPa,MOR为21.35 MPa,TS为21.19%,其中MOR与TS均离标准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主要杨树纤维用材品种纸浆性能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黑龙江省7个主要杨树纤维用材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木材纤维形态、化学成分和成浆性能,分析了林龄与主要纸浆性能间的相关关系,对7个品种纸浆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7个品种的纤维长度为0.88~1.17mm,纤维素含量为49.28%~59.77%,粗浆得率为50.41%~54.97%,上述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优质纸浆标准;林龄与纤维长度、纤维素含量和粗浆得率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纸浆性能综合评价由高至低的顺序为黑青杨>小青黑>银中杨>大青杨>青山杨>小黑杨>迎春5号。  相似文献   

14.
不锈钢纤维/木纤维复合中纤板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重点研究了不锈钢纤维的施加比率对钢/木纤维复合中纤板性能和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锈钢纤维的施加比率对复合中纤板的力学性能影响显著;在钢/木混合纤维中施加一定量的异氰酸酯胶可显著改善中纤板的胶合性能并达到国标要求.不锈钢纤维的施加比率及其在中纤板中的复合位置对电磁屏蔽效能影响显著,当钢/木纤维混合比率为3:1并复合在中纤板的双侧表面时,其电磁屏蔽效能可达55 dB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大豆蛋白胶为胶黏剂,分别采用剥皮和未剥皮的竹柳枝桠材制备中密度纤维板.探讨了枝桠材树皮与木质部的比例和纤维得浆率,研究了树皮含量、施胶量和板材密度对竹柳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优化了板材的制备工艺参数,并与脲醛树脂胶制备的剥皮竹柳中密度纤维板进行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竹柳枝桠材的树皮含量这30.5%,其纤维得浆率比剥皮枝桠材低约4%;纤维板的性能随着密度和施胶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剥皮竹柳所制纤维板的性能优于未剥皮的,未剥皮竹柳所制纤维板在密度为0.80 g/cm3,施胶量为16%时,其物理力学性能可满足GB/T 11718-2009的要求;而剥皮竹柳所制纤维板在密度为0.75 g/cm3,施胶量为14%时即可达到国标要求;大豆蛋白胶所制纤维极性能略低于脲醛树脂所制纤维板,但基本可以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木纤维与麦秸刨花制造纤维刨花板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以木纤维及麦秸刨花为原料制造纤维刨花板的制造工艺及板材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木材及麦秸原料制造纤维刨花板的工艺可行,板板的性能完全可以达到中密度纤维板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林产工业》2021,58(1)
为实现废材循环利用,以废水为混凝土拌合水设计研发高性能混凝土。在废水混凝土中分别掺入体积含量为0%、0.5%、1%、2%、3%的木纤维,分析木纤维掺量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坍落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由废水搅拌配制而成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坍落度和抗压强度性能低于普通混凝土的性能;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由废水搅拌配制而成的混凝土的3种性能均有所提高;综合3种混凝土性能变化,在废水拌制的混凝土中以掺入2%的木纤维为宜。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一步法连续挤出技术将杨木针状纤维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熔融复合制备木塑复合材料(NF-WPC).用正交试验法分析纤维尺寸、纤维添加量、偶联剂含量和润滑剂含量4个因子对NF-WPC力学性能影响的显著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NF-WPC中木纤维与HDPE的界面结合状况;提出优化的工艺配方并与相同木材含量的木粉/HDPE复合材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针状木纤维的含量对NF_WPC冲击强度影响显著,对弯曲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影响高度显著;偶联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的添加量对NF_WPC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影响显著;在本文的试验范围内,木纤维尺寸和润滑剂石蜡的含量对NF-WPC力学性能的影响不显著.确定的优化工艺配方为:木纤维长度为3~4mm、长径比为8~11,木纤维含量60%,MAPE含量4%,石蜡含量0.3%;采用优化工艺制备的NF_WPC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和冲击强度分别为58.7 MPa、3.0 GPa、39.6 MPa、4.0 GPa和12.7 kJ·m-2.除冲击韧性略低外,用优化工艺配方制备的NF_WPC其他力学性能均高于用同比例木粉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广宁县拥有丰富的青皮竹资源,但因其径小壁薄而缺乏合理的开发利用。以青皮竹为研究对象,探究竹龄(1~5年生)和竹秆纵向部位(1~8 m)对竹材密度、纤维形态、化学成分、结晶度和纤维束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期为青皮竹的合理采伐利用和高性能竹纤维基复合材料开发提供依据。结果显示:随竹龄增大,青皮竹的密度逐渐增大,4年生密度达到最大值0.83 g/cm~3,纤维素含量由46%降低至40%,抽提物含量由9.1%提高至17.6%,相对结晶度(CrI)略有降低,但纤维形态无明显差异,纤维束拉伸性能提高,4年生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683.4 MPa, 5年生拉伸模量达到最大值36.5 GPa。随竹秆部位升高,青皮竹密度、化学成分和相对结晶度变化较小,但随着竹秆部位升高,纤维趋于细短,纤维束拉伸性能变差,拉伸强度从离地1~2 m处的683.4 MPa降低至7~8 m处的549.1 MPa。因生长发育期受寒潮雨雪冰冻天气影响,3年生青皮竹的密度、纤维形态、纤维素和抽提物含量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对沙生灌木纤维基材的吸湿性能、吸水性能和水分蒸发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与沙地土壤的吸湿性及蒸发性进行了比较,同时研究了纤维基材的保湿性。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基材的吸湿能力大约是沙土的1.7倍,水分蒸发速度也比沙土大,但由于基材的吸湿性能强,当水分蒸发后纤维基材的含水量达到平衡状态时,仍具有较高的数量,因而具有较好的保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